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濟南人。與李世民幼時同學,為八體書。及世民即帝位,訪宏所在,竟隱去。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濟南(今屬山東)人。據(jù)《龍城錄》卷上記載,王宏乃太宗幼日同學,曾學八體書。太宗即位后,因訪之,而鄉(xiāng)人竟傳隱去?!?a target='_blank'>全唐詩》錄《從軍行》1首,當為王寵所作。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魏州繁水人,字弘慎。太宗貞觀元年為代州都督,前后言時政得失,并見納用。后副李靖經(jīng)略突厥,破定襄,敗頡利,進封鄒國公,改襄州都督,以惠政聞。卒于任,年四十九,一作三十九。謚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公謹字宏慎。魏州繁水人。初為王世充洧州長史。武德元年以州城歸唐。授鄒州別駕。累授左武將軍。貞觀中封鄒國公。轉(zhuǎn)襄州都督。卒官。年三十九。贈左驍衛(wèi)大將軍。謚曰襄。追封郯國公。圖形凌煙閣。永徽中又贈荊州都督。
人物簡介
苾芻道宏者。梵名佛陀提婆(唐云覺天)汴州雍丘人也。俗姓靳。其父早因商侶移步南游。遠歷三江遐登五嶺。遂過韶部后屆峽山。睹巖谷之清虛。玩川源之澄寂。逢善知識披緇釋素。于時道宏其年尚小。任業(yè)風而萍轉(zhuǎn)。隨父師而游涉。入桂林以翹想。步幽泉而疊息。父名大感禪師。遂于寂禪師處學秘心關(guān)。頗經(jīng)年載薄知要義。還之峽谷。道宏隨父亦復(fù)出家。年滿二十此焉進具。往來廣府出入山門。雖可年望未高。而頗懷節(jié)概。既聞凈至走赴莊嚴。詢訪所居云停制旨。一申禮事。即有契于行心。再想生津。實無論于性命。聞?wù)f滔天之浪。蔑若小池。觀橫海之鯨。意同鯂鱔。尋即重之清遠言別山庭。與貞固師同歸府下。于是乎畢志南海共赴金洲。擬寫三藏德被千秋。識悟聰敏葉性溫柔。頗功草隸復(fù)玩莊周。體齊物之篇虛誕。知指馬之說悠悠。不憑河而徒涉。能臨懼而善籌。雖功未廁于移照。終有慶于英猷。英猷何陳求法輕身。不計樂而為樂。不將親而作親。欲希等生靈于己體。豈若媲芻狗而行仁。既至佛逝敦心律藏。隨譯隨寫傳燈是望。重瑩戒珠極所欽尚。求寂滅之圓成。棄迷津之重障。畢我大業(yè)由斯小匠。慶爾拔擢于有流。庶福資于無量。年二十二矣。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635或641—702 【介紹】: 唐河南偃師人,名弘敏,以字行。擢明經(jīng)第。授蒲州司法參軍,為政寬仁,終代不辱一人,累進司刑丞。武則天時,酷吏構(gòu)陷無辜,公卿震恐,莫敢正言,獨有功犯顏累諫,以是重辟嘗得減死,天下稱為仁人。歷遷秋官郎中、司刑少卿。為獄持平守正,凡三坐大辟,將死,泰然不憂,赦之,亦不喜,帝以此重之。官終司仆少卿。卒,追謚忠正。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三
有功名宏敏。避諱以字行。國子博士文遠孫。舉明經(jīng)。補蒲州司法參軍。襲封東莞縣男。武后朝累轉(zhuǎn)司刑少卿。改司仆。長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贈司刑卿。中宗立。加贈越州都督。
人物簡介
【生卒】:645—719,或646—720 【介紹】: 唐杭州鹽官人,字弘度。幼孤貧,勵志好學,及長精《三禮》、《史記》。擢明經(jīng)第,累遷國子司業(yè)、修文館學士。玄宗為太子,無量兼侍讀,撰《翼善記》以進。及即位,遷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封舒國公。數(shù)上書陳得失。請謄校搜補內(nèi)府圖書,詔無量主其事,不數(shù)年,四庫完治。卒謚文。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無量字宏度。杭州鹽官人。擢明經(jīng)第。累除國子司業(yè)兼修文館學士。元宗即位。遷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封舒國公。為麗正殿直學士。開元八年卒。年七十五。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人物簡介
【生卒】:?—710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中宗韋后從父兄。中宗復(fù)位,累遷禮部尚書,封魯國公。景龍中,遷太子少保、同中書門下三品。既居榮要,權(quán)傾朝野,時人比之武氏。中宗卒,韋后專政,敕溫總內(nèi)外兵,守省中。溫與宗楚客等說后托圖讖,韋氏當受命,謀殺少帝。會玄宗起兵討韋氏,溫等坐斬,韋氏子弟皆受誅。全唐文·卷七百六十
溫字宏育。京兆人。年十一舉兩經(jīng)及第。以書判拔萃補校書郎。累遷尚書右丞。出為陜虢觀察使。武宗立。召拜吏部侍郎。出為宣歙觀察使。卒年五十八。贈工部尚書。謚曰孝。
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宏。唐會稽人。為永王府長史。玄宗開元中召入供奉,畫玄宗肖像,冠絕當時。善畫人物仕女、花木禽獸、真仙佛像。栩栩欲活,俱稱妙品。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江東人,字全乙。玄宗開元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官夏縣令。與孟浩然、王昌齡友善。工詩,有盛名。唐詩匯評
劉慎虛,生卒年不詳,字全乙,江東(今江蘇南部及浙江一帶)人。或云洪州(今江西南昌)人。開元十一年登進士第;又登宏詞科,授校書郎。與孟浩然、王昌齡友善。雖有文章盛名,竟流落不偶。天寶中年?!?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全唐文·卷四百八
慎虛。江東人。天寶時官夏縣令。
作品評論
慎虛詩,情幽興遠,思苦語奇,忽有所得,便驚眾聽。頃東南高唱者數(shù)人,然聲律宛態(tài),無出其右,唯氣骨不逮諸公。自永明已還,可杰立江表。至如“松色空照水,經(jīng)聲時有人”,又“滄溟千萬里,日夜一孤舟”,又“歸夢如春水,悠悠繞故鄉(xiāng)”……并方外之言也。惜其不永,天碎國寶。唐詩歸
鐘云:“妙在止十四首,一字去不得。其用意狠處,全在不肯多。予嘗愛十四首,命林茂之書成小冊,而題其后有云:“陶公坐高秋,孤意先自立?!弊灾^此君實錄。又去:詩少而妙,難矣。然難不在陶洗,而在包孕;妙不在孤片,而在深廣。讀慎虛一字一句一篇,若讀數(shù)十百篇,隱隱隆隆,其中甚多,吾取此為少者法,《載酒園詩話又編》
高、岑非無流走為律者,輕重(與劉)迥自不同。殷墦賞其“思苦語奇”,獨謂“氣骨不逮諸公”,此深識之論也。《漁陽詩話》
劉慎虛字挺卿,其詩超遠幽夐,在王、孟、王昌齡、常建、祖詠伯仲之間??计淙耍w深于經(jīng)術(shù),不但詞華也。李華《三賢論》曰:“劉名儒,史官之家,兄弟以學稱。述《易》、《詩》、《書》、《春秋》、《禮樂》為五說,條貫源流,備古今之變……”《小澥草堂雜論詩》
劉慎虛亦是齊梁體段,其骨清耳,且字句外有靈氣往來。劍溪說詩
如慎虛詩于王、孟外又辟一徑,氣象一派空明。劍溪說詩
劉慎虛詩、空明深厚,饒有理趣。《越縵堂詩話》
劉挺卿詩所傳只十四首,鐘伯敬、林古度、王貽上皆極賞之,以為字字可傳。其詩多清氣如話,卻有不落色相之妙,然稍近率易。殷璠謂其“氣骨不逮”,誠哉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