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10,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黌塾
校學
校序
黌室
學屋
專門學校
文庠
學園
文學
庠序
儒學
小學
四門
同學
鄉(xiāng)校
《漢語大詞典》:黌塾(黌塾)
學校。 沈惟賢 《〈萬國演義〉序》:“即黌塾之師,用以發(fā)明事理,啟牖來學,亦於是乎汲汲焉?!币隇樵谛Wx書、學習。 梁啟超 《譯印政治小說序》:“彼夫綴學之子,黌塾之暇,其手《紅樓》而口《水滸》,終不可禁?!?/div>
《漢語大詞典》:校學(校學)
學校。 漢 揚雄 《法言·孝至》:“辟廱以本之,校學以教之,禮樂以容之,輿服以表之。” 宋 文彥博 《圣駕幸太學賦》:“尚乃惕嚴衷而馭朽,思嘉謨而涉淵,以為治國之道,校學為先。”
分類:校學學校
《漢語大詞典》:校序
古代稱學校。北齊書·邢邵傳:“列校序于鄉(xiāng)黨,敦詩書于郡國。”
分類:學校
《漢語大詞典》:黌室(黌室)
學校。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詩:“黌室青衿盡,渠門火旆揚?!?/div>
分類:學校
《漢語大詞典》:學屋(學屋)
指學校。《安徽捻軍傳說故事·龔得起手》:“聽說他沒進過學屋門,習的能寫能算。”
分類:學校
《漢語大詞典》:專門學校(專門學校)
泛指按專業(yè)門類設置的學校。分高等專門學校和中等專門學校等。高等專門學校如工業(yè)大學、農業(yè)大學、化工學院、外交學院等;中等專門學校如林業(yè)學校、水利學校、師范學校等。 巴金 《家》二:“他們進的是外國語專門學校。我早就告訴過媽了?!?丁玲 《夢珂》:“ 澹明 ,一個專門學校的圖畫教員?!?/div>
《漢語大詞典》:文庠
學校。 宋 范仲淹 《上時相議制舉書》:“今文庠不振,師道欠缺?!?/div>
分類:學校
《漢語大詞典》:學園(學園)
學校。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立達五周年紀念感想》:“現(xiàn)在全學園中,眼見立達誕生的人,已經很少?!?/div>
分類:學校
《國語辭典》:文學(文學)  拼音:wén xué
1.廣義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現(xiàn),而以文字記述的著作;狹義則專指以藝術的手法,表現(xiàn)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
2.職官名。漢時州郡及王國都設置?!妒酚?。卷一二一。儒林傳。公孫弘傳》:「能通一蓺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門四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論語。先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顾?。邢炳。疏:「夫子門徒三千,達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br />2.文體的四種形式。指奏議、書論、銘誄、詩賦?!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div>
《國語辭典》:庠序  拼音:xiáng xù
庠與序,皆為古時學校的名稱?!睹献印A夯萃跎稀罚骸钢斺孕蛑?,申之以孝悌之義?!?jié)h。班固〈東都賦〉:「是以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國語辭典》:儒學(儒學)  拼音:rú xué
1.儒家的思想教義。如:「中國向來以儒學為宗。」
2.稱舊時府廳州縣的教官為「儒學」?!度辶滞馐贰返谝话嘶兀骸改慵仁巧鷨T,如何黑夜酗酒!帶著送在儒學去!」
《國語辭典》:小學(小學)  拼音:xiǎo xué
1.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如:「國民小學」。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br />2.研究文字字形、字義及字音的學問。包括文字學、聲韻學及訓詁學。
3.宋人稱灑掃、應對、進退之類的儀節(jié)為「小學」。
4.小道,末流瑣屑之學?!蛾悤?。卷三○。列傳。傅縡》:「頃代澆薄,時無曠士,茍習小學,以化蒙心,漸染成俗,遂迷正路?!?/div>
《漢語大詞典》:四門(四門)
(1).指明堂四方的門。書·舜典:“賓于四門,四門穆穆。”《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闢四門而開四聰?!?br />(2).學校名,即四門學。舊唐書·歸崇敬傳:“其國子、太學、四門三館,各立五經博士?!痹敗?四門學 ”。
(3).佛經有 釋迦牟尼 ( 凈飯王 太子)出四門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傳說。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 殷 鑒四門,幽求六歲?!?李善 注引《瑞應經》曰:“太子至十四,啟王出游,始出城東門,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車,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門,天帝化作老人,迴車而還,愍念人生丁壯不久。太子出城西門,天帝化作死人,迴車而還,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門,天帝化作沙門,太子曰:‘善哉,唯是為快。’即迴車還,念道清浄,不宜在家?!?br />(4).武術名詞。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種架勢。《負曝閑談》第二回:“因他四門開得好,蒙本處提標營營官的少爺賞識了,替他補了一分糧,又給了他一道八品軍功的奬札。”參見“ 四門斗里 ”。
《漢語大詞典》:四門學(四門學)
古代學校名。 北魏 正始 四年創(chuàng)立四門小學,初設于京師四門,后與太學同在一處。 唐 代四門學為大學,隸國子監(jiān),傳授儒家經典,性質與國子學、太學同,惟學生家庭出身品級較低。 隋 代及 北宋 亦設四門學,存在時間很短。 元 以后廢。參閱新唐書·選舉志上。
《漢語大詞典》:四門斗里(四門斗里)
一種拳術架勢。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兩個差人慌忙搬了行李,趕著扯他,被他一個四門斗里打了一個仰八叉?!?/div>
分類:拳術架勢
《國語辭典》:同學(同學)  拼音:tóng xué
1.同師受業(yè)。《莊子。知北游》:「娿荷甘與神農,同學于老龍吉?!埂吨軙?。卷四○。宇文孝伯傳》:「及長,又與高祖同學?!?br />2.同師受業(yè)的人。如:「我們是大學的同班同學。」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校(鄉(xiāng)校)
古代地方學校。 周 代特指六鄉(xiāng)州黨的學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鄭人 游 於鄉(xiāng)校以論執(zhí)政。” 杜預 注:“鄉(xiāng)校,鄉(xiāng)之學?!?鄭國 謂學為校。” 晉 袁宏 后漢紀·光武帝紀四:“更拜 恂 ( 寇恂 )為 汝南 太守。郡中無事,乃修鄉(xiāng)校,能為《左氏春秋》者,親與學焉?!?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 關子開 ,頗有前輩風,嘗為鄉(xiāng)校直學?!?明 宋濂 《故天臺朱府君霞塢阡表》:“及游鄉(xiāng)校,擩嚌羣經,食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