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0詞典 1分類詞匯 149
《國語辭典》:玄黃(玄黃)  拼音:xuán huáng
1.黑與黃。指天地的顏色?!兑捉?jīng)。坤卦。文言》:「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原道》:「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br />2.天地?!段倪x。揚(yáng)雄。劇秦美新》:「玄黃剖判,上下相嘔?!?br />3.絲帛。《孟子。滕文公下》:「東征綏厥士女,篚厥玄黃?!埂段倪x。陸機(jī)。文賦》:「恒操末以續(xù)顛,謬玄黃之袟敘。」
4.生病。《詩經(jīng)。周南。卷耳》:「陟彼高岡,我馬玄黃?!?/div>
《國語辭典》:光影  拼音:guāng yǐng
1.因光線照射在物體上所產(chǎn)生的影子。如:「光線往高遠(yuǎn)的井口射下,擴(kuò)散成巨大的光影。」
2.特指經(jīng)放映鏡頭所投射出的影像。如:「投影機(jī)的鏡頭不乾凈,使得投射在布幕上的光影顯得相當(dāng)模糊。」
《漢語大詞典》:霞衣
(1).以云霞為衣。 南朝 梁 沈約 《和劉中書仙詩》之二:“殊庭不可及,風(fēng)熛多異色;霞衣不待縫,云錦不須織。”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應(yīng)劉秘書》詩:“霞衣已具帶,仙冠不持簪?!焙笥靡灾赶傻浪┑囊路?。 唐 張籍 《送宮人入道》詩:“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荊妻亦頂星冠。” 清 葉申薌 本事詞:“門啟,有人引入堂宇,見二仙子,璚冠霞衣?!?br />(2).喻輕柔艷麗的衣服。 唐 李嶠 《舞》詩:“霞衣席上轉(zhuǎn),花袖雪前明?!?宋 柳永 《荔枝香》詞:“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游倦。”《詩刊》1977年第10期:“你是 北京 飛來的孔雀,開屏起舞在歡騰的草原。綠色的風(fēng),拂你霞衣,吉祥的云為你撐傘?!?br />(3).指云霧、煙霞。云能遮,霧能障,故稱。 唐中宗 《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云峯云岫百重生。” 唐 孟郊 《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后奉寄》詩:“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颻?!?前蜀 牛希濟(jì) 《臨江仙》詞之二:“石壁霞衣猶半掛,松風(fēng)長似鳴琴。”
(4).指輕柔美麗的外表。 南唐 陳陶 《竹》詩之五:“迸玉閒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贝酥腹S籜。 金 元好問 《梨花海棠》詩之二:“窈窕春風(fēng)前,霞衣欲輕舉。”此指花瓣。
《國語辭典》:頭面(頭面)  拼音:tóu miàn
1.顏面?!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5425' target='_blank'>高觀國 留春令。玉清冰瘦詞:「玉清冰瘦,洗妝初見,春風(fēng)頭面?!?br />2.婦女頭上的裝飾物。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一折:「但你妹子哪里人情去,穿的哪一套衣服,戴的哪一副頭面,替你妹子提領(lǐng)系,整釵镮。」《儒林外史》第二七回:「鮑廷璽請了兩日酒,又替太太贖了些頭面衣服?!?/div>
《國語辭典》:外面  拼音:wài miàn
外頭、外部。《紅樓夢》第五七回:「既如此,請到外面坐,開方子。」《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豈知外面北風(fēng)甚大,冷不可言,依舊縮了進(jìn)來。」也作「外邊」。
《國語辭典》:外邊(外邊)  拼音:wài biān
1.外面、外頭?!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钢灰娡膺呑哌M(jìn)一個人來,頭帶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埂都t樓夢》第六三回:「說著,走至外邊,因見無人,便問五兒之事?!挂沧鳌竿饷妗埂?br />2.外地?!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改憷先思蚁胧莻€外邊來的,不知我這里利害?!?/div>
《漢語大詞典》:假面
(1).仿照人物臉形制成的面具。《初學(xué)記》卷十五引 隋 薛道衡 《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zhuǎn)韻》:“假面飾金銀,盛服搖珠玉。”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高齊 蘭陵王 長恭 ,白類美婦人,乃著假面以對敵?!?清 趙翼 陔馀叢考·假面:“假面蓋起於周禮方相氏黃金四目以逐鬼……見於史傳者則俱以鐵為之,軍旅所用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胄:“戴面自是倡優(yōu)假面,鬭很者以護(hù)面,亦別有意。” 魯迅 《且介亭雜文·臉譜臆測》:“我只知道古時候( 南北朝 )的扮演故事,是帶假面的。”參見“ 假面具 ”。
(2).比喻偽裝的外表。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論“赴難”和“逃難”》:“那時的 北京 ,還掛著‘共和’的假面,學(xué)生嚷嚷還不妨事。”參見“ 假面具 ”。
《國語辭典》:假面具  拼音:jiǎ miàn jù
1.用厚紙或塑膠壓制,做成人臉或其他各種形像的面具。初時用于舞臺化妝,后多用做玩具。
2.比喻偽裝的外表。如:「幸虧有人揭開他的假面具,否則我們還會一直被騙下去?!?/div>
《國語辭典》:貌相  拼音:mào xiàng
以人的外表來評斷人的能力或財富。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div>
《國語辭典》:門面(門面)  拼音:mén miàn
1.商店的鋪面。如:「門面很寬」。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早來到物穰人稠土市子,好門面,好鋪席,好庫司。」明。賈仲名《升仙夢》第一折:「今日開了這門面,燒的湯熱,看有甚么人來。」
2.房屋的外觀。《醒世恒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鞋》:「教清琴記了門面,明日再來打探?!?br />3.生意、交易?!督鹌棵贰返谒幕兀骸咐弦x,我交你不要慌!我不說與他,也不做出來不信,定然遭塌了你這場門面,交你撰不成錢使!」
4.房屋沿街的部分?!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更S家把門面一帶三、四間屋都與他住?!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府?dāng)下兩人做了一集涼篷船,到了北門橋,上了岸,見一所朝南的門面房子。」
5.場面。如:「他這個人最喜歡裝門面了?!埂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冈诂F(xiàn)在這老和尚以前四、五代上的個老和尚,就將這正經(jīng)拳法收起不傳,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門面而已。」
6.個人的名譽(yù)、地位及體面?!缎咽篮阊?。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王九媽聽得這些風(fēng)聲,怕壞了門面,來勸女兒接客?!?br />7.表面上、不誠心。《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這富家子雖與楊抽馬相好,只是見他興頭有術(shù),門面撮哄而已。」
《漢語大詞典》:面子(麪子)
亦作“麵子”。 粉末。紅樓夢第二八回:“前日 薛大哥 親自和我來尋珍珠,我問他做什么,他説配藥……我沒法兒,把兩枝珠花現(xiàn)拆了給他。還要一塊三尺長上用的大紅紗,拿乳缽乳了麵子呢。”
分類:面子粉末
《漢語大詞典》:符表
(1).外表。 漢 徐干 中論·法象:“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性情怡?!?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終如其言,一無差錯,必能簡精鈍於符表,詳舒急乎聲氣。”
(2).顯露的征兆。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是以達(dá)人研道,探頤索微,觀天運(yùn)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div>
《漢語大詞典》:儀望(儀望)
儀容;外表。魏書·裴延儁傳:“﹝子 夙 ﹞沉雅有器識,儀望甚偉, 孝文 見而異之。”北齊書·孝昭帝紀(jì):“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儀望風(fēng)表,迥然獨秀?!?span id="ohygias" class="book">《北史·崔子豹傳》:“﹝ 子瞻 子約 ﹞儀望俱華,儼然相映。諸沙門竊窺之,以為二天人也?!?/div>
分類:儀容外表
《國語辭典》:假面具  拼音:jiǎ miàn jù
1.用厚紙或塑膠壓制,做成人臉或其他各種形像的面具。初時用于舞臺化妝,后多用做玩具。
2.比喻偽裝的外表。如:「幸虧有人揭開他的假面具,否則我們還會一直被騙下去?!?/div>
《國語辭典》:表皮  拼音:biǎo pí
1.皮膚的外層。也稱為「上皮」。
2.泛指事物的表層。
《國語辭典》:中外  拼音:zhōng wài
1.內(nèi)心和外表?!兑葜軙?。卷六。謚法》:「行見中外,曰愨?!?br />2.中國和外國。《史記。卷一○。孝文本紀(jì)》:「夫久結(jié)難連兵,中外之國將何以自寧?」《后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宣帝之世,會呼韓來降,故邊人獲安、中外為一?!?br />3.中央與地方?!稘h書。卷九。元帝紀(jì)》:「以用度不足,民多復(fù)除,無以給中外繇役?!埂逗鬂h書。卷七八?;抡邆?。序》:「梁冀受鉞,跡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br />4.中表兄弟。漢。蔡琰悲憤詩〉二首之一:「既至家人盡,又復(fù)無中外?!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詩所謂『子親伊始,我父唯舅?!弧?/div>
《國語辭典》:內(nèi)外(內(nèi)外)  拼音:nèi wài
1.內(nèi)部和外部?!秶Z。楚語上》:「夫美也者,上下、內(nèi)外、小大、遠(yuǎn)近皆無害焉,故曰美?!?br />2.修身和行事?!俄n非子。解老》:「所謂方者,內(nèi)外相應(yīng)也,言行相稱也?!?br />3.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觀念或規(guī)矩。《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我做太太的人,只該坐在房里,替你裝圍碟、剝果子、當(dāng)家料理;那有個坐在廳上的?惹得人說你家沒內(nèi)外?!?br />4.上下、左右,表示概數(shù)?!缎咽篮阊?。卷三八。李道人獨步云門》:「唯聞得五樣香氣,遍滿青州,約莫三百里內(nèi)外,無不觸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