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878,分192頁顯示  上一頁  115  116  117  118  119  121  122  123  124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苾芻習學略法
修學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梵學
密學
異學
常隨佛學
授學無學人記品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
無學
無學果
無學道
進學經(jīng)
提婆為利養(yǎng)學神通
絕學
苾芻習學略法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之略名。
修學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修習研學佛道也。法華經(jīng)藥草喻品曰:「漸漸習學,悉當成佛?!?/div>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元拔合思巴集。
梵學
【佛學大辭典】
(雜語)謂佛學也。甘澤謠曰:「圓觀者,大歷末雒陽惠林寺僧。能事田園,富有粟帛,梵學之外,音律大通。」
密學
【佛學大辭典】
(雜語)密教之學行也。
異學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異于我道之學問。毀斥之稱。涅槃經(jīng)一曰:「摧伏異學壞正法者。」散善義曰:「異見異學?!?/div>
常隨佛學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普賢十大愿之一。(參見:普賢)
【佛學常見辭匯】
普賢十愿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謂佛從初發(fā)心精進不退,不惜身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jīng)典,積如須彌,乃至成道說法度生,所有法行,悉愿隨順修學。故云常隨佛學。(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授學無學人記品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法華經(jīng)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聲聞乘四果中預流、一來、不還之三果云學人,阿羅漢果云無學人。此品記法華跡門三周說法中之因緣周,由于彼等聞往昔之因緣,初回小乘心,發(fā)無上菩提心,佛于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故謂之授學無學人記品,常略名人記品。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唐道宣撰。條錄新學沙彌應(yīng)遵奉之律儀者。又略云教誡律儀。
無學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聲聞乘四果中,前三果為有學,第四阿羅漢果為無學。學道圓滿,不更修學也。法華玄贊一曰:「戒定慧三,正為學體,進趣修習名為有學,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狗ㄈA嘉祥疏九曰:「若緣真之心更有增進義,是名為學。緣真之心已滿,不復進求,是名無學?!?br />【佛學常見辭匯】
在聲聞乘四果中,前三果為有學,第四果阿羅漢為無學。有學是還要上進修學的意思,無學就是學道圓滿不更修學的意思。
無學果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修行位到第四果之人也。即阿羅漢果。
【佛學常見辭匯】
證得無學果位的人,即阿羅漢。
無學道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三道之一。謂斷三界諸惑已盡,證真諦之理,不更要學修之圓滿智慧,即阿羅漢之無漏智也。
【三藏法數(shù)】
謂聲聞斷三界見、思惑盡,真諦之理究竟,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即第四果阿羅漢也。(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進學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說孝順,仁慈,惠施等法。
提婆為利養(yǎng)學神通
【佛學大辭典】
(故事)有四說,一從佛學。五分律三曰:「時世尊受諸大聲聞與阿耨達龍王之請,調(diào)達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恥從佛,愿學通法。佛為教于安居中得神通?!苟男蘖_陀比丘學。增一阿含經(jīng)四十六曰:「提婆達多從修羅陀比丘學沙門威儀禮節(jié)。是時提婆達多請說神通道,比丘為說其法。達多不久而得?!谷龔氖﹀热~波學。毗奈耶破僧事十三曰:「提婆達多未得圣果時世饑荒,乞食難得,有諸神通者或往他洲,或往天取食。提婆達多見之,欲得神通,詣佛請教。佛知彼起逆罪,勸三學不教通法。提婆去往憍陳如乃至五百上座請教。諸比丘知佛意,亦不教。更去詣十力迦葉波,彼不知佛圣意,即教之。達多受其教而得神通?!顾膹陌㈦y學。出曜經(jīng)十五曰:「時有比丘名調(diào)達,聰明廣學,十二年間坐禪入定,心不移易,誦佛經(jīng)六萬,象不勝載。后意轉(zhuǎn)退,漸生惡念,意望供養(yǎng),至世尊所,請說神通之法,世尊知彼惡意,說四非常法,不許通法。去至舍利弗目連所,二比丘亦同佛,調(diào)達念阿難我弟,彼必教我。詣阿難所請,阿難為說其法。調(diào)達聞已,在閑處專心一意,由粗入細,以心舉身,以身舉心,身心俱合,漸漸離地,乃至石壁無礙?!怪嵌日撌?、十誦律三十七亦同。
絕學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傳心法要上曰:「古人心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