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6詞典 3分類詞匯 53
《國語辭典》:大致  拼音:dà zhì
1.事情的概要。《晉書。卷三六。張華傳》:「有祖秀才者,于亭中與刺史箋,久不成,卞教之?dāng)?shù)言,卓犖有大致?!?br />2.大約、大概。如:「大致如此,不敢確定。」
《國語辭典》:大致上  拼音:dà zhì shàng
就大概情況看來。如:「這里的環(huán)境大致上還不錯(cuò),我打算搬到這里來住。」
分類:大概看來
《國語辭典》:大致說來(大致說來)  拼音:dà zhì shuō lái
就大概情況而言。如:「他雖愛玩,但大致說來,還是一個(gè)好孩子?!?/div>
分類:大概
《國語辭典》:大率  拼音:dà lǜ
大抵、大概。約略估量之詞?!度龂尽>砦逅?。吳書。周瑜傳》:「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div>
分類:歷法法名
《國語辭典》:大較(大較)  拼音:dà jiào
1.大略、大概。《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夫山西饒材、竹、谷、纑、旄、玉石;……此其大較也。」
2.大法。《史記。卷二五。律書》:「豈與世儒闇于大較,不權(quán)輕重?!?/div>
《國語辭典》:彷佛(彷彿)  拼音:fǎng fú
似乎、好像、近似。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哀吊》:「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佛乎漢武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竿趸菀娔巧倌赆莘鹩行┱J(rèn)得,卻想不起?!挂沧鳌阜路稹?、「髣髴」。
《國語辭典》:大體(大體)  拼音:dà tǐ
1.大略、概要。《淮南子。泛論》:「見者可以論未發(fā)也,而觀小節(jié)可以知大體矣。」
2.大約、大致?!妒酚洝>硪欢?。貨殖傳》:「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領(lǐng)南、沙北固往往出鹽,大體如此矣?!?br />3.心?!睹献?。告子上》:「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br />4.整個(gè)局面?!妒酚?。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div>
《國語辭典》:大都  拼音:dà dōu
1.大概。《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578' target='_blank'>柳宗元 與蕭翰林俛書:「長來覺日月益促,歲歲更甚,大都不過數(shù)十寒暑。」
2.大多數(shù)?!秲号⑿蹅鳌返谝痪呕兀骸副闶悄鞘窌纤d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婦,雖所遇不同,大都各有個(gè)萬不得已?!?/div>
《國語辭典》:大都  拼音:dà dū
1.古代王畿外圍,王之諸子的食邑。后亦泛指大的都邑。《周禮。地官。戴師》:「以大都之田任疆地。」?jié)h。鄭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br />2.地名。在今北京城內(nèi),為元朝國都。忽必烈至元四年于中都(燕京)之東北建新城,九年改稱為「大都」。
《國語辭典》:大概  拼音:dà gài
1.大致的內(nèi)容、大體的情況。如:「此事甚繁,請言其大概?!?br />2.大約、約略。《老殘游記》第一九回:「老殘先到齊河縣,大概把情形告知子謹(jǐn)?!埂都t樓夢》第一四回:「大概點(diǎn)了一點(diǎn)數(shù)目單冊,問了來升媳婦幾句話,便坐車回家?!?br />3.揣測估計(jì),表示極有可能?!洞笏涡瓦z事。元集》:「大概風(fēng)光霽月之時(shí)少,陰雨晦暝之時(shí)多?!埂都t樓夢》第五八回:「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div>
《國語辭典》:約略(約略)  拼音:yuē lüè
大概。唐。元稹春六十韻〉:「約略環(huán)區(qū)宇,殷勤綺鎬酆。」《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兵官把話說完,鈕翻譯約略述了一遍。」
《國語辭典》:西土  拼音:xī tǔ
1.佛教稱阿彌陀佛所處的世界。參見「西方凈土」條。
2.長安?!段倪x。班固。西都賦》:「西土耆老,咸懷怨思?!固?。李善。注:「長安在西,故曰西土?!?/div>
《國語辭典》:大要  拼音:dà yào
1.主要的旨意、概要。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五三:「智巧萬端出,大要不易方?!?br />2.事情的重要關(guān)鍵?!稌x書。卷一。宣帝紀(jì)》:「帝謂演曰:『軍事大要有五?!弧?/div>
《漢語大詞典》:略同
亦作“畧同”。 大致相同。漢書·平當(dāng)傳:“﹝ 平當(dāng) ﹞文雅雖不能及 蕭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 徽 甚異之,稱 統(tǒng) 當(dāng)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 淄青 、 恒冀 兩道,與 蔡州 氣類略同。”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黃少保才識:“公所對與其所預(yù)計(jì)畧同,以是尤敬服之?!?/div>
分類:略同大致
《國語辭典》:大勢(大勢)  拼音:dà shì
1.大局的形勢。如:「現(xiàn)今社會朝向多元化發(fā)展,此乃大勢所趨,無可避免」?!度龂?。卷一四。魏書。劉放傳》:「乘勝席卷,將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勢以見?!?br />2.大略情形?!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复髣菘磥恚允侨绱?,但是上頭問下來,這一句話卻難以登答。」
3.地位高而有權(quán)勢。《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傳。平原王干傳》:「大勢難居,不可不慎。」
4.大規(guī)模、大數(shù)量。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二折:「忽地興兵起士卒,大勢長驅(qū)入帝都。」《封神演義》第二八回:「次早旭日東升,大炮三聲,開城門,大勢人馬殺奔周營?!?/div>
《漢語大詞典》:大勢至(大勢至)
佛教菩薩名。梵語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譯,又譯“得大勢”。阿彌陀佛右脅侍,與阿彌陀佛及左脅侍觀音合稱“西方三圣”。《觀無量壽經(jīng)》:“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币嗍》Q“ 大勢 ”。 隋煬帝 《皇太子敬靈龕文》:“頃來留瑞,久現(xiàn)彌陀。踵武觀音,連衡大勢。”參閱翻譯名義集·菩薩別名。
《國語辭典》:大別(大別)  拼音:dà bié
1.大略的加以分別。如:「這條詞目,大別之,其義有三?!?br />2.永別。三國魏。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序:「蓋以大別在數(shù)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
《漢語大詞典》:大別山
在 豫 、 鄂 、 皖 三省邊境,西接 桐柏山 ,東延為 霍山 。 長江 和 淮河 的分水嶺。海拔一千米左右,主峰 天堂寨 在 湖北省 羅田縣 東北,高1729米。富林、礦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