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3 【介紹】: 宋潤州丹陽人,字安道。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進士。累官殿中丞,為秘閣校理。出知常州,歷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兼發(fā)運司事,于真、楚、泰州及高郵軍置斗門以利蓄泄灌溉;又增常平倉儲積備荒。召修起居注。西夏起兵,論恢復(fù)民兵,施行于河東路,為諸路效仿。進兵部郎中、權(quán)知開封府,馭吏嚴肅。為呂夷簡所忌,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邊防雜事》。官終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
全宋詩
吳遵路(九八八~一○四三),字安道,丹陽(今屬江蘇)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進士。仁宗天圣中歷知崇、洪、宣州,徙陜西都轉(zhuǎn)運使,遷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慶歷三年卒,年五十六(《東都事略》卷一一五)。事見《京口耆舊傳》卷三《吳淑傳》,《宋史》卷四二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三二九
吳遵路(九八八——一○四三),字安道,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吳淑子。大中祥符五年進士。累官殿中丞,為秘閣校理。上奏忤章獻太后,出知常州。明道中為司封員外郎、權(quán)開封府推官,改三司鹽鐵判官,加直史館,為淮南轉(zhuǎn)運副使。景祐中遷工部郎中,坐失按降知洪州。康定元年除天章閣待制,進兵部郎中、權(quán)知開封府。慶歷初出知宣州,后徙陜西都轉(zhuǎn)運使,遷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慶歷三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四二六有傳,又見《隆平集》卷一四,《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三、一一九、一二六、一三一、一三二、一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1064 【介紹】: 宋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累遷集賢校理,以諫罷范仲淹事被貶監(jiān)筠州酒稅。慶歷中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再使契丹,以習契丹語被責,復(fù)遭茹孝標中傷,遂棄官返鄉(xiāng)。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經(jīng)制廣南東西路賊盜。尋又助狄青平定儂智高,留廣西處置善后事宜。加集賢院學士,徙潭、青州。嘉祐間交阯進擾,任廣西體量安撫使。后以尚書左丞知廣州。有《武溪集》。
全宋詩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初為贛縣尉,累擢集賢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論范仲淹謫官事,貶監(jiān)筠州酒稅。遷知英州。慶歷間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語詩出知吉州?;实v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賢院學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廣州。官至工部尚書。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謚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銘》,《宋史》卷三二○有傳?!∮嗑冈姸恚悦鞒苫拍晏K韡等刻《武溪集》為底本(藏北京圖書館),參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劉穩(wěn)刻本(簡稱劉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輯得的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粵詩·卷二二
余靖(一○○○ — 一○六四),原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韶關(guān)市)人。宋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初為贛縣尉,累遷秘書丞,受命與王洙并校《史記》、《漢書》、《后漢書》,擢集賢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論范仲淹謫官事,貶監(jiān)筠州酒稅。后遷知英州。慶歷間為右正言,屢奏安邊之策,嘗三使契丹,皆不辱使命。以作蕃語詩出知吉州?;实v四年(一○五二),僮酋儂智高反,命靖知潭州,改桂州,經(jīng)制廣南東西,與狄青、孫沔協(xié)同作戰(zhàn)。事平,遷尚書工部侍郎,復(fù)加集賢院學士,遷吏部侍郎。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廣州。官至工部尚書。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謚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見本集卷二一附錄歐陽修《余襄公神道碑銘》,《宋史》卷三二○有傳。
全宋文·卷五五五
余靖(一○○○——一○六四),本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天圣二年進士,起家為贛縣尉,累遷秘書丞、集賢校理。因上疏諫罷范仲淹事被貶,后稍復(fù)原官。慶歷三年為右正言,以使契丹不辱使命,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再使契丹還,以習契丹語被責,遂棄官返鄉(xiāng)里。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經(jīng)制廣南東路盜賊。次年助狄青破儂智高亂,留廣西處置善后,后加集賢院學士,徙知潭州、青州。嘉祐五年交趾進擾,出任廣西體量安撫使,旋以尚書左丞知廣州。英宗即位,拜工部尚書。治平元年代還,道病卒,年六十五,謚曰襄。著有《慶歷正旦國信語錄》一卷、《武溪集》二十卷、《諫草》三卷。見歐陽修《余襄公神道碑銘》(《歐陽文忠公集》卷二三),《宋史》卷三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7—1091 【介紹】: 宋應(yīng)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fù)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shù)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fù)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全宋詩
張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yīng)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舉茂材異等,為校書郎,知昆山縣。又舉賢良方正,遷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賢院,俄知諫院。歷知制誥,權(quán)知開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學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頃之,知江寧府,入判流內(nèi)銓。以侍講學士知滑州,徙益州。復(fù)以三司使召,遷尚書左丞、知南京。未幾,以工部尚書帥秦州。英宗立,遷禮部尚書,知鄆州,還為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參知政事,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又轉(zhuǎn)徙中外,以太子少師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贈司空,謚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事見《東坡后集》卷一七《張文定公墓志銘》?!?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八有傳。 張方平詩四卷,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樂全集》為底本,校以清吳興陶氏抄本(簡稱陶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抄季錫疇校本(簡稱季本)。又據(jù)《欒城集》等輯得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二
張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號樂全居士,應(yīng)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穎悟,景祐元年舉茂材異等,寶元元年又中賢良方正。西夏叛,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知制誥,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三司使。出知杭、益等州府,十易藩鎮(zhèn)。英宗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參知政事,尋以父憂免。服闋,以觀文殿學士留守西京,又歷數(shù)郡。極論新法之害。數(shù)請老,元豐二年以太子少師致仕,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謚文定。深識三蘇父子,故蘇軾終身敬事之。有《樂全集》四十卷(存)、《玉堂集》二十卷、《注仁宗樂書》一卷。見王鞏《張公行狀》(《樂全集》附錄),《宋史》卷三一八本傳。
安道卿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九三九
安道卿,武威(今甘肅武威)人,皇祐間在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九一
楊適,字安道,慈溪(今浙江慈溪)人。隱居大隱山,為人醇厚介特,議論辯博。鄉(xiāng)人嚴憚之,尊之曰「大隱先生」。衣食才自給,非義之饋,一介不取。躬耕養(yǎng)親族之貧者。善言治道,究歷代治亂之原。喜治經(jīng)。退處四十年,德行益高,名聞京師。仁宗詔求遺逸,太守鮑柯以名聞,太守錢公輔又薦之,授將仕郎,試太學助教,州遣從事致詔書、袍笏、輿從迎之,辭不受,遁去。卒,年七十六。遺令冢石壙前曰「宋隱人之墓」。見王應(yīng)麟《大隱楊先生傳》(《深寧文鈔摭馀編》卷一)。
楊遭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明州慈溪人,字安道,一作韓道。隱居大隱山,為人醇厚介特,議論辯博平正。善言治道,治經(jīng)不守章句,后進師之,稱大隱先生。仁宗嘉祐六年,以薦授將仕郎、試太學助教,辭不受。卒年七十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聞人安道,字彝庚,嘉興(今屬浙江)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臨睦州酒稅,通判歙州,知南康軍。與蘇軾、司馬光交善。事見《槜李詩繄》卷二。

人物簡介

簡介
嘉祐八年(1063)任廣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熙寧二年(1069)任廣南東路轉(zhuǎn)運副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常州無錫人,字安道。仁宗慶歷六年進士。知贛、烏程二縣,皆以治行聞。英宗治平末,為殿中侍御史。越二年貶監(jiān)衢州稅,臨行于眾中責同列孫昌齡媚事王安石。后徙秀州。蘇軾遺以詩,有“烏府先生鐵作肝”之句,世因目之為鐵肝御史。卒年五十三。
全宋詩
錢顗,字安道,無錫(今屬江蘇)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初為寧海軍節(jié)度推官,知贛、烏程二縣。英宗治平末,以金部員外郎為殿中侍御史里行。后貶監(jiān)衢州鹽稅,徙秀州。卒,年五十三?!?a target='_blank'>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全宋文·卷一○五三
錢顗,字安道,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慶歷六年進士。初為寧海軍節(jié)度推官,治平末,以金部員外郎為殿中侍御史里行。熙寧二年,貶監(jiān)衢州鹽稅,七年,徙監(jiān)秀州稅,降授光祿寺丞。蘇軾遺以詩,有「烏府先生鐵作肝」之句,世因目為「鐵肝御史」。卒,年五十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林安道,字文父,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官終文林郎。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鄭安道,一作乾道,號義齋,尤溪(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事見《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一五。今錄詩二首。
劉充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三一
劉充(一○三八——一○八七),字安道,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娶宗室女,補右班殿直,四遷為內(nèi)殿崇班,騎都尉。嘗監(jiān)許田、太康二縣酒稅。李肅之守慶州,辟充隨行。又勾當安肅軍榷場,為霸州船魚巡檢、徐州兵馬都監(jiān)。哲宗即位,以恩遷內(nèi)殿承制。元祐二年二月以疾卒,年五十。見張耒《劉承制墓志銘》(《柯山集》卷四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柳安道,神宗熙寧十年(一○七七)以比部員外郎知臺州。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九。
李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邵武光澤人,字安道。李深弟。哲宗紹圣元年進士。知尤溪、順昌二縣。素負風節(jié),多忤于時,遂謝事休致。入元祐黨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人,寓居韶州樂昌,字安道。蕭維弟?;兆诔鐚幬迥赀M士。以奉議郎守桂陽。時兄蕭維以宣教郎宰吉水,弟蕭雅以承事郎判廣州,皆有政聲,時稱蕭氏三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