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拋毬樂(拋毬樂)
(1).原為五言六句, 唐 人拋球催酒時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為詞牌名。單調(diào)三十字者始于 劉禹錫 ,四十字者始于 馮延巳 ,四十二字者見《云謠集雜曲子》無名氏詞,皆平韻。至 柳永 以舊曲名創(chuàng)為新調(diào),始有雙調(diào)一百八十七字體,仄韻。 唐 劉禹錫 《拋毬樂》詞之二:“幸有《拋毬樂》,一桮君莫辭?!眳㈤?span id="umoh6tq" class="book">《詞譜》卷二。
(2).曲牌名。一名《綵樓春》。屬北曲黃鐘宮。字?jǐn)?shù)與詞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南鄉(xiāng)子(南鄉(xiāng)子)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以詠南中風(fēng)物為題,故名。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始自 后蜀 歐陽炯 詞,雙調(diào)始自 南唐 馮延己 詞。單調(diào)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兩平韻,后轉(zhuǎn)為三仄韻;雙調(diào)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韻。
(2).曲牌名。屬北曲越調(diào)。字?jǐn)?shù)格律與詞的雙調(diào)五十六字體半闋相同。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收江南
曲牌名。屬北曲雙調(diào)。字?jǐn)?shù)定格據(jù)《九宮大成譜》,用在雙調(diào)套曲內(nèi)。 明 清 傳奇用此曲時,往往略有變化。
《國語辭典》:襯字(襯字)  拼音:chèn zì
曲家制曲時,每加添虛字于曲譜應(yīng)有字?jǐn)?shù)之外,稱為「襯字」。一般用以補(bǔ)足語氣或描摹情態(tài)。
《漢語大詞典》:卜算子
(1).詞牌名。 唐 駱賓王 作詩喜用數(shù)字,人稱“卜算子”,詞家遂取以為名。雙調(diào)四十四字,仄韻。又名《缺月掛疏桐》、《百尺樓》、《楚天遙》、《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為《卜算子慢》,雙調(diào)八十九字,仄韻。參閱詞律卷三、《詞譜》卷五。
(2).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宮。字?jǐn)?shù)與詞牌半闋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驀山溪(驀山溪)
(1).詞牌名。又名《上陽春》。雙調(diào)八十二字,仄韻。
(2).曲牌名。南北曲均屬大石調(diào)。字?jǐn)?shù)均與詞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柳青娘
曲牌名。屬北曲中呂宮。字?jǐn)?shù)定格據(jù)《九宮大成譜》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呂或正宮套曲內(nèi)。或加以變化,作為樂隊使用的嗩吶或胡琴伴奏樂曲。
《國語辭典》:燭影搖紅(燭影搖紅)  拼音:zhú yǐng yáo hóng
1.燭光明亮晃動的樣子。宋。王詵〈憶故人。燭影搖紅向夜闌〉詞:「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姑?。賈仲名《金安壽》第一折:「花遮翠擁,香靄飄霞,燭影搖紅,月梁云棟,上金鉤十二簾櫳?!?br />2.詞牌名。屬雙調(diào)。本名憶故人,乃王詵因憶故人所作。周邦彥增益其詞,以首句「燭影搖紅」為名。也稱為「歸去曲」。
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調(diào)引。管色配小工調(diào)或尺字調(diào)。
《漢語大詞典》:祝英臺近(祝英臺近)
(1).詞牌名。又名《寶釵分》、《月底修簫譜》、《燕鶯語》《寒食詞》。雙調(diào)七十七字,有平韻、仄韻兩體。
(2).曲牌名。屬南曲越調(diào)。字?jǐn)?shù)與同名詞調(diào)前半闕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折桂令
曲牌名。屬北曲雙調(diào)。字?jǐn)?shù)定格據(jù)《九宮大成譜》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騿斡米餍×?,或用在雙調(diào)套曲內(nèi)。
《國語辭典》:雜言詩(雜言詩)  拼音:zá yán shī
一種每句字?jǐn)?shù)不一,長短相間的古體詩。最短僅一字,長者可高達(dá)九、十字以上,通常以三、四、五、七字為多。
《國語辭典》:狹韻(狹韻)  拼音:xiá yùn
韻書中字?jǐn)?shù)較少的韻部。宋??灼街佟剁耔抡摗肪硭模骸竿酥姾醚邯M韻,累句以示人?!?/div>
《漢語大詞典》:寬韻(寬韻)
韻書中字?jǐn)?shù)多的韻部。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 圣俞 戲曰:‘前史言 退之 為人木強(qiáng),若寬韻可自足,而輒旁出;窄韻難獨用,而反不出,豈非其拗強(qiáng)而然歟?’”
《漢語大詞典》:畫眉序(畫眉序)
曲牌名。亦名《京兆序》。屬南曲黃鐘宮。字?jǐn)?shù)定格據(jù)《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五、七、九、七、七、六(七句)。古格第一句三字,馀同。用作過曲。
《漢語大詞典》:調(diào)笑令(調(diào)笑令)
(1).詞牌名。又名《宮中調(diào)笑》、《轉(zhuǎn)應(yīng)曲》等。單調(diào)。分兩體:一體為三十二字,平仄韻換葉。起句二字重迭。又一體仄韻三十八字,詞之前用七言古詩八句,并以詩的末句二字,為詞的首句二字。
(2).曲牌名。屬北曲越調(diào)。字?jǐn)?shù)與詞牌三十八字體相同,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襯句(襯句)
曲詞中在曲律規(guī)定的字?jǐn)?shù)之外,為了補(bǔ)足語氣,增加聲情色彩的需要而增加的句子。詳“ 襯字 ”。
《國語辭典》:襯字(襯字)  拼音:chèn zì
曲家制曲時,每加添虛字于曲譜應(yīng)有字?jǐn)?shù)之外,稱為「襯字」。一般用以補(bǔ)足語氣或描摹情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