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定,字子先,鄱陽(今江西鄱陽)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神宗熙寧七年(一○七四),充秦鳳路轉(zhuǎn)運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九)。十年,通判衢州(同上書卷二八四)。元豐二年(一○七九),權(quán)發(fā)遣河北西路提點刑獄(同上書卷二九八),改河北東路(同上書卷三○七)。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知臨江軍(同上書卷四一一)。改陳州、青州(同上書卷四九五)。元符二年(一○九九)知廬州(同上書卷五○六)。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一五一九
劉定,字子先,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实v五年進士。熙寧七年至十年間,累遷太常博士、屯田員外郎,歷提舉河北西路、秦鳳路常平,提點永興軍路刑獄,檢正中書孔目房公事。詔遣體量安撫福建災(zāi)傷,坐稽留朝命責(zé)衢州通判。元豐中,提點河北東路、河?xùn)|刑獄,權(quán)判都水監(jiān)。元祐間,知臨江軍,提點京西南路刑獄,江淮等路坑冶鑄錢,知定、青、廬等州,歷為集賢校理、集賢殿修撰、寶文閣待制。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六、二五八、二五九、二六六、二八二、三○二、四一一、四五四、四五六、四九五、五○六,《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九五、一○二、一○三。
人物簡介
【生卒】:1046—1095 【介紹】: 宋大名莘縣人,字子發(fā)。王素從孫。以父任試銓優(yōu)等,賜及第。上諸路學(xué)制,神宗稱其才。哲宗元祐初,為給事中,出知蔡州。紹圣元年,拜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章惇不協(xié),徙樞密都承旨,奪職,知岳州。全宋詩
王震,字子發(fā),莘縣(今屬山東)人。素從孫。以父任試銓優(yōu)等,賜及第。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檢正中書刑房習(xí)學(xué)公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八)。元豐二年(一○七九)兼檢討文字(同上書卷三○八)。八年,使北,還,拜給事中(同上書卷三五四、三六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蔡州,歷河中府、鄭州、陜州、永興軍(同上書卷三六八、四二一、四六五、四八四)。紹圣元年(一○九四)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市博物館藏《開封府題名記碑》)。徙樞密都承旨,奪職知岳州。元符二年(一○九九)由提點河北路刑獄徙知邠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一三)。有《元豐懷遇集》(《周文忠公集》卷五四《王氏濟美集序》),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三五五
王震,字子發(fā),莘縣(今山東莘縣)人,旦曾孫。以父任試銓優(yōu)等,賜及第。熙寧六年習(xí)學(xué)中書刑房公事,遂為檢正。元豐五年試右司員外郎兼權(quán)提轄拘催市易司物,進起居舍人。充北朝禮信使,還為中書舍人。元祐初以龍圖閣待制知蔡州,移知鄭州、陜州。紹圣間復(fù)為給事中,權(quán)吏部尚書,拜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開封府。紹圣中奪職知岳州卒。著有《閬苑記》三十卷、《元豐懷遇集》七卷。見《宋史》卷三二○本傳及卷二○四、二○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八、三○九、三二五、三三四、三六二、四二一。
人物簡介
【生卒】:1047—1107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子開。曾布弟。英宗治平四年進士。歷崇文院校書、館閣??奔鎳又敝v,刪定《九域志》。哲宗元祐初,為《神宗實錄》檢討,擢中書舍人。出知穎、鄧諸州,有善政。徽宗立,復(fù)為中書舍人,請錄已死元祐黨人,遷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兄布為相,避禁職,提舉中太一宮。崇寧初,落職,謫知和州,后安置汀州。卒謚文昭。有《曲阜集》等。全宋詩
曾肇(一○四七~一一○七),字子開,南豐(今屬江西)人。鞏幼弟。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進士。初仕黃巖主簿、鄭州教授,召為同知太常禮院,遷國史編修官。哲宗元祐初擢起居舍人,未幾為中書舍人。四年(一○八九)出知潁州,徙鄧、齊、陳州。七年,召為吏部侍郎,不久出知徐州,徙江寧府。奉召入對,語惡權(quán)貴,降知滁州,歷泰州、海州?;兆诩次唬瑥?fù)召為中書舍人,因兄曾布為相避近職,提舉中太一官,未幾出知陳州,歷太原、應(yīng)天府,揚、定二州。崇寧初入元祐黨籍,貶濮州團練副使汀州安置。大觀元年卒,年六十一。有《曲阜集》四十卷及《奏議》、《西垣集》、外內(nèi)制集多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清康熙間裔孫曾儼掇拾遺文為《曲阜集》四卷。事見《曲阜集》卷四附錄《行狀》及《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九有傳。曾肇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曲阜集》為底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詞學(xué)圖錄
曾肇(1047-1107) 南豐人。鞏弟。有詞見《過庭錄》。全宋文·卷二三七五
曾肇(一○四七——一一○七),字子開,建昌南豐(今江西南豐)人。鞏幼弟。治平四年進士,歷崇文院校書、館閣??奔鎳颖O(jiān)直講、同知太常禮院。遷國史編修官,進吏部郎中。元祐元年,為《神宗實錄》檢討,擢起居舍人,轉(zhuǎn)中書舍人。乞外,歷知州府。七年,入為吏部侍郎。出知徐州、江寧府。紹圣元年,徙知瀛州。又歷知滁、泰、海州?;兆诩次?,復(fù)召為中書舍人。遷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改龍圖閣學(xué)士,復(fù)出知州府。崇寧初,落職,謫知和州,徙岳州,繼貶濮州團練副使,汀州安置。大觀元年卒于鎮(zhèn)江,年六十一,紹興初謚文昭。著有《曲阜集》等。見楊時《曾公神道碑》(《曲阜集》附錄),《宋史》卷三一九《曾肇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鼎州武陵人,字子儀。哲宗元祐中知筠州,為政清簡,民無訴訟。全宋文·卷一○四五
柳平,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柳拱辰子。至和二年官黃州司法參軍,見柳平等《題名》。
人物簡介
陳安民,字子惠,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文彥博妻弟。熙寧中簽書相州判官。熙寧、元豐間為殿中丞。元祐三年遷都水監(jiān)丞。紹圣、元符間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嘗從李之才學(xué)《易》,受《卦圖》。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五、二八七、二九○、四一三、四九七,《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一四,《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傳家易說》條,《經(jīng)易考》卷一七。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潮州程鄉(xiāng)人,字秉文。哲宗元祐三年進士。初家貧,借書而讀,過目成誦,越宿即歸之。官文林郎、郡博士。受詔校文于福州,以文章氣節(jié)名,學(xué)者稱藍夫子。全宋詩
藍奎,字秉文,程鄉(xiāng)(今廣東梅縣)人(《萬姓統(tǒng)譜》卷六六)。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嘗受詔校文福州。以文章氣節(jié)名世,人稱藍夫子。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四有傳。全粵詩·卷二五
藍奎,字秉文。程鄉(xiāng)(今梅縣)人。博聞強記,借書而讀,輒成誦,越宿即歸之。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官文林郎、郡博士,受詔校文福州。以文章氣節(jié)聞世,學(xué)者稱為藍夫子。明郭春震纂修嘉靖二十六年刊《潮州府志》卷七、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六、清劉廣聰康熙三十年《程鄉(xiāng)縣志》卷六有傳。詩一首。
人物簡介
陸惟忠(一○四八~一○九七),字子厚,眉山(今屬四川)人。道士。曾與蘇軾交游。哲宗紹圣四年卒,年五十。事見《東坡全集》卷八九《陸道士墓志銘》。全宋文·卷二○二七
子厚(失其姓氏),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居毗陵(今江蘇武進),仁宗、英宗時在世。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泰州如皋人。哲宗元祐三年進士。始家貧,母先卒,侍父自養(yǎng)不給。及登第,有厚祿,迎父就養(yǎng)。父道卒,結(jié)廬墓左,日抱土培塋,成壟如山。全宋詩
史聲,如皋(今屬江蘇)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父卒,結(jié)廬墓左,日抱土培塋,墓后成一壟如山,時稱孝子。明嘉靖《如皋縣志》卷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生卒】:1049—1116 【介紹】: 宋僧。馀杭人,俗姓唐,字湛然,號安忍子。年十八得度,從神悟禪師講學(xué)天臺教觀。博究群宗,以律為本。神宗元豐中移靈芝寺,居三十年,世稱靈芝尊者。賜謚大智律師。有《資持濟緣行宗》、《應(yīng)法住法報恩諸記》、《芝園集》等。全宋詩
釋元照(一○四八~一一一六)(《釋氏疑年錄》卷七),字湛如,號安忍子,俗姓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傳天臺教觀,深明教律。神宗元豐中住靈芝崇福寺,歷三十年?;兆谡土曜洌炅?。賜謚大智律師。有《芝園集》二卷、《補續(xù)芝園集》一卷、《芝園遺編》三卷傳世。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五,《咸淳臨安志》卷七○、七九。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二四三二
元照(一○四八——一一一六),字湛然,號安忍子,俗姓唐,錢唐馀杭(今屬浙江杭州)人。幼出家居祥符寺,后禮神悟大師處謙習(xí)天臺教觀,博究群宗,以律為本。元豐中住持杭州靈芝寺,歷三十年。著述頗豐,今存《無量壽經(jīng)義疏》,《阿彌陀經(jīng)義疏》,《資持》、《濟緣》、《行宗》諸記,又有《芝園集》二卷及《芝苑遺編》、《補續(xù)芝園集》等。政和六年卒,年六十九,賜謚大智律師。見《咸淳臨安志》卷七○,《釋門正統(tǒng)》卷八,《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二七。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元照。字湛然。馀杭唐氏。少依祥符東藏慧鑒師學(xué)毗尼。及見神悟謙公講天臺教觀。遂摳衣出門。博究群宗。以律為本。又從廣慈受菩薩戒。戒光發(fā)見。頓漸律儀罔不兼?zhèn)?。南山一宗蔚然大振。常披布伽黎。杖錫持缽。乞食于市。楊無為贊之曰。持缽出。持缽歸。佛心常在四威儀。初入廛時人不識。虛空常有鬼神知。四主郡席。晚居靈芝。凡三十年。眾常數(shù)百。嘗言化當(dāng)世莫若講說。垂將來莫若著書。撰資持濟緣行宗應(yīng)法住法報恩諸記。十六觀小彌陀義疏。及刪定律尼本。共百馀卷。芝園集二十卷。自號安忍子。政和六年秋。命諷普賢行愿品。趺坐而化。漁人皆聞天樂聲。建塔靈芝西北。謚大智。 贊曰。 毗尼秘藏 終南著稱 中微孰振 大智崛興 儀合萬行 論集諸乘 芝園西邁 天樂來迎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元照,字湛然,馀杭唐氏子也。少依祥符東藏慧鑒。年十八通《法華》,試經(jīng)得度,專學(xué)毗尼。及見神悟謙師講天臺教觀,博究群宗,以律為本。乃從廣慈授菩薩戒,慧定珠圓,威儀中度,綱領(lǐng)條貫,罔不兼?zhèn)洹:笏梅ㄔ士?,南山一宗,蔚然大振。常披伽黎,杖錫持缽,乞食于市??嘈星逍?,遐邇感應(yīng),重造明州五臺戒壇。壇成,有一老人神氣超邁,眉須皓白,進而啟曰:“愿獻三珠用賀新壇?!边灯湫帐?,笑而不答,飄然竟去。因置珠壇心,屢有光異。其后壇主嘗會十師,開大法戒,夜分有一僧登壇,忽睹圓光外徹,中見善財童子。僧乃驚呼,眾起視之,悉皆環(huán)禮。自是益昭虔懇,而珠光所見神異非一,世所罕聞。元豐間繼真悟主昭慶。晚居靈芝。三十年攝??講授,眾逾五百,每言“生宏律范,死歸安養(yǎng),平生所得惟此法門。”有義天遠來求法,為授菩薩戒。登壇六十馀會,度者幾及萬人,所至伽藍必為結(jié)界。政和六年丙申九月一日,集眾諷《行愿品》,趺坐而化,葬寺之西北。謚“大智律師”,塔曰“戒光”。著有《資持記》以釋《南山行事鈔》,《濟緣記》以釋《羯磨疏》,《行宗記》以釋《戒疏》,《住法記》以釋《遺教疏》,《報恩記》以釋《盂蘭盆疏》、《觀無量壽佛經(jīng)》、《彌陀經(jīng)》諸義疏,及《刪定尼戒本》凡百馀卷。嘗謂其徒曰:“欲化當(dāng)世,無如講說。若垂來茲,必資著述。”故口誦手書,孜孜不輟,累歲積學(xué),老而忘疲,其精詣所至,福應(yīng)斯閎,珠光祥善,有自來矣。照有《題白云庵》詩曰:“道人倦逢迎,結(jié)庵就巖穴。靜愛山頭云,空濛如積雪。隨風(fēng)亦卷舒,觸石更明滅。郤憶古人詩,祗可自怡悅?!闭諊L持缽乞食,無為居士楊杰頌之曰:“持缽出,持缽歸,佛言常在四威儀。初時入廛人不識,虛空自有鬼神知。”又釋元復(fù)贊云:“毗尼秘藏,終南著稱。中微誰振,大智崛興。儀合萬行,論集諸乘。芝園西邁,天樂來迎?!?/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元祐元年(1086)任荊湖南路轉(zhuǎn)運判官。元祐三年(1088)任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6月改他官。元祐三年(1088)任河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元祐四年(1089)5月為駕部員外郎。元祐四年(1089)任駕部郎中。元祐五年(1090)任度支郎中。元祐五年(1090)任殿中侍御史。元祐六年(1091)任尚書右司郎中。
人物簡介
梅灝,字子明,蘇州(今屬江蘇)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八○)。元豐二年(一○七九)以杭州州學(xué)教授擢國子監(jiān)直講(同上書卷三○一)。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為秘閣校理(同上書卷三九三)。求便親養(yǎng),出為杭州通判。紹圣間知太平州(清康熙《太平府志》卷一四)。元符二年(一○九九)以元祐黨人罷館職(《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五)。事見《蘇軾詩集》卷三一《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數(shù)升……子明有詩次韻》施元之注。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