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常分
(1).定分。 三國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故位無常分,事無常所,非可以陰陽定也?!?span id="qegtqt6"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劉廙傳》:“初以尊卑有踰,禮之常分也?!?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br />(2).本分。 宋 李綱 《論宣撫職事札子》:“見危致命,臣之常分,亦無足道?!?/div>
《國語辭典》:成分  拼音:chéng fèn
1.構成物體的元素、物質(zhì)或因素。如:「食物主要的營養(yǎng)成分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膽固醇和鈉。」「與其盲目追求『無添加』、『純天然有機』的商品,倒不如選擇有清楚標示成分的商品。」
2.程度、可能性。如:「這案件牽涉賄賂的成分很高,絕非你想的那么簡單。」
《國語辭典》:均分  拼音:jūn fēn
平均分攤。如:「這次聚餐費用由公司同仁均分?!埂队魇烂餮浴>矶?。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顧三郎一夥,重泊船于蘆葦叢中,將所得利物,眾人十三分均分?!?/div>
《國語辭典》:累黍  拼音:lěi shǔ
1.古人用黍粒作為計量的基準。以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使其相連系,而成為長度、容積或重量的標準。
2.比喻微小的分量。如:「不差累黍」。
《漢語大詞典》:正封
正其封地的疆界,使之合乎定分。左傳·昭公七年:“天子經(jīng)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 杜預 注:“封疆有定分?!?/div>
《漢語大詞典》:劑料(劑料)
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調(diào)制而成的藥料。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余嘗問《素問》有記性者或能誦,《本草》則固難矣,若《千金》但藥名與分兩劑料,此有何義而可記乎?”
《國語辭典》:評分(評分)  拼音:píng fēn
根據(jù)已定的標準,考察事物的成果或表現(xiàn),而給予相當數(shù)值的評定,稱為「評分」。如:「評分標準」。
《漢語大詞典》:泛祭(汎祭)
亦作“氾祭”。 古人祭食之禮,祭品各置其處。如果不按規(guī)定分置,而是遠散祭品,即謂“汎祭”。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叔孫穆子 食 慶封 , 慶封 氾祭, 穆子 不説,使工為之誦《茅鴟》?!?杜預 注:“禮,食有祭,示有所先也。氾祭,遠散所祭,不共。” 孔穎達 疏:“祭食之禮,各有其處……故知汎祭為遠散所祭,言其不共也。”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自序》:“《鄉(xiāng)黨》著飲食之詳,左傳垂汎祭之誚,饑渴之於人亦大矣。”
《漢語大詞典》:共享稅
在分稅制下,為保證地方財政收支平衡而按一定分成比例劃為中央與地方共享其收入的稅種。參見“分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