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69—1128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元禮。劉安節(jié)從弟。哲宗紹圣四年進士。與安節(jié)時稱二劉,為鄉(xiāng)里所推。累官侍御史,上疏直言宰相蔡京罪數(shù)十條,又與中丞石公弼共劾之,京罷相。遷右諫議大夫,知婺州?;兆谛统踔率恕S小秳⒔o諫集》。全宋詩
劉安上(一○六九~一一二八),字元禮,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少以文行知名,與從兄劉安節(jié)并稱“二劉”。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調(diào)錢塘尉,遷縉云令,登州教授。徽宗大觀元年(一一○七),除提舉兩浙學事,召對,留為監(jiān)察御史。二年,遷侍御史。三年,遷諫議大夫。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中書舍人召。三年,除給事中。時蔡京復相,力請外任,歷知壽、婺、邢、壽春、舒等州府。宣和七年(一一二五)提舉南京鴻慶宮。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致仕。高宗建炎二年卒,年六十。有詩五百篇,制誥雜文三十卷,已佚。寧宗嘉定中知溫州留元剛收集遺文刻《二劉文集》,中有《劉給事文集》五卷。事見本集附錄薛嘉言所撰行狀、《宋元學案》卷三二。 劉安上詩,以原鮑氏知不足齋藏朱彝尊跋鈔本《劉給事文集》(藏上海圖書館)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原劉氏嘉業(yè)堂藏孫衣言校并題記鈔本(簡稱鈔本,藏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清光緒瑞安孫氏《永嘉叢書》所收同治十二年孫詒讓校并記武昌書局刻本(簡稱永嘉本)。新輯得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九六五
劉安上(一○六九——一一二八),字元禮,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少與從兄安節(jié)俱師事程頤,以學行為鄉(xiāng)里所推。登紹圣四年進士第,調(diào)杭州錢塘尉,遷處州縉云縣令,除登州州學教授。大觀初,除提舉兩浙學事,未行,留為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侍御史、諫議大夫。丁母憂離任。政和初以中書舍人召,踰年除給事中。力請外任,除徽猷閣待制知壽州,后歷知邢州、壽春府、舒州,所至皆有惠政。宣和初致仕,建炎二年卒,享年六十。著有詩五百篇、制誥雜文三十卷,藏于家。見《劉給諫集》附錄薛嘉言所撰《行狀》。
人物簡介
【生卒】:?—1130 【介紹】: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進士?;兆谛统鯙樽笏纠?,累擢徽猷閣待制、知河間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知樞密院事汪伯彥同主和。逐李綱、張所,殺上書言事之太學生陳東及歐陽澈。進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揚州,潛善得淮北警報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倉皇南渡,為中丞張澄所劾,罷為觀文殿學士、知江寧府,旋落職,責置英州。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黃潛善(?——一一三○),字茂和,邵武軍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潛厚弟。元符三年登進士第。政和中,提舉利州路學事;八年,提點利州路刑獄。宣和初為左司郎,擢戶部侍郎。后以徽猷閣待制知河間府,為高陽關(guān)路安撫使。靖康二年初,將本路兵至東平援康王趙構(gòu),康王承制拜副元帥。高宗即位,拜中書侍郎。建炎元年八月,擢尚書右仆射;二年十二月,進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與右相汪伯彥力唱和議,排李綱,抑宗澤,害忠良。三年二月,中丞張澄劾其誤國二十大罪,乃罷相、落職、分司、衡州居住,又責置英州。此年十二月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七三《奸臣傳》三有傳,又見《宋會要輯稿》刑法二之六二、兵一二之一九,《宋史》卷二四、二五《高宗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人物簡介
【生卒】:?—1130 【介紹】: 宋懷州人,字士美,自號李浪子。徽宗大觀二年上舍及第。善謳謔,能蹴鞠,常以街市俚語為詞曲。因善事內(nèi)侍,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宣和六年為少宰兼中書侍郎,都人稱為浪子宰相。欽宗時升太宰,力主割地求和,遭陳東等數(shù)百人斥責,罷相。高宗建炎初以主和誤國責潯州安置。全宋詩
李邦彥(?~一一三○),字士美,懷州(今河南沁陽)人?;兆诖笥^二年(一一○八)上舍及第,試符寶郎。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拜少宰。欽宗靖康初進太宰。不久罷相,出知鄧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主和誤國責授建寧軍節(jié)度副使,安置潯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八)。四年,卒于桂州(同上書卷六七三)。贈觀文殿大學士,謚和文(同上書卷七二六)。《宋史》卷三五二有傳。全宋文·卷三三二○
李邦彥(?——一一三○),字士美,懷州(治今河南沁陽)人。大觀二年上舍及第,試符寶郎??∷里L姿,為文敏而工,應對便捷,善謳謔,能蹴鞠,每綴街市俚語為辭曲,自號李浪子。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宣和三年,除尚書右丞;五年,轉(zhuǎn)左丞;六年,拜少宰,都人目為浪子宰相。靖康初升太宰,主割地講和,士庶痛斥之,乃自請罷。建炎初以主和誤國,責授建武軍節(jié)度副使,潯州安置,四年卒,謚文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二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71—1139 【介紹】: 宋滄州樂陵人,徙齊州,字元直。哲宗紹圣元年進士?;兆跁r累官河北都轉(zhuǎn)運使。高宗即位,除知揚州,改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揚州。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兵變,與張浚倡議勤王。拜右相,進航海避金兵之策,尋罷相。紹興元年復任左相,力傾秦檜,罷檜右相,遂獨秉政,屢請興師復中原。然挾私用人,排斥李綱、趙鼎等主戰(zhàn)派。曾立江、浙、湖南諸路月椿錢,大為東南患。卒謚忠穆。有《忠穆集》。全宋詩
呂頤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滄州樂陵(今山東樂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齊州,遂為齊州(今山東濟南)人。哲宗紹圣元年(一○九四)進士。歷成安尉,密州司戶參軍,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轉(zhuǎn)輸功累官河北都轉(zhuǎn)運使。以病辭,提舉崇福宮。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揚州。三年,金人犯揚州,拜同簽書樞密院事、江淮兩浙制置使,改江南東路安撫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幾,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御營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罷充醴泉觀使,旋為建康府路安撫大使,兼知池州(同上書卷三二、三四)。紹興元年(一一三一),以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宣撫淮南,旋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同上書卷四四、四九)。三年罷,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同上書卷六八)。五年,為荊南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書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兩浙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臨安府(同上書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觀使(同上書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贈秦國公,謚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八卷?!?a target='_blank'>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傳?!晤U浩詩,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他書,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全宋文·卷三○四二
呂頤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齊州(治今山東濟南)人。紹圣元年進士,歷密州司戶參軍、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轉(zhuǎn)運副使、都轉(zhuǎn)運使。高宗即位,除知揚州。建炎三年,拜同簽書樞密院事、江淮兩浙制置使,改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江寧府。苗傅等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書右仆射、中書侍郎兼御營使,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次年,以與趙鼎不協(xié),罷為醴泉觀使。尋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張琪之亂。紹興元年拜少保、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江淮荊浙諸軍事,開府鎮(zhèn)江。三年,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罷相,提舉洞霄宮。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謚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呂忠穆公奏議》。見《宋史》卷三六二本傳,《宋宰輔編年錄》卷一四、一五。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72—1144 【介紹】: 宋常州江陰人,徙丹陽,字魯卿。葛書思子。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遷太常卿兼諭德,采春秋戰(zhàn)國以來歷代太子善惡成敗之跡,日進數(shù)事。除國子祭酒。歷知汝、湖、鄧州,遭朱勔誣告罷歸。高宗建炎中復知湖州,歲大饑,發(fā)官廩賑濟于民。紹興中請祠歸。卒謚文康。有《丹陽集》。全宋詩
葛勝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魯卿,常州江陰(今屬江蘇)人(《宋史》作丹陽人,誤。丹陽是其晚年寓居,見本集卷二一《里中無居寓丹陽縣書懷》)。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元符二年(一○九七),官杭州司理參軍?;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為兗州教授。崇寧二年(一一○三),入為太學正。大觀元年(一一○七),充提舉議歷所檢討,兼宗正丞。二年,遷禮部員外郎,以事責知歙州休寧。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召復原職。四年,擢國子司業(yè)。六年,除國子祭酒,以言事落職提舉江州太平觀。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起知汝州,因拒宦官李彥括田,徙湖州。六年,移鄧州,以在湖州時忤朱勔,落職食祠祿。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起再知湖州。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致仕歸。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謚文康。有《丹陽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四卷,其中詩七卷。事見本集卷末附其婿章倧《文康葛公行狀》,《宋史》卷四四五有傳?!「饎僦僭?,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殘本《永樂大典》。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六四
葛勝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魯卿,常州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書思子。登紹圣四年進士第。元符三年中宏詞科,為第一,除兗州教授。差提舉議歷所檢討官兼宗正丞,遷禮部員外郎。以議原廟事得罪,責知休寧縣。復召為禮部員外郎,權(quán)國子司業(yè),遷太常少卿,徙太府少卿,除國子祭酒。尋知汝州,改湖州,徙鄧州,罷。建炎中復知湖州,官至顯謨閣待制,紹興初乞祠歸,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謚文康。著有《丹陽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續(xù)編《太常因革禮》?!?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74—1138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康侯。胡淵子。哲宗紹圣四年進士。歷太學博士、提舉湖南、成都學事,以不肯阿附,為蔡京、耿南仲所惡。高宗即位,為給事中、中書舍人,上《時政論》二十一篇,力陳恢復方略。旋以疾求去,不允,除兼侍讀,專講《春秋》。后因反對重用朱勝非去職,提舉宮觀。卒謚文定。有《春秋傳》、《資治通鑒舉要補遺》等。全宋詩
胡安國(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寅父。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除江陵府學教授,為太學博士。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通判成德軍。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提舉成都府路學事。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提舉江南東路學事。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中書舍人,以右文殿修撰知通州。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除給事中。五年,提舉江州太平觀。八年,卒,年六十五。謚文定。有《春秋傳》傳世。文集十五卷、《資治通鑒法要補遺》一百卷,皆已佚。事見《斐然集》卷二五《先公行狀》,《宋史》卷四三五有傳。今錄詩二十二首。全宋文·卷三一四六
胡安國(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寧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年二十四中紹圣四年進士,哲宗親擢第三。為太學博士,足不躡權(quán)門。提舉湖南學事,除通判成德軍。政和元年,除提舉成都學事。父沒終喪,稱疾不仕。除屯田郎、太常少卿、起居郎,皆辭。朝旨屢趣行,除中書舍人,賜三品服。出為右文殿修撰、知通州。紹興元年,除給事中,尋兼侍讀。落職提舉仙都觀。五年,除徽猷閣待制、知永州,辭。提舉江州太平觀,令纂修所著《春秋傳》(存)。除知永州,辭,復提舉江州太平觀,進寶文閣直學士。八年四月卒,年六十五。詔贈四官,謚曰文定。著有文集十五卷,《資治通鑒舉要補遺》一百卷。見胡寅《先公行狀》(《斐然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五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34 【介紹】: 宋開封陳留人,字子我,號七里先生。江休復孫。欽宗靖康元年,以薦賜同進士出身。除承務郎、諸王府贊讀。上書辨宣仁后誣謗,遭黜,渡江寓居桐廬之鸕鶿源。高宗建炎初召為兵部員外郎。紹興三年,權(quán)太常少卿。有《自然庵集》。全宋詩
江端友(?~一一三四),字子我,開封(今屬河南)人。鄰幾孫,端禮弟。早年隱居,不赴科舉(《景迂生集》卷一九《壽昌縣君劉氏墓志銘》)。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賜同進士出身(《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四二),為諸王府贊讀。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官兩浙福建路撫諭使。紹興二年(一一三二),主管江州崇道觀。四年,卒于溫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七、五八、七四)。有《七里先生自然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已佚。今錄詩六首。全宋文·卷二九一九
江端友(?——一一三四),字子我,自號七里先生,陳留(今河南開封)人。初隱居不仕,靖康元年,以吳敏薦其素有高行,詔賜同進士出身,除承務郎、諸王府贊讀。上書辯宣仁誣謗,遭黜。建炎元年七月,召為兵部員外郎,改禮部,遷太常少卿。紹興二年請祠,主管臺州崇道觀。次年,以祠部員外郎、兼權(quán)太常少卿主管溫州神主。紹興四年卒,年六十馀。著有《自然庵集》。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七、禮一一之四、禮一五之一二,《宋史翼》卷一一。
人物簡介
【生卒】:1074—1127 【介紹】: 宋潭州長沙人,字彥成。譚章子。哲宗元符三年進士。時王氏學盛行,世績置其書不觀。又中詞學兼茂科,除秘書省正字。不附蔡攸、梁師成。久次不遷。官吏部,幸臣妄引恩澤任子,持不與。擢中書舍人,上言謹命令、惜名器等六事,為當路所疾。進給事中兼侍讀,改禮部侍郎。金騎南下,扈車駕至金帥帳,以十害說其用事者,金人聳聽。張邦昌令直學士院,稱疾不起。以憂卒。建炎初追謚端潔。有文集及《易傳》、《奏議》、《外制》、《師陶集》等。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譚世績(一○七四——一一二七),字彥成,潭州長沙(今湖南長沙)人。元符三年第進士,教授郴州,又中詞學兼茂科,除秘書省正字。后為司門員外郎、遷吏部,后擢中書舍人,言為當路所疾,以徽猷閣待制知婺州。進給事中兼侍讀,改禮部侍郎。張邦昌僭國,令直學士院,稱疾不起。建炎元年以憂卒,年五十四,贈端明殿學士。有《易傳》十卷、《本朝宰執(zhí)表》八卷、文集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七有傳,又見《宋史》卷二○二、二○三、二○八等。
人物簡介
謝克家(?——一一三四),字任伯,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紹圣四年進士。建炎初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坐嘗事偽庭落職。二年,試尚書吏部侍郎。三年,試兵部侍郎,罷知泉州,四年為參知政事。紹興元年乞祠,提舉臨安洞霄宮。三年,復知泉州,移平江府,又知臺州。四年,以資政殿學士知衢州,卒。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六、一六、二六、二八、三六、四一、四八、六四、七○、七八及《全宋詞》第二冊第七一五頁。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75—1127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子安,一字安常。第進士,又中詞學兼茂科。歷官太學博士、太常少卿、中書舍人,出知拱州。欽宗靖康初提舉醴泉觀。金人立張邦昌,拒受其偽命,憂憤廢食而卒。全宋文·卷三○四○
李熙靖,(一○七五——一一二七),字子安,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公弼子。擢進士第,又中詞學兼茂,為太學正,升博士,除提舉河東學事,留為兵部員外郎。忤王黼,左遷太常少卿。黼罷,拜中書舍人,出知洪州。靖康初為顯謨閣待制,提舉醴泉觀。金人立張邦昌,命熙靖權(quán)直學士院,拒命,憂憤而卒,年五十三,追贈端明殿學士。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宋史》卷三五七《李熙靖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76—1141 【介紹】: 宋潤州丹陽人,字公巽。哲宗元符三年進士?;兆跁r,除秘書郎,拜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因劾內(nèi)侍梁師成強市百姓墓田,增辟園池,黜守宣州。欽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知越州兼浙東安撫使。高宗建炎改元,上疏乞請減上供數(shù)額。紹興二年,除參知政事。秦檜劾其專擅,罷去。好古博雅,工畫及篆籀,有《忠惠集》。門人私謚忠惠。全宋詩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丹陽(今屬江蘇)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進士,為侍親不仕。親喪服闋,除議禮局編修官?;兆谡賹?,除秘書郎。大觀元年(一一○七),除著作佐郎。二年,遷起居郎。政和三年(一一一三),除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因劾內(nèi)侍梁師成,出知宣州。欽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知越州兼浙東安撫使。這`高宗紹興初,除翰林學士承旨,尋除參知政事。秦檜劾其專擅,罷去。十一年,卒,年六十六。謚忠惠。著有《忠惠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十卷。事見《忠惠集》附錄《孫繁重刊翟氏公巽埋銘》,《京口耆舊傳》卷四、《宋史》卷三七二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三二○五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潤州丹陽(今屬江蘇鎮(zhèn)江)人。元符三年進士及第,以親老不調(diào)者十年。擢議禮局編修官,召對,徽宗嘉之,除秘書郎。久之,召除著作郎,遷起居郎,除中書舍人。出知襄州,移知濟州,復知唐州,以謝章自辨罷。未幾起知陳州,召拜中書舍人,命同修《哲宗國史》,遷給事中。出守宣州,召為吏部侍郎,出知廬州,徙密州。欽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改顯謨閣學士,知越州兼浙東安撫使。紹興元年,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除參知政事、同提舉修政局。忤秦檜,罷去。紹興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卒于平江府常熟縣寓所,享年六十有六。所著有《忠惠集》三十卷、《東漢通史》五十卷、《圃學》五卷、《人物志》五卷、《廣聞》三卷。事見《翟氏公巽埋銘》(《忠惠集》附錄),《宋史》卷三七二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76—1134 【介紹】: 宋中山陽曲人,字履道,號初寮。哲宗元符三年進士。徽宗政和中,自秘書少監(jiān)除中書舍人,擢御史中丞。以疏劾蔡京,遷翰林學士承旨。宣和元年,拜尚書右丞。三年,遷左丞。五年,授燕山府路宣撫使,知燕山府。遼降將郭藥師同知府事,驕橫跋扈,安中不能制,曲意奉之。召還,為大名府尹。欽宗靖康初,為言者所劾,累貶象州安置。善屬文,尤工四六。有《初寮集》。全宋詩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此據(jù)《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及《宋史》本傳推算,如按《文忠集》卷一五《跋初寮王左丞贈曾祖詩及竹林泉賦》所記推算,生年提前一年),字履道,號初寮,中山陽曲(今山西太原)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進士。調(diào)瀛州司理參軍、大名縣主簿,歷秘書省著作郎?;兆谡烷g,除中書舍人,擢御史中丞。疏蔡京罪,為翰林學士,遷承旨。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拜尚書右丞,三年,為左丞。五年,主聯(lián)金攻遼,授慶遠軍節(jié)度使、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知燕山府(《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一之二○)。七年,宋金啟釁,以上清寶箓宮使兼侍讀召還(同上書職官五四之一一)。除建雄軍節(jié)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欽宗靖康初,連貶隨州、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內(nèi)徙道州,尋放自便。紹興四年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五),年五十九。有《初寮集》七十六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八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二有傳。 王安中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初寮集》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簡稱抄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卷。全宋文·卷三一五○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字履道,號初寮,中山曲陽(今河北曲陽)人。元符三年進士及第,調(diào)瀛州司理參軍、大名縣主簿。歷秘書省著作郎。政和間為中書舍人,擢御史中丞。因疏劾蔡京,遷翰林學士,又遷承旨。宣和初拜尚書右丞。三年,為左丞。五年,授慶遠軍節(jié)度使、燕山府路宣撫使,與遼降將郭藥師同知府事。藥師跋扈,安中不能制。召還,除檢校太保、建雄軍節(jié)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為言者所論,罷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嵩山崇福宮。累貶象州安置。紹興初,復左中大夫。四年,卒,年五十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二有傳。事跡又見周必大《初寮集序》(《初寮集》卷首),《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五。
人物簡介
【生卒】:1077—1148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少蘊,號石林。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為丹徒尉?;兆诔圻w翰林學士,極論士大夫朋黨之弊。帥潁昌府,發(fā)常平粟賑民,抵制宦官楊戩等搜括,捕抑貪吏,遭廢黜。高宗即位,除戶部尚書,遷尚書左丞。紹興中,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致力于抗金防務及籌措軍餉。官終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平生嗜學博洽,尤工于詞。有《建康集》、《石林詞》、《避暑錄話》、《石林燕語》、《石林詩話》等。全宋詩
葉夢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蘊,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后定居吳興弁山,家有石林園,因號石林居士。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除起居郎,二年,遷翰林學士,三年,出知汝州,尋落職,提舉洞霄宮。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起知蔡州,移帥穎昌府。忤楊戩、李彥,提舉鴻慶宮。欽宗靖康元年(一○二六),知杭州(《乾道臨安志》卷三)。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落職,提舉太平觀。二年,為翰林學士兼侍讀。三年,罷歸湖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一六、一七、一八、二○)。紹興元年(一○三一),起為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壽春等六州宣撫使,抗擊金兵。十二年冬,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十四年,請老,提舉洞霄宮。十六年,致仕(同上書卷一四七、一四八、一五二、一五四)。十八年,卒于湖州。葉氏家富藏書,著述繁多,《石林總集》一百卷等,已佚;有《石林居士建康集》(《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十卷,今存八卷,系帥建康時詩文)、《石林燕語》、《避暑錄話》、《巖下放言》等傳世?!?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夢得詩,以毛晉汲古閣原藏明抄本《石林居士建康集》為底本,校以鄧邦述校跋清影印抄宋刻本(簡稱影宋本)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詞學圖錄
葉夢得(1077-1148) 字少蘊,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人,居烏程。有《石林詞》。全宋文·卷三一六二
葉夢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蘊,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后卜居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卞山之石林谷,因自號石林居士。紹圣四年登進士第,調(diào)丹徒尉。大觀中,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以忤童貫,降龍圖閣直學士、知汝州,尋落職奉祠。政和中,起知蔡州,歷知潁昌府、應天府、杭州,或起或廢。高宗建炎二年,復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尋除戶部尚書。三年二月,拜尚書左丞。以與宰相朱勝非意見不合,執(zhí)政十四日而罷,以資政殿學士歸隱卞山。紹興元年,起為江南東路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壽春等六州宣撫使,次年罷。八年,再任江東安撫制置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兩鎮(zhèn)建康,布置江防,多得其力。升資政殿大學士、觀文殿學士,移知福州。十六年,拜崇信軍節(jié)度使致仕。十八年卒,年七十二。夢得博學強記,著書三十馀種。今尚存《春秋讞》、《春秋考》、《春秋傳》、《石林燕語》、《避暑錄話》、《老子解》、《石林詩話》、《石林詞》等十七八種?!?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