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572,分505頁顯示  上一頁  95  96  97  98  99  101  102  103  104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顏真卿(清臣 世稱 魯公、顏魯公 應方 魯郡公、魯國公 文忠 行第 十三 )
趙子馀
杜甫(子美 世稱 老杜、杜老、杜少陵、少陵、杜陵、杜陵杰、杜浣花、杜陵老、杜陵翁、杜陵叟、杜陵野客、杜陵野老、杜陵遺老、杜陵風雨手、杜工部、杜二拾遺、詩宰相、浣花草堂、杜拾遺 行第 別稱 杜陵布衣、少陵野老、詩圣、襄陽杜甫 )
蕭穎士(茂挺 世稱 蕭夫子、文元先生 為文元先生、文 行第 十 )
葉護太子( 忠義王 )
錢起(仲文 世稱 大歷十才子、錢考功 行第 大 )
藥子昂
元結(次山 別稱 浪翁、浪士、元子 猗玕子、漫郎、漫叟、聱叟、猗玗子 元 )
張眾甫(子初 )
鮑防(子慎 東海郡公 )
張翔(子翼 )
李端(正己 世稱 大歷十才子 行第 二 )
盧杞(子良 )
苗發(fā)(世稱 大歷十才子 龍門縣開國男 )
韓翃(君平 世稱 大歷十才子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9—784 【介紹】: 唐瑯邪臨沂人,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顏師古五世從孫。玄宗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員外郎。為楊國忠所擠,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叛,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等起兵抵抗,響應者眾,共推為盟主,兵至二十萬。肅宗立,為河北招討使。諸郡復陷,間道奔鳳翔,累除御史大夫,出為馮翊太守。以直不容,屢貶官。歷遷尚書右丞、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盧杞惡之,會李希烈叛,命往勸諭,遂為希烈縊死。謚文忠。工書法,初學褚遂良,后從張旭,創(chuàng)為“顏體”。有集及《韻海鏡源》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陜西長安)人。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進士及第,天寶元年(742)中文詞秀逸科,歷仕秘書省校書郎、醴泉尉、監(jiān)察御史。八載遷殿中侍御史,楊國忠怒其不附己,出為平原太守。安史亂起,起義兵抵抗。肅宗至德元載(756)拜憲部尚書、御史大夫,出為同、蒲、饒、升州刺史。代宗廣德二年(764)遷刑部尚書,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大歷三年(768)出為撫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韻編類書《韻海鏡源》,并形成一個多達95人之聯(lián)唱詩人群,其唱和作品結集為《吳興集》10卷。十二年召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師,充淮寧軍宣慰使。興元元年(784)為李希烈所害,謚文忠。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令狐峘《顏真卿墓志銘》、殷亮《顏魯公行狀》。宋留元剛有《顏魯公年譜》。工詩善文,又為杰出書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傳《顏魯公集》15卷,為留元剛所輯?!?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另收其所參與聯(lián)句詩21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聯(lián)句1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二十二年(734),登進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詞秀逸科,調醴泉尉,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楊國忠惡之,出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軍,詔拜戶部侍郎。肅宗即位,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德二載(757)為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軍國事知無不言,為宰相所忌,出為馮翊太守,累貶至蓬州長史。代宗立,除尚書左丞,尋除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封魯國公。與元載不合,貶峽州別駕,遷撫、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師。時李希烈叛,受命往勸諭,被拘,不屈被害。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世稱“顏體”。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又《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長安人。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及第,歷仕玄、肅、代諸朝,封魯國公。李希烈陷汝州,盧杞奏遣真卿往諭,拘脅累歲,不屈而死。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瑯琊臨沂人。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累官武部員外郎。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具備。加戶部侍郎。肅宗幸靈武。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訪招討使。代宗朝封魯郡公。為刑部尚書。加改太子太師。盧惡之。奏使諭李希烈。希烈脅之。不屈。遂縊殺之。年七十七。贈司徒。謚曰文忠。

作品評論

《唐詩品》
魯公情欣所遇,悉綜古調,頗尚格氣,不事彌文。雖有一二近體,不過游戲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載不及百篇,大都守吳興時,與皎僧、陸處士之流結思巖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曠世之情,優(yōu)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時色相。
趙子馀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
子馀。天寶時擢書判拔萃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2—770 【介紹】: 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jié)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2—770 字子美,排行二,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其十三世祖杜預,乃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故杜甫自稱“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遜,東晉時南遷襄陽(今湖北襄樊),故或稱襄陽杜甫,乃指其祖籍。而杜甫一度曾居長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祖父審言,武后時官膳部員外郎,于初唐五言律詩之形成曾起積極作用。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其一生正值唐朝由盛而衰之轉變時期,安史之亂乃此轉變之關鍵,杜甫一生經(jīng)歷與創(chuàng)作,與其時代之興衰密切相聯(lián)。青年時代正值玄宗開元全盛時期,經(jīng)過前后三次、歷時十年之漫游生活。開元二十三年(735),舉進士,不第。天寶六載(747),玄宗“詔天下,有一藝,詣轂下”。杜甫應是屆制舉,又落第。十載,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賢院。十四載十月,始授河西尉,不受,旋改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十一月安史亂發(fā),次年六月,玄宗奔蜀,長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七月,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改元至德。肅宗至德二載(757)四月,杜甫奔赴行在鳳翔,授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乾元元年(758)六月,貶華州司功參軍。次年七月棄官,由華州往秦州(今甘肅天水)、同谷(今甘肅成縣),年底達成都,于西郊建草堂,生活相對安定。代宗寶應元年(762)因避亂又漂泊梓州(今四川三臺)、閬州(今四川閬中)。廣德二年(764)重返成都,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聘杜甫為節(jié)度使署中參謀,又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稱杜工部。永泰元年(765)夏春之交,離成都,至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在夔州近2年,作詩430多首。大歷三年(768)正月,出峽,抵湖北江陵,又轉公安、岳陽。輾轉漂泊于江湘之間。大歷五年冬,詩人病死于由長沙至岳陽之小舟中。生平詳見元稹撰《杜工部墓系銘》,新、舊《唐書》本傳。年譜多家,其中以蔡興宗、魯訔、蔡夢弼、單復所編年譜及黃鶴所撰《年譜辨疑》影響較大。近人聞一多《少陵先生年譜會箋》考訂頗詳,可參考。杜甫現(xiàn)存詩歌1440余首。宋人王洙所編《杜工部集》20卷,為今存之最早版本。其詩歌乃圍繞詩人所處時代環(huán)境與自身遭際而創(chuàng)作。其“渾涵汪茫,千匯萬狀”之詩歌內容,反映當時社會面貌全面深刻,故后人譽之為“詩史”。在詩歌藝術方面,杜甫承繼前賢,勤于探索,刻意求工,無體不精,形成其“沉郁頓挫”,“律切精深”之藝術風格。元稹稱杜詩:“上薄風雅,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杜工部墓系銘》)故杜甫之于唐詩,具有集前代之大成,開后世之先路之作用,影響至大。對杜詩之整理編纂、系年、分類、評點、注釋、研究,歷代學者用力至勤。迄清以前之專門著述,今存者尚有200種左右。版刻流傳最廣泛者,有錢謙益《杜詩箋注》,仇兆鰲《杜詩詳注》、楊倫《杜詩鏡銓》等。僅辛亥后近人之有關專著,亦達200余種之多?!?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為19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斷句4。
唐詩匯評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原籍襄陽(今湖北襄樊),自曾祖居鞏(今河南鞏縣)。早年漫游吳越。舉進士落第,復游齊趙。天寶三載結識李白,同游梁宋、齊魯。五載,入長安,應試落第,遂居留長安,進《三大禮賦》,又投詩干謁權貴,十五載,始得授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安史叛軍陷兩京,被俘困長安。至德二載夏,間道奔肅宗行在鳳翔,授左拾遺,上疏救房琯。乾元元年,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二年棄官經(jīng)秦州、同谷入蜀,至成都,營草堂寓居。寶應元年蜀亂,流亡梓、閬諸州。廣德二年回成都。時嚴武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薦甫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卒,蜀中亂,離成都經(jīng)云安至夔州。大歷三年正月出峽,經(jīng)江陜、公安漂泊至湖南,轉徙于岳、潭、衡諸州間。五年冬,病卒。在我國古代詩史上,杜甫是“集大成”者,被譽為“詩圣”,其詩被譽為“詩史”,與李白并稱“李杜”,對后世影響十分深遠。有《杜甫集》六十卷,已佚。大歷中,樊晃集其詩編為《小集》六卷,亦佚。北宋王洙重編《杜工部集》二十卷、補遺一卷行世,為后世各種杜集祖本?!?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十九卷。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九
甫字子美。襄陽人。徙河南鞏縣。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十三載獻三大禮賦。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wèi)率府冑曹參軍。祿山陷京師。赴河西。謁肅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遺。上元二年。嚴武鎮(zhèn)成都。奏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永泰二年卒。年五十九。

作品評論

元稹《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
唐興,官學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wěn)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后,文體之變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效齊梁則不逮于魏晉。工樂府則力屈于五言,律切則骨格不存,閑暇則纖秾莫備。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使仲尼考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茍以為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余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輔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shù)百,辭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本事詩
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
新唐書·杜甫傳贊
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沿襲。逮開元間,稍裁以雅正。然恃華者質反,好麗者壯違;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長。至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徐,殘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謂“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昌黎韓愈于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誠可信云。
孫僅《讀杜工部詩集序》
公之詩,支而為六家:孟郊得其氣焰,張籍得其簡麗,姚合得其清雅,賈島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鍵,陸龜蒙得其瞻博,皆出公之奇偏爾,尚軒軒然自號一家,赫世煊俗。后人師擬之不暇,矧合之乎?風騷而下,唐而上,一人而已。是知唐之言詩,公之馀波及爾。
蘇軾《王定國詩集敘》
古今詩人眾矣,而杜子美為首,豈非以其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
黃庭堅《大雅堂記》
子美詩妙處乃在無意于文。夫無意而意已至,非廣之以《國風》《雅》《頌》,深之以《離騷》《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闖然入其門耶?故使后生輩自求之,則得之深矣。
秦觀《韓愈論》
杜子美之于詩,實積眾家之長,適其時而已。昔蘇武、李陵之詩,長于高妙;曹植、劉公干之詩,長于豪逸;陶潛、阮籍之詩,長于沖淡;謝靈運、鮑照之詩,長于峻潔;徐陵、庾信之詩,長于藻麗,于是杜子美者,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峻潔之姿,備藻麗之態(tài),而諸家之作所不及焉。然不集諸家之長,杜氏亦不能獨至于斯也,豈非適當其時故耶?……孔子,圣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嗚呼,杜氏,韓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與!
后山詩話
詩欲其好,則不能好矣。王介甫以工,蘇子瞻以新,黃魯直以奇,而子美之詩,奇常、工易、新陳莫不好也。
《潛溪詩眼》
老杜詩,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類如此。皆拙固無取,使其皆工,則峭急而無古氣,如李賀之流是也。然后世學者。當先學其工者,橢神氣骨皆在于此。
歲寒堂詩話
王介甫只知巧語之為詩,而不知拙語亦詩也;山谷只知奇語之為詩,而不知常語亦詩也。歐陽公詩專以快意為主,蘇端明詩專以刻意為工,李義山詩只知有金玉龍鳳,杜牧之詩只知有綺羅脂粉,李長吉詩只知有花草蜂蝶,而不知世間一切皆詩也。惟杜子美則不然:在山林則山林,在廊廟則廊廟,遇巧則巧,遇拙則拙,遇奇則奇,遇俗則俗,或放或收,或新或舊,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無非詩者,故曰“吟多意有馀”,又曰“詩盡人間興”,誠哉是言”!
歲寒堂詩話
子美詩奄有古今。學者能識國風、騷人之旨,然后知子美用意處;識漢魏詩,然后知子美遣詞處。
《遁齋閑覽》
或問王荊公云:編四家詩,以杜甫為第一,李白為第四,豈白之才格詞致不逮甫也?公曰:白之歌詩,豪放飄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變也。至于甫,則悲歡窮泰,發(fā)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故其詩有平淡簡易者,有綿麗精確者,有嚴重威武若三軍之帥者,有奮迅馳驟若泛駕之馬者,有淡泊閑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蘊藉若貴介公子者。蓋其詩緒密而思深,觀者茍不能臻其閫奧,未易識其妙處,夫豈淺近者所能窺哉!此甫所以光掩前人而后來無繼也。
苕溪漁隱叢話
山谷云,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
滄浪詩話
少陵詩憲章漢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則前輩所謂集大成者也。
滄浪詩話
李、杜二公,正不當優(yōu)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
瀛奎律髓
大抵老杜集,成都時詩勝似關輔時,夔州時詩勝似成都時,而湖南時詩又勝似夔州時,一節(jié)高一節(jié),愈老愈剝落也。
楊維楨《李仲虞詩序》
觀杜者不唯見其律,而有見其騷者焉;不唯見其騷,而有見其雅者焉;不唯見其騷與雅也,而有見其史者焉。此杜詩之全也。
唐詩品匯
蜀郡虞集云:杜公之詩,沖遠渾厚,上薄風雅,下凌沈、宋、每篇之中有句法章法,截乎不可紊;至于以正為變,以變?yōu)檎?,妙用無方,如行云流水,切無定質,出于精微,奪乎天造,是大難以形器求矣。公之忠憤激切、愛君憂國之心,一系于詩,故常因是而為之說曰:《三百篇》,經(jīng)也;杜詩,史也?!霸娛贰敝?,指事實耳,不與經(jīng)對言也;然風雅絕響之后,唯杜公得之,則史而能經(jīng)也,學工部則無往而不在也。
丹鉛總錄
杜子美詩諸體皆有絕妙者,獨絕句本無所解。
藝圃擷馀
少陵故多變態(tài),其詩有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麗句,有險句,有累句。后世別為“大家”,特高于盛唐者,以其有深句,雄句、老句也;而終不失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麗句也。輕淺子弟往往有薄之者,則以其有險句、拙句、累句也。不知其愈險愈老,正是此老獨得處,故不足難之;獨拙、累之句,我不能掩瑕。雖然,更千百世無能勝之者何?要曰:無露句耳。
詩藪
盛唐一味秀麗雄渾。杜則精粗、巨細、巧拙、新陳、險易、淺深、濃淡、肥瘦靡不畢具,參其格調,實與盛唐大別,其能會萃前人在此,濫觴后世亦在此。且言理近經(jīng),敘事兼史,尤詩家絕睹。
詩藪
太白筆力變化,極于歌行;少陵筆力變化,極于近體。李變化在調與詞,杜變化在意與格。然歌行無常矱,易于錯綜;近體有定規(guī),難于仲縮。調詞超逸,驟如駭耳,索之易窮;意格精深,始若無奇,繹之難盡,此其稍不同者也。
詩藪
大概杜有三難:極盛難繼,首創(chuàng)難工,遘衰難挽。子建以至太白,詩家能事都盡,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體,前人未備,伐山道源,為百世師,二也;開元既往,大歷繼興,砥柱其間,唐以復振,三也。
唐詩鏡
杜子美之勝人者有二:思人所不能思,道人所不敢道,以意勝也;數(shù)百言不覺其繁,三數(shù)語不覺其簡,所謂“御眾如御寡”、“擒賊必擒王”,以力勝也。五七古詩,雄視一世,奇正雅俗,稱題而出,各盡所長,是謂武庫。五七律詩,他人每以情景相和而成,本色不足者往往景饒情乏,子美直攄本懷,借景入情,點熔成相,最為老手,然多徑意一往,潦倒太甚,色澤未工,大都雄于古者每不屑屑于律故。故用材實難,古人小物必勤,良有以也。
李維楨《雷起部詩選序》
昔人云詩至子美集大成,不為四言,不用樂府舊題。雖唐調時露,而能得風雅遺意。七言歌行擴漢魏而大之。沉郁瑰琦,巨麗超逸。五言律體裁明密,規(guī)模宏遠,比耦精嚴,音節(jié)調暢;七言律稱是。至于長律,闔辟馳驟,變化錯綜,未可端倪,冠絕占今矣。
唐音癸簽
少陵七律與諸家異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題數(shù)首不盡,二也;好作拗體,三也;詩料無所不入,四也;好自標榜,即以詩入詩,五也。此皆諸家所無,其他作法之變,更難盡數(shù)。
《詩源辨體》
或問:子美五七言律較盛唐諸公何如?曰:盛唐諸公唯在興趣,故體多渾圓,語多活潑;若子美則以意為主,以獨造為宗,故體多嚴整,語多沉著耳。此各自為勝,未可以優(yōu)劣論也。
池北偶談
宋明以來,詩人學杜子美者多矣。予謂退之得杜神,子瞻得杜氣,魯直得杜意,獻吉得杜體,鄭繼之得杜骨。它如李義山、陳無己,陸務觀、袁海叟輩、又其次也;陳簡齋最下。
《杜詩詳注凡例》
自元微之作序銘,盛稱其所作,謂“自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故王介甫選四家詩,獨以杜居第一。秦少游則推為孔子大成,鄭尚明則推為周公制作,黃魯直則推為詩中之史,羅景綸則推為詩中之經(jīng),楊誠齋則推為詩中之圣,王元美則推為詩中之神,諸家無不崇奉師法。宋惟楊大年不服杜,詆為村夫子,亦其所見者淺。至嘉隆間,突有王慎中、鄭繼之、郭子章諸人,嚴駁杜詩,幾令身無完膚,真少陵蟊賊也。楊用修則抑揚參半,亦非深知少陵者。
《繭齋詩談》
詩有以澀為妙者,少陵詩中有此味,宜進此一解。澀對滑看,如碾玉為山,終不如天然英石之妙,
《繭齋詩談》
五言排律,當以少陵為法,有層次,有轉接,有渡脈,有閃落收繳,又妙在一氣。
《繭齋詩談》
古之人,如杜子美之雄渾博大,其在山林與朝廷無以異,其在樂士與兵戈險厄無以異,所不同者山川風土之變,而不改者忠厚直諒之志。志定,則氣浩然,則骨挺然,孟子所謂“至大至剛塞乎天地”者,實有其物,向光怪熊熊,自然溢發(fā)。少陵獨步千古,豈騷人香草,高士清操而已哉!
《唐詩別裁》
少陵五言長篇,意本連屬,而學問博,力量大,轉接無痕,莫測端倪,轉似不連屬者,千古以來,讓渠獨步。
《唐詩別裁》
少陵七言古如建章之宮,千門萬戶;如巨鹿之戰(zhàn),諸候皆從壁上觀,膝行而前,不敢仰視;如大海之水,長風鼓浪,揚泥沙而舞怪物,靈蠢畢集。別于盛唐諸家,獨稱大家。
《唐詩別裁》
杜詩近體,氣局闊大,使事典切,而人所不可及處,尤在錯綜任意,寓變化于嚴整之中,斯足以凌轢千古。
《杜詩鏡銓》
五古前人多以質厚清遠勝,少陵出而沉郁頓挫,每多大篇,遂為詩道中另辟一門徑。無一蹈襲漢魏,正深得其神理。
《杜詩鏡銓》
少陵絕句,直抒胸臆,自是大家氣度,然以為正聲則未也。宋人不善學之,往往流于粗率。
甌北詩話
少陵之真本領……仍在少陵詩中“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蓋其思力沉厚,他人不過說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說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其筆力之豪勁,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無淺語。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杜工部五言詩,盡有古今文字之體。前后《出塞》、“三別”、“三吏”,固為詩中絕調,漢魏樂府之遺音矣。他若《上韋左丞》,書體也;《留花門》,論體也;《北征》,賦體也;《送從弟亞》,序體也;《鐵堂》、《青陽峽》以下諸詩,記體也;《遭田父泥飲》,頌體也;《義鶻》、《病柏》,說體也;《織成褥段》,箴體也;《八哀》,碑狀體也;《送王砯》,紀傳體也,可謂牢籠眾有,揮斥百家。
《峴傭說詩》
少陵七律,無才不有,無法不備。義山學之,得其濃厚;東坡學之,得其流轉;山谷學之,得其奧峭;遺山學之,得其蒼郁;明七子學之,佳者得其高亮雄奇,劣者得其空廓。
三唐詩品
情芳意古,蘊藉宏深,本《小雅》怨誹之音,撰建安疏宕之骨,簡蓄不逮古人,沉厲過之。七言骨重氣蒼,意研律細,諸家評論,以此賅焉。
《唐宋詩舉要》
五言長律,作者頗夥,然不能以顥氣驅邁,健筆摶捖,則與四韻無大異,不過衍為長篇而已。杜老五言長律,開闔跌蕩,縱橫變化,遠非他家所及。至……七言長律,最為難工,作者亦少,雖老杜為之,亦不能如五言之神化,他家無論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7—768 【介紹】: 唐潁川人,祖籍南蘭陵,字茂挺。蕭晶孫。玄宗開元二十三年進士,天寶初補秘書正字,名聞天下,號蕭夫子。史官韋述薦其自代,召詣史館待制,因忤李林甫,罷。林甫死,調河南參軍事。安祿山反,往見河南采訪使郭納言御守計,不用,因走山南,節(jié)度使源洧辟為掌書記。后授揚州功曹參軍,到任兩夜即去??退烙谌昴下蒙?。門人謚為文元先生。擅古文,與李華齊名。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9—760 字茂挺,排行十,郡望南蘭陵(今江蘇常州),潁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人。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及第,歷仕桂林參軍、秘書正字。天寶八載(749)為集賢校理,受李林甫排斥,調為廣陵府參軍事,十載轉河南參軍事。肅宗至德元載(756),山南節(jié)度使源洧辟為掌書記。永王亂平,淮南節(jié)度使表為揚州功曹參軍。乾元三年(760)歸葬先人,客死汝南。門人共謚為文元先生。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舊唐書·韋述傳》、李華《蕭穎士文集序》。蕭名重于時,人稱“蕭夫子”,與李華齊名,時稱“蕭李”。日本遣使入朝,自述國人愿得蕭夫子為師。有文集1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
唐詩匯評
蕭穎士(717-759),字茂挺 蕭梁宗室后裔,祖籍南蘭陵(今江蘇常州),居于潁川(今河南許昌)。四歲能文,十歲入太學。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對策第一,授金壇尉。歷桂州參軍,丁家艱去職。天寶初,任秘書正字,搜求遺書,因“慢官離局”被劾免,居濮陽,以教授為生,人稱“蕭夫子”。后召為集賢校理,不屈于季林甫,降資參廣陵軍事。十載,因人薦入史館待制,復調參河南府寫事。安史亂起,為山南節(jié)度使源洧掌書記。洧卒,入淮南李成式幕為揚州功曹參軍,掌書記。乾元中,為諸道租庸使第五琦從事,赴嵩條遷祔先人遺骨,客死汝南逆旅。穎士工文能詩,獎掖后進,名重一時。文章與李華齊名,世稱“蕭李”。有《梁蕭史譜》二十卷,《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均佚。后人輯有《蕭茂挺文集》一卷,《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二
穎士字茂挺。梁鄱陽王恢七世孫。開元二十三年舉進士。對策第一。天寶初補秘書正字。劾免。留客濮陽。學者皆從授業(yè)。號蕭夫子。召為集賢校理。嘗作伐櫻桃賦譏李林甫。見疾免官。林甫死。更調河南府參軍事。安祿山有寵。穎士知將亂。托疾游少室山。乾元初授揚州功曹參軍。至官信宿去??退廊昴?。年五十二。門人共謚曰文。

作品評論

唐詩紀事
李華序其文曰:開元、天寶間,以文學著于時者,曰蘭陵蕭穎士,字茂挺……君謂:六經(jīng)之后,有屈原、宋玉,文甚雄壯,而不能經(jīng),厥后有賈誼、文詞詳正,近于理體。枚乘、司馬相如,亦瑰麗才士,然而不近風雅。揚雄用意頗深,班彪識理,張衡宏曠,曹植豐贍,王粲超逸,嵇康標舉,此外皆金相玉質,所尚或殊,不能備舉。左思詩賦,有雅頌遺風,干寶著論,近乎王化根源,此外皆夐絕無聞。近日陳拾遺文體最正。以此而言,見君述作。
《載酒園詩話又編》
人有一時負重名,既久而聲暫歇者,唐之蕭茂挺,宋之梅圣俞是也。詩文具在,不知當時何以傾動蠻貊如此!蕭嘗謂“屈、宋雄壯而不能經(jīng),賈生近理,枚馬瑰麗而不近風雅?!比黄洹督袟鳌?、《菊榮》、《涼雨》、《有竹》諸篇,豈遂真《風》《雅》乎?于《三百篇》雖具孫叔之衣冠,尚無優(yōu)孟之抵掌。
葉護太子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時人。漠北回紇英武威遠可汗磨延啜長子。至德二年,率騎四千援唐,肅宗宴接,命廣平王李俶與之結為兄弟,與唐將仆固懷恩為先行,收西京長安。復與郭子儀聯(lián)兵,大破史思明于新店,進收東京洛陽。拜司空,封忠義王。后罹罪見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10—約780 【介紹】: 唐吳興人,字仲文。大歷十才子之一。詩與郎士元齊名,時稱:“前有沈、宋,后有錢、郎?!毙谔鞂毦泡d進士。所作《省試湘靈鼓瑟》詩末二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為世傳誦。肅宗乾元中任藍田縣尉,與王維相過從。歷司勛員外郎、司封郎中,終考功郎中,世稱錢考功。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0?—782? 字仲文,排行大。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玄宗天寶十載(751)登進士第(一說九年),釋褐授秘書省校書郎。安史亂起,逃難在外,肅宗至德二載(757)在長安迎肅宗還京。乾元元年(758)前后任藍田縣尉,與隱居終南山之王維酬唱,得王維稱許。寶應二年(763)后入朝任司勛員外郎、司封郎中,終考功郎中、太清宮使。傳附《舊唐書·錢徽傳》,事跡見《極玄集》卷上、《新唐書·盧綸傳》、《嘉泰吳興志》卷一六、《唐才子傳》卷四等。今人傅璇琮有《錢起考》。錢起詩才清逸,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因久歷臺閣,詩多應景獻酬之作。長于餞送,與郎士元齊名,時稱“前有沈、宋,后有錢、郎”。達官貴人出使作牧而無二人詩祖餞者,時論鄙之。其詩不甚接觸社會現(xiàn)實,有粉飾太平之傾向。然藝術水平較高,高仲武稱其“體格新奇,理致清贍”(《中興間氣集》卷上),列于大歷詩人之首。其詩眾體兼擅,不拘一格。歌行風華流麗,為大歷翹楚;古詩清空工致,在盛唐渾厚質樸外別開一境。近體閑雅纖秀,語言洗練,足以代表大歷詩風。五絕《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步武王維《輞川集》,別有恬淡趣味,頗為人稱道?!?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1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錢考功集》10卷。今人王定璋有《錢起詩集校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混入其孫錢珝詩多首,如《江行無題一百首》、《同程九早入中書》、《赴章陵酬李卿贈別》、《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二首》等。今人吳企明《錢起錢珝詩考辨》一文有辨析。《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8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錢起,生卒年不詳,字仲文,吳興(今屬浙江)人。天寶十載(751)登進士第。釋褐授秘書省校書郎。乾元中任藍田尉,與王維頻有唱和。大歷中,官司勛、祠部員外郎,遷考功郎中。建中末或貞元初卒。起工詩,與郎士元齊名,時稱“錢郎”。又與盧綸、韓翃、吉中孚、司空曙、苗發(fā)、耿湋、崔峒、李端、夏侯審合稱“大歷十才子”。有《錢起詩》一卷。今有《錢考功集》十卷行世,其中《江行無題一百首》等乃其曾孫錢珝詩誤入?!?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四卷。
全唐詩補逸
錢起字仲文,吳興人。天寶十載李巨榜及第。大歷中,與韓翃、李端輩號十才子。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起。吳興人。天寶十年進士。釋褐秘書省校書郎。大歷中官司勛員外郎司封郎中。終考功郎中。

作品評論

中興間氣集
員外詩,體格新奇,理致清贍。越從登第,挺冠詞林,文宗右丞,許以高格,右丞沒后,員外為雄。芟齊宋之浮游,削梁陳之靡嫚,迥然獨立,莫之與群。且如“鳥道掛疏雨,人家殘夕陽”,又“牛羊上山小,煙火隔林疏”,又“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皆特出意表,標雅古今。又“窮達戀明主,耕桑亦近郊”,則禮義克全,忠孝兼著,足可弘長名流,為后楷式。士林語曰: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南部新書
大歷來,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無錢起、郎士元詩祖送者,時論鄙之。
韻語陽秋
錢起與郎士元齊名,時人語曰:“前有沈、宋,后有錢、郎。”然郎豈敢望錢哉!起《中書遇雨》詩云:“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宴李監(jiān)宅》云:“晚鐘過竹靜,醉客出花遲。”《罷官后》云:“秋堂入閑夜,云月思離居。”《對雨》云:“生事萍無定,愁心云不開?!币嗫芍^奇句矣。士元詩豈有如此句乎?《贈蓋少府新除江南尉》云:“客路尋常隨竹影,人家大抵傍山嵐。”《題王季友半日村別業(yè)》云:“長溪南路當群岫,半景東鄰照數(shù)家?!贝撕蔚日Z!余讀其詩,盡帙未見有可喜處,以是知不及起遠甚。
唐詩品匯
天寶以還,錢起、劉長卿并鳴于時,與前諸家實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賦詠之多,自得之妙,或有過焉。
《批點唐詩正聲》
錢詩亦有奇趣,蓋劉為主盟,而錢為尸祝矣。排律自錢起以后,自是一格,中間隨珠、燕石俱在,觀者少失淘洗,便墜跡蹊徑矣。
四溟詩話
錢、劉七言近體,兩聯(lián)多用虛字,聲口雖好,而格調漸下,此文隨世變故爾。錢仲文七言律,《品匯》所取十九首,上四字虛者亦強半。
唐詩歸
鐘云:錢詩精出處,雖盛唐妙手不能過之,亦有秀于文房者。泛覽全集,冗易難讀處實多,以此知詩之貴選也。
詩藪
詩至錢、劉,遂露中唐面目。錢才遠不及劉,然其詩尚有盛唐遺響。
《唐詩韻匯》
唐詩七律……錢仲文清新閑雅,風趣一變。
唐音癸簽
唐七言律……錢、劉稍加流暢,降為中唐,又一變也。
《詩源辨體》
錢、劉才力既薄,風氣復散……五七言律造詣興趣所到,化機自在。
《唐詩品匯刪》
流利清雋,錢、劉亦可式也。
《唐詩歸折衷》
敬夫云:劉頗閑婉,其失也??;錢稍峭厲,其失也滯。似正相反,不知當時何以錢、劉并稱。
《唐詩別裁》
仲文五言古仿佛右丞,而清秀彌甚。然右丞所以高出者,能沖和,能渾厚也。
《大歷詩略》
錢起詩盡有裴、王意,其失也淺。儲、王作清詩,定有厚氣裹其筆端。(《小澥草堂雜論詩》仲文五言稍近宣城,亦工起調,顧語多輕俊,體質不厚,為遜儲、王。
《大歷詩略》
仲文詩如芷珠春色,精麗絕塵,右丞以后,一人而已。
《四庫全書總目》
大歷以還,詩格初變,開、寶渾厚之氣漸遠漸漓,風調相高,稍趨浮響。升降之關,十子實為之職志。起與郎士元,其稱首也。然溫秀蘊藉,不失風人之旨,前輩典型,猶有存焉。
《說鈴》
予謂中唐七言律詩,……唯錢員外規(guī)模摩詰,差屬秾麗。
《唐詩箋要》
理致清淡,仲文之長。高仲武稱其芟齊宋之浮游,削梁陳之靡嫚,未免太過。
石洲詩話
盛唐之后,中唐之初,一時雄俊,無過錢、劉。然五言秀絕,固足接武,至于七言歌行,則獨立萬古,已被杜公占盡,仲文、文房皆浥右丞馀波耳。然卻亦漸于轉調伸縮處,微微小變。誠以熟到極處,不得不變,雖才力各有不同,而源委未嘗不從此導也。
石洲詩話
鐘仲文七律,平雅不及隨州,而撐架處轉過之。
《峴傭說詩》
大歷錢.劉古詩亦近摩詰,然清氣中時露工秀,淡字、遠字、微字皆不能到,此所以日趨于薄也。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謝朓,清新?lián)P采,寥然遠音?!兜歉摺?、《愁望》、《苦雨》、《秋夜》諸篇,茜逸神清,宛然齊秀?!缎新冯y》、《秋夜長》,亦梁陳之選也。五律則“山來樵路”、“岸去花林”,與老杜“青惜峰巒”、“黃知橘柚”體境同工,不徒“江上峰青”、湘靈千古。
藥子昂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內人。肅宗時,累官殿中少監(jiān),充閑廄使。代宗寶應元年,為殿中監(jiān)。時回紇引軍入塞,關中震動,子昂受詔往勞于太原,密識其虛實。歸進兼御史中丞,充左右?guī)R使。從雍王往見回紇可汗,因拒可汗之辱而被榜。改右武衛(wèi)大將軍。李輔國失勢后,代判元帥行軍司馬。官至關內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9—772 【介紹】: 唐河南魯山人,字次山,自稱浪士,亦號猗玕子、漫郎、漫叟、聱叟。元延祖子,元德秀族弟。玄宗天寶進士,由國子司業(yè)蘇源明薦于肅宗,召為右金吾兵曹參軍,歷仕山南西道節(jié)度參謀、水部員外郎、道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結有吏才,卓有政聲。文章戛戛自異,變排偶綺靡之習。有集,又編沈千運、王季友等七人詩為《篋中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5—772,舊說生于723,誤 字次山,自稱元子,又號猗玗子(猗玗,或作猗犴、琦開,今從《新唐書》本傳)、浪士、漫郎、漫叟、聱叟等。先世本鮮卑拓拔氏,北魏孝文帝時改姓元。其先居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魯山(今屬河南)。17歲始從學于宗兄元德秀。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復舉制科。安史亂起,率家南下避難。乾元二年(759),以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jiān)察御史,充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一度代攝荊南節(jié)度使事,有戰(zhàn)功。后歷任道州(治今湖南道縣)、容州(治今廣西北流)刺史,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經(jīng)略守捉使,政績甚著。大歷四年(769)因母喪辭歸。七年復入朝,病逝長安,贈禮部侍郎。生平詳見顏真卿《元君表墓碑銘》及《新唐書》本傳。元結詩文兼擅,為中唐古文運動與新樂府運動之先導者。其詩多自寫胸次、針砭現(xiàn)實之作,詩風簡古,淳淡自然,所作《舂陵行》、《賊退示官吏》,曾受杜甫推崇。金元好問曾云:“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論詩絕句》)唯“樸質處過甚”(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所選《篋中集》體現(xiàn)其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篋中集序》)之詩學主張。其文亦自成一家。著有《元子》10卷、《猗玗子》1卷、《文編》10卷,今已佚。明湛若水輯有《元次山文集》,今人孫望校訂之《元次山集》更為詳核。《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續(xù)拾》補詩3首又2句。
唐詩匯評
元結(719-772),字次山,自號漫叟、聱叟。魯山(今屬河南)人。年十七,折節(jié)讀書,師事從兄元德秀。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安史亂起,舉家南奔,避難于猗犴洞(在今湖北大冶)。乾元二年,蘇源明薦為右金吾兵曹參軍、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抗擊史思明。遷水部員外郎、荊南節(jié)度判官。代宗初,召為著作郎,后出守道州,招撫流亡,頗有政聲。遷容州都督。卒。結反對當世“拘限聲病,喜尚形似”之風,編錄沈千運等七人詩二十四首為《篋中集》,今存。其所著《元子》十卷、《文編》十卷等均已散佚。后人輯有《元次山文集》十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二卷。
詞學圖錄
元結(719-772) 字次山,號漫叟、聱叟。魯縣(今河南魯山)人。新樂府運動先行者。有集十卷,今編詩二卷,有《欸乃曲》等詞。
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結。河南人。天寶十三載進士。擢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jiān)察御史。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參謀。以討史思明功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進水部員外郎。代宗立。拜道州刺史。進容管經(jīng)略使。加左金吾衛(wèi)將軍。卒年五十。贈禮部侍郎。

作品評論

歐陽修《唐元結華陽巖銘》
元結,好奇之士也。其所居山水,必自名之,唯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氣力不足,故少遺韻。
郡齋讀書志
結性耿介,有憂道憫世之思,逢天寶之亂,或仕或隱,自謂與世聱牙。豈獨其事而然,其文辭亦如之。然其辭義幽約,譬古鐘磬不諧于里耳,而可尋玩。在當時名出蕭、李下,至韓愈稱數(shù)唐之文人,獨及結云。
唐才子傳
(元結)性梗僻,深憎薄俗,有憂道憫世之心,《中興頌》一文,燦爛金石,清奪湘流。作詩著辭,尚聱牙。天下皆知敬仰。
湛若水《元次山集序》
余自北游,觀藝于燕冀之都,得《元子》而異焉。欲質不欲野,欲樸不欲陋,欲拙不欲固,卓然自成其家者也。唐之大家,風斯下矣,其骎骎手中古而不已矣乎!其泯而不傳,將文末之世而已乎!
唐詩鏡
元結詩每有真性,淺而可諷。
唐詩歸
鐘云:元次山詩,溪刻直奧,有異趣,有奇響,在盛唐中自為調。不讀此,不知古人無所不有;若掩其姓名以示俗人,決不以為盛唐人作矣。又云:不知者笑其稚樸,知者驚其奇險,當觀其意法深老處。又云:只是一字不肯近人。
《詩源辨體》
元結五言古,聲體盡純,在李、杜、岑參外另成一家。結《與劉侍御宴會詩序》云:“文章道喪久矣。時之作者,煩雜過多,歌兒舞女,且相喜愛,系之《風》《雅》,誰道是耶?”故其詩不為浮泛,關系實多;但其品高性潔,激揚太過,故往往傷于訐直。中如《賤士吟》、《貧婦詞》、《下客謠》等,質實無華,最為淳古。其他意在匠心,故多游戲自得,而有奇趣。蓋上源淵明,下開白、蘇之門戶矣,惜調多一律耳。
《詩源辨體》
元結《篋中集序》謂:“近世作者,更相沿襲,拘限聲病?!惫势湮逖怨艠O意洗削,聲體之純,遠勝光羲諸子。但矯枉太過,往往有稚樸戇直之句。
詩筏
唐詩人能以真樸自立門戶者,唯元次山一人。次山不唯不似唐人,并不似元亮。蓋次山自有次山之真樸,此其所以自立門戶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
疏率自任,元次山之本趣也,然亦有太輕太樸者。酬贈、游宴諸詩,須分別存之;唯憫貧窮、悲兵燹之言,宜備矇瞍之誦,為人牧者,尤宜置之座右。
野鴻詩的
次山效偉長而有獲。
《唐詩別裁》
次山詩自寫胸次,不欲規(guī)模古人,而奇響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門徑,前人譬諸古鐘磬不諧里耳,信然。
《繭齋詩談》
元次山詩悠然自適,一種沖穆和平之味,又在少陵以上。
《繭齋詩談》
高古渾穆,老杜甘處其下,王摩詰更不必言。惟韋蘇州略近,而矜貴終讓一籌。
《小澥草堂雜論詩》
元次山樸素中更饒嫵媚。
劍溪說詩
元次山詩,在唐人中又是一格,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四庫全書總目》
結性不諧俗,亦往往跡涉詭激……頗近古之狂。然制行高潔,而深抱憫時憂國之心;文章戛戛自異,變排偶綺靡之習。杜甫尚和其《舂陵行》,稱其可為天地萬物吐氣。晁公武謂其文如古鐘磬,不諧俗耳。高似孫謂其文章奇古,不蹈襲。蓋唐文在韓愈以前毅然自為者,自結始,亦可謂耿介拔俗之姿矣?;矢Φ虈L題其《浯溪中興頌》曰:“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晬。然長于指敘,約潔有馀態(tài)。心語適相應,出句多分外,于諸作者間,拔戟成一隊。”其品題亦頗近實也。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元次山古調獨彈,冰襟雪抱,令人不敢褻玩。
《藝概?詩概》
元、韋兩家皆學陶。然蘇州猶多一“慕陶直可庶”之意,吾尤愛次山以不必似為真似也。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應德璉、劉公干。《貧婦》、《農臣》、《下客》諸篇,托風深微,撲而不野?!堕h荒》、《舂陵》,古思同頡。雜言七字,別具風味,正如未下鹽豉,千里莼羹。
《石遺室詩話》
次山五言古,開香山諷諭之體。
陳兆奎《王志》
附案:次山在道州諸作,筆力遒勁,充以時事,可誦可謠,其體極雅。少陵氣勢較博,而深永勻飭不若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9—782 【介紹】: 唐清河人,字子初。代宗廣德元年任劉晏轉運從事。大歷中任壽安尉,后罷任,僑居潤州丹陽。起為淮西節(jié)度從事。德宗建中三年出使揚州,省家丹陽,尋卒。工詩,有名于時,所作婉媚綺錯,長于興喻。《中興間氣集》收錄其詩。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9—782 字子初,郡望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代宗廣德元年(763)任劉晏轉運從事,約大歷初改壽安縣尉。大歷中罷任僑居潤州丹陽,十四年(779)為淮西節(jié)度從事,檢校監(jiān)察御史。德宗建中三年(782)出使揚州,省家丹陽,三月卒。生平見權德輿《監(jiān)察御史清河張府君墓志銘》。眾甫工詩。權德輿稱其“時以緣情比興,疏導心術,志之所之,輒詣絕境”(《墓志銘》)。高仲武稱其詩:“婉媚綺錯,巧用文字,工于興喻?!?《中興間氣集》卷上)《全唐詩》存詩3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襄州襄陽人,字子慎。玄宗天寶末進士。歷官殿中侍御史、太原少尹、河東節(jié)度使。德宗時除禮部侍郎,遷工部尚書致仕。卒年六十九。謚宣。防治處皆有政聲,策賢良方正,得穆質、裴復、柳公綽等,世美防知人。工詩,每譏切時弊。與中書舍人謝良弼友善,時號鮑、謝。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3—790 字子慎,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郡望洛陽(今屬河南)。玄宗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授太子正字。天寶末避亂歸鄉(xiāng)。代宗廣德元年(763)為浙東節(jié)度使薛兼訓從事,江南文士往依者甚多,與嚴維等人聯(lián)唱,結集為《大歷年浙東聯(lián)唱集》。大歷五年(770)后歷仕河東節(jié)度使、福建觀察使、江西觀察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拜禮部侍郎,興元元年(784)至貞元二年(786)三知貢舉,封東??す?。歷京兆尹,五年以工部尚書致仕,徙居洛陽。六年八月卒。生平見穆員《工部尚書鮑防碑》,新、舊《唐書》本傳。防工詩,天寶中撰《感遇》17篇,傳誦一時。穆員稱其“以古之政法,刺譏時病,麗而有則。屬詩者宗而誦之”(《鮑防碑》)?!?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8首、又聯(lián)句3首,其中3首為誤收。《全唐詩續(xù)拾》補聯(lián)句3首。
唐詩匯評
鮑防(722-790),字子慎,洛陽(今屬河南)人。幼孤貧,篤志好學。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授太子正字。肅宗時,為薛兼訓從事.大歷初,兼訓觀察浙東,又以侍御史、尚書郎佐幕。入朝為職方員外郎。十二年,自太原少尹、河東節(jié)度行軍司馬擢北都留守、河東節(jié)度使。歷京畿、福建、江西觀察使。朱泚之亂,從駕至奉天,擢禮部侍郎。后以工部尚書致仕,卒。防有詩名,大歷中在越與謝良輔、丘丹、嚴維等唱和,與良輔并稱“鮑謝”。有《鮑防集》五卷,又《雜感詩》一卷,均佚。《全唐詩》存詩八首,雜有鮑溶詩。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防字子慎。襄州襄陽人。第進士。歷佐幕府。入為職方員外郎。代宗朝拜左散騎常侍。從德宗幸奉天。進禮部侍郎。封東??すJ诠げ可袝?。卒年六十九。贈太子少保。謚曰宣。

作品評論

新唐書本傳
防于詩尤工,打所感發(fā),以譏切世弊,當時稱之。與中書舍人謝良弼友善,時號“鮑謝”。
唐才子傳
防工于詩,興思優(yōu)足,風調嚴整,凡有感發(fā),以譏切世弊,正國音之宗派也。與謝良弼為詩友,時亦稱“鮑謝”云。
吳禮部詩話
皇甫冉、鮑防、二張詩,在唐中葉,所謂鐵中錚錚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4—779 【介紹】: 唐安定人,字子翼。玄宗天寶初入仕,歷任濟王府參軍、閿鄉(xiāng)尉、陜縣尉、京兆功曹等,官至殿中侍御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724—779) 字子翼,安定(今甘肅涇川北)人。玄宗天寶初入仕,歷任濟王府參軍、閿鄉(xiāng)尉、陜縣尉、京兆功曹等,官至殿中侍御史?!肚浦君S藏志》收獨孤良弼撰墓志。有文集10卷,已佚。光緒《湘陰縣圖志》卷四存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趙州人。登進士第。工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自校書郎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馬。有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5? 字正己,排行二,趙州(今河北趙縣)人。李嘉祐從侄。少時慕神仙,曾居嵩山學道。代宗大歷五年(770)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后因病辭官,居終南山草堂寺。德宗建中年間出為杭州司馬,不知所終。生平見《舊唐書·李虞仲傳》附、《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有《李端考》。端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才思敏捷,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人以為宿構(《國史補》卷上)。其詩多酬贈送行之作,感嘆身世,又多出世之思,情調低沉,然遣詞造語洗練灑脫,有俊逸之氣。十才子多以五律見長,李端兼擅七言歌行,《贈康洽》、《胡騰兒》、《瘦馬行》等篇頗得李頎神韻?!堵牴~》、《拜新月》生動傳神,廣為傳誦。喬億以為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大歷詩略》卷四)?!?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其詩3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4。
唐詩匯評
李端,生年年不詳,趙州(今河北趙縣)人。李嘉祐從侄。大歷五年(770)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以病辭官,居終南山草堂寺。出為杭州司馬。卒于建中、貞元之標。端為詩工捷,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李端詩集》三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作品評論

《唐詩品》
李生養(yǎng)望未隆,含聲亟發(fā),詞華既艷,節(jié)調亦諧。今觀鄭(贈)都尉二首,迥駕時髦,綽有風人之旨,始疑終信,無怪人然。其在大歷諸子,置列最微,數(shù)分亦薄,而聲望遽華,幾與允言相并,雖坎?江外,亦復慕于中朝矣。
唐音癸簽
李司馬端任胸多疏,七字俊語亮節(jié),開口欲佳,故當以捷成表長。
《載酒園詩話又編》
初讀李端集,苦于平熟,遇其時一作態(tài),即新警可喜?!氂^之,終有折腰齲齒之態(tài),暫見則妍,效顰即丑。李詩自有正大時佳者,如《雪夜尋太白道士》:“出游居鶴上,避禍入羊中”,不在摩詰“飲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風”之下。《瘦馬行》頗有少陵之遺?!峨s歌》長篇,宛似太白,中曰:“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最為警策。
《近體秋陽》
中唐自劉、錢主風會,專務閑雅,不理奇杰,不咨高深,漠漠數(shù)十年。二皇甫差強人意,然詩不多。至端而翩然遒上,如《山下泉》、《過宋州》,奇逸高空,一時絕調,七言尤妙。庶幾司空曙得相與頡頏,顧至于七言,則又遠不逮是矣。
《大歷詩略》
李司馬正己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音、司空文明上。
《唐詩箋注》
李端寫景極清幽,而意味卻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85 【介紹】: 唐滑州靈昌人,字子良。盧奕子。有口才。鬼貌藍面,不恥惡衣糲食。以蔭累虢州刺史。德宗奇其才,擢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人奸詐,妒賢忌能,小忤己者,即置之死地。陷害楊炎、杜佑、顏真卿等。又與趙贊合創(chuàng)間架除陌稅,恨誹之聲滿天下。建中四年涇原兵嘩變,京師失守,朔方節(jié)度使李懷光屢上疏斥言杞罪,乃貶新州司馬。后徙澧州別駕死。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杞。大歷中官大理評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5? 潞州壺關(今山西壺關)人,宰相苗晉卿子。初為樂平縣令,代宗大歷中為朝散大夫、秘書丞,封龍門縣開國男,轉尚書都官員外郎,終于駕部員外郎。事跡見《新唐書·盧綸傳》、常袞《授苗發(fā)都官員外郎制》、《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盧綸考》附考其事。苗發(fā)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李嘉祐、李益、秦系及十才子輩多與其酬唱。其詩多佚。《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鄧州南陽人,字君平。玄宗天寶十三載進士。善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侯希逸鎮(zhèn)淄青,辟為從事。府罷,閑居十年。李勉鎮(zhèn)宣武,復辟之。德宗建中初,以駕部郎中知制誥。時有兩韓翃,其一為刺史,宰相請孰與,帝命與詩人韓翃。官終中書舍人。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玄宗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肅宗寶應元年(762)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中為從事,檢校金部員外郎。代宗永泰元年(765)侯希逸為部下所逐,韓翃隨之歸朝,在長安閑居10年。大歷九年(774)后,在汴宋節(jié)度使幕中任職。德宗建中初(780)因《寒食》詩見賞于德宗,擢為駕部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卒。其與柳氏之愛情故事,盛傳一時,許堯佐撰為傳奇《柳氏傳》,《本事詩·情感》亦載其事。生平見《新唐書·盧綸傳》、《極玄集》卷下、《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有《關于〈柳氏傳〉與〈本事詩〉所載韓翃事跡考實》。韓翃久在軍幕,其詩多為送別酬贈之作,頗負盛名。高仲武《中興間氣集》卷上云:“韓員外詩,匠意近于史。興致繁富,一篇一詠,朝士珍之?!绷姙椤按髿v十才子”之一,然詩風富麗華美,異于諸人。五律洗煉清麗,佳句迭見,《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題僧房》、《送故人歸魯》為其名作。七律以技巧圓熟著稱,《送客水路歸陜》、《同題仙游觀》等為大歷七律佳構。古詩《奉送王相公縉赴幽州巡邊》、《送孫潑赴云中》,氣勢沉雄,為大歷邊塞詩之名作。七絕則風華流麗,為中唐名家?!?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集5卷,已佚。明人輯有《韓君平集》?!?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補詩2首。
唐詩匯評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代宗初,入侯希逸淄青幕為從事。希逸被逐,閑居將十年。大歷中,入田神功汴宋幕。九年,神功死,弟神玉代為節(jié)度,翊仍在幕中。后又佐李希烈、李勉汴州幕。建中初,以《寒食》詩受知于德宗,征為駕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翊工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韓翊詩集》五卷。明人重編《韓君平集》八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詞學圖錄
韓翃,字君平。南陽人。官至中書舍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韓君平詩集》。其愛姬柳氏亂離中曾被番獎沙叱利所奪,因作《章臺柳》詞贈姬,姬和《楊柳枝》,附韓詩集中。
全唐詩補逸
韓翃字君平,南陽人。天寶十三載楊纮榜進士。其詩興致繁富,人謂如芙蓉出水云。補詩二首。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四
翃字君平。南陽人。侯希逸在淄青。李勉在宣武。皆辟佐幕府。后以駕部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舍人。

作品評論

中興間氣集
韓員外詩,匠意近于史,興致繁富,一篇一詠,朝士珍之,多士之選也。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又“客衣筒布潤,山舍荔枝繁”,又“疏簾看雪卷,深戶映花關”,方之前載,芙蓉出水,未足多也。其比興深于劉員外,筋節(jié)成于皇甫冉也。
《唐詩品》
君平意氣清華,才情俱秀,故發(fā)調誓拔,節(jié)奏瑯然,每一篇出,輒相傳布,亦雅道之中興也。七言古作,性情奔會,詞采蓊郁,雖格稍不振,而風調彌遠,諷其華要,亦足解于煩襟矣。
升庵詩話
唐人評韓翃詩,謂“比興深于劉長卿,筋節(jié)減于皇甫冉”。比興,景也,筋節(jié),情也。
少室山房筆叢
余謂君平之詩,比興不深于長卿,筋節(jié)不減于皇甫也。
詩藪
中唐錢、劉雖有風味,氣骨頓衰,不如所為近體。惟韓翃諸絕最高,如《江南曲》、《宿山中》、《贈張千?!?、《送齊山人》、《寒食》、《調馬》,皆可參入初盛間。
唐音癸簽
君平高華之句,幾奪右丞之席,無奈其使事堆垛堪憎,見珍朝士以此,見侮后進亦以此。
《詩源辨體》
翃七言絕,后二句多偶對者,藻麗精工,是其特創(chuàng),晚唐人決不能有也。
《詩源辨體》
韓七言古艷冶婉媚,乃詩馀之漸。
《詩辯坻》
君乎長篇,天才逸麗,興逐筆生,復工染綴,色澤秾妙,在天寶后,文房、仲文俱當卻席者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
貞元以前人詩多樸重,韓翃在天寶中已有名,其詩始修辭逞態(tài),有風流自賞之意,昌黎曰:“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豹毎糠词恰F浼丫淙纭昂晁蜌w千里外,東風沉醉包花前”、“露色點衣孤嶼曉,花枝妨帽小園春”、“池畔花深斗鴨欄,橋邊雨洗藏鴉柳”、“門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急管晝催平樂酒,春衣夜宿杜陵花”,皆豪華逸樂之慨。唯《送李少府入蜀》詩“孤城晚閉秋江上,匹馬寒嘶山露中”,稍覺凄然可念。然在集中,亦如九十春光,一朝風雨耳。第姿韻雖增,風氣亦漸降。至若“葛花滿地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贈人”……骎骎已入輕靡,為晚唐風調矣。
《大歷詩略》
歌行諸制,筆力不高,而調態(tài)新穎動人。諸絕句興寄或深或淺,具有樂府意。韓舍人翃才調翩翩,大歷能品。
《石園詩話》
韓君平翃七律健麗而對仗天成,七銫亦神情疏暢?!坝赈派佬淅?,風急馬蹄輕”,“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鳴磬夕陽盡,卷簾秋色來”、“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為五言佳句。如“小縣春生日,公孫吏隱時”、“遠水流春色,回風送落暉”、“過淮芳草歇,千里又東歸”、“縣舍江去里,心閑境又偏”、“還家不落春風后”、“白晰風流似有須”、皆工于發(fā)端。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謝元暉,泛艷輕華,已無深致。歌行法初唐之體,亦能卷舒命匠,經(jīng)緯成機。律體自亞李、盧,猶稱芳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