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向?qū)W(向?qū)W)  拼音:xiàng xué
立志求學(xué)。如:「他一心向?qū)W,終有所成?!埂度龂萘x》第三六回:「乃更姓名而逃,折節(jié)向?qū)W,遍訪名師?!?/div>
《漢語大詞典》:眈學(xué)(眈學(xué))
好學(xué)。舊唐書·李密傳:“﹝ 李密 ﹞乘一黃牛,被以蒲韉,仍將漢書一帙掛於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書讀之。尚書令、 越國公 楊素 見於道,從后按轡躡之,既及,問曰:‘何處書生,眈學(xué)若此?’”
分類:好學(xué)
《國語辭典》:謝朓(謝朓)  拼音:xiè tiào
人名。(西元464~499)南朝齊人,字玄暉。少好學(xué),有美名,文章清麗,善草隸及五言詩,詩多描寫自然景物。世稱為「小謝」。曾為宣城太守,后被害下獄而死,著有《謝宣城集》。
《漢語大詞典》:枕書(枕書)
枕著書。謂與書為伴,勤奮好學(xué)。 宋 蘇軾 《孔毅甫以詩戒飲酒問買田且乞墨竹次其韻》:“枕書熟睡呼不起,好學(xué)憐君工雜擬?!?/div>
《漢語大詞典》:伯鸞(伯鸞)
(1). 漢 梁鴻 的字。 鴻 家貧好學(xué),不求仕進(jìn)。與妻 孟光 共入 霸陵山 中,以耕織為業(yè)。夫婦相敬有禮。見后漢書·逸民傳·梁鴻。后因以“ 伯鸞 ”借指隱逸不仕之人。 唐 孟郊 《下第東南行》詩:“試逐 伯鸞 去,還作 靈均 行?!?宋 蘇軾 《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之二:“非無 伯鸞 志,獨(dú)有 子云 悲?!?王十朋 集注:“‘非無 伯鸞 志’,以言 王子立 有與妻共隱之意?!?br />(2).作為賢丈夫的代稱。 唐 劉長卿 《送子壻崔真父歸長城》詩:“送君卮酒不成歡,幼女辭家事 伯鸞 ?!?明許自昌《水滸記·聯(lián)姻》:“念伊少年,影形弔處,相依有 伯鸞 ?!?/div>
《國語辭典》:篤學(xué)(篤學(xué))  拼音:dǔ xué
好學(xué)?!度龂?。卷一一。魏書。管寧傳》:「此君篤學(xué)隱居,不與時(shí)競,以道樂身?!?/div>
《國語辭典》:炳燭(炳燭)  拼音:bǐng zhú
燃燭照明。引喻日夜不輟,好學(xué)不倦。漢。劉向《說苑。卷三。建本》:「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粠煏缭唬骸汉尾槐T乎?』」也作「秉燭」。
分類:好學(xué)
《漢語大詞典》:終童(終童)
漢書·終軍傳載: 終軍 , 濟(jì)南 人。字 子云 。少好學(xué),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 武帝 任為謁者給事中,累擢諫議大夫。后奉命赴 南越 (今 兩廣 地區(qū))說 南越 王 入朝。 南越王 愿舉國內(nèi)屬而其相 呂嘉 不從,舉兵殺王及 終軍 。死時(shí)年僅二十馀,時(shí)稱“終童”。《漢書》有傳·后因用以為稱頌少年有為的典故。 唐 李嘉祐 《送張惟儉秀才入舉》詩:“清秀過 終童 ,攜書訪老翁。” 宋 蘇軾 《元日次韻張子野見和》:“舊交懷 賀老 ,新進(jìn)謝 終童 ?!?/div>
《漢語大詞典》:敏學(xué)(敏學(xué))
勤勉好學(xué)。 宋 范仲淹 《上張侍郎啟》:“依經(jīng)敏學(xué),恥讀非圣之書;約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 宋 曾鞏 《知制誥制一》:“某強(qiáng)識敏學(xué),通于理要,砥節(jié)勵(lì)行,忠篤不回?!?/div>
《國語辭典》:蕭統(tǒng)(蕭統(tǒng))  拼音:xiāo tǒng
人名。(西元501~531)字德施,聰睿好學(xué),天監(jiān)中立為太子。東宮有書三萬卷,一時(shí)賢才并集,性至孝,年三十一卒。所輯文選六十卷,蒐集秦漢以來詩文,為總集之祖。謚號昭明,世稱為「昭明太子」。
《漢語大詞典》:閱市(閲市)
(1).《后漢書·王充傳》:“家貧無書,常游 洛陽 市肆,閲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后以“閲市”為勤奮好學(xué)的典故。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王充 閲市, 董生 下帷。”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汪遵:“﹝ 汪遵 ﹞家貧借書,以夜繼日,古人閲市偷光,殆不過此?!?br />(2).謂游觀市肆。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皇甫真人:“每太上游幸,上必進(jìn)勸,會太上奉 憲圣 幸 東園 閲市?!?/div>
《漢語大詞典》:耽學(xué)(耽學(xué))
謂特別好學(xué)。后漢書·朱穆傳:“及壯耽學(xué),鋭意講誦,或時(shí)思至,不知自亡失衣冠,顛隊(duì)阬岸?!?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儒林傳·虞喜》:“ 尋陽 翟湯 、 會稽 虞喜 并守道清貞,不營世務(wù),耽學(xué)高尚,操擬古人?!?span id="zaivxkm" class="book">《舊唐書·李密傳》:“ 越國公 楊素 見於道,從后按轡躡之,既及,問曰:‘何處書生,耽學(xué)若此?’”
《漢語大詞典》:六蔽
亦作“ 六弊 ”。 謂因不好學(xué)而造成的六種弊端。論語·陽貨:“子曰:‘ 由 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后因以謂不學(xué)無識。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且 仲尼 窮理盡性,以至七十;田父以六弊蠢愚,有百二十者?!?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殷琰傳》:“夫擁數(shù)千烏合,抗天下之兵,傾覆之狀,豈不易曉。假令六蔽之人,猶當(dāng)不為其事,況復(fù)足下少祖名教,疾沒世無稱者邪!”
《國語辭典》:侯白  拼音:hóu bái
1.人名。隋魏郡人,字君素,生卒年不詳。好學(xué)有捷才,性滑稽、善巧辯,長于誹諧雜說。著旌異記十五卷。見《隋書。卷五八。陸爽傳》。
2.伶人中善于戲謔者。宋。林逋 深居雜興詩六首之二:「伶?zhèn)惤諢o侯白,奴仆當(dāng)時(shí)有衛(wèi)青?!?/div>
《漢語大詞典》:梁鴻案(梁鴻案)
東漢 梁鴻 家貧好學(xué),不仕,與妻 孟光 隱居 霸陵 山中,以耕織為業(yè)。后避禍去 吳 。居人廡下,為人舂米,歸家, 孟光 為之備食,舉案齊眉。世傳為嘉話。見后漢書·逸民傳·梁鴻。后以“梁鴻案”概敘其事,寓夫妻恩愛之義。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他人行別樣親,俺根前取次看,更做到 孟光 接了 梁鴻 案?!?明 梅鼎祚 《玉合記·參成》:“我雖慚 司馬 之琴,愿舉 梁鴻 之案?!?span id="ylxuhex" class="book">《紅樓夢》第四九回:“那‘鬧簡’上有一句説的最好,‘是幾時(shí) 孟光 接了 梁鴻 案?’這五個(gè)字不過是現(xiàn)成的典,難為他‘是幾時(shí)’三個(gè)虛字問的有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