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南渡  拼音:nán dù
1.渡水而南?!妒酚?。卷三○。晉世家》:「還,自河南渡,侵曹,伐衛(wèi)。」《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br />2.晉五胡亂華,晉室渡江,自洛陽遷都建業(yè),稱為「南渡」?!稌x書。卷五九。汝南王亮傳》:「永嘉末,以寇賊充斥,遂南渡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金陵詩:「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br />3.宋徽、欽二宗,為金人所執(zhí),宋室自汴梁,遷都臨安,稱為「南渡」?!端问贰>砣?。孝宗本紀。贊曰》:「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擇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后來高宗南渡稱帝,改號建炎?!?/div>
《國語辭典》:干辦(幹辦)  拼音:gàn bàn
1.辦事非常能干。
2.專管買辦事務的奴仆。《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邵王教干辦去分付臨安府,即時差一個緝捕使臣。」《警世通言。卷七。陳可常瑞陽仙化》:「郡王點看什物,上轎。帶了都管、干辦、虞候、押番,一干人等出了錢塘門?!?br />3.辦理、處理?!队魇烂餮?。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將帶一行做公的去鄭州干辦宋四。」
4.職官名。宋代凡大都督府、制置、留守、經(jīng)略……司,置有干辦官,以聽候差遣,辦理事情。
《漢語大詞典》:德壽(德壽)
(1).見“ 德壽宮 ”。
(2). 宋高宗 趙構 的代稱。 宋 岳珂 桯史·壽星通犀帶:“ 德壽 在北內,頗屬意玩好?!?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德壽 默然良久,乃曰:‘朕老矣,人不聽我言?!眳⒁姟?德壽宮 ”。
分類:宋高宗
《漢語大詞典》:德壽宮(德壽宮)
宋 宮名。原為 紹興 十五年 宋高宗 欽賜給 秦檜 的大宅,并有 高宗 親筆題額“一德格天之閣”,后改名為“德壽宮”。 紹興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橋 東。 宋 張仲文 《白獺髓》:“ 秦檜 師垣 故第,即今之 德壽宮 ,西有 望仙橋 ,東有 升仙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在 德壽宮 ,每進膳,必置匙筯兩副,食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則以別匙減而后食。 吳后 嘗問其故,對曰:‘不欲以殘食與宮人食也?!币嗍》Q“ 德壽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既居 德壽 ,時到 靈隱 冷泉亭 閒坐?!?清 張日熙 《南宋西湖小樂府·精忠柏》:“ 德壽 盤松委秋草,千載墓門日杲杲?!?/div>
《漢語大詞典》:思陵
宋高宗 趙構 死后葬于 會稽 之 永思陵 。 宋 人因以“思陵”為 高宗 的代稱。 宋 樓鑰 《跋王岐公立英宗詔草》:“ 思陵 以 壽皇 為皇子,詔曰‘ 藝祖皇帝 七世孫也?!眳㈤?span id="xurjw0v" class="book">《宋史·高宗紀九》。
《國語辭典》:干當(幹當)  拼音:gàn dàng
處理、管理?!洞笏涡瓦z事。元集》:「命內侍童貫為監(jiān)軍,專切往來干當?!?/div>
《國語辭典》:關子(關子)  拼音:guān zi
1.南宋的紙幣。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都市錢會》:「賈秋壑為相日,變法增造金銀關子,以十八界三貫準一貫關子?!埂端问?。卷一八一。食貨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據(jù)、關子,付三路總領所。」
2.宋朝宣和年間時,出入宮禁的執(zhí)照。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宣和間,親王公主及他近屬戚里入宮,輒得金帶關子,得者旋填姓名賣之,價五百千?!?br />3.役卒。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將前路關子來,道廉訪使大人在此經(jīng)過,不免打掃館驛乾凈?!?br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別賣關子了,快說出來吧!」《續(xù)孽?;ā返谒娜兀骸附駜何铱梢再u個關子了!這個槍是廣西省特產(chǎn)的,瓊州也有,是一種藤,他的顏色很像伽南,不過紋理不同?!?/div>
《漢語大詞典》:德壽宮(德壽宮)
宋 宮名。原為 紹興 十五年 宋高宗 欽賜給 秦檜 的大宅,并有 高宗 親筆題額“一德格天之閣”,后改名為“德壽宮”。 紹興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橋 東。 宋 張仲文 《白獺髓》:“ 秦檜 師垣 故第,即今之 德壽宮 ,西有 望仙橋 ,東有 升仙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在 德壽宮 ,每進膳,必置匙筯兩副,食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則以別匙減而后食。 吳后 嘗問其故,對曰:‘不欲以殘食與宮人食也?!币嗍》Q“ 德壽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高宗 既居 德壽 ,時到 靈隱 冷泉亭 閒坐?!?清 張日熙 《南宋西湖小樂府·精忠柏》:“ 德壽 盤松委秋草,千載墓門日杲杲。”
《國語辭典》:泥馬(泥馬)  拼音:ní mǎ
用泥土捏塑成的馬,舊時常置于廟寺之側。參見「泥馬渡康王」條。
《漢語大詞典》:泥馬渡江(泥馬渡江)
相傳 靖康 之變, 康王 ( 高宗 趙構 )質于 金 ,與 金 太子同射。 康王 三矢俱中, 金 人以為此必揀選宗室之長于武藝者冒名為之,留之無益,遣還。 康王 得脫,奔竄疲困,假寐于 崔府君廟 中,夢神人曰:“ 金 人追及,速去之。已備馬于門首?!?康王 驚覺,馬已在側,躍馬南馳。既渡河而馬不復動,下視之,則泥馬也。見 宋 辛棄疾 南渡錄。 高宗 泥馬渡 江 , 宋 元 以來爭傳樂道,文人筆記頗多記載,而行跡、地方時有抵牾不同。《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 康王 泥馬渡 江 ,棄了 汴京 ,偏安一隅,改元 建炎 ?!?span id="3olowob" class="book">《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塵, 高宗 泥馬渡 江 ,偏安一隅,天下分為南北,方得休息?!?清 趙翼 陔馀叢考·高宗泥馬渡江之訛:“ 宋高宗 初至 杭州 ,即命立 崔府君廟 ,以示靈異,於是精忠小説遂有泥馬渡 江 之説?!?/div>
分類:高宗
《漢語大詞典》:換給(換給)
特指 宋高宗 時對附敵者改授以官。宋史·高宗紀六:“ 紹興 九年秋七月丙申,命詳驗 劉豫 偽官,換給告身。”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九年:“八月庚戌,詔 川 陜 宣撫司便宜補官,限一年陳乞換給?!眳⒁姟?換授 ”。
《漢語大詞典》:換授
謂酌其才能調任官職。宋史·儒林傳七·劉清之:“又言用人四事……四曰聽換授。謂文武之官不可用違其才,然不當許之自列,宜令文武臣四品以上,各以性行材略及文武藝,每歲互舉堪充左右選者一人,於合入資格外,稍與優(yōu)奬。” 宋 岳珂 《桯史·吳畏齋謝贄啟》:“偽官換授,是當誅而蒙賞?!?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取士上:“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極矣。故 毅宗 嘗患之也,為拔貢、保舉、準貢、特授、積分、換授,思以得度外之士?!?/div>
《漢語大詞典》:趙孤(趙孤)
(1). 趙氏 的孤兒。指 趙武 。 漢 王充 論衡·吉驗:“ 景公 乃與 韓厥 共立 趙 孤,續(xù) 趙氏 祀,是為 文子 ?!?宋 辛棄疾 《六州歌頭》詞:“君不見: 韓獻子 , 晉 將軍, 趙 孤存;千載傳 忠獻 ,兩定策,紀元勛?!?br />(2). 趙氏 的孤兒。亦泛指孤兒。 明 馮夢龍 《酒家傭·姊弟式廬》:“謝劬勞能存 趙 孤,這愁懷 靈均 難賦?!眳⒁姟?趙氏孤兒 ”。
(3). 趙氏 的孤兒。指 宋高宗 趙構 。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病:“ 劉啟之 以詩自許, 漫塘先生 得其詩,讀至《韓蘄王廟》詩中兩句云:‘皇天有意存 趙 孤, 蘄王 登壇鬼神泣?!壬诰碓唬骸宋醋R作詩法也……今顧指 高宗 為 趙 孤,謂皇天眷命,有意存 趙 孤,而 蘄王 登壇,鬼神便泣,氣勢卻如此其盛!毋乃抑君父之太過,而揚臣子之已甚乎!’”
《國語辭典》:趙氏孤兒(趙氏孤兒)  拼音:zhào shì gū ér
戲曲劇目。春秋故事戲。演春秋時晉國趙氏家臣程嬰、公孫杵臼合力保全趙氏孤兒趙武,二十年后,終得殺世仇屠岸賈而雪恨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菊部頭(菊部頭)
宋高宗 時宮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稱“菊部頭”。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為 仙韶院 之冠,宮中號為 菊部頭 ?!?元 宋無 《宮詞》:“ 高皇 尚愛梨園舞,宣索當年 菊部頭 ”。后因以“菊部”為戲班或戲曲界的泛稱。 清 趙翼 《青山莊歌》:“法曲猶傳菊部箏,新腔催打花奴鼓?!?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蕭蟄庵:“ 蕭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連數(shù)日?!?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六篇:“ 陳森書 號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聞見事為書三十回?!?/div>
《漢語大詞典》:關壯繆(關壯繆)
指 三國 蜀 關羽 。 壯繆 是 宋高宗 建炎 二年追贈給他的封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神仙·神名誤稱:“近來狹邪家,多供 關壯繆 像,余竊以為褻凟正神,后乃知其不然?!?清 趙翼 陔馀叢考·關壯繆:“獨 關壯繆 在 三國 、 六朝 、 唐 、 宋 皆未有禋祀,考之史志…… 高宗 建炎 二年,加 壯繆 武安王 。” 王國維 《文學小言》十六:“《三國演義》無純文學之資格,然其敘 關壯繆 之釋 曹操 則非大文學家不辦?!?/div>
《國語辭典》:翰墨志  拼音:hàn mò zhì
書名。宋高宗趙構撰,一卷。為論書法之作,多精微之言。
《漢語大詞典》:統(tǒng)元歷(統(tǒng)元曆)
歷法名。 宋高宗 紹興 六年頒行。宋史·律歷志十四:“侍御史 張致遠 言:‘今歲正月朔日食,太史所定不驗, 得一 嘗謂臣言,皆有依據(jù)……愿詔 得一 改造新歷?!卤?,詔祕書少監(jiān) 朱震 ,即祕書省監(jiān)視 得一 改造新歷。八月歷成, 震 請賜名《統(tǒng)元》,從之。詔翰林學士 孫近 為序,以六年頒行?!?/div>
《漢語大詞典》:衣冠南渡
(1). 西晉 末, 晉元帝 渡 江 ,建都 建業(yè) (今 江蘇 南京 ),中原士族相隨南逃,史稱“衣冠南渡”。 唐 劉知幾 史通·邑里:“異哉, 晉氏 之有天下也!自 雒陽 蕩覆,衣冠南渡, 江 左僑立州縣,不存桑梓?!焙笥靡越柚?唐 “ 安 史 之亂”后,中原士庶避亂南奔之事。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邊塞 西蕃 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2).指 北宋 末, 宋高宗 渡 江 ,建都 臨安 (今 浙江 杭州 ),中原士庶南遷之事。 宋 陸游 《論選用西北士大夫札子》:“臣伏睹方今,雖中原未復,然往者衣冠南渡,蓋亦眾矣?!?姚瑩 《論詩絕句》之三四:“衣冠南渡依 江 左,文獻中州滅沒間;誰與詩場鬭金炬, 劒南 身后有 遺山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