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1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九宮(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種宮調(diào),有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等。也稱為「南北九宮」。
2.九宮格的簡稱。參見「九宮格」條。
3.術(shù)數(shù)用語。指九個方位。東漢以前的易緯家以八卦之宮,加上中央,合稱為「九宮」?!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臣聞圣人明審律歷以定吉兇,重之以卜筮,雜之以九宮?!?br />4.象棋術(shù)語。指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gòu)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將」、「帥」及「士」活動的區(qū)域。
《漢語大詞典》:九宮十三調(diào)(九宮十三調(diào))
南曲宮調(diào)諸調(diào)式的總稱。正宮、中呂、南呂、黃鐘、仙呂、越調(diào)、商調(diào)、雙調(diào)、仙呂入雙調(diào)為九宮,加上大石調(diào)、小石調(diào)、般涉調(diào)、羽調(diào)、合為九宮十三調(diào)。《曲譜凡例》:“南曲九宮十三調(diào),蓋以仙呂為一宮,而羽調(diào)附之;正宮為一宮,而大石調(diào)附之;中呂為一宮,而般涉調(diào)附之;南呂為一宮,黃鐘為一宮,越調(diào)為一宮,商調(diào)為一宮,而小石調(diào)附之;雙調(diào)為一宮,仙呂入雙調(diào)為一宮,共為九宮十三調(diào)?!?/div>
《國語辭典》:九宮格(九宮格)  拼音:jiǔ gōng gé
臨帖所用的界格紙。每一大格用「井」字形劃分為九小格,以便于臨摹時對照范本字形、掌握點劃部位。另有田字格、米字格等,功用相當。簡稱為「九宮」。
《漢語大詞典》:荔枝香
亦作“ 荔支香 ”。
(1). 唐 樂曲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二:“帝幸 驪山 , 楊貴妃 生日,命小部張樂 長生殿 奏新曲,未有名,會南方進荔枝,因名曰《荔枝香》?!?br />(2).詞牌名。始于 宋 ,承 唐 樂曲而成。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四:“荔枝香……今歇指、大石兩調(diào),皆有近拍,不知何者謂本曲?!币娪?宋 詞的有兩體, 柳永 之作七十六字, 周邦彥 為七十三字。一名《荔枝香近》。
(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調(diào)正曲,句法同于詞。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lián)賸話:“ 廣東 省城有武陵會館……既落成,其鄉(xiāng)人 梁應(yīng)來 為撰楹帖云:‘一闋《荔支香》,聽玉笛吹來,徧傳 南海 ;雙聲《楊柳曲》,問金尊把處,憶否 西湖 ?’”
《漢語大詞典》:鷓鴣天(鷓鴣天)
(1).詞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驪歌一迭》等。雙調(diào)五十五字,平韻?;蛘f調(diào)名取自 唐 鄭嵎 “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詩句。然 唐 五代 詞中無此調(diào)。調(diào)始見于 宋 宋祁 之作。
(2).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diào),均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與詞牌同。北曲或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南曲在各曲譜都列為“引子”,但實際多用于傳奇的結(jié)尾處。
《漢語大詞典》:念奴嬌(念奴嬌)
(1).詞牌名。其調(diào)高亢。 唐 天寶 妓女 念奴 “善歌唱……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币?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眼色媚人》?!澳钆珛伞敝w本于此。 清 萬樹 詞律卷十六:“《念奴嬌》,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謡’、‘酹江月’、‘大江東去’、‘大江西上曲’、‘壺中天’、‘無俗念’,‘淮甸春’、‘湘月’?!卑矗?宋 蘇軾 有詞,其首句為“ 大江 東去”,末句為“一尊還酹 江 月”,故又名《大江東去》《酹江月》。 宋 戴復(fù)古 《念奴嬌》詞,其首句為“ 大江 西上”,故又名《大江西上曲》。 宋 曾覿 《壺中天慢》詞,調(diào)與《念奴嬌》同,故又名《壺中天》。 宋 姜夔 《湘月》詞,自注:“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宋 張輯 《念奴嬌》詞,有“柳花 淮 甸春冷”句,故又名《淮甸春》《念奴嬌》有平韻、仄韻兩體,常見的為仄韻。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diào),字數(shù)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調(diào)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參閱 清 王奕清 《曲譜》卷一、卷六。
《漢語大詞典》:人月圓(人月圓)
(1).詞牌名。又名青衫濕。始創(chuàng)于 宋 王詵 ,因其詞中有“人月圓時”句,故名。雙調(diào)四十八字,有平韻、仄韻兩體。
(2).曲牌名。南曲大石調(diào)、北曲黃鐘宮均有同名曲牌。字數(shù)與詞牌不同。
《漢語大詞典》:眼兒媚(眼兒媚)
(1).詞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fēng)寒》等。雙調(diào),四十八字。上闋五句,三平韻;下闋五句,兩平韻。
(2).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調(diào)引。
《漢語大詞典》:驀山溪(驀山溪)
(1).詞牌名。又名《上陽春》。雙調(diào)八十二字,仄韻。
(2).曲牌名。南北曲均屬大石調(diào)。字數(shù)均與詞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國語辭典》:燭影搖紅(燭影搖紅)  拼音:zhú yǐng yáo hóng
1.燭光明亮晃動的樣子。宋。王詵〈憶故人。燭影搖紅向夜闌〉詞:「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姑?。賈仲名《金安壽》第一折:「花遮翠擁,香靄飄霞,燭影搖紅,月梁云棟,上金鉤十二簾櫳?!?br />2.詞牌名。屬雙調(diào)。本名憶故人,乃王詵因憶故人所作。周邦彥增益其詞,以首句「燭影搖紅」為名。也稱為「歸去曲」。
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調(diào)引。管色配小工調(diào)或尺字調(diào)。
《漢語大詞典》:丑奴兒(醜奴兒)
(1).詞牌名。即《采桑子》。 宋 周邦彥 、 張孝祥 等都用此牌填過詞。又名《丑奴兒令》。
(2).曲牌名。屬南宮大石調(diào)。有二體,其一字句格律與詞牌同,另一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十三調(diào)(十三調(diào))
南曲十三種樂調(diào)的合稱。南曲曲牌分屬仙呂宮、羽調(diào)、黃鐘宮、商調(diào)、正宮、大石調(diào)、中呂宮、般涉調(diào)、道宮、南呂宮、越調(diào)、小石調(diào)、雙調(diào)十三個宮調(diào)。其中有九個宮調(diào)為戲曲常用。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九宮十三調(diào),南曲之門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