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8詞典 2分類詞匯 116
《國語辭典》:引首  拼音:yǐn shǒu
1.伸頭。《新五代史。卷三五。唐六臣傳。蘇循傳》:「循父子皆自以附會梁得所托,旦夕引首,希見進用。」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神奇》:「祭之日,既酌酒,蛇乃自奩中引首吸之?!?br />2.說書人于開講前用以引入正文的詩詞或小故事。亦指小說前導出正文的開頭部分。也作「引子」。
《國語辭典》:龜頭(龜頭)  拼音:guī tóu
1.龜?shù)念^。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五。介部。水龜》:「龜頭與蛇同,故字上從它,其下象甲足尾之形。」
2.男生殖器的前部。
《國語辭典》:囊頭(囊頭)  拼音:náng tóu
以物蒙覆頭部?!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詰,滂等皆三木囊頭,暴于陛下?!姑?。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六出:「囊頭三木刑何慘,你足疲指折猶難免?!?/div>
《國語辭典》:三木  拼音:sān mù
1.三棵樹木。如:「園內(nèi)花木扶疏,廳前三木更是傲然挺立?!?.古代用來枷鎖犯人頸項及手足的刑具。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衣赭衣,關(guān)三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還喜未及會審,不受那三木囊頭之苦?!?/div>
分類:犯人刑具
《漢語大詞典》:半頭
人頭部長度的一半。例如:低半頭;再有半頭高就追上他媽媽了。
半截。例如:半頭磚。
半高。例如:半頭小伙子。
《漢語大詞典》:彩燕(綵燕)
舊俗,立春日剪彩綢為燕飾于頭部。見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 清 陳維崧 《清江裂石·人日送大鴻由平陵宛陵之皖桐》詞:“彩燕粘鷄鬭酒天,輕軟到釵鈿。”
古代立春日的一種應節(jié)飾物。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立春日悉翦綵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唐 李遠 《立春日》詩:“釵斜穿綵燕,羅薄翦春蟲?!?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庚申除夜》詞:“竹葉樽空翻綵燕,九枝燈炧顫金蟲?!?/div>
《國語辭典》:蜈蚣  拼音:wú gōng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多足綱。身體扁而長,全身有許多體節(jié),每一節(jié)上有對腳。最小的蜈蚣僅一公分長,十三對腳;最大的將近三十公分,有一百七十七對腳。故也稱為「百足」、「百足之蟲」、「百足蟲」。體節(jié)的第一對腳有毒爪,可射出毒液,當作武器;最后的一對腳特長,有如尾巴。常棲息于朽木或石縫下,捕食昆蟲。古時稱為「螂蛆」。
《國語辭典》:狒狒  拼音:fèi fèi
動物名。哺乳綱靈長目猴屬。體長三尺許,口吻突出,頭側(cè)及頸有長毛密生,兇暴多力。也稱為「費費」、「土塿」、「狗頭狒」。
《漢語大詞典》:頭足(頭足)
(1).頭和腳。比喻根據(jù)。 漢 王充 論衡·奇怪:“言之有頭足,故人信其説,明事以驗證,故人然其文?!?br />(2).軟體動物頭足綱如章魚、烏賊、鸚鵡螺等環(huán)生頭部四周的腕。
《漢語大詞典》:頭容(頭容)
(1).頭的姿勢。《禮記·玉藻》:“頭容直?!?鄭玄 注:“不傾顧也?!?span id="wjher24" class="book">《禮記·玉藻》“頭頸必中” 唐 孔穎達 疏:“頭頸必中者,頭容直,不低迴也?!?span id="wultqj4"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一四:“向 徐節(jié)孝 見 胡安定 ,退,頭容少偏, 安定 忽厲聲云:‘頭容直!’ 節(jié)孝 自思:‘不獨頭容要直,心亦要直?!源吮銦o邪心。”
(2).腦袋,頭部。 清 沈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又有銅人高數(shù)尺……頭容目光,皆能運轉(zhuǎn)?!?/div>
《國語辭典》:瓦當(瓦當)  拼音:wǎ dāng
當,擋的意思。瓦當指排置在成疊瓦片尾端,用以擋住瓦片的瓦。有圓形與半圓形之分,上飾有文字或圖案,具有裝飾和避邪的作用。
《國語辭典》:發(fā)際(髮際)  拼音:fǎ jì
發(fā)間。如:「她在發(fā)際插了一朵花?!?/div>
《國語辭典》:水獺(水獺)  拼音:shuǐ tà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體長三尺,頭扁而短,尾長,足短,趾間有蹼,穴居河岸,夜出食魚。其皮毛柔細,色深褐,頗貴重。
《國語辭典》:頭疼(頭疼)  拼音:tóu téng
1.頭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殷氏便接口道:『那個還價?』趙聰?shù)溃骸罕闶俏覀兩醾€頭疼,替他胡亂還些罷。』」也作「頭痛」。
2.令人感到煩惱或討厭。如:「這件事情,實在很令我頭疼,不知該如何處理?」也作「頭痛」。
《漢語大詞典》:豐上(豐上)
(1).謂物體的上部或頭部寬廣或肥大。呂氏春秋·明理:“其氣有上不屬天,下不屬地,有豐上殺下,有若水之波,有若山之揖?!?span id="oxogrpg" class="book">《韓詩外傳》卷二:“高墻豐上激下,未必崩也;降雨興,流潦至,則崩必先矣。” 元 陳樵 《瑇瑁賦》:“庭下有龜,白質(zhì)而黑章,豐上而折跗,或曰是瑇瑁之屬也,作《瑇瑁賦》?!?br />(2).謂額頭寬廣。《淮南子·道應訓》:“見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軒軒然方迎風而舞。”
《漢語大詞典》:過頭杖(過頭杖)
長度超過人體頭部之杖。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貶誤:“今之士大夫喪妻,往往杖竹甚長,謂之伍過頭杖?!币喾Q“ 過頭拄杖 ”、“ 過頭拐杖 ”。 元李壽卿《員吹簫》第三折:“他磕撲的跪在街基,他將這條過頭拄杖眕眕的,又不知要怎地施為?!?span id="vobnkho"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那老者生得童顏鶴髮,仙骨姍姍,手中拖了根過頭拐杖,進門先向他深深的打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