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客家  拼音:kè jiā
1.為主人做事的工人?!墩勧?。名部下??图摇罚骸附构怵噭t出為人客作,飽食而已,今人謂客家者本此?!?br />2.在外行走做生意的人?!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八出》:「縱饒?zhí)糌溈图?,獨自個擔來做己有。」
3.客家人的簡稱。參見「客家人」條。
《國語辭典》:客家八音  拼音:kè jiā bā yīn
古人將樂器依制成特質(zhì),分金、石、竹、絲、匏、土、革、木八類,如鐘、磐、箏、管、笙、塤、鼓、敔等,稱為「八音」??图胰藢艘袅腥霕穲F演奏,稱為「客家八音」。又加入嗩吶、胡琴、秦琴、三弦等樂器,成為拉、彈、吹、打,四結合的樂隊演奏基礎。
《國語辭典》:客家山歌戲(客家山歌戲)  拼音:kè jiā shān gē xì
流行于廣東興寧、梅縣一帶客家人居住地區(qū)的山歌。后吸取廣東漢劇音樂和梅縣民間音樂,再配合劇情,可以在舞臺上表演。
《國語辭典》:客家人  拼音:kè jiā rén
東晉五胡亂華之際,原居山西、陜西、河南、安徽一帶的居民,因女真人、蒙古人的入侵,集體向南遷移,在開墾江南的過程中,常和土著發(fā)生沖突,于是地方政府將原先居住的畬、徭等土著稱為「主籍」,從北方遷來的漢人通稱為「客籍」,這種主、客的區(qū)別,就是現(xiàn)在客家名稱的由來??图胰硕喾植加诟=?、江西、湖南、廣東交界的地區(qū),以及廣西、四川若干縣,今臺灣屏東、高雄、新竹、苗栗等縣居民由廣東遷來的,也稱為「客家人」??图胰嗽诰劬拥貐^(qū)保持自己的習俗傳統(tǒng),勤勞積極,山歌別具風格,語言中保留大量漢語音韻。
《國語辭典》:客家話(客家話)  拼音:kè jiā huà
為客家人所使用的語言,是漢語中的一支。分布于江西南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及湖南、廣西、四川、臺灣。臺灣地區(qū)大部分為四縣或海陸,少數(shù)為饒平、詔安、永定等。客家話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主要特徵為古濁塞音和塞擦音聲母字,不論平仄,大都變?yōu)樗蜌馇迓暷?;古曉、匣母的合口字聲母,多變讀為f;古鼻音韻尾-m、-n、-ng和塞音韻尾-p、-t、-k在客家方言中不同程度保留下來,其中以廣東、廣西及臺灣等地保留得較為完整??图曳窖缘穆曊{(diào)大都為六個,調(diào)類的分合與聲母的清濁有關,古平聲清聲母字今讀陰平、濁聲母今讀陽平、入聲也按聲母的清濁分為陰陽兩類,部分上聲次濁念陰平,如「馬」、「野」、「冷」…字。而如「么介」(什么)、「今晡日」(今天)等,皆為具有客語特色的詞匯。簡稱為「客話」。
《國語辭典》:客家  拼音:kè jiā
1.為主人做事的工人?!墩勧?。名部下。客家》:「焦光饑則出為人客作,飽食而已,今人謂客家者本此?!?br />2.在外行走做生意的人?!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八出》:「縱饒?zhí)糌溈图?,獨自個擔來做己有?!?br />3.客家人的簡稱。參見「客家人」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