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嚇 → 嚇嚇”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虎威  拼音:hǔ wēi
形容武將勇猛威風的氣概如同老虎般兇猛。《薛仁貴征遼事略》:「托總管虎威,某當效死?!埂段拿餍∈贰返诹兀骸改闱票靖笕?,今天頭一天接印,就發(fā)這們一個虎威?!?/div>
《漢語大詞典》:威赫
(1).比喻威勢或威權。 唐 元稹 《論討賊表》:“扇之以和煦而不出,潤之以膏雨而不滋,則必迅之以雷霆,曜之以威赫?!?br />(2).莊嚴顯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考弊司:“趨而往,果見殿陛威赫, 閻羅 方坐:伏階號屈?!?br />(3).威嚇。以威勢恐嚇。 梁啟超 《滅國新法論》:“而 北京 公使會議,亦無不盡變其前此威赫逼脅之故技,而一出以溫柔噢咻之手段。”
《漢語大詞典》:鎮(zhèn)唬(鎮(zhèn)唬)
威嚇。紅樓夢第二一回:“若拿出做上的規(guī)矩來鎮(zhèn)唬,似乎無情太甚?!?/div>
分類:威嚇
《國語辭典》:震嚇(震嚇)  拼音:zhèn xià
驚嚇?!都t樓夢》第五八回:「我不會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過去震嚇他幾句?!?/div>
分類:威嚇驚懼
《漢語大詞典》:哃喝
(1).猶恫嚇。威嚇,嚇唬。 清 黃宗羲 《淮安戴氏家譜序》:“始以賄賂,繼以哃喝?!?br />(2).謂以夸張之詞折服他人。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左傳:“自 昭 以前,其辭命猶皆有三代禮義之風;至此,則惟以利害相哃喝,流而為 戰(zhàn)國 縱橫之術矣?!?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七:“﹝ 李天生 ﹞與 毛西河 辨古韻不相下,大怒,始而哃喝,繼加拳勇, 西河 避之。”
《漢語大詞典》:哃嚇(哃嚇)
猶恫嚇。威嚇,嚇唬。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嵩桬篙》:“以區(qū)區(qū)銅臭物大言哃嚇;狐豈與汝較量品秩耶?” 王樹枬 《武漢戰(zhàn)紀》:“太后孤立,日為諸臣所哃嚇要挾?!?/div>
《國語辭典》: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拼音:mín bù wèi sǐ,nài hé yǐ sǐ jù zhī
人民不怕死,為何還要用死來威嚇他們?用以表示對虐政所提出的警告。當人民生活困厄,生不如死時,雖有嚴刑峻法,也無法對人民產(chǎn)生制約的力量?!?a target='_blank'>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div>
《國語辭典》:鎮(zhèn)嚇(鎮(zhèn)嚇)  拼音:zhèn hè
壓制威嚇。《紅樓夢》第四四回:「也不許勸他,也不用鎮(zhèn)嚇他,只管讓他告去。」
分類:壓制威嚇
《國語辭典》:斥喝  拼音:chì hè
大聲喝阻、威嚇或責罵。如:「他作賊心虛,聽到后面有人斥喝,嚇得拔腿就跑。」
《漢語大詞典》:復謵(復謵)
猶復習。一說謂人以語言威嚇我,而我報之。莊子·庚桑楚:“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陸德明 釋文:“復者,溫復之謂也。謵,翫也,夫人翫習者,雖復小事,皆所至惜。今溫復人之所習,既得之矣,而不還歸以餽遺之,此至愚不獲人之所習者也。無復相為之情,故曰‘忘人’?!?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謵,言謵讋也。復謵,謂人語言慴伏以下我,而我報之?!?王先謙 集解:“‘復謵不餽’,諸解皆非, 郭 説為近?!?/div>
分類:復習威嚇
《漢語大詞典》:恐呵
威嚇呵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見一總角書生,酣眠繡榻;細審,識為 霍生 。推之始覺……眾指為賊,恐呵之?!?/div>
分類:威嚇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