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066,分2072頁顯示
上一頁 244 245 246 247 248 250 251 252 253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劉玄英(字 宗成、昭遠(yuǎn) 號 海蟾子 名 操 )劉琰(字 潛夫 號 撝堂 )劉著(字 鵬南 號 玉照老人 )劉董(字 子舒 )劉迂(字 漫翁 號 巢松 )劉鑒(字 清叟 號 立雪 )劉鏜(號 秋麓 )劉韞(字 仲固 號 秀野 )劉顏(字 子望 )勾臺符(號 岷山逸老 )包揚(yáng)(字 顯道 號 克堂 )包整(號 南堂居士 )區(qū)適子(字 正叔 號 登洲 )單縣君(號 綠原道人 )單縣君(號 綠原道人 )
人物簡介
全宋詩劉玄英,字宗成,號海蟾子,初名操,字昭遠(yuǎn),入道后改名,燕地廣陵(今山西廣靈)人。事見《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劉琰(一作炎),字潛夫,號撝堂,邵武(今屬福建)人。朱熹弟子。事見《宋元學(xué)案》卷六九《滄州諸儒學(xué)案》上。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金時舒州皖城人,字鵬南,號玉照老人。宋宣政末進(jìn)士。入金歷仕州縣。年六十余始入翰林,為修撰。終忻州刺史。
全宋詩劉著,字鵬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潛山北)人。皖城有玉照鄉(xiāng),著晚年自號玉照老人,以示不忘故鄉(xiāng)之意。徽宗宣政末進(jìn)士,北方土地淪陷后入金,歷知州縣。年六十馀始為翰林院修撰,未幾出知遂武,官終忻州刺史。事見《中州集》卷二。今錄詩二十四首。
中州集著,字鵬南,舒州皖城人。宣政末登進(jìn)士第,歸朝,預(yù)銓調(diào)碌碌州縣,年六十馀始入翰林充修撰,出守武遂,終于忻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二一三劉董,字子舒,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元祐宰相摯之后。嘗知融州,寧宗朝以朝奉大夫知宜州。見蔡戡《定齋集》卷六《薦高商志周熺劉董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撫州宜黃人,字漫翁,號巢松。隱居不仕,精究諸子百家之書,文章敏贍。年八十余卒。有《漫堂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江西人,字清叟,號立雪。年少才氣卓犖,連蹇不第,中更世故,蹙頞悲吟。鰥居隱處,年逾七十而終。有《立雪稿》。
元詩選清叟,字立雪,江西人。少年才氣卓犖,連蹇不第。中更世故,蹙頞悲吟,鰥居隱處,年踰七十而終。同門生鄧光薦序其第五稿曰:余嘗評君一生,琢對匠語,洗削治擇,齒牙間纚纚有聲,大率成就「精切」二字而已。今皮毛落盡,孤立兀然,雷霹之琴,火成之鐻,潮湍激齧之山,皆自然成趣,有不假繩削而合。蓋于是門外雪三尺矣,得其髓者,非齊腰子不能。今讀其遺稿,如《見率齋王廉使》云:「盡起綺園山個里,更招溫石水之涯?!埂逗吐数S》云:「送酒馬軍江上去,持書驛使隴頭來?!埂渡仙欣芍小吩疲骸笧橐壅l憐燭之武,浮言杜累鐵元城?!乖煺Z信為精切。
全宋詩劉鑒,字清叟,號立雪,江西人。累舉不第,入元不仕。與朱煥(約山)、蕭崱(大山)、蕭泰來(小山)有唱和。年踰七十而終。有《立雪稿》,已佚。事見《宋季忠義錄》卷一六)。今錄詩三十三首。
全宋文·卷八一六六劉鑒,字清叟,號立雪,江西人。累舉不第。平生刻意為詩,歐陽守道為敘其前集行世。宋亡后,與諸遺老切磋砥礪,詩益精。年踰七十而終。著有《立雪稿》。見《宋季忠義錄》卷一六、《宋詩紀(jì)事》卷八○。
人物簡介
全宋詩劉鏜,號秋麓,南豐(今屬江西)人。塤叔父。有《山雞愛景集》,已佚。事見《隱居通議》卷八。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仲固。劉韐弟。以兄蔭入仕,歷通判三州、典二郡,皆有政聲。以朝散大夫致仕,筑室于崇安縣南,旦夕諷詠,隱處以終。
全宋詩劉韞,字仲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韐弟。以兄蔭入仕,歷通判三州,知二州,皆有政聲。后以朝散大夫致仕,歸隱于崇安縣南,所居有臺榭花木之勝,自號秀野。與劉子翚、朱熹唱酬甚多。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六有傳。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徐州彭城人,字子望。少孤,好古學(xué),師事高弁。登進(jìn)士第。知龍興縣,坐事免。后授徐州文學(xué),居鄉(xiāng)里,教授學(xué)生數(shù)十百人。采漢、唐奏議為《輔弼名對》,書上,除任城主簿。歷兗、青州幕職官。年五十二卒。有《儒術(shù)通要》、《經(jīng)濟(jì)樞言》。
全宋文·卷五七七劉顏,字子望,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孤,好古學(xué)。舉進(jìn)士第,以試秘書省校書郎知龍興縣,坐法免。后授徐州文學(xué)。居鄉(xiāng)里,教授生徒數(shù)十百人,撰《輔弼名對》。除任城主簿,歷兗、青二州從事,卒。著有《儒術(shù)通要》、《經(jīng)濟(jì)樞言》數(shù)十篇。《宋史》卷四三二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勾臺符,一作句符臺(《清獻(xiàn)集》卷三),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東南)人。受業(yè)丈人觀為道士。與張俞為詩友,自號岷山逸老。事見《輿地紀(jì)勝》卷一五一。有《岷山集》(《清獻(xiàn)集》卷三《游青城山》),已佚。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昌軍南城人,或作建陽人。字顯道,號克堂。與兄包約、弟包遜皆師陸九淵。九淵卒,率其生徒詣朱熹,執(zhí)弟子禮。曾輯朱熹語為四卷,其間有揚(yáng)平日之言論,托于朱熹。后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始削去之。
全宋文·卷六四四一包揚(yáng),字顯道,號克堂,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與兄約、弟遜皆師陸九淵。九淵卒,率生徒詣朱熹,執(zhí)弟子禮。嘗輯朱熹語錄四卷。見《考亭淵源錄初稿》卷一二,《宋元學(xué)案》卷七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宣州涇縣人,號南堂居士。嗜學(xué)孝友,教子方嚴(yán)。家貯書為萬卷堂。兄弟子侄聚居八十余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南海人,字正叔,號登洲。幼通經(jīng)史,能文辭。及長,以博學(xué)多聞稱,里人慕之,多造門求講,從游者數(shù)百人。抱道不仕,隱處終身。
人物簡介
全宋詩單縣君,號綠原道人,增城(今屬廣東)人(《羅浮山志會編》卷五)。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一單縣君,增城人。以夫受封,故名。晉道士單道開之族女。生而穎悟,自號綠原道人。性厭俗紛,端坐讀書悟道,能為詩文。嘗辟葷絕粒,異人授以白石子數(shù)枚,縣君吞之,寤時體覺輕捷。一日,忽異香襲人,祥云繞室,乃題其壁云云,后無疾而化。明郭棐纂萬歷三十年刊《廣東通志》卷六六、清宋廣業(yè)輯康熙五十六年刊《羅浮山志會編》卷五有傳。詩二首。
增城志縣君,宋時人??荚兆趦x《輟耕錄》,稱國朝官母妻四品,贈郡君。五品,贈縣君。單縣君當(dāng)元時封贈。云宋人者,蓋生于宋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