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411,分495頁顯示  上一頁  200  201  202  203  204  206  207  208  20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子謙
許伯詡(子揚 )
趙康年(不欺子 )
鄭子恭
鐘宏(遠(yuǎn)之、子虛 了齋 )
莊壬(子中 )
高定子(瞻叔 著齋 忠襄 )
劉子寰(圻父 篁塛翁、篁?翁 )
釋師范(別稱 無準(zhǔn)范 師范 無準(zhǔn) 佛鑒禪師、佛鑒 世稱 烏頭子 法席全盛 )
徐鳳(子儀 )
楊端叔(子正 )
葉應(yīng)輔(子儀 )
鄭寅(子敬、承敬 肯亭 )
周宣子
蔡開(子明 )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二四
王子謙,嘉定間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許伯詡,字子揚,同安(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九年(一二一六)知仙游縣,終通判福州。事見清嘉慶《同安縣志》卷二一。
趙康年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七八
趙康年,潼川府中江(今四川中江)人。自號不欺子。嘉定間為文林郎。
鄭子恭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
鄭子恭,嘉定中以迪功郎為江陰軍軍學(xué)教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字遠(yuǎn)之,一字子虛,號了齋。寧宗嘉定間進士。歷建德主簿、貴溪丞,皆有惠績。由兩浙漕屬入為太學(xué)錄。后謁告省親,累擢不起。有《論語約說》、《了齋綴稿》。
莊壬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惠安人,字子中。寧宗嘉定間進士。為永嘉縣尉,會鹽寇掠境,亟發(fā)兵擒之,上功于府,太守怪不先告,欲斬之,略不少屈,徑去。后以薦知海豐,卒于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7—1247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瞻叔,號著齋。高稼弟。寧宗嘉泰二年進士。知夾江縣,創(chuàng)同人書院。改知綿州,以防遏招收潰兵功,進直寶章閣。累官端明殿學(xué)士、僉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退居吳中,日以著述自娛。卒謚忠襄。曾修孝宗、寧宗《日歷》。有《著齋文集》、《北門類稿》等。
全宋詩
高定子(?~一二四七),字瞻叔,號著齋,蒲江(今屬四川)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士,授郪縣主簿。歷知丹棱縣,知長寧軍、綿州。召為刑部郎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遷太常少卿,累遷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吏部尚書、修國史、實錄院修撰。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簽書樞密院事。三年,除參知政事。因忤時相致仕。七年卒。有《存著齋文集》,已佚。事見《續(xù)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一四,《宋史》卷四○七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三○四
高定子(?——一二四七),字瞻叔,號著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高稼弟。嘉泰二年舉進士,授郪縣主簿,調(diào)中江縣丞,歷知丹棱、夾江二縣,辟主管四川總領(lǐng)所文字,遷知長寧軍、綿州。入為刑部郎中,進司農(nóng)卿,兼樞密都承旨。歷起居舍人、兼中書舍人、權(quán)禮部尚書兼侍讀,擢拜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吏部尚書。淳祐二年進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尋兼權(quán)參知政事。后辭官居吳中,日以著述自娛。淳祐七年八月卒,謚忠襄。著有《著齋文集》、《北門類稿》、《薇垣類稿》、《經(jīng)說》、《紹熙講義》、《奏議》、《歷官表奏》等。見《宋史》卷四○九本傳、卷四三《理宗紀(jì)》,《宋元學(xué)案》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建陽人,字圻父,號篁塛翁。寧宗嘉定十年進士。嘗從朱熹受學(xué)。能詩文,與同邑劉清夫齊名。官至觀文殿學(xué)士。有《篁塛集》。
全宋詩
劉子寰,字圻父,號篁?翁,建陽(今福建建甌)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從朱熹學(xué)。官至觀文殿學(xué)士(《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二○)。有《篁?集》,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四《劉圻父詩序》?!⒆渝驹?,據(jù)《全芳備祖》、《詩淵》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8—1249 【介紹】: 宋僧。隆慶府梓潼人,俗姓雍氏,字無準(zhǔn)。九歲出家,無資薙發(fā),人稱“烏頭子”。游天臺、雁蕩,歷住清涼、焦山、雪竇、育王等寺。理宗嘗召入慈明殿說法,賜號佛鑒禪師。淳祐中,書遺表遺書及偈而逝。
全宋詩
釋師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據(jù)《語錄》卷二),號無準(zhǔn),賜號佛鑒,俗姓雍,梓潼(今屬四川)人。九歲出家,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堯首座,請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峽,至荊南見玉泉儼。七年,見保寧無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錢塘,見松源岳于靈隱,往來南山,屢入肯堂充室,棲遲此山六年。繼至吳門謁萬壽無證修,又往西華秀峰依破庵先,往華藏依遁庵演。三年復(fù)還靈隱。時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開山廣惠,三年散席,同登徑山。又三年,偕破庵過天童掃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觀,又返徑山。破庵死,訪舊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隨之遷瑞光,皆為首座。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慶元府清涼寺開法。居三年,移住鎮(zhèn)江焦山普濟寺。又遷慶元府雪竇山資圣寺、阿育王山廣利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詔住臨安府興圣萬壽寺。淳祐九年卒。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禪師法嗣。有《無準(zhǔn)師范禪師語錄》六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粲無文撰《徑山無準(zhǔn)禪師行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徑山佛鑒禪師墓志銘》?!♂寧煼对?,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語錄》中單編的頌古、偈頌、贊等編為三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四一
師范(一一七八——一二四九),字無準(zhǔn),俗姓雍,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年九歲,依陰平山道欽出家。紹熙五年始具戒游成都,謁于老僧堯和尚,有省。出游廣浙,謁佛照于育王,人稱烏頭子。侍破庵居靈隱,大悟。同月石溪游天臺、雁蕩,歷住清涼、焦山、阿育王,移住徑山。召入大內(nèi)說法稱旨,賜金襕衣,加號佛鑒禪師。淳祐八年,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次年三月,書遺表及偈而卒,年七十二。其弟子編有《無準(zhǔn)師范禪師語錄》五卷、《無準(zhǔn)和尚奏對語錄》一卷,今存。見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一六二《徑山佛鑒禪師塔銘》,《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一,《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五。
大明高僧傳·卷第八 習(xí)禪篇第三之四
釋師范字無準(zhǔn)。蜀之梓潼雍氏子也。年九歲依陰平山道欽和尚出家。讀書過目成誦。南宋紹熙六年始腰包游于成都正法寺。請益堯和尚坐禪工夫。堯曰。禪是何物。坐的是誰。師于是晝夜體究。一日如廁。因提前話有省。明年出游廣浙謁佛照于育王。照問。何處人。曰劍州。又問。帶得劍來么。師便喝。佛照笑曰。這烏頭子也亂做。師貧無資薙發(fā)。故人目之曰烏頭子。破庵居靈隱。師侍次時有一道者問破庵。猢猻子捉不住奈何。破庵曰。用捉作么。如風(fēng)吹水自然成文。師于言下大悟。未幾同月石溪公游天臺雁宕。時雪峰云和尚住瑞巖留師分座。夜夢一偉人。手持把茅授與師。次日明州清涼寺專使迎師。方入院見伽藍神牌書茅姓。然其衣冠與夢所見無異。住三年遷焦山次雪竇。又奉旨領(lǐng)主阿育王。久之補雙徑。無何召入大內(nèi)修政殿說法稱旨。賜金襕衣加佛鑒禪師之號。師住徑山。其殿宇兩遭回錄。皆兩復(fù)新之。又去寺四十里筑室百楹接待云水。額曰萬年正續(xù)。次于其西數(shù)百步結(jié)庵。為歸藏之所。又建重閣其上藏朝延所賜御翰。師之先世居蜀。遇亂絕嗣。乃于山中設(shè)祠祀俗之祖父。事聞于朝賜額曰圓照。以徵其孝思。宋淳祐戊申乃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是年三月旦日疾作。遂升座謂眾曰。山僧既老且病。無力與諸人東語西話。今勉強出來。將從前說不到的。盡情向諸人抖擻去也。遂起身抖衣曰。是多少。便歸方丈。十五日集眾親書遺表遺書數(shù)十言。而與客言笑諧謔如平時。至夜書偈曰。來時空索索。去也赤條條。更要問端的。天臺有石橋。移頃而逝。停龕二七日。遺表上聞。帝遣中使降香賜弊帛。奉全身塔于圓照。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師范。梓潼雍氏子。九歲依陰平山道欽出家。經(jīng)書過目成誦。紹熙五年冬。登具戒。明年。成都坐夏。遇老宿名堯者。范請益坐禪之法。堯曰。禪是何物。坐是何人。范受其語。晝夜體究。一日如廁提前話。有省。遂出蜀。謁佛炤于育王。炤問何處人。曰。劍州人。炤曰。將得劍來否。范隨聲便喝。炤笑曰。這烏頭子亂做。范懶剃發(fā)長故。佛炤室中。嘗以烏頭子呼之。久之。欲觀臺雁。拉石溪月公同往。至瑞巖。時云巢領(lǐng)住持事。留分座。忽夜。夢偉衣冠者。持把茅見授。翼日。明州清涼專使至。師受請入院。見所設(shè)伽藍神。茅其姓衣冠。與所夢無異云。上堂。遂為破庵拈香。以示法切得旨深也。嗣遷焦山雪竇。被旨移育王。住徑山。最久。雖兩丁火厄。而旋復(fù)舊觀。號法席全盛。理宗嘗召師。入慈明殿。升座說法。上親御垂聽大悅。賜佛鑒禪師號。并金襕僧伽黎。淳祐戊申秋。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乞老于朝。而舊疾適作。三月旦升堂別眾。至十五日。區(qū)畫后事。親遺表。及遺書十?dāng)?shù)封。言笑如平時。其徒以遺偈為請。乃執(zhí)筆疾書云。來時空索索。去亦赤條條。更要問端的。天臺有石橋。移項而逝。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七
無準(zhǔn)禪師者。諱師范。蜀都雍氏子也。九歲依陰平山沙門。試經(jīng)。目不遺炤紹。熙五年。具戒訪道。乃求坐禪訣于老宿堯公。有信入。即出峽。謁佛炤光禪師。光曰。生緣何處。對曰。劍州。曰。帶得劍來么。師便喝。光笑曰。者烏頭子也亂做。又過靈隱。參密庵禪師。密庵不易見乃入破庵先首座之室。先與語。陰奇之。一日要師游石筍庵。有道者問。胡猻子捉不住時如何。先答曰。如風(fēng)吹水自然成紋。師恍然大徹。失聲曰。諾。先大喜而歸。師遂事先公。赴穹窿。蓋先以師深得玄要主賓之旨??梢兄卣谝?。先公移居臥龍。師辭。游天臺。尋開法明州清涼。以香酬破庵先公。于是吳越知名。師初寓瑞巖。夢偉衣冠者持茅授。師及至清涼。見伽藍像。即向所夢者也。茅乃神之姓焉。三年遷焦山。次三年遷雪竇。有大名者皆歸之。乃示眾曰。面面相看。眼眼廝覷。衣外別傳。有甚憑據(jù)。到卻門前剎竿著。鳳棲不在梧桐樹。又曰。[一/幾][一/幾]地思量。無可得思量。無可思量處。真?zhèn)€好思量。大庾嶺頭逢六祖。鰲山店上見曾郎。又曰。賊火相逢恰五更?,F(xiàn)成贓物不須爭。暗中多少都分了。天曉依然各自行。又曰。日面月面突出難辨。擬欲抬眸空中兩片。師居雪竇三年。詔補育王。又三年。住徑山。居無何。徑山燬。知事者懼。師引咎自歸。一眾咸安。師整頓荒基。說法如故。仍請希叟為副寺。退耕為監(jiān)院。別山智為化主。雪巖欽為座元。未久寺成。朝旨召入慈明殿升座。師舉賓頭盧尊者赴阿育王宮因緣。乃曰。君王一語出如綸。尊者眉毛八字分四海風(fēng)清煙浪靜。碧天無際水無垠。上大悅。賜金紋袈裟。號佛鑒禪師。六年徑山復(fù)燬燬之夕。風(fēng)雨暴作。師端座別舍。漠然不問。且笑且吟曰。雨散云收后。崔嵬數(shù)百峰。王維雖妙手。難落筆頭蹤。仍結(jié)茅安眾。寺復(fù)成。又去四十里。別筑萬年。正續(xù)以憩。云水不遠(yuǎn)。復(fù)建精舍為歸藏所。藏前后所賜宸翰。敝室左右奉祖師。與先世香火。或期誕諱。必為飯僧佛事。以贊冥福。蓋蜀亂。師之先祀絕矣。故祠之上。聞嘉嘆賜。名圓炤庵。淳祐戊申。又小筑于明月池上。為退休計。師臘既高。綸音次序。存問不間。師惟歷書古德機緣。謝對而已?;虼筚e過山。師獨揭心宗要領(lǐng)。間咨南比國運。師俯首一默而已。己酉三月望。升座曰。山僧既老且病。無力得與諸人東語西話。今日勉強出來。從前所說。不到底盡情向諸人。面前抖擻了也。乃起抖衣曰。是多少。遂區(qū)囑后事。復(fù)手書達上言別。上遣中使慰問后事。師曰來時空索索。去時赤條條。更欲問端的。天臺有石橋。移頃而寂。塔于圓照庵。嫡嗣有雪巖欽禪師。 贊曰。南堂謂。師居五峰。法席之盛。不下妙喜時也。眾多糧少。而重罹回祿。不無奔走四方之勞。想見其曲折。茍非以荷負(fù)正宗為心。則安能籧篨若此。嗚呼南堂其知言矣。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五
釋師范,字無準(zhǔn),梓潼雍氏子也。年九歲,依陰平山道欽出家,讀書過目成誦。紹熙六年,始游成都,謁正法堯,問坐禪工夫,堯曰:“禪是何物?坐的是誰?”范于是晝夜體究。一日,偶提前話有省。明年,出游廣浙,謁佛照于育王,照問:“何處人?”曰:“劍州。”又問:“帶得劍來么?”范便喝。佛照笑曰:“這烏頭子也亂做?!睅熦?,無資薙發(fā),故人目之曰烏頭子。破庵居靈隱,范侍次,有一道者問破庵:“猢猻子捉不住奈何?”庵曰:“用捉作么?如風(fēng)吹水,自然成文?!狈队谘韵麓笪?。未幾,同月石溪公游天臺雁宕,時雪峰云住瑞巖,留之分座,夜夢一偉人手持把茅,授與范。次日,明州清涼寺專使來迎,方入院,見伽藍神牌書茅姓,其衣冠與夢所見無異。住三年遷焦山,次雪竇,復(fù)主阿育王,久之補雙徑。無何,召入大內(nèi)修政殿,說法稱旨,賜金襕衣,加“佛鑒禪師”之號。范住徑山,其殿宇再燬于火,皆復(fù)新之。又去寺四十里,筑室百楹,額曰“萬年正續(xù)”。次于其西數(shù)百步結(jié)庵,為歸藏之所。又建重閣其上,藏朝延所賜御翰。其先世居蜀,遇亂絕嗣,乃于山中設(shè)祠,祀其所生祖父,事聞于朝,賜額曰“圓照”,以徵其孝思。宋淳祐戊申,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是年三月旦日,疾作,遂升座謂眾曰:“山僧既老且病,無力與諸人東語西語,今勉強出來,將從前說不到的盡情向諸人傾吐?!彼炱鹕砼略唬骸笆嵌嗌伲俊北銡w方丈。十五日,集眾親書遺表書數(shù)十言,而與客言笑如平時。至夜書偈曰:“來時空索索,去時赤條條。更要問端的,天臺有石橋?!币祈暥?。停龕二七日,遺表上聞,帝遣中使降香,賜幣帛,塔于圓照。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7—1224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儀。寧宗慶元二年進士。歷官宗正丞,兼學(xué)士院。帝授筆札使言時政,遂謂山東諸帥新有功,宜分置黨與以防變亂。累遷秘書少監(jiān)、顯謨閣待制。出知贛州,致仕。有內(nèi)制及文集。
全宋文·卷七○四○
徐鳳(一一七七——一二二四),字子儀,建寧府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慶元二年進士,歷官宗正丞、秘書少監(jiān)、直學(xué)士院。累官顯謨閣待制,出知贛州,致仕。嘉定十七年卒,年四十八。有《內(nèi)制》及文集。見真德秀《秘書少監(jiān)直學(xué)士院徐公墓志銘》(《真文忠公集》卷四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楊端叔,字子正,江陰(今屬江蘇)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官終江東憲干。著有《自嬉集》,已佚。事見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四、一七。今錄詩二首。
葉應(yīng)輔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七○
葉應(yīng)輔,字子儀,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嘉定十年進士。歷校書郎,升右司諫、知明州,除國子博士、景獻太子府教授,終敷文閣待制。見嘉靖《太平縣志》卷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平齋文集》卷一七制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7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子敬,一作承敬。鄭僑子。以父任補官。累知吉州。召對言濟王冤狀,忤權(quán)臣,被黜。理宗端平初,入為左司郎中,兼權(quán)樞密副都承旨。又請為濟王立廟,且言三邊無備,宿患未除,宜正綱紀(jì),抑僥幸,裁濫賞,汰冗兵,以張國勢。出知漳州,進直寶章閣卒。有《包蒙》、《中興綸言集》。
全宋詩
鄭寅,字子敬,號肯亭,仙游(今屬福建)人。以父任補官,歷知吉州。理宗端平初召為左司郎中兼權(quán)樞密院副都承旨。出知漳州。進直寶章閣致仕。著有《包蒙》、《中興綸言集》,已佚。事見《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三○、《閩詩錄》丙集卷一四。
全宋文·卷七四七五
鄭寅(?——一二三七),字子敬,一作承敬,號肯亭,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僑子。博習(xí)典故,以父任補官。歷知吉州。端平初召為左司郎中,兼權(quán)樞密院副都承旨。出知漳州,進直寶章閣。嘉熙元年卒。見《莆陽文獻傳》卷二六,《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三○,《宋元學(xué)案》卷四六,《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六。
周宣子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嵊縣(今浙江紹興嵊州)人。嘉定十年(1217年)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嘉興崇德人,字子明。孝宗淳熙八年進士。知德清縣,征調(diào)不擾。知邵武郡,請罷官租帶糴之例。除漕司,兼知岳州,點軍營田,九軍一日而畢;又區(qū)畫營佃,軍國兩利。改漕江西,屬郡旱,捐漕計以濟。有《畏齋集》。
全宋詩
蔡開,字子明,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至元嘉禾志》卷一五)。歷知德清縣、邵武軍、岳州,遷江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卒于官。有《畏齋集》,已佚。事見明萬歷《嘉興府志》卷二○。
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蔡開,字子明,秀州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登淳熙八年進士第,授永興尉。歷監(jiān)六部門,通判隆興府、平江府。旋知邵武軍,杜官增糴之害,俾民自用槩糴,白于朝為定式。后知鄂州,并攝憲、倉二司,尋改漕江西。卒于官。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楚紀(jì)》卷五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