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067,分2072頁顯示
上一頁 152 153 154 155 156 158 159 160 161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廖融(字 元素 號 衡山居士 )釋道齊( 道齊 金 號 東禪 )錢文奉(字 廉卿 號 知常子 威 )樂史(字 子正 )僧如敏(號 知圣大師 )張泌( 張佖 字 子澄 佖 世稱 菜羹張家 )蜆子和尚趙某(號 茗嶼 )王贊(字 子業(yè) )僧緣密( 圓明大師 號 圓明 )劉崇遠(號 金華子 )劉海蟾( 哲、操 字 元英、鉉英、宗成 號 海蟾子 明悟弘道真君 )暨齊物( 槩濟物 字 子虛 )李弘茂(字 子松 樂安公、安樂公、慶王 )梁守珍(號 獨立仙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衡陽人,字元素。隱居衡山,號衡山居士。當楚馬殷、馬希范之世,避亂不仕,與任鵠、王元等逸人同游。終于南岳。著《夢仙》、《題檜》諸詩,有時名。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字元素,五代十國時楚人,后入宋。隱居衡山,與逸人任鵠、王正己、凌蟾、王元游,與楊徽之、翁宏、伍彬、張觀等亦有詩往來,所作《夢仙謠》、《題檜》、《退宮妓》等詩有名于時。楚王馬殷、馬希范時,避亂不仕,終于衡山?!?a target='_blank'>十國春秋》卷七五有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6首,斷句3聯(lián)。《全唐詩續(xù)拾》補收詩2首。
全宋詩廖融,字元素。隱居衡山,與逸人任鵠、王正己、凌蟾、王元等為詩友。太宗太平興國末卒(《詩話總龜》前集卷一○引《雅言雜載》)。有詩集四卷(《宋史·藝文志》),已佚。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禪林僧寶傳·卷第七禪師名道齊。生金氏。南昌人也。幼依百丈明照禪師得度。種性猛利。經行燕坐。以未明己事為憂。持一缽遍歷叢林。學心不息。時法燈禪師。住南昌上藍。齊往依之。法燈使知藏司。法燈偶見齊呼曰。每見舉祖師西來意話。藏主如何商略。齊曰。不東不西。法燈曰。若與么會。了無交涉。曰未審尊意如何。法燈良久曰。西來有甚意便去。齊于是頓悟其旨。初住高安大愚。有搜玄拈古代別之語。盛行諸方。號東禪。嘗謂門弟子曰。達磨言。此方經唯楞伽??梢杂⌒摹N嶙x此經。偈曰。諸法無法體。而說唯是心。不見于自心。而起于分別??芍^大慈悲父。如實極談。我輩自不領受。背負恩德。如恒河沙?;騿栐?。然則見自心。遂斷分別乎。齊曰非然也。譬如調馬。馬自見其影而不驚。何以故。以自知其影。從自身出故。吾以是知。不斷分別。亦舍心相也。祇今目前。如實而觀。不見纖毫。祖師曰。若見現(xiàn)在。過去未來亦應見。若不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亦不應見。此語分明。人自迷昧。或又問龍濟曰。一切鐘鼓本無聲。如何信之無聲齊。曰祖師曰。如鼓聲無有作者。無有住處。畢竟空故。但誑凡夫耳。若鼓聲是實有。鐘聲俱擊。應不相參。所以玄沙曰。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鐘鼓不交參。句句無前后。若不當體寂滅。如何得句句無前后耶。后移住幽谷山雙林禪院。又遷住云居。凡二十年。至道三年丁酉九月示疾。八日申時令擊鐘集眾。維那白眾已集。齊笑敘出家本末。揖謝輔弼叢席者曰。今日老僧以風火相逼。特與諸人相見。且向什么處見。向四大五陰處見耶。六入十二處見耶。是種種處不可見。則只今相問者是誰。若真見得可謂后學有賴。良久曰。吾化后。當以院事累契瑰。乃化。閱世六十有九。坐四十有八夏。
贊曰。余贊大愚東禪碑。碑載齊悟契之緣。法燈曰。西來有甚意。以校傳燈曰。他家自有兒孫在。之語誤也。昔有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答曰庭前柏樹子。又隨而誡之曰。汝若肯我與么道。我則辜負汝。汝若不肯我與么道。我則不辜負汝。而昧者剿之。使古人之意不完。為害甚矣。故并錄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69
【介紹】:
五代時杭州臨安人,字廉卿。錢元璙第二子。仕吳越。精于騎射,能運槊。涉獵經史、音律、圖緯、醫(yī)藥、鞠擊,皆冠絕一時。天福中,襲父蔭為節(jié)度使,累加至檢校太尉、兼中書令。于郡中建南園東莊,為吳中之勝,飲游其間,自號曰知常子。入宋,卒謚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0—1007
【介紹】:
宋撫州宜黃人,字子正。仕南唐為秘書郎。入宋,為平厚縣主簿。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以現(xiàn)任官舉進士,賜及第。歷三館編修、直史館,知舒、黃、商州,以老疾分司西京。為官頗以賄聞,然勤于著述。自太宗雍熙至真宗咸平間,獻所著書《貢舉事》、《登科記》、《廣孝傳》、《總仙記》、《上清文苑》、《廣卓異記》、《仙洞集》等凡八、九百卷,尤以《太平寰宇記》著名。
全宋詩樂史(九三○~一○○七),字子正,撫州宜黃(今屬江西)人。初仕南唐為秘書郎。入宋,為平原主簿。官武成軍掌書記,復賜及第,擢知陵州。因獻《金明池賦》,召為三館編修。太宗雍熙三年(九八六),又因獻書遷著作郎,直史館,知舒州。淳化四年(九九三)知黃州。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知商州,解職分司西京。景德四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六五),年七十八。有《太平寰宇記》二百卷,《仙洞集》百卷,其他雜編四百九十馀卷。今存《太平寰宇記》、《柘枝集》及傳奇多種。事見《宋史》卷三○六《樂黃目傳》、《東都事略》卷一一五、《撫州府志》卷四九。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五二樂史(九三○——一○○七),字子正,撫州宜黃(今江西宜黃)人。曾仕南唐,官秘書郎。入宋,為平原主簿。太平興國五年賜進士及第。歷著作佐郎、知陵州。召為三館編修,遷著作郎、直史館。轉太常博士、知舒州。遷水部員外郎,知黃州、商州,判西京留司御史臺。景德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太平寰宇記》二百卷(存)、《總記傳》百三十卷、《唐登科文選》五十卷、《總仙記》百四十一卷、《廣卓異記》二十卷(存)等,又集己所著為《仙洞集》百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樂黃目傳》有附傳。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八史字子正。撫州宜黃人。仕南唐。官秘書郎。入宋。太平興國五年復登進士。歷水部員外郎。使兩浙巡撫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后唐時僧,閩人。為人寬綽純篤,無故寡言。住韶州靈樹院。南漢劉氏每迎召敏入請問,所占皆驗。號為知圣大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閩人也。始得心法于安禪師。及劉氏據番禺。每迎入府供養(yǎng)。有所詢訪。謂之乞愿。敏亦無所顧忌。輒隨事占對。后皆奇中。因署號知圣大師所居靈樹院。巖谷尤深。窅丈室燕坐。悉屏絕童仆。獨一凈人侍側。呼之為所由。一日登山。遽麾使去。凈人因蔽草中窺之。見敏沒入地。久之乃復出。凈人竟前問所往。徐曰。吾與山王有故。邀吾閑談耳。且戒之。曰。所由勿泄吾跡于外。
有僧問云。如何是佛法至理。敏展兩手。云如何是和尚家風。敏云千年田八百主。云學人不會。敏云。即當屋舍沒人脩。問云。如何是西來意。敏云。童子莫徭兒。云乞師指示。敏云。汝從虔州來。問云。是什么得恁么難會。敏云。火官頭上風車子。
有尼送瓷缽。敏托起云。者個出在什么處。尼云。定州敏樸破。尼罔措。
或問和尚年多少。敏云。今日生。明日死。又問和尚生緣何處。敏云。日出東。月落西。廣主將興兵。欲訣臧否于敏。敏知之乃封一函子。付知事云。王來則出此開之。竟化去。及廣主至。怒知事曰。和尚疾時。何不見報耶。對曰。和尚未嘗有疾。于是出其函。得一帖子。于內書云。人天眼目。堂中上座。主因召第一座文偃。開堂說法。以紹其化。兵亦遂寢。且塔其全身于山中。葬費皆出王府。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釋如敏。閩人也。始見安禪師。遂盛化嶺外。誠多異跡。其為人也寬綽純篤無故寡言。深憫迷愚率行激勸。劉氏偏霸番禺。每迎召敏入請問多逆知其來。驗同合契。廣主奕世奉以周旋時時禮見。有疑不決直往詢訪。敏亦無嫌忌啟發(fā)口占然皆準的時謂之為乞愿。乃私署為知圣大師。初敏以一苦行為侍者。頗副心意。呼之曰所由也。一日隨登山脊間。卻之潛令下山?;仡櫼娒羧氲匮?。苦行隱草中覆其形。久伺之乃出往迎之。問曰師焉往乎曰吾與山王有舊。邀命言話來如是。時或亡者乃穴地而出。嚴誡之曰。所由無宜外說泄吾閑務。后終于住院。全身不散。喪塔官供。今號靈樹禪師真身塔是歟。
系曰。靈樹如遇大安。必壽臘綿長。出人常限。疑此亦所聞異辭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0—?
【介紹】:
名或作佖。五代、宋間淮南人,一說常州人,字子澄。仕南唐,初為句容尉,曾上書陳治國之道。李煜時征為監(jiān)察御史,歷考功員外郎、中書舍人,改內史舍人。隨煜歸宋,仍入史館,遷郎中。工詞。性儉樸,人稱菜羹張家。煜卒后,每寒食必親拜其墓,哭甚哀。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一作張佖,字子澄,淮南(今江蘇揚州)人。南唐后主時,登進士第,授句容尉。宋太祖建隆三年(962),上書后主,言為理之要,詞甚激切,召為監(jiān)察御史。官至內史舍人。徐鉉稱其“調高才逸”(《送張佖郭賁二先輩序》)。生平事跡散見《徐公文集》、馬令《南唐書》卷五、《十國春秋》卷二五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斷句1聯(lián)。
唐詩匯評張泌,生卒年不詳,唐末五代人。事蜀為舍人?!?a target='_blank'>花間集》載其詞二十七首,《全唐詩》存詩一卷,均出《才調集》?;蛞詾榧茨咸茝埫凇H荒咸茝埫诤笾鞒降谶M士,入宋后官至諫議大夫,淳化五年尚在,其詩詞必不能收入《才調集》及《花間集》,故別是一人。
全宋詩張佖,字子澄,常州(今屬江蘇)人。仕南唐為句容縣尉、考功員外郎,進內史舍人。宋太祖開寶九年(九七六)以右贊善大夫、判刑部,權知榮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太宗太平興國初以太常博士通判河南府(《宋會要輯稿》儀制七之一七)。淳化三年(九九二)以右諫議大夫判三司都勾院(《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尋為史館修撰。五年,與范杲等同修國史(同上書卷三五)?!?a target='_blank'>十國春秋》卷二五(作張泌)、三○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全宋文·卷四一張佖,字子澄,常州(治今江蘇常州)人。南唐后主朝仕為考功員外郎,進中書舍人。入宋,為右贊善大夫、判刑部,權知榮州。太宗淳化初為河南府通判。三年由右諫議大夫判三司都勾院,后為史館修撰。五年,與范杲等同修國史?!?a target='_blank'>十國春秋》卷三○有傳,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三五,《宋史》卷二六七《張洎傳》。又,《長編》卷二謂張佖為廣陵人,曾為句容尉,《全唐文》卷八七二謂「張泌,一作佖」,蓋將張泌與張佖混為一人,此不取其說,存疑待考。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泌事南唐。官句容縣尉。
作品評論
《詩源辨體》張泌無全集,僅《才調集》及《鼓吹》、《品匯》所錄二十馀篇而已。其七言古一篇,乃詩馀之調也。七言律……亦晚唐俊調。
《二馮先生評閱才調集》此君端己對手。
《載酒園詩話又編》南唐又有張泌,其詩如烏衣、馬糞諸郎,雖非干理之才,卻無傖父容貌同氣,定其詩格,當韋相、李司徒季孟間。
《詩學淵源》張泌……為詩清雅絕塵,絕句尤楚楚有致,雖杜牧、許渾不能過也。
人物簡介
神僧傳·卷第九京兆蜆子和尚。事跡頗異居無定所。自印心于洞山?;焖组}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冬夏一納。逐日沿江岸。采掇蝦蜆以充其腹。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自為蜆子和尚。華嚴靜禪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深夜師歸。嚴把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遽答曰。神前酒臺盤。嚴放手曰。不虛與我同根生。嚴后赴莊宗詔入長安。師已先至。每日歌唱自拍。或乃佯狂。泥雪去來俱無蹤跡。厥后不知所終。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蜆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也。事跡頗異。居無定所。自印心于洞山?;焖组}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冬夏唯披一衲。逐日沿江岸。采掇蝦蜆。以充其腹。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目為蜆子和尚。華嚴靜禪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深夜師歸。嚴把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遽答曰。神前酒臺盤。嚴放手曰。不虛。與我同根生。嚴后赴莊宗詔。入長安。師亦先至。每日歌唱自拍?;蚰搜鹂瘛D嘌┤?。俱無蹤跡。后不知所終。靜。出洞山。故曰同根生耳。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某,失其名,號茗嶼,樂清(今屬浙江)人(《東甌詩存》卷七)。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四一趙某,建隆元年為泰州團練推官、將仕郎、試大理評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澶州觀城人。少為小吏,累遷本州馬步軍都虞候。周世宗鎮(zhèn)澶淵,每旬決囚,贊引律令,辨析中理,即署右職。及即位,累官客省使,領河北諸州計度使。所至振舉綱維,號為稱職。太祖建隆初,平李重進,令贊知揚州。既行,舟覆溺死。
全宋詩王贊,字子業(yè),保靜(今湖南保靖)人。理宗淳祐八年(一二四八)知吉陽軍。事見明正德《瓊臺志》卷三一。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五代時禪僧。嗣云門文偃。后住朗州德山,賜號圓明大師?!?a target='_blank'>景德傳燈錄》卷二二有傳?!?a target='_blank'>云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下錄其詩偈11首,皆頌云門禪旨之作。《天圣廣燈錄》卷二一收為其門人鼎州普安山道禪師所作,《全唐詩續(xù)拾》據之收入。
全粵詩·卷一九釋緣密,號圓明。韶州云門釋文偃法嗣,為青原下七世。后住鼎州德山。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五有傳。詩十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河南人。因慕黃初平之為人,自號金華子。唐末避亂徙居江南。仕南唐為文林郎、大理司直。有《金華子》。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崇遠仕南唐。官大理司直。著有金華子新編三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燕山人,一說燕地廣陽人。名哲,字元英,一作鉉英,號海蟾子;一說名操,字宗成。曾事燕主劉守光為相。好黃老之學,后棄官隱居華山、終南山。傳得道仙去,道家以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封為明悟弘道真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姓或作槩,名或作濟物。五代時杭州人,字子虛。師玉清觀朱君緒,受法箓神符。后入大滌山中,依巖洞為室,錢俶欲為賜度弟子,齊物拒之。后不知所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3—951
【介紹】:
五代時徐州人,字子松。南唐國君李璟第二子。幼穎異,善歌詩,格調清古。年十四,封樂安公。善騎射擊刺,然不喜戎事,每與賓客朝士燕游,惟以賦詩為樂。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33—951
字子松,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中主第二子。幼聰穎,容貌秀澈,有成人風。年十四,為侍衛(wèi)諸軍都虞候,封樂安公(一作安樂公,誤)。精騎射擊刺,然不喜戎事。南唐元宗保大九年(951)卒,追封為慶王。事跡見馬令《南唐書》、陸游《南唐書》及《十國春秋》本傳。弘茂善詩,與賓客朝士宴游,以賦詩為樂。詩格調清古。其《病中》詩之“半窗月在猶煎藥,幾夜燈閑不照書”之句,尤為人稱誦?!?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斷句2聯(liá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人?;鹿?,事后蜀孟昶。每逢臘月,內官各獻羅體圈金花樹子,守珍欲得主心,采忘憂花,縷金于花上,號曰獨立仙。眾皆以為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