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漁陽(漁陽)
(1).地名。 戰(zhàn)國 燕 置 漁陽郡 , 秦 漢 治所在 漁陽 (今 北京市 密云縣 西南)。史記·陳涉世家:“ 二世 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 漁陽 ,九百人屯 大澤鄉(xiāng) ?!?br />(2).地名。 唐玄宗 天寶 元年改 薊州 為 漁陽郡 ,治所在 漁陽 (今 天津市 薊縣 )。 唐 杜甫 《后出塞》詩之四:“ 漁陽 豪俠地,擊鼓吹笙竽?!?清 洪升 《長生殿·傳概》:“ 唐明皇 歡好霓裳讌, 楊貴妃 魂斷 漁陽 變。”
(3).即《漁陽參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玉樹》難諧拍,《漁陽》不辨撾?!眳⒁姟?漁陽參撾 ”。
(4).復姓。 漢 有少府 漁陽鴻 。見通志·氏族三
《漢語大詞典》:漁陽參撾(漁陽參撾)
鼓曲名。亦稱“ 漁陽摻撾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禰衡 被 魏武 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 衡 揚枹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座為之改容。” 聞一多 《時代的鼓手》:“用他那流著鮮血的手,搶過主帥手中的槌來擂出的鼓聲,是 禰衡 那噴著怒火的《漁陽摻撾》?!?/div>
分類:鼓曲
《漢語大詞典》:賀老(賀老)
(1).指 唐 賀懷智 。 唐 天寶 末樂工,善彈琵琶,世稱 賀老 。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絃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屋。” 清 吳偉業(yè) 《虎丘夜集作圖紀勝因賦長句》:“ 賀老 一歌常月下, 泰孃 雙槳即門前?!?br />(2). 唐 代詩人 賀知章 的尊稱。 唐 張祜 《偶題》詩:“唯恨世間無 賀老 , 謫仙 長在沒人知?!?/div>
《國語辭典》:九宮(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種宮調,有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等。也稱為「南北九宮」。
2.九宮格的簡稱。參見「九宮格」條。
3.術數用語。指九個方位。東漢以前的易緯家以八卦之宮,加上中央,合稱為「九宮」。《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臣聞圣人明審律歷以定吉兇,重之以卜筮,雜之以九宮?!?br />4.象棋術語。指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將」、「帥」及「士」活動的區(qū)域。
《漢語大詞典》:九宮十三調(九宮十三調)
南曲宮調諸調式的總稱。正宮、中呂、南呂、黃鐘、仙呂、越調、商調、雙調、仙呂入雙調為九宮,加上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羽調、合為九宮十三調。《曲譜凡例》:“南曲九宮十三調,蓋以仙呂為一宮,而羽調附之;正宮為一宮,而大石調附之;中呂為一宮,而般涉調附之;南呂為一宮,黃鐘為一宮,越調為一宮,商調為一宮,而小石調附之;雙調為一宮,仙呂入雙調為一宮,共為九宮十三調。”
《國語辭典》:九宮格(九宮格)  拼音:jiǔ gōng gé
臨帖所用的界格紙。每一大格用「井」字形劃分為九小格,以便于臨摹時對照范本字形、掌握點劃部位。另有田字格、米字格等,功用相當。簡稱為「九宮」。
《漢語大詞典》:念奴
唐 天寶 長安 妓女,以善歌著名。后用以泛指歌女。 唐 元稹 《連昌宮詞》:“ 力士 傳呼覓 念奴 , 念奴 潛伴諸郎宿。”自注:“ 念奴 , 天寳 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 嚴安之 、 韋黃裳 輩闢易而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 玄宗 遣 高力士 大呼於樓上曰:‘欲遣 念奴 唱歌, 邠二十五郎 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其為當時所重也如此!然而 玄宗 不欲奪俠游之盛,未嘗置在宮禁?!?宋 柳永 《木蘭花》詞:“ 心娘 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楚,解教天上 念奴 羞,不怕掌中 飛燕 妒?!?清 陳維嵩 《眼兒媚·過城南小曲感舊》詞:“青樓斜拂小春池,池上緑楊枝; 態(tài)奴 歌管, 念奴 絃索,唱盡新詞?!?/div>
《漢語大詞典》:沖佑觀(沖祐觀)
宮觀名。在 福建省 武夷山 。始建于 唐 天寶 年間。歷代數易其名, 宋 稱“沖祐觀”。為道教活動中心之一。 宋 代退職官員常主管觀事,以領取半俸。 朱熹 、 陸游 、 辛棄疾 等都先后主管過 沖祐觀 。 宋 葉適 《國子祭酒李公墓志銘》:“再主 沖祐觀 ,再請老,以直龍圖閣致仕?!?/div>
《漢語大詞典》:文部
吏部。 唐玄宗 天寶 十一年改吏部為文部, 至德 初復舊。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一。
《漢語大詞典》:紅叱撥(紅叱撥)
(1).名馬名。 唐 天寶 中, 西域 進汗血馬六匹,分別以紅、紫、青、黃、丁香、桃花叱撥為名。見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四。也泛指駿馬。 前蜀 韋莊 《長安清明》詩:“紫陌亂嘶紅叱撥,緑楊高映畫鞦韆?!?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末白]有甚好名兒?[丑白]飛龍、赤兔……紅叱撥、紫叱撥、金叱撥。 青海 月支 生下, 大宛 越腅 將來。”
(2).一種名貴的貓。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動:“ 楚州 謝陽 出貓,有褐花者。 靈武 有紅叱撥及青驄色者?!?/div>
《漢語大詞典》:感皇恩
詞調名。本 唐 教坊曲名。 天寶 十三載,改金風調《蘇莫遮》《感皇恩》。又名《人南渡》、《迭蘿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體。皆雙調。參閱《詞譜》卷十五。
《漢語大詞典》:念奴嬌(念奴嬌)
(1).詞牌名。其調高亢。 唐 天寶 妓女 念奴 “善歌唱……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眼色媚人》?!澳钆珛伞敝w本于此。 清 萬樹 詞律卷十六:“《念奴嬌》,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謡’、‘酹江月’、‘大江東去’、‘大江西上曲’、‘壺中天’、‘無俗念’,‘淮甸春’、‘湘月’?!卑矗?宋 蘇軾 有詞,其首句為“ 大江 東去”,末句為“一尊還酹 江 月”,故又名《大江東去》《酹江月》。 宋 戴復古 《念奴嬌》詞,其首句為“ 大江 西上”,故又名《大江西上曲》。 宋 曾覿 《壺中天慢》詞,調與《念奴嬌》同,故又名《壺中天》。 宋 姜夔 《湘月》詞,自注:“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宋 張輯 《念奴嬌》詞,有“柳花 淮 甸春冷”句,故又名《淮甸春》《念奴嬌》有平韻、仄韻兩體,常見的為仄韻。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數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調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參閱 清 王奕清 《曲譜》卷一、卷六。
《國語辭典》:南華經(南華經)  拼音:nán huá jīng
書名?!?a target='_blank'>莊子》一書的別稱。唐玄宗天寶元年,下詔稱《莊子》一書為《南華真經》,后簡稱為《南華經》。
《漢語大詞典》:廣文館(廣文館)
唐 七學之一。 天寶 九年,國子監(jiān)增開廣文館,設博士、助教等職,領國子學中修進士業(yè)者。參閱通典·職官九、新唐書·百官志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廣文。
《漢語大詞典》:神策軍(神策軍)
亦稱“ 神策 ”。 1. 唐 禁軍名之一。 天寶 中 隴右 節(jié)度使 哥舒翰 破 吐蕃 時令軍史 成如璆 建神策軍于 臨洮 西。 安祿山 亂起, 臨洮 陷, 如璆 令其將 衛(wèi)伯玉 領兵屯 陜州 ,復號神策軍。 代宗 、 德宗 時繼由宦官統(tǒng)領,并歸禁中定制,分左右?guī)?,衣糧優(yōu)厚,勢居諸禁軍上。 唐 亡始廢。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唐 白居易 《宿紫閣山北村》詩:“舉盃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诜Q采造家,身屬神策軍。”舊唐書·裴垍傳:“今聞其視 承璀 ( 吐突承璀 )如嬰孩,往來神策間,益自恃不嚴,是天亡之時也?!?宋 秦觀 《安都》:“府兵廢,始置神策為禁軍,亦不過數萬人。”
(2).用以美稱官兵。
《漢語大詞典》:延秋門(延秋門)
唐 代 長安 禁苑西門。 天寶 十四載冬, 安祿山 起兵叛亂。次年六月, 唐玄宗 即由 延秋門 出 長安 ,赴 蜀 避難。 唐 杜甫 《哀王孫》詩:“ 長安 城頭頭白烏,夜飛 延秋門 上呼。” 宋 程大昌 雍錄卷五:“ 玄宗 幸 蜀 ,自苑西門出,在 唐 為苑之 延秋門 ,在 漢 為都城 直門 也。既出,即由便橋渡 渭 ,自 咸陽 望 馬嵬 而西?!?宋 宋敏求 長安志卷六:“苑中宮亭凡二十四所,西面二門,南曰 延秋門 ,北曰 玄武門 ?!?/div>
《漢語大詞典》:大石調(大石調)
商調樂律名。本作大食調。 唐 天寶 十三載,大樂署改諸樂名,太簇商時號大食調。 宋 樂與古樂差二律,故俗呼黃鍾商為大石調,大呂商為高大石調,太簇商為中管高大石調。燕樂二十八調,用聲各別。大石調用高五、高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九聲;高大石調用下五、下凡、工、尺、上、下一、下四、六、合九聲。見 宋 王溥 唐會要·諸樂、 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樂律》。
《漢語大詞典》:凝碧池
唐 禁苑中池名。 唐 天寶 十五載, 安祿山 兵入 長安 ,曾大宴其部下于此處。 唐 王維 《私成口號誦示裴迪》:“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 凝碧池 頭奏管弦?!?宋 范公稱 過庭錄:“ 王履道 同先子避地嶺外,甚熟。因見有 顏持約 《王維畫嘉陵江山圖》,蓋 明皇 幸 蜀 過 嘉陵 ,愛其江山,命 吳道子 圖於 大同殿 壁, 王維 復畫小簇,云:‘江山已暗 大同殿 ,絃管猶喧 凝碧池 。別寫 嘉陵 三百里, 右丞 心事與誰知?!w謂此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