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廣都人,字子持。博學,善文辭。仕前蜀。王建武成初,凡幕府書奏箋檄,皆屬其具草。官至兵部郎中。時建養(yǎng)子王宗佶驕縱不法,時出大言。扶因宴間指斥之。宗佶大慚恨,陰令庖人置堇毒殺之。
人物簡介
【生卒】:872—928 【介紹】: 五代時洺州曲周人,字子重?;舸骛B(yǎng)子。少事后梁太祖,累遷天平節(jié)度使。后唐莊宗滅后梁,彥威自陜來歸,賜名李紹真,移鎮(zhèn)武寧,從李嗣源征契丹。后從嗣源入洛陽,與群臣勸進。嗣源即位為明宗,彥威徙鎮(zhèn)平盧。卒謚忠武。
人物簡介
【生卒】:873—954 【介紹】: 五代時華陰人,字景度,號虛白、癸巳子、希維居士等。楊涉子。幼穎悟,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唐天祐進士,授秘書郎,直史館。后歷事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官至太子太保,人稱楊少師。以心疾致仕。長于歌詩,善于筆札,尤工行草,得歐陽詢、顏真卿筆法。洛川寺觀藍墻粉壁上,題紀殆遍,時人以其縱誕,有楊瘋子之號。有《步虛詞》等。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73—954 字景度,自號癸巳人、楊虛白、希維居士、關西老農(nóng)。性狂傲縱誕,人稱楊風子。同州馮翊(今陜西大荔)人。哀帝天祐二年(905)登進士第,釋褐度支巡官,遷秘書郎。后梁開平時,任殿中侍御史,禮部、考功兩員外郎。后唐時,累遷中書舍人,歷右散騎常侍,工、禮、戶、兵四部侍郎。又歷仕后晉、后漢、后周三朝。顯德元年(954),任左仆射、太子太保。是年冬卒。生平見《五代史補》卷一,新、舊《五代史》本傳,《宣和書譜》卷一九。凝式博覽經(jīng)籍,能文工書,大為時輩所推。尤長于歌詩,遇山水勝景則流連賞詠。詩“多雜以詼諧”(《舊五代史》本傳)?!霸核贫U心靜,花如覺性圓”句,人稱“清麗可喜”?!?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斷句3,《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八
凝式字景度。華陰人。昭宗朝舉進士。再遷秘書郎。梁開平中累遷考功員外郎。后唐同光初歷給事中史館修撰。明宗即位。拜中書舍人。長興中歷右常侍工戶二部侍郎。清泰初遷兵部侍郎。晉天福初以禮部尚書致仕。開運中除太子少保。分司于洛。漢乾祐中歷少傅少師。周廣順中以右仆射致仕。顯德初改左仆射。又改太子太保致仕。卒年八十五。贈太子太傅。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南岳道士。據(jù)傳有異術,學士廖匡圖母病思鲙,值江水暴漲,魚不可得。用昌探懷,得木獺長三寸許,投江中;須臾,波浪騰沸,擒一巨麟出,作鲙供匡圖母,病尋愈。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一作伊夢昌。字里不詳。唐末不仕,披羽褐為道士。歷游山水,先后曾至兩浙、江西、湖南等地。天祐十年(913)至撫州南城縣。又入湖南馬氏幕中。散誕放逸,不拘細謹,飲醉常行歌市中。時人稱為伊風子。喜作《望江南》詞,遇物即詠,皆有意旨。有異術,時人或目為神仙。事跡見《太平廣記》卷五五引《玉堂閑話》、《詩話總龜》卷四六引《雅言雜載》、卷四七引《青瑣后集》、《十國春秋》卷七六?!?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6首,斷句2聯(lián),詞1首,分別收于伊用昌、伊夢昌名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935 【介紹】: 五代時渤海無棣人,字子晦。為人謹重寡言,好學,為古文。劉繼述幽唐昭宗于東內(nèi),愚以書說韓建,使圖興復,其言甚壯。建不能用,乃去之洛。舉進士、宏辭,為河南參軍。后事后梁末帝,拜崇政殿直學士。后唐莊宗時拜主客郎中、翰林學士。魏王李繼岌伐前蜀,辟愚為都統(tǒng)判官。蜀道阻險,議者謂宜緩師待變而進,愚堅主速戰(zhàn),果所至迎降,遂滅前蜀。明宗時為相,欲依古制,時以為迂闊,李從珂嘗目之為“粥飯僧”。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35 字子晦,初名晏平,郡望趙郡平棘(今河北趙縣),自其父時徙家無棣(今山東慶云北)。哀帝天祐三年(906)登進士第。后梁太祖開平三年(909)登宏詞科。授河南府參軍。后懼禍而避地河朔。梁末帝時復出仕。后唐莊宗時任翰林學士。同光三年(925)從征前蜀,歸拜中書舍人。明宗天成間任翰林學士承旨。長興二年(931)知禮部貢舉。同年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末帝清泰元年(934)罷相,次年卒?!?a target='_blank'>新五代史》、《舊五代史》有傳。李愚著有《白沙集》10卷,已佚。民國《無棣縣志》卷二三收錄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愚字子晦。自稱趙郡平棘西祖之后。初名晏平。舉進士。又登宏詞科。授河南府參軍。梁末帝嗣位。累擢司勛員外郎。入后唐為翰林學士。同光三年。魏王繼岌征蜀。請為都統(tǒng)判官。蜀平。就拜中書舍人。改兵部侍郎。長興初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兼吏部尚書。閔帝嗣位。進位左仆射。清泰初加特進太微宮使宏文館大學士。后罷相。守本官。二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876—951 【介紹】: 五代時京兆萬年人,字子持。形貌魁偉,語音高朗。后唐末帝時擇相,書清望達官數(shù)人姓名,投琉璃瓶中,以箸挾之,首得文紀之名,即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晉時為吏部尚書,太子少傅,遷太子太傅。后漢時轉(zhuǎn)太子太師,致仕。北周建國,即拜司空于家,卒。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76—951 字子持,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后梁時累官刑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后唐明宗時,任御史中丞,遷工部尚書。于鄴為其所辱,自經(jīng)死,坐貶石州司馬。長興末,累擢太常卿。末帝清泰元年(934),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晉時,罷為吏部尚書,遷太子少傅。后漢時,轉(zhuǎn)太子太師。后周建國,拜司空。廣順元年(951)卒。事跡散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三上》,《舊五代史》、《新五代史》本傳。《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五
文紀字子持。京兆萬年人。少舉進士。事梁為刑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后唐明宗時為御史中丞。遷工部尚書。末帝即位。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晉祖入立。罷為吏部尚書。累遷太子少保致仕。周祖入立。即拜司空于家。卒年七十六。贈司徒。
人物簡介
【生卒】:880—956 【介紹】: 五代時天水人,字德輦。以文辭知名,事前蜀為翰林學士。后唐莊宗平蜀,仁裕事唐。廢帝時,詔書誥命,皆出其手。后晉高祖入立,罷為諫議大夫。后漢高祖時,為兵部尚書。有《開元天寶遺事》等。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0—956 字德輦,天水(今屬甘肅)人。唐末為秦州節(jié)度判官,后入蜀事后主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前蜀亡,又事后唐。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士。后晉時,歷司封、左司郎中、右諫議大夫、給事中等職。開運二年(945),遷左散騎常侍。后漢天福十二年(947),改授戶部侍郎,充翰林學士承旨。后歷戶、兵二部尚書。后周廣順元年(951),為太子少保。顯德三年(956)卒。生平詳見《舊五代史》卷一二八、《新五代史》卷五七、《十國春秋》本傳。仁裕喜為詩,與和凝皆以文章知名。曾作詩萬首,集為百卷,號《西江集》,蜀人呼為“詩窖子”。又通音律能書,著作甚多。內(nèi)《開元天寶遺事》一種頗為后人所重,《玉堂閑話》、《王氏見聞錄》等部分條目尚散見于《太平廣記》中。《全唐詩》存詩15首、斷句1聯(lián),編為1卷?!度圃娎m(xù)拾》補1首。唐詩匯評
王仁格(880-956),字德輦,天水(今屬甘肅)人。少不知書,以狗馬彈射為樂,年二十五始就學,以文辭知名。唐末為秦州節(jié)度判官。入蜀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蜀亡,仕后唐為秦州節(jié)度判官。王思同鎮(zhèn)興元,辟為從事。廢帝舉兵鳳翔,擊敗思同,得仁裕,置軍中,掌檄文詔誥,遷都官郎中、翰林學士。歷仕晉、漢、周,官終兵部尚書、太子少保。仁格性曉音律,以文章知名,嘗集其平生所為詩萬馀首為瓦卷,號《西江集》,己佚。有筆記《開元天寶遺事》四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作品評論
(仁裕)惟《玉堂閑話》尚行世,中載七言律數(shù)首,皆清雅,特格卑弱耳。《詩學淵源》
仁裕曉音律,喜為詩,微傷于浮艷,而其佳處亦足追溫、李。
人物簡介
【生卒】:?—942 【介紹】: 五代時太原晉陽人,字子重。親狎儒士,好為歌詩,聚書數(shù)千卷。以文學署交城、文水令,入為太原少尹。后唐莊宗即位,授右散騎常侍,轉(zhuǎn)尚書戶部侍郎。明宗時改秘書監(jiān),歷禮部尚書、戶部尚書,檢校尚書右仆射、絳州刺史,入為太子賓客。后晉時官終兵部尚書。卒年六十余歲。
人物簡介
【生卒】:885—926 【介紹】: 五代后唐創(chuàng)建者。李克用子,小名亞子。克用將死,授以三矢曰:“必報梁、燕、契丹之仇?!奔人梦?,北卻契丹,東滅燕,又滅后梁,還矢太廟。于后梁龍德三年稱帝,國號唐,史稱后唐。定都洛陽。后驕恣荒于政治,伶人郭從謙謀反,中流矢而卒。在位四年。廟號莊宗。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5—926 小字亞子。沙陀部人。本姓朱耶氏。懿宗咸通間賜姓李。晉王李克用之長子。昭宗乾寧后先后遙領隰、汾、晉三州刺史。天祐五年(908)嗣晉王之位。其后與后梁激戰(zhàn)十五年,終滅后梁,建立后唐。同光元年(923)即皇帝位。在位三年,耽于享樂,寵信伶人,朝政紊亂,同光四年,死于亂中。廟號莊宗。兩《五代史》有本紀。工詞,《全唐詩》存詞4首。另敦煌遺書斯三七三存詩5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詞學圖錄
李存勖(885-926) 即后唐莊宗,本姓朱耶,小字亞子。沙陀部人。李克用長子。好俳優(yōu),洞曉音律,能度曲?!?a target='_blank'>尊前集》存詞四首。全唐文·卷一百三
帝諱存勖。太祖長子。唐光啟元年生。年十一。授檢校司空隰州刺史。天祐五年嗣封晉王。二十年四月。筑壇魏州即帝位。同光二年。加尊號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在位四年。年四十二。謚曰光圣神閔孝皇帝。廟號莊宗。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末五代時京兆萬年人,字子澄。蕭廩子。聰悟善屬文。唐昭宗朝進士,累遷吏部員外郎,有能名。入后梁,拜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唐莊宗時,貶登州司戶。明宗天成初,為禮部尚書。卒年六十九。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四
頃字子澄。京兆萬年人。昭宗朝舉進士。累遷吏部員外郎。入梁歷給諫御史中丞禮部侍郎。尋以吏部侍郎拜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唐莊宗入立。貶登州司戶。量移濮州司馬。遷太子賓客。天成初以禮部尚書太常卿太子少保致仕。卒年六十九。贈太子少師。
人物簡介
【生卒】:887—937 【介紹】: 五代時人,字子良。后唐明宗(李嗣源)侄。善騎射。從李嗣源歷戰(zhàn)河上,有平后梁之功。明宗在位時,曾率師擊敗韃靼,受褒獎,累官至河中節(jié)度使,加檢校大傅,封洋王。后晉高祖滅后唐,授威勝軍節(jié)度使,降封隴西郡公。
人物簡介
【生卒】:887—959 【介紹】: 五代時廬陵人,居洪州。初字昭回,改字子嵩。好學工文,善術數(shù),喜縱橫之說。投李昪,助建南唐,任左丞相,以不得實權,心懷不平。出為鎮(zhèn)南節(jié)度使。窮治第宅,民不堪命。李璟立,拜太保中書令,坐植黨罷。再起為中書令,封楚國公。因好權利,矜功忌能,有言其謀篡者,乃放歸九華山,自經(jīng)死,謚丑繆。有文集《增補玉管照神經(jīng)》。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7—959 初字超回,后改子嵩,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時居南昌(今屬江西)。吳天祐九年(912),依李昪為推官,后擢右司員外郎,累遷右諫議大夫、兵部侍郎。大和三年(931),歸葬父,隱九華山。尋為吳宰相。李昪出鎮(zhèn)金陵,召為都統(tǒng)判官。南唐建國,以丞相同平章事。后出為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中主保大時,復入相,尋坐陷周宗,出為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旋乞歸九華,賜號九華先生。后封衛(wèi)國公,遷太傅。交泰元年(958),以結黨危國,放于青陽。次年,自縊死。生平見《江南野史》卷四、馬令及陸游《南唐書》本傳。齊丘工詩能文。所著頗多,有《化書》6卷、《祀玄集》3卷、《文傳》13卷等,皆佚。《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1聯(lián),卷八七九又錄存酒令2句。《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3。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齊邱字子嵩。廬陵淦陽人。仕吳。累遷右諫議兵部侍郎。告歸九華山。尋起。除中書侍郎。遷右仆射平章事。入南唐。進司徒同平章事。出為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徙鎮(zhèn)海軍。復歸九華山。賜號九華先生。封青陽公。起拜太傳中書令。封魏國公。賜號國老。奉朝請。出鎮(zhèn)洪州。周侵淮北。起為太師。領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進封楚國公。周顯德五年。嗣主李璟詔放于青陽。自縊死。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河南人,字子徵。幼聰慧善屬文。唐末為秘書郎。后游太原,晉王李克用以為河東節(jié)度掌書記。與張承業(yè)等定議立莊宗為嗣。莊宗即位,欲以質(zhì)為相,質(zhì)性疏逸,不欲任責,因固辭不受。拜太原尹、北京留守,遷戶部尚書、翰林學士。后晉高祖入立,以疾分司西京,拜太子太保。卒謚文忠。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一
質(zhì)字子徵。河南人。仕唐為芮城令。天祐三年。李克用承制授檢校兵部郎中。莊宗之立。有翊贊功。累擢戶部尚書知制誥。充翰林學士承旨。同光元年從平梁。遷兵部尚書。賜論思匡佐功臣。天成元年授特進檢校司空同州節(jié)度使。明年改賜耀忠匡定保節(jié)功臣。就加檢校司徒。三年入拜兵部尚書。四年進封開國公。長興二年授檢校太保河陽節(jié)度使。入為右仆射。應順初遷檢校太傅。正拜河南尹。改太子少師。清泰末復為右仆射。晉祖入立。以疾分司洛陽。少帝嗣位。拜太子太保。天福七年卒。年七十六。贈太子太師。謚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