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52 【介紹】: 明末清初遼東人。初為明總兵毛文龍部將,后任登州參將。崇禎四年據(jù)登州叛明,自稱都元帥。六年,兵敗投后金(清)。清崇德初封恭順王,隸漢軍正紅旗。順治元年從入關(guān),轉(zhuǎn)戰(zhàn)江南、西南各省。六年封定南王,駐廣西桂林。后為明將李定國擊敗,自縊死。
人物簡介
孔聞謤(1593年12月7日—1645年?),字玄伏,號觀生,一號觀我,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二代孫,屬息陬戶,同進(jìn)士出身。孔聞謤出生于萬歷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1593年12月7日),天啟元年辛酉科鄉(xiāng)試六十二名,二年(1622年)與族兄孔聞詩同榜考中進(jìn)士,禮部觀政,四年授行人司行人,七年丁憂,崇禎二年補原職,四年考選,五年授又升任禮部主客司主事,六年升祠祭司員外,升儀制司郎中,崇禎七年(1634年)出任陜西參議,十三年升本省副使,改河西道,后丁憂回鄉(xiāng)。順治元年(1644年)1644年,孔聞謤上書清朝攝政王多爾袞,說:“臣家的宗子衍圣公孔衍植已率領(lǐng)四氏的子孫告于祖廟,都遵循命令剃發(fā)。但念在先圣孔子是典章禮儀的宗師,顏子、曾子、孟子三大圣賢共同興起和維護(hù)。他們所制定的禮儀,沒有比冠服之禮更大的了。先圣的章甫和縫腋,子孫世世代代謹(jǐn)守,所以從漢朝到明朝,各朝制度雖然有增減變化,但下臣家族服制卻三千年沒有改變。今日一旦變更,恐怕皇上尊崇儒學(xué)重視道德的目的沒有完全達(dá)到。是否應(yīng)該蓄發(fā),以恢復(fù)先世的衣冠?”清廷于順治二年十月戊申(1645年12月17日)下旨說:“剃發(fā)的嚴(yán)格旨意,違反的人絕不赦免。孔聞謤上書請求蓄發(fā),已經(jīng)觸犯了不赦的條令,姑且念他是圣人的后裔免去一死。何況孔子是圣人中能適應(yīng)時勢發(fā)展的人,孔聞謤像這樣違反法規(guī),玷污了他祖先的時中之道。革去孔聞謤的官職,永不敘用?!辈痪?,孔聞謤就在家中去世。
人物簡介
劉維仁(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孔安,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崇禎七年(1634年)成甲戌科進(jìn)士,歷知錢塘、鉛山、魏縣,潔己愛民,狷介寡合。遇明末亂世,歸鄉(xiāng)隱居,絕意仕進(jìn)。所居不蔽風(fēng)雨,弊衣徒步,習(xí)以為常?;蛉瘴绮荒艽?,高臥晏如。郡守孔貞來為捐俸置田四十畝,始繼饘粥,年八十五卒。
人物簡介
任中麟(?—17世紀(jì)),字孔書,陜西西安府臨潼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任中麟是追贈知縣任一元之子,崇禎四年進(jìn)士任中鳳兄長,崇禎六年(1633年)中舉人,次年(1634年)聯(lián)捷進(jìn)士,獲授黃縣知縣,轉(zhuǎn)任山東督學(xué)副使,弘光年間他拒絕李自成脅逼,和弟弟不再出仕,穿上平民衣服游歷四十年,死后獲祀忠義祠。
人物簡介
孔尚則(?—17世紀(jì)),字儀之,號方訓(xùn),山東兗州府曲阜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孔尚則是曲阜知縣孔希大的八世孫,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成進(jìn)士,獲授洛陽知縣。時值流寇充斥,他同時剿滅與招撫,使境內(nèi)賊人收斂;李自成攻陷河南,有人盜取福王朱常洵的珍寶,官吏珍寶有價刻意追究,他卻指出不會做出維護(hù)利益而積累民怨的事情,因此被知府郭載騋憎恨,以病辭官。此后,孔尚則補任全椒知縣,當(dāng)?shù)厝嗣褙毨?,官員也多被譴謫,他請求減免當(dāng)?shù)刭x稅,又懲治魏國公徐弘基的犯法奴隸。經(jīng)巡按御史王雷臣推薦,入為刑部主事。弘光年間,孔尚則升任河南司郎中,與卜象乾、王效通、鄭洪猷、潘湛、袁定、劉延禟、朱輅、傅箕孺、宋祖乙、費景烷、張萬選、張景韶、夏供佑、王質(zhì)、董祖嘗、曾守意、王政敏、陸慶衍、汪鉉、陳儒樸、吳伯尚、陳謙、汪姬生、賈應(yīng)寵共事。刑部尚書解學(xué)龍對其相當(dāng)賞識,曾說「「深文者,苛之屬也?!挂虮活櫦烧吲e報,免職,不久回鄉(xiāng)。
人物簡介
【生卒】:1597—1658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字孔彰,號易庵,又號胥山樵,別號松濤散仙,存存居士。項元汴孫。其畫初學(xué)文徵明,后益進(jìn)于古,山水師法宋人,兼有元人氣韻。有《朗云堂集》。槜李詩系·卷二十二
圣謨,字孔彰,號易庵,自稱胥山樵,元汴之孫,畫得家法稱逸品著有朗云堂集
人物簡介
顏習(xí)孔,字心卓,山東沂州人,同進(jìn)士出身。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科進(jìn)士,令山西長治縣,多惠政。值明清改革,隱居不入城市。長子顏光斗,兩中副榜舉德行。
人物簡介
孔胤圭,山東曲阜縣(今山東省曲阜市)人??鬃拥诹宕鷮O。崇禎丁丑進(jìn)士。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科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進(jìn)士。崇禎十三年(1640年)任直隸曲周縣知縣。
人物簡介
【生卒】:1599—1671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名一作當(dāng),字仁父。沈國模弟子??滴蹙拍曛髦v姚江書院。其學(xué)兼綜諸儒,以致知為宗,求友改過為輔,尤嚴(yán)于儒、佛之辨。于講學(xué)時以危言動之,而不明言其過。聞?wù)邇?nèi)愧沾汗,退而相語曰:“比從韓先生來,不覺自失?!?/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任孔當(dāng),字任之,號貞野,山東兗州府濟(jì)寧州人。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jìn)士,兵部觀政,官陽曲縣知縣,時亢旱,躬禱小五臺山,大雨立降,晉王書“真民父母”四字旌之。尋丁外艱,起復(fù),陽曲民群詣晉府求再借任公,朝廷如其請,及旨下而晉陽已陷于賊矣。甲申家居,值寇變,孔當(dāng)倡義殺賊,鋒既交,有賊突持之,幾殆,賴翼者獲免。及寇殲而鄉(xiāng)勇頭目楊九驕橫難制,且不測,孔當(dāng)一以巽順待之,楊九感悟,頓首服眾,推孔當(dāng)監(jiān)軍,傳檄兗屬二十七城,望風(fēng)響應(yīng),聲動江淮??桩?dāng)負(fù)母南行,督師史可法招署兵部郎,贊幕府,不就,寄跡吳越間。丁母憂,扶柩歸里,筑室于城南道院,自號魯狷者??偤訔罘脚d、御史趙弘文欲薦之,曰堯舜之世尚有巢田。旋卒??桩?dāng)嘗寓嶧山,施方藥,來者悉勸以忠孝,土人感之,肖像古廟中,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直隸薊州人,字潛夫,一字光四。明崇禎十五年進(jìn)士。見朝事日非,不赴廷對,以所給牌坊銀助軍餉,隱居盤山。明亡,素服哭于野三載。清廷屢征不出。隱居教授,倡明理學(xué),成就甚眾。及卒,門人私謚安節(jié)。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三
李孔昭,字光四,號潛翁,薊州人。明崇禎癸未進(jìn)士。入國朝,不仕。私謚安節(jié)先生。有《秋壑吟》。
人物簡介
【生卒】:1603—1644 【介紹】: 明廣平府永年人,字孔嘉,又字井眉。崇禎四年進(jìn)士。授儀封知縣,調(diào)杞縣,擢吏部文選主事,歷太仆丞,閱馬近畿。聞李自成破居庸關(guān),馳入京,謁大臣策畫戰(zhàn)守。大順軍破京師后,投井死。有《君子亭集》。人物簡介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員,《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諱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號素園,北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人。崇禎四年進(jìn)士,歷任知縣、吏部文選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大理寺評事、太仆寺丞等職。甲申之變,佳胤殉國死節(jié),贈太仆寺少卿,謚節(jié)憫。入清,褒揚忠烈,賜謚端憫。有《申端憫公詩集》、《申端憫公文集》傳世。維基
申佳胤(1603年—1644年4月25日),字孔嘉,號浚源、素園。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人。明末官員、詩人、經(jīng)學(xué)家,甲申之變時自殺殉國,年四十二。南明追贈太仆寺少卿,謚節(jié)憫。清順治賜謚端憫。清雍正年間避諱清世宗改稱佳允、佳蔭、佳印。六歲喪父而孤,家庭貧困,經(jīng)濟(jì)方面無所仰賴,其母靠紡織維生,有時一日只食一餐。申佳胤自幼便以節(jié)操剛正自勵,面對他人不顯露饑寒的神色,他人無法看出其境況。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補生員。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進(jìn)士出身。崇禎六年(1633年),授河南開封府儀封縣知縣。儀封民風(fēng)勤謹(jǐn)簡樸易于治理,申佳胤減省繁苛的教條,打算與民休息;儀封縣原本多盜賊,申佳允嚴(yán)格實行保甲法,使盜賊無處容身,治安漸佳;遇到大雨不止,黃河決口,申佳胤親自冒著怒濤乘船組織民工堵塞決口;縣內(nèi)有大土豪,奸詐狡猾而擾亂治安,申佳胤將之捕捉處刑,縣境內(nèi)為之震撼。崇禎七年(1634年),申佳胤因有才改調(diào)杞縣。崇禎八年(1635年),流寇「掃地王」率萬人攻打杞縣縣城,城墻土垣多處崩塌,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并擊潰流寇,因之將土城改建磚城;其后流寇高迎祥等攻入河南,唐王朱聿鍵率兵勤王,勤王軍即將抵達(dá)開封府時,諸位省、府大吏甚為惶恐不安,聚集會議說:「留之,不聽。行,守土者且得罪?!股昙沿分鲝垼骸肝┲芡蹩闪糁?。」眾人稱善,于是用申佳胤之計。崇禎十年(1637年),因政績卓異,擢吏部文選司主事。上疏防備邊患之五項策略。崇禎十三年(1640年),升吏部考功司員外郎。佐理京察。因大學(xué)士薛國觀傾軋少詹事文安之,文安之因是崇禎辛未科會試主考官,申佳胤奉之為師,故受牽連,又因舉劾公正之事忤逆溫體仁,貶官出為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后升遷大理寺評事。再升太仆寺丞,于近畿巡閱御馬。崇禎十七年(1644年),以太仆寺丞奉旨出巡牧場。而聽聞李自成攻破居庸關(guān)后圍攻京師,情勢仍可避難躲藏,旁人勸申佳胤不要進(jìn)京,申佳胤流淚說:「固知京師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谷率?,申佳胤行山路回京,馳馬入都城,到處拜謁軍政大臣,籌畫與投遞守城戰(zhàn)之策略,都不被接受。申佳胤留給長子申涵光書信寫道:「行己曰義,順數(shù)曰命,義不可背也,命不可違也。吾受國恩,誓死相報,不復(fù)顧家矣;天下事莫不壞于貪生而畏死。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幃、于斗戰(zhàn),均死也。死數(shù)者,不死君父,蓋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義也,猶命也,我則行之?!谷率湃?,京師遭流寇攻陷。申佳胤穿戴整齊冠服,叩拜辭別年老母親,騎馬至王恭廠,隨從家仆請求申佳胤改換便服以逃避賊兵。申佳胤說:「吾起微賤,食祿十三年;國事至此,敢愛死乎!」兩個家仆圍守著不離去,申佳胤欺騙他們說:「吾不死也,我將擇善地焉?!瓜埋R向北叩拜,申佳胤看見一灌溉水田用的巨井,突然跳入巨井中,家仆大驚呼號,欲將申佳胤救出。但井水淺,只超過腹部高度,申佳胤喊道:「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過傷也。」于是坐地吸水而溺死,年四十二。南明福王監(jiān)國時追贈太仆寺少卿,謚節(jié)憫。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下詔褒揚甲申死難諸臣,賜謚端憫。申佳胤死后,名士陳子龍為其作〈申節(jié)憫公傳〉、殷岳為其作〈行狀〉,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編有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