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411,分495頁顯示  上一頁  144  145  146  147  148  150  151  152  15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唐介(子方 質(zhì)肅 )
李巖(子章 )
邵雍(世稱 邵子雍、百源先生 堯夫 安樂先生、伊川翁 康節(jié) )
朱申(維宣 熙時子 )
韓絳(行第 子華 康國公 獻肅 )
劉湜(子正 )
蔡挺(子政、子正 敏肅 )
陳安石(子堅 )
王克臣(子難 )
張子憲
錢明逸(子飛 修懿 )
唐子正(幾卿 )
譚必(子思、思父 忠憫 )
葛敏求(子明 )
柳瑾(子玉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0—1069 【介紹】: 宋江陵人,字子方。仁宗天圣八年進士。為武陵尉,調(diào)平江令?;实v中,遷殿中侍御史,諍諫不避權(quán)貴,劾宰相文彥博諸人,被貶英州別駕。召還復(fù)官,出知揚州,改江東轉(zhuǎn)運使。嘉祐四年,入知諫院,言事如故,又出知數(shù)州。英宗治平元年,召為御史中丞。神宗熙寧元年,拜參知政事。反對重用王安石,及安石執(zhí)政,數(shù)與爭論。卒謚質(zhì)肅。有文集、奏議等。
全宋詩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屬湖北)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進士,為鼎州武陵尉?;实v二年(一○五○)召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三年,因彈劾文彥博貶春州別駕。五年,復(fù)御史。至和元年(一○五四)知揚州,歷江東、河?xùn)|轉(zhuǎn)運使,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fā)運使,知洪州、瀛州。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為御史中丞。二年,知太原。神宗即位,遷給事中,除三司使。熙寧元年(一○六八)拜參知政事。二年,卒,年六十。謚質(zhì)肅。有文集、奏議等,皆佚。事見宋劉摯《忠肅集》卷一一《唐質(zhì)肅神道碑》,《宋史》卷三一六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九三二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天圣進士,皇祐中為殿中侍御史,因劾宰相文彥博,貶荊州別駕。召還,復(fù)為殿中侍御史,除直集賢院,為開封府判官。嘉祐三年,自江浙荊湖發(fā)運使入為度支副使。次年知諫院,以論罷陳升之出知洪州。治平元年入為御史中丞。神宗即位為三司使,熙寧元年除參知政事,數(shù)與王安石爭論。二年四月卒,年六十,謚質(zhì)肅。介屢在臺諫,以抗直聞。有文集若干卷,奏議二十卷。見王圭《唐質(zhì)肅公墓志銘》(《華陽集》卷三七),《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巖,字子章,樂昌(今屬廣東)人。渤弟。仁宗皇祐四年(一○五二)賜同進士出身。官至朝奉郎、知象州。事見《粵東詩?!肪砦?。今錄詩二首。
全粵詩·卷二四
李巖,字子章。樂昌人。李渤之弟。宋仁宗皇祐二年(一○五〇),以上書召見崇政殿,特賜同進士出身。官至朝奉郎、知象州。曾隨余靖平儂智高。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六、清阮元修道光刊《廣東通志》卷二八八有傳。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1—1077 【介紹】: 宋范陽人,后遷河南,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少有志,讀書蘇門山百源上。北海李之才攝共城令,以《河圖》、《洛書》及象數(shù)之學(xué)授之。妙悟神契,多所自得。富弼、司馬光、呂公著退居洛中,恒相從游。雍歲時耕稼,僅給衣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寧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創(chuàng)“先天學(xué)”,以為萬物皆由“太極”演化而成,而社會時在退化。卒謚康節(jié)。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jīng)世》等。
全宋詩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堯夫。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早年隨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輝縣)蘇門山下,筑室蘇門山百源上讀書,學(xué)者稱百源先生。與周敦頤、程頤、程顥齊名,以治《》、先天象數(shù)之學(xué)著稱。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陽,以教授生徒為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五代節(jié)度使安審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間,為雍新居,名安樂窩,因自號安樂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寧初,曾兩度被薦舉,均稱疾不赴。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退居洛陽時,恒相從游。熙寧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jié)。有《伊川擊壤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七有傳?!∩塾涸?,以張蓉鏡,邵淵耀跋明初刻《伊川擊壤集》為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縣宋墓出土之《邵堯夫先生詩全集》九卷(簡稱宋本)、蔡弼重編《重刊邵堯夫擊壤集》六卷(簡稱蔡本),及元刻本(簡稱元本)、明隆慶元年黃吉甫刻本(簡稱黃本)、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底本編末之集外詩與新輯得之集外詩合編為第二十一卷。
全宋文·卷九八六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堯夫,范陽(今河北涿州)人,隨父徙共城(今河南輝縣)。少為學(xué)堅苦刻厲。周游南北,從李之才受《河圖》、《洛書》及象數(shù)之學(xué),探賾索隱,多所自得,著書十馀萬言行于世。后至洛,富弼、司馬光、呂公著退居洛中,雅敬之,為市園宅,遂歲時耕種,名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嘉祐及熙寧中,先后被召,授將作監(jiān)主簿,補潁州團練推官,皆稱疾不赴。熙寧十年卒,年六十七,元祐中賜謚康節(jié)。著《皇極經(jīng)世》、《觀物內(nèi)外篇》、《漁樵對問》及詩集《伊川擊壤集》等。建立先天象數(shù)學(xué),為宋代著名道學(xué)家。見程顥《邵堯夫先生墓志銘》(《明道集》卷四),《宋史》卷四二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虔州雩都人,字維宣,自號熙時子。仁宗皇祐間在太學(xué)有聲。歷官龍平尉。有《語孟辨箋》、《孫吳新注》。
全宋詩
朱申,字維宣,自號熙時子,雩都(今江西于都)人。仁宗皇祐間有聲太學(xué),尤善談兵。曾因議西南邊事,以功攝龍平縣尉,期年而罷。著《語孟辨箋》、《孫吳新注》、《防兵論》百馀篇,已佚。事見清同治《贛州府志》卷五五。
全宋文·卷一四二四
朱申,字維宣,自號熙時子,雩都(今江西于都)人?;实v間有聲太學(xué),尤喜談兵。以邊勞奏補龍平尉,期年而罷。歸,矢志著書。當時名士王安國、黃安中、吳景山、鄭閎中等皆與交。申居極貧,怡然自適。后以疾終于家。著有《語孟辨箋》、《孫吳新注》。見道光《雩都縣志》卷二二,參《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2—1088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其先真定靈壽人,字子華。韓億子。仁宗慶歷二年進士。歷通判陳州、知成都、開封府等。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言差役之弊。領(lǐng)制置三司條例司,與王安石共事,每言安石奏事“至當可用”。熙寧三年,參知政事。夏人犯塞,自請行邊,為陜西、河?xùn)|宣撫使,即軍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素不習(xí)兵事,以城堡相繼陷落、慶州士卒作亂,罷知鄧州。七年,代王安石為相,謹守新法,然事多滯留,且數(shù)與呂惠卿不合,乃密請神宗再用安石。及安石再相,又與之有異,遂出知許州。哲宗立,封康國公,為北京留守。卒謚獻肅。
全宋詩
韓絳(一○一二~一○八八),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子。以父蔭補太廟齋郎,累遷大理評事。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除太子中允、通判陳州。歷戶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嘉祐中,歷知慶州、成都府、開封府。為三司使。英宗即位,遷給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府題名記碑》)。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熙寧三年(一○七○),拜參知政事,罷知鄧州,徙許州、大名府。元豐元年(一○七八),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鎮(zhèn)江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康國公。元祐二年(一○八七),以司空、檢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謚獻肅。事見《范忠宣公集》卷一五《司空康國韓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五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二五
韓絳(一○一二——一○八八),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第三子。慶歷二年進士。皇祐中累遷右正言。至和元年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諫院,為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出知蔡、慶州、成都、開封府,為三司使。神宗立,拜樞密副使,同制置三司條例,助王安石變法。熙寧三年,參知政事,為陜西、河?xùn)|宣撫使,尋拜相,開幕府于延安。次年,以措置乖方罷。七年復(fù)代王安石相,密請再用安石。次年罷,歷知州府。哲宗立,封康國公,為北京留守。元祐三年卒,年七十七,謚獻肅。著《治平會計錄》、《樞密院時政記》等,有文集五十卷,又內(nèi)外制集十三卷、奏議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徐州彭城人,字子正。舉進士。歷太常博士、通判劍州。審閬州獄,釋死囚七人。王堯臣薦知耀州。拜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以論罷尹洙遷尚書禮部員外郎,除鹽鐵副使。累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歷知慶州、密州,卒。
全宋文·卷九三九
劉湜,字子正,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舉進士,為澶州觀察推官。慶歷中拜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深致尹洙罪,洙坐廢,以故優(yōu)擢侍御史知雜事、同判吏部流內(nèi)銓,除鹽鐵副使。謫知沂州、兗州、海州。起為河?xùn)|轉(zhuǎn)運使,復(fù)為鹽鐵副使兼領(lǐng)河渠事。擢天章閣待制、知江寧府,歷知廣州、徐州,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嘉祐三年知慶州、密州,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4—1079 【介紹】: 宋應(yīng)天宋城人,字子政,一作子正。蔡抗弟。仁宗景祐元年進士。歷涇州、鄜州通判。知博州,申飭屬縣嚴保伍,均博平、聊城二縣稅。為開封府推官,部修六漯河,復(fù)決,貶秩停官。數(shù)年后起知南安軍、江西提刑。改陜西轉(zhuǎn)運副使、知慶州。夏人犯邊,堅守退敵。神宗即位,徙知渭州,治軍有方,開地募耕,屢敗夏兵。熙寧五年,拜樞密副使。神宗善其訓(xùn)兵之法,頒諸郡以為法。卒謚敏肅。有文集。
全宋詩
蔡挺(一○一四~一○七九),字子政,一作子正(《東都事略》卷八二),應(yīng)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未冠登進士第,調(diào)虔州推官,陵州團練推官。通判涇州、鄜州,知博州。改開封府推官、提點府界公事,因六漯河決停官?;实v中,起知南安軍,提點江西刑獄。英宗即位,除陜西轉(zhuǎn)運副使,知慶州,兼環(huán)慶路馬步軍都總管經(jīng)略安撫使事。神宗即位,知渭州。熙寧五年(一○七二),拜樞密副使。七年,出判南京留司御史臺,元豐二年卒,年六十六。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見《樂全集》卷四○《蔡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二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蔡挺(一○一四——一○七九),字子政,應(yīng)天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抗弟。景祐元年進士。慶歷中,范仲淹宣撫陜西、河?xùn)|,奏挺通判涇州,徙鄜州?;实v三年知博州。嘉祐中,歷提點江西刑獄,提舉虔州鹽,改陜西轉(zhuǎn)運副使。治平二年,加直龍圖閣、知慶州。神宗立,加天章閣待制、知渭州。治軍有方,邊防安固。進龍圖閣直學(xué)士。熙寧五年,拜樞密副使。帝問以訓(xùn)兵之法,行之諸郡。以疾,罷為資政殿學(xué)士,判南京留司御史臺。元豐二年卒,年六十六,謚敏肅。有文集二十卷。見張方平《蔡公墓志銘》(《樂全集》卷四○),《宋史》卷三二八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4—1094 【介紹】: 宋相州安陽人,徙河陽,字子堅。陳貫子。以蔭鎖廳及第。仁宗嘉祐中,為夔峽轉(zhuǎn)運判官。歷提點陜西刑獄,攝帥鄜延,使京西、河?xùn)|、淮南、京東,知蘇、邠州、河中府,皆有政績。加集賢殿修撰,進天章閣待制。神宗時累遷吏部侍郎。請罷選人改官再問,以絕其弊。官至龍圖閣直學(xué)士。
全宋文·卷一○四三
陳安石(一○一四——一○九四),字子堅,相州安陽(今河北安陽)人。貫子,以蔭鎖廳及第,嘉祐中為夔、峽轉(zhuǎn)運判官,提點陜西刑獄,攝帥鄜延。歷使京西、河?xùn)|、淮南、京東,知蘇州、邠州、河中府。加集賢殿修撰,為河?xùn)|都轉(zhuǎn)運使。進天章閣待制。召為戶部侍郎,進吏部侍郎。出知永興軍、鄧、襄、陳、鄭州、河陽,官至龍圖閣直學(xué)士。紹圣元年卒,年八十一。見《宋史》卷三○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4—1089 【介紹】: 宋洛陽人,字子難。王承衍孫。仁宗景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中遷鹽鐵副使,坐薦鄭俠并贈金而奪官。后知鄆州,河決曹村,力排眾議,筑堤城下。堤成大水至,不沒者才尺余,幸得免災(zāi)。官終龍圖閣直學(xué)士。
張子憲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元年(1049)任登州知州。皇祐二年(1050)任三司鹽鐵判官。皇祐四年(1052)任汝州知州?;实v四年(1052)任洪州知州兼安撫使。至和二年(1055)任鄂州知州。嘉祐二年(1057)任桂州知州兼安撫使。嘉祐三年(1058)任廬州知州兼安撫使。嘉祐四年(1059)任揚州知州兼安撫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5—1071 【介紹】: 宋臨安人,字子飛。錢彥遠弟。由殿中丞策制科,轉(zhuǎn)太常博士。為呂夷簡所知,擢右正言。首劾范仲淹、富弼,二人皆罷。歷知數(shù)州府。神宗立,御史論其傾險儉薄,附賈昌朝、夏竦以陷正人,不宜冒居翰院,乃罷學(xué)士。久之,知永興軍。卒謚修懿。
全宋詩
錢明逸(一○一五~一○七一),字子飛,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父蔭為殿中丞,策制科,擢右正言。擢知諫院,為翰林學(xué)士,加史館修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府題名記碑》)。罷知蔡州。歷揚、青、鄆、曹州、應(yīng)天府。還,判流內(nèi)銓、知通進銀臺司。復(fù)出知成德軍、渭州、秦州。英宗治平初,復(fù)為翰林學(xué)士。神宗立,出知永興軍。熙寧四年卒,年五十七。謚修懿。《宋史》卷三一七、《東都事略》卷四八有傳。
全宋文·卷一○四六
錢明逸(一○一五——一○七一),字子飛,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易子,彥遠弟。由殿中丞策制科,轉(zhuǎn)太常博士,擢右正言。首劾范仲淹、富弼,二人皆罷。進同修起居注、知制誥,擢知諫院,為翰林學(xué)士。加史館修撰,知開封府。后罷為龍圖閣學(xué)士、知蔡州?;实v四年,自揚州知青州,改鄆州。又歷知曹州、應(yīng)天府。還,判流內(nèi)銓、知通進銀臺司。復(fù)于嘉祐四年出知成德軍;五年,知渭州;八年,加端明殿學(xué)士、知秦州。治平初,復(fù)為翰林學(xué)士。神宗立,御史論其傾險憸薄,傾附賈昌朝、夏竦以陷正人,文辭淺繆,不宜冒居翰院,乃罷學(xué)士。熙寧元年,出知永興軍。四年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謚曰修懿?!?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七《錢惟演傳》有附傳。
唐子正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5 【介紹】: 宋桂州興安人,字幾卿。官邕州通判。神宗熙寧八年,交趾兵圍邕州,與知州蘇緘固守,外援不至,城陷,與緘并死于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6 【介紹】: 宋韶州樂昌人,字子思,一作思父。七歲通經(jīng),仁宗天圣間王益守韶州,必應(yīng)童子科,日誦萬言,引試稱旨。慶歷六年進士。調(diào)邕州推官。交阯破邕,殉職。累贈金紫光祿大夫。景泰中追謚忠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葛敏求,字子明,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官終司農(nóng)寺丞。事見《江上詩鈔》卷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柳瑾(?~一○七七?),字子玉,丹徒(今屬江蘇)人(《蘇軾詩集》卷六《次韻柳子玉見寄》注)。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臨川文集》卷二一《次韻酬子玉同年》)。曾以秘書丞判大名知錄(《宛陵集》卷二二《柳秘丞赴大名知錄》)。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謫官壽春,旋提舉舒州靈仙觀。約卒于熙寧十年(《蘇軾詩集》卷一一《送柳子玉赴靈仙》查慎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