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楚國人。楚懷王之臣,為上官大夫。得懷王寵姬鄭袖信任。張儀為秦使楚,被楚王拘囚,尚受張儀厚幣游說楚王與鄭袖,張儀得釋。楚王使尚隨張儀出國。因與小臣有仇,為小臣使張旄刺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楚國大臣。楚懷王令屈原撰憲令,上官大夫欲奪其稿而屈原不予,遂進(jìn)讒言,王乃疏原。頃襄王即位,令尹子蘭指使上官大夫誣害屈原,原被放逐。一說,即靳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80 【介紹】: 西漢隴西上邽人。上官桀子。女為昭帝皇后。妻為霍光之女。始元五年,以后父封桑樂侯,遷車騎將軍。后同父桀與霍光爭權(quán)結(jié)怨,交結(jié)燕王劉旦、蓋長公主共謀殺霍光,廢昭帝。事發(fā),族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80 【介紹】: 西漢隴西上邽人,字少叔。少為羽林期門郎,事武帝,遷未央廄令。后為侍中、太仆。帝病,封為左將軍,與霍光同受遺詔輔少主。昭帝時,以捕得反者莽何羅封安陽侯。孫女為昭帝皇后。后因與霍光爭權(quán),昭帝親光疏桀,桀遂結(jié)交燕王劉旦、蓋長公主,謀殺光廢帝。事發(fā),族滅。
昭上官后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十
后,隴西上邽人,左將軍上官桀孫女。昭帝始元四年召為婕妤,尋立為皇后。昌邑王即位,尊為皇太后,時年十五。宣帝即位,為太皇太后,立四十七年,建昭二年崩,年五十二。
上官皇后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88—前37 【介紹】: 西漢隴西上邽人。上官安女,昭帝后。年六歲,立為皇后。桀、安謀逆,宗族既滅,皇后以年少不與謀,又為霍光外孫,故得不廢。昭帝死,昌邑王賀即位,尊為皇太后。宣帝立,尊為太皇太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南陽人。工書。靈帝征天下善書者于鴻都門,以八分書獨稱最。大者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然矜其能,不常書。性嗜酒,或囊空,至酒家因書其壁以售之。觀者云集酤酒,多售則鏟滅之。袁術(shù)為巨鹿耿球所立碑,官為作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07 【介紹】: 西晉惠帝時鮮卑族拓跋部酋長。拓跋力微子。力微死后,諸部離叛,國內(nèi)紛擾。祿官仿匈奴舊制,分國人為中、東、西三部,自為大酋,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為東部,頗富實,與西晉和好,曾助晉擊匈奴貴族劉淵。北魏時追尊為昭帝。
僧慧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生皇甫氏。安定朝那人。移居襄陽。世為衣冠。少師事荊州竹林曇順。年二十五。講涅槃法華十住凈名雜心等。又善莊老。每說釋不用都講。吐詞如云。高士宗炳劉虬張暢等。皆事之。齊高祖下詔曰。荊州僧主。風(fēng)韻高簡。恊道輔世。有功于國。年運(yùn)已往。特聽肩輿赴都。人聚觀以為榮。與玄暢俱被知遇。稱黑衣二杰。永明四年沒。壽七十九。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僧慧。姓皇甫。本安定朝那人。高士謐之苗裔。先人避難寓居襄陽。世為冠族?;凵俪黾?。止荊州竹林寺事曇順為師。順廬山慧遠(yuǎn)弟子。素有高譽(yù)?;鄯咭院髮P牧x學(xué)。至年二十五能講涅槃法華十住凈名雜心等。性強(qiáng)記不煩都講。而文句辯折宣暢如流。又善莊老為西學(xué)所師。與高士南陽宗炳劉虬等。并皆友善。炳每嘆曰。西夏法輪不絕者其在慧公乎。吳國張暢經(jīng)游西土。乃造慧而請交焉。齊初敕為荊州僧主。風(fēng)韻秀然協(xié)道匡世。補(bǔ)益之功有譽(yù)遐邇。年衰常乘輿赴講。觀者號為禿頭官家。與玄暢同時。時謂黑衣二杰。齊永明四年卒。春秋七十有九。后有釋慧敞者。亦志素貞正。代慧為僧主。續(xù)有功效焉?;鄣茏由?。亦以學(xué)顯。力精致血疾而終。
上官政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6—610 【介紹】: 隋京兆人,字匡濟(jì)。北周武帝天和中入仕。隋文帝開皇初,授儀同大將軍,累遷右親衛(wèi)府驃騎將軍。仁壽元年,奉詔御邊,大破敵軍。累改左備身將軍。四年,檢校慈州刺史。煬帝大業(yè)二年,授潘州道行軍總管。累加右驍衛(wèi)將軍。五年,從煬帝西征吐谷渾,曾檢校西平太守,旋病卒。
上官懷仁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人。上官政子。高祖武德四年,為太子內(nèi)率。太宗貞觀十二年,為右武侯將軍,大破山獠于壁州。官至舒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608—664 【介紹】: 唐陜州陜縣人,字游韶。太宗貞觀初擢進(jìn)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xué)士,遷秘書郎、起居郎。高宗永徽初,歷秘書少監(jiān),進(jìn)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因諫高宗廢皇后武則天,為則天所嫉恨。麟德元年,又以與廢太子李忠合謀反武則天,下獄死。工詩,多應(yīng)制奉和之作,詩風(fēng)綺錯婉媚,時號“上官體”。有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約608—664 字游韶,陜州陜縣(今河南陜縣)人。隋末,其父為人所殺。時儀幼,藏匿獲免,遂出家為僧,游情釋典,尤精《三論》。博覽經(jīng)史,工于文詞。貞觀初,登進(jìn)士第,太宗聞其名,召授弘文館直學(xué)士,累遷秘書郎。太宗作詩,多命繼和。不久,撰《晉書》成,轉(zhuǎn)起居郎。高宗時,為秘書少監(jiān)。龍朔二年(662),遷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位居宰相。曾為高宗草廢武后詔,為武則天所忌恨。麟德元年(664),武后指使許敬宗構(gòu)陷儀參與梁王李忠謀反事,下獄死。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舊唐書》本傳云:“本以詞彩自達(dá),工于五言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儀既顯貴,故當(dāng)時多有效其體者,時人謂為‘上官體’?!庇挚偨Y(jié)歸納六朝以來偶對之法,創(chuàng)“六對”、“八對”之說,于律詩之發(fā)展有所貢獻(xiàn)。然其詩多應(yīng)制奉和、粉飾升平之作,形式華美而內(nèi)容空泛。原有集3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續(xù)拾》補(bǔ)12首。
唐詩匯評
上官儀(?—664),字游韶,陜州陜(今河南陜縣)人。貞觀初舉進(jìn)士,召授弘文館直學(xué)士,累遷秘書郎。太宗每屬文,遣儀視草,宴集未嘗不預(yù)。高宗嗣位,遷秘書少監(jiān),龍朔二年,加銀青光祿大夫、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獄死。儀工五言詩,以綺錯婉媚為本,時人多效之,謂為“上官體”。又總結(jié)六朝以來詩歌中對仗方法,創(chuàng)為“六對”、“八對”之說,對律詩形成有促進(jìn)作用。有《上官儀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四
儀字游韶。陜州陜?nèi)?。幼度為沙門。貞觀初舉進(jìn)士。授宏文館直學(xué)士。累遷起居郎。高宗朝遷秘書少監(jiān)。加銀青光祿大夫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許敬宗誣與梁王忠謀逆。下獄死。中宗時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上官儀)本以詞采自達(dá),工于五言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僅既顯貴,故當(dāng)時頗有學(xué)其體者,時人謂之“上官體”。
后村詩話
上官儀詩律未脫徐、庾,然孤忠大節(jié)遂與褚河南相輝映于史。
唐音癸簽
貞觀、永徽吟賢,褚亮、楊師道、李義府、許敬宗、上官儀,其最也。吉光片羽,僅傳人口。儀“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fēng)秋”,音響清越,韻度飄揚(yáng),齊梁諸子,咸當(dāng)斂衽矣。
上官靈芝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靈芝。顯慶時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48—705 【介紹】: 唐趙州欒城人。高宗乾封進(jìn)士。武周圣歷初以鳳閣舍人、檢校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處事圓滑,模棱兩可,人稱“蘇模棱”。后因附張易之兄弟,中宗時貶為郿州刺史。少時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48—705 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人。9歲能文,20歲登進(jìn)士第。累轉(zhuǎn)咸陽尉。裴行儉征突厥,奏為掌書記。后歷官集州刺史、天官侍郎。曾兩度為相,居相位數(shù)年,茍合取容,遇事依違兩可,人稱“蘇模棱”。中宗神龍初(705),因諂附張易之兄弟,貶郿州(在今中亞)刺史,死于任所。味道工詩善文,少時與李嶠并稱“蘇李”,后又與李嶠、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蘇味道詩作五律甚多,然成就不及沈、宋。今人徐定祥有《蘇味道詩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
唐詩匯評
蘇味道(648—705),趙州欒城(今屬河北)人。幼與同郡李嶠俱以文辭顯,時稱“蘇李”。弱冠登進(jìn)士第。延載中,以鳳閣舍人檢校侍郎、同平章事。貶集州刺史,召為天官侍郎。圣歷初,復(fù)以鳳閣侍郎同平章事。坐事貶坊州,遷益州長史。神龍初,坐黨附張易之貶眉州刺史,卒。味道久居相位,諳練官場故習(xí),圓滑保身,世號“模棱宰相”。有《蘇味道集》十五卷,已佚。《全唐詩》編詩一卷。

作品評論

新唐書本傳
(味道)九歲能屬辭,與里人李嶠俱以文翰顯,時號“蘇李”。
三唐詩品
盛有時名,藻思相稱,惟其速達(dá),故入境未宏。舊集闕殘,未窺其所木,擬以連篇排比,其源蓋出于王筠。初唐之古芳,實梁陳之支派也。“火樹銀花”,時留俊賞,然豐肌靡骨,無復(fù)陳隋。
《詩學(xué)淵源》
集中詩皆應(yīng)制之什,未改陳隋舊習(xí)。用事典雅,后遂成館閣一體。至蓄意含情,推事及物,則固唐詩之本色,異于六朝所尚者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4—710 【介紹】: 唐陜州陜縣人。上官儀孫女。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詔命。中宗時立為昭容。與武三思等相結(jié),頗擅權(quán)勢。宮中每賜宴賦詩,輒命婉兒品評等第。臨淄王李隆基起兵誅韋后,婉兒同時被殺。詩多應(yīng)制之作。有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64—710 又稱上官昭容、上官倢伃,陜州陜縣(今河南陜縣)人。上官儀之孫女。幼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通曉文詞,明習(xí)吏事。年十四,為則天后掌詔命。中宗即位,專掌制命,進(jìn)封昭儀。曾勸中宗廣置昭文學(xué)士,盛引當(dāng)朝詞學(xué)之臣。又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并代中宗、皇后及公主作詩。與武三思勾結(jié),頗擅權(quán)勢。臨淄王(即玄宗)起兵誅韋后,婉兒亦被殺。睿宗景云中,追復(fù)昭儀,謚惠文。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張說《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上官氏碑銘》。婉兒頗有詩名,開元初,玄宗令集其詩文,編為文集20卷,張說為之序,今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2首,多奉和應(yīng)制之作。又有與中宗等柏梁體聯(lián)句2首。
唐詩匯評
上官婉兒(664-710),陜州陜(今河南陜縣)人。高宗麟德元年,祖父儀、父庭芝同被誅,婉兒時在襁褓,隨母配入掖庭。及長,有文詞,明習(xí)吏事,為武后所重。中宗即位,令專掌制命,進(jìn)拜昭容。景龍四年,李旦、李隆基舉兵誅韋、武,婉兒亦被斬殺。婉兒天性韶警,善文章,嘗勸廣置昭文學(xué)士,盛引詞學(xué)之臣,賜宴賦詩。所作詞甚綺麗,時人諷誦。開元初,玄宗令收集其詩文,成《上官昭容集》二十卷,命張說作序,今集佚序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三十二首。

作品評論

張說《上官昭容集序》
上官昭容者,故中書侍郎儀之孫也。明淑挺生,才華絕代,敏識聰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云飛,咸同宿構(gòu)。
朝野僉載
逆韋詩什并上官昭容所制。昭容,上官儀孫女,博涉經(jīng)史,研精文筆,班婕妤、左嬪無以加。
唐詩紀(jì)事
昭容名婉兒,西臺侍郎儀之孫。父廷芝,與儀死武后時。母鄭方妊,夢巨人畀大秤,曰:“持此稱量天下?!闭讶萆庠?,每戲曰:“稱量者豈爾耶?”輒啞然應(yīng)。后內(nèi)秉機(jī)政,符其夢云。自通天以來、內(nèi)掌詔命。中宗立,進(jìn)拜昭容。帝引名懦賜宴賦詩,婉兒常代帝及后、長寧、安樂二公主,眾篇并作,而采麗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賦,賜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風(fēng)。當(dāng)時屬辭,大抵浮靡,然皆有可觀,昭容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