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0
詞典
3
分類詞匯
56
佛典
1
共56,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皮膚
內(nèi)外
華表
外藩
外內(nèi)
治外
外援
見外
輸入
外應
內(nèi)主
前臺
外體
木癭
干擾
《國語辭典》:
皮膚(皮膚)
拼音:
pí fū
包覆動物的最外層構(gòu)造,人體皮膚由外而內(nèi)可細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具有保護、排泄或調(diào)節(jié)體溫等功用。
分類:
身體
體表
外部
表面
淺近
面包
肌肉
膚淺
組織
高等動物
皮膚
表皮
真皮
皮下組織
三層
《國語辭典》:
內(nèi)外(內(nèi)外)
拼音:
nèi wài
1.內(nèi)部和外部?!秶Z。楚語上》:「夫美也者,上下、內(nèi)外、小大、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br />2.修身和行事?!俄n非子。解老》:「所謂方者,內(nèi)外相應也,言行相稱也。」
3.傳統(tǒng)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觀念或規(guī)矩?!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肝易鎏娜?,只該坐在房里,替你裝圍碟、剝果子、當家料理;那有個坐在廳上的?惹得人說你家沒內(nèi)外。」
4.上下、左右,表示概數(shù)?!缎咽篮阊?。卷三八。李道人獨步云門》:「唯聞得五樣香氣,遍滿青州,約莫三百里內(nèi)外,無不觸鼻。」
分類:
內(nèi)外
內(nèi)部
自身
內(nèi)心
修身
皇后
女子
朝廷
男女
上下
外部
六宮
外表
外物
男子
尊卑
后方
里面
長幼
佛教徒
前方
卿大夫
外面
概數(shù)
佛經(jīng)
和佛
典籍
《國語辭典》:
華表(華表)
拼音:
huá biǎo
1.頂端橫木相交,有如花形的巨大木柱,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路徑標示。
2.豎立在宮殿、墳墓、城門前的大柱,有紀功、裝飾、標識等作用?!赌鲜?。卷一○。陳宣帝本紀》:「大雨,震萬安陵華表?!?/div>
分類:
華表
房屋
外部
橋梁
華美
王者
宮殿
裝飾
納諫
城垣
指示
道路
陵墓
木柱
巨大
柱子
《國語辭典》:
外藩
拼音:
wài fán
1.屬地?!侗笔贰>硭钠?。袁翻傳》:「若婆羅門能自克厲,使馀燼歸心,收離聚散,復興其國者,乃漸令北轉(zhuǎn),徙度流沙,即是我之外藩。」
2.有封地的諸侯王?!稌x書。卷一九。禮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稱引亡秦,惑誤朝議,遂尊恭皇,立廟京師?!埂端问?。卷三五。孝宗本紀三》贊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tǒng),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若帝。」
3.外國。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蓋本朝龍興之初,喇嘛效順最早,而其術(shù)盛行東土,又夙為蒙古諸部落所崇信,故優(yōu)禮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4.清代稱蒙古、西藏、青海為「外藩」。
分類:
外國
外部
有封
封地
藩屬
屏藩
諸侯王
地方上
高級
官吏
《漢語大詞典》:
外內(nèi)
外部和內(nèi)部。其對象因所指而異。
《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
:“ 晉侯 無親,外內(nèi)惡之?!敝竾畠?nèi)外。
《
韓非子·孤憤
》
:“當涂之人擅事要,則外內(nèi)為之用矣。”指朝廷內(nèi)外,外為百官,內(nèi)為君主的親信左右。 晉
羊祜
《讓開府表》
:“臣自出身已來,適十數(shù)年,受任外內(nèi),每極顯重之地?!敝钢醒牒偷胤?,外為地方官,內(nèi)為朝臣。
《
儀禮·既夕禮
》
:“啟之昕,外內(nèi)不哭。”
《
禮記·內(nèi)則
》
:“為宮室,辨外內(nèi)?!敝改信?/div>
分類:
外部
內(nèi)部
內(nèi)外
《國語辭典》:
治外
拼音:
zhì wài
1.治家之外,指治理國政?!段倪x。干寶。晉紀總論》:「故曰文武自天保以上治內(nèi),采薇以下治外,始于憂勤,終于逸樂?!?br />2.治療肢體外部?!段倪x。枚乘。七發(fā)》:「雖令扁鵲治內(nèi),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分類:
治家
治療
肢體
之外
外部
治理
理國
國政
《國語辭典》:
外援
拼音:
wài yuán
外來的援助?!蹲髠?。昭公二十六年》:「國有外援,不可瀆也。」《三國演義》第六○回:「主公何不遣使結(jié)好,使為外援,可以拒曹操、張魯矣。」
分類:
外部
外來
援助
助力
力量
救援
《國語辭典》:
見外(見外)
拼音:
jiàn wài
對人因過分客氣而顯得疏遠,如同對陌生人一般?!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我一向把心腹待你,你不要見外?!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改阄夷暾x世好,就如同至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了。」
分類:
見外
不當
了解
自己人
外部
看待
《國語辭典》:
輸入(輸入)
拼音:
shū rù
1.外國或外地的貨物輸入本國或本地。如:「輸入品」、「輸入量」。也作「進口」、「入口」。
2.電腦資料、信號的接收儲存。
分類:
輸入
商品
外部
技術(shù)
資本
內(nèi)部
國外
能量
進入
信號
機構(gòu)
裝置
《漢語大詞典》:
外應(外應)
外部接應。亦指外部接應的力量。
《
易·屯
》
“六二之難乘剛也” 唐 孔穎達 疏:“雖遠有外應,未敢茍進?!?span id="b1d890v" class="book">《
新唐書·魚朝恩傳
》:“ 郭子儀 密白:‘ 朝恩 嘗結(jié) 周智光 為外應,久領(lǐng)內(nèi)兵,不早圖,變且大?!?/div>
分類:
外部
接應
力量
《國語辭典》:
內(nèi)主(內(nèi)主)
拼音:
nèi zhǔ
1.古稱諸侯的夫人?!蹲髠?。昭公三年》:「若惠顧敝邑,撫有晉國,賜之內(nèi)主,豈惟寡君,舉群臣實受其貺。」《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君內(nèi)主尚虛,臣前與齊侯原有始媾之約,事不容緩。」
2.皇后?!侗笔贰>硪蝗?。后妃傳。魏孝文廢皇后馮氏傳》:「昭儀規(guī)為內(nèi)主,譖構(gòu)百端尋廢后為庶人。」
3.內(nèi)應,暗中傳遞消息給外人的人?!逗鬂h書。卷七二。董卓傳》:「各興義兵,同盟討卓,而伍瓊、周珌陰為內(nèi)主?!?/div>
分類:
內(nèi)主
皇后
諸侯
夫人
外部
呼應
《國語辭典》:
前臺(前臺)
拼音:
qián tái
舞臺、戲臺的前面。如:「謝幕時演員在前臺一字排開,接受觀眾熱情的掌聲及歡呼?!?/div>
分類:
前臺
舞臺
劇場
場中
前部
外部
演員
演出
為公
公開
票房
場合
《漢語大詞典》:
外體(外體)
身體的外部。比喻輔佐之士。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
:“君者中心,臣者外體。外體作,然后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后知君之節(jié)趨。”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
:“雖內(nèi)信如心,外體不立,稱兵叛亂,所惑者廣?!?/div>
分類:
身體
外部
輔佐
《漢語大詞典》:
木癭(木癭)
樹木外部隆起的瘤狀物??梢蚱涮烊恍螤?,雕刻成用具或工藝品。 宋
陸游
《夏日》
詩之三:“竹根斷作枕云眠,木癭刳成貯酒樽?!?/div>
分類:
樹木
外部
隆起
狀物
天然
《國語辭典》:
干擾(干擾)
拼音:
gān rǎo
1.擾亂、打擾。如:「請把音量轉(zhuǎn)小,以免干擾他人?!?br />2.因外來或內(nèi)生的電磁場或電波使電氣設備受到擾亂的現(xiàn)象。
分類:
干擾
來自
干犯
外部
擾亂
內(nèi)部
騷擾
雜亂
電波
電信
信號
影響
電子
器件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