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0,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經(jīng)夏
涉夏
燄燄
夏天
時夏
陽夏
風(fēng)車
罌粟
迎夏
朱陽
三夏
暑溽
夏苗
繡毬
僧夏
《分類字錦》:經(jīng)夏(經(jīng)夏)
陸龜蒙 詩酒材經(jīng)夏闕詩債待秋徵孔平仲詩 寂寞東齋又經(jīng)夏。
分類:
《分類字錦》:涉夏(涉夏)
翁卷 涉夏思已深,感秋念逾迫。
分類:
《國語辭典》:燄燄  拼音:yàn yàn
1.火剛?cè)紵臉幼??!稌?jīng)。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挂沧鳌秆嫜妗?。
2.火勢猛烈熾熱的樣子。唐。元稹〈董逃行〉:「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聲勞嘈,剜剜深臍脂燄燄?!挂沧鳌秆嫜妗?。
3.光鮮明亮的樣子。唐。楊烱〈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明星燄燄,不臨太邱之前;暮雨沉沉,不散巫山之曲?!埂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妇奂汕?,見有金光燄燄,即命千里眼、順風(fēng)耳開南天門觀看。」也作「焰焰」。
4.炎熱的樣子。唐。楊巨源〈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詩:「赫赫家宗壑,燄燄燋砂石?!?/div>
《國語辭典》:夏天  拼音:xià tiān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jié)。指陽歷四至六月。唐。王建〈昭應(yīng)官舍書事〉詩:「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多涼?!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改侨赵谶@里住,鞋也沒有一雙,夏天靸著個蒲窩子,歪腿爛腳的?!?/div>
《漢語大詞典》:時夏(時夏)
夏季。 唐 韋應(yīng)物 《曇智禪師院》詩:“時夏方新雨,果藥發(fā)餘榮。”
分類:夏季
《漢語大詞典》:陽夏(陽夏)
指夏季。夏季陽氣旺盛,故稱。《淮南子·覽冥訓(xùn)》:“和春陽夏,殺秋約冬?!?/div>
《國語辭典》:風(fēng)車(風(fēng)車)  拼音:fēng chē
1.利用風(fēng)力轉(zhuǎn)動的機(jī)器。藉著輪翼旋轉(zhuǎn)做發(fā)電、汲水、磨碎米麥等工作;以歐洲的荷蘭最常見。
2.用來去秕糠的農(nóng)具。
3.借風(fēng)力吹動紙輪的玩具。
《國語辭典》:罌粟(罌粟)  拼音:yīng sù
植物名。罌粟科罌粟屬,二年生草本。葉橢圓形,互生,粗鋸齒緣或具不整齊缺刻。夏季開花,花單生枝頂,花蕾向下,有紅、紫、白等色。蒴果球形,孔裂,種子如粟粒,未熟時中有白漿,為制鴉片的原料。也稱為「罌子粟」、「鴉片花」。
《漢語大詞典》:迎夏
(1).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夏和五方之南、五色之赤相配應(yīng),故于立夏日,天子率百官出南郊祭 赤帝 ,迎接夏季到來。禮記·月令:“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鄭玄 注:“迎夏,祭 赤帝 赤熛怒 於南郊之兆也。” 南朝 梁 劉孝威 《行幸甘泉宮歌》:“ 漢 家迎夏畢,避暑 甘泉宮 ?!?唐 劉禹錫 《翠微寺有感》詩:“朱旗迎夏畢,涼軒避暑來?!?br />(2).指每逢夏日。 漢 張衡 《應(yīng)閑》:“夫玄龍,迎夏則凌云而奮鱗,樂時也;涉冬則淈泥而潛蟠,避害也?!?/div>
《漢語大詞典》:朱陽(朱陽)
(1).日,太陽。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左朱陽以舉麾兮,右玄陰以建旗?!?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是以朱陽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萬物覩?!?清 黃鷟來 《雨中感懷》詩:“朱陽藹江郭,首夏漸和柔。”
(2).夏季。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朱陽否於素秋,玄陰抑於孟春。” 唐 盧照鄰 《雙槿樹賦》:“青陸至而鶯啼,朱陽升而花笑?!?/div>
分類:夏季
《國語辭典》:三夏  拼音:sān xià
1.舊時以陰歷四月為孟夏、五月為仲夏、六月為季夏,此夏季的三個月,合稱為「三夏」。
2.經(jīng)過夏季三次,即三年之意。宋。晁貫之《墨經(jīng)。新故》:「凡新墨不過三夏,殆不堪用?!?br />3.古代肆夏、韶夏、納夏三樂曲的合稱。《左傳。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與聞?!?/div>
《漢語大詞典》:暑溽
謂夏季潮濕悶熱。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九:“暑溽異甚,伏望保護(hù)寢興,萬萬珍重不宣?!?span id="kmpxp0g" class="book">《宋史·文苑傳一·朱昂》:“愿在地而為簟,當(dāng)暑溽而冰寒?!?span id="hjgyqya" class="book">《紅樓夢》第二九回:“ 黛玉 不過前日中了些暑溽之氣,本無甚大病。”
《國語辭典》:夏苗  拼音:xià miáo
1.夏季狩獵,言為苗除害?!蹲髠?。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農(nóng)隙以講事也?!?br />2.夏季作物的幼苗。唐。包何 送韋侍御奉使江嶺諸道催青苗錢詩:「手持霜簡白,心在夏苗青?!?/div>
《漢語大詞典》:繡毬(繡毬)
(1).花名。一名“粉團(tuán)”、“八仙花”。落葉灌木,葉青色。夏季開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紅,甚美麗,為著名觀賞植物。見《廣群芳譜·花譜十七·雪毬》。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懷》詩之七:“童稚癡狂撩亂走,繡毬花仗滿堂前。”《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玫瑰杜鵑,爛如云錦,繡毬郁李,點綴風(fēng)光?!?br />(2).用五色絲綢扎成的球狀物。古代宮廷樂隊舞蹈用的道具。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裝飾品。宋史·樂志十七:“三曰拋毬樂隊,衣四色繡羅寬衫,繫銀帶,奉繡毬?!?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二:“余少從 李慎言 希古 學(xué),自言昔夢中至一宮殿,有儀衛(wèi),中數(shù)百妓拋毬,人唱一詩:‘……朝來自覺承恩最,笑倩傍人認(rèn)繡毬?!衷疲骸?隋 家宮殿鎖清秋,曾見嬋娟颺繡毬?!?清 沈廷桂 《虞美人傳》:“內(nèi)設(shè)合歡之牀,剪春羅以為帷,懸繡毬以為綵。”
(3).菊花名。 宋 范成大 菊譜:“繡毬出 西京 ,開以九月中,千葉紫花,花葉尖闊,相次聚生,如金鈴菊中鈴葉之狀?!?/div>
《漢語大詞典》:僧夏
(1).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數(shù)。夏,夏臘。 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圣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 大和 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終於本院,報年八十六,僧夏六十五?!?清 錢謙益 《天童密云禪師悟公塔銘》:“世壽七十七,僧夏四十四?!?br />(2).本謂僧尼于夏日就禪剎掛單,引申指寺廟。 金 元好問 《寶巖紀(jì)行》詩:“茲山緣未了,僧夏容宿留;終當(dāng)丐餘年,奇探盡云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