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佐理  拼音:zuǒ lǐ
輔佐治理。《三國志。卷五二。吳書。步騭傳》:「夫賢人君子,所以興隆大化,佐理時務(wù)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恪居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敝^居官治事恭謹(jǐn)而行。后以“恪居”謂敬慎治理官事。《文選·陸機〈演連珠〉之一》:“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離:明君執(zhí)契,以要克諧之會?!?劉孝標(biāo) 注:“臣敬治其職,膺金石之別響。”新唐書·陸贄傳:“宮官具寮,恪居奔走,勞則有之,何功之云?”
《國語辭典》:裁錦(裁錦)  拼音:cái jǐn
戰(zhàn)國時,鄭國子產(chǎn)以學(xué)習(xí)剪裁美錦來比喻為政以前必先學(xué),而后方能治。典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后即以裁錦比喻作官。
分類:官治
《漢語大詞典》:制錦(製錦)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 欲使 尹向 為邑。 子產(chǎn) 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 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xué)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產(chǎn) 曰:‘不可……子有美錦,不使人學(xué)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xué)者製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后因以“製錦”為賢者出任縣令之典。《金石萃編》卷四九引 隋 無名氏《洺州南和縣澧水石橋碑》:“又有宣威將軍縣令 馬君 ,以美譽清風(fēng),製錦斯邑?!?宋 盧炳 《滿江紅·送趙季行赴金壇》詞:“製錦才高書善最,鳴琴化洽人歡懌?!?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從教曳白自登科,饒咱製錦空延佇?!?/div>
《漢語大詞典》:五正
(1).射儀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為白、蒼、黃、玄諸色。周禮·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獲、三容,樂以《騶虞》,九節(jié)五正。” 鄭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內(nèi)志正,則能中焉。畫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蒼,次黃,玄居外?!?漢 張衡 《東京賦》:“張大侯,制五正?!?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3524'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大射登歌》:“巾車整三乏,司裘飾五正?!?br />(2).五行官長。左傳·隱公六年:“ 翼 九宗五正 頃父 之子 嘉父 逆 晉侯 于 隨 。” 杜預(yù) 注:“五正,五官之長?!?孔穎達(dá) 疏:“言五官之長者,謂於 殷 時為五行官長。”《孔子家語·五帝》:“ 康子 曰:‘吾聞 勾芒 為木正, 祝融 為火正, 蓐收 為金正, 玄冥 為水正, 后土 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亂,稱曰帝者,何也?’ 孔子 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br />(3).即五政。謂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鹖冠子·度萬:“天地陰陽取稽於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 龐子 曰:‘敢問五正?!?鶡冠子 曰:‘有神化,有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治?!?br />(4).泛指各項政治措施。管子·禁藏:“發(fā)五正,教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時功,施生谷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張佩綸 曰:“正,政通?!?/div>
《漢語大詞典》:寄理
謂在外地居官治事。 明 王世貞 《與徐子與書》:“不佞寄理 吳興 ,幸不為吏民所厭惡?!?/div>
《漢語大詞典》:街彈(街彈)
(1). 漢 代里官治事的處所名。周禮·地官·里宰“以歲時合耦于耡” 漢 鄭玄 注:“耡者,里宰治處也,若今街彈之室,於此合耦,使相佐助?!?賈公彥 疏:“ 漢 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宮室·申明亭:“ 趙明誠 《金石録跋》:‘ 昆陽 城中 漢 街彈碑。’不知街彈為何語……蓋 周 名鋤, 漢 名街彈之室,今之申明亭也。”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凡以州部集民,不為叢脞,夫至眾者莫如農(nóng)圃, 漢 世街彈之制,集縣民而致之,今雖不可試行,借觀農(nóng)人之納丁漕,分期赴縣,率十餘日而竣?!?br />(2).指街談巷議。 清 周亮工 《答榕城士民兼寄靖公弟》詩:“巷語難回白士怒,街彈敢為逐臣悲?!?清 惲敬 《堅白石齋詩集序》:“於是自 乾隆 以來,凡能於詩者,不得不自闢町畦,各尊壇坫。是故 秦 權(quán) 漢 尺,以為質(zhì)古;《山經(jīng)》《水注》,以為博雅;犛軒竭陀,以為詭逸;街彈春相,以為真率?!眳⒁姟?街談巷議 ”。
《國語辭典》:街談巷議(街談巷議)  拼音:jiē tán xiàng yì
大街小巷中的議論、傳言?!段倪x。張衡。西京賦》:「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老殘游記》第二回:「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挂沧鳌咐镎勏镒h」、「街頭巷語」、「街談巷說」、「街談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