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4詞典 1分類詞匯 23
《漢語大詞典》:披宣
宣讀。 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狀元,吾乃黃門,掌奏章,有何文表,就此披宣?!?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諸生有何策略,就此披宣?!?/div>
分類:宣讀
《國語辭典》:讀書(讀書)  拼音:dú shū
閱讀書籍?!妒酚?。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shù)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不用。」
《國語辭典》:歃血  拼音:shà xuè
古代盟誓時,用牲血涂在嘴邊,表示守信不悔。《谷梁傳。莊公二十七年》:「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埂痘茨献?。齊俗》:「故胡人彈骨,越人契臂,中國歃血也,所由各異,其于信一也?!挂卜Q為「啑血」、「唼血」。
《國語辭典》:宣詔(宣詔)  拼音:xuān zhào
1.傳達詔書。《后漢書。卷五六。種皓傳》:「大將軍何進將誅宦官,召并州牧董卓,至澠池,而進意更狐疑,遣劭宣詔止之。」《西游記》第三回:「通明殿外,有東海龍王敖廣進表,聽天尊宣詔?!?br />2.詔書、命令。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我若是不應(yīng)心,今夜便辭了宣詔?!?/div>
《漢語大詞典》:開讀(開讀)
謂宣讀帝王的詔旨。《元典章新集·朝綱·紀(jì)綱》:“凡有民間細(xì)碎的勾當(dāng),輒便朦朧奏奉圣旨,各處開讀?!?span id="jw4gs5x"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回:“詔敕權(quán)供在殿上,貧道等亦不敢開讀?!?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聞得誥命已到,少頃之間,就要開讀了?!?/div>
《國語辭典》:讀法(讀法)  拼音:dú fǎ
1.誦讀法令?!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王欲與官事,則何不試習(xí)讀法,昭王讀法十馀簡而睡臥矣?!?br />2.讀書的方法。如:「不同類別的書籍,自然就有不同的讀法?!?br />3.字音當(dāng)如何讀,也稱為「讀法」。
《漢語大詞典》:讀祝(讀祝)
祭祀時宣讀祝告文。后漢紀(jì)·百官志二:“太祝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凡國祭祀,掌讀祝,及迎送神。”金史·禮志二:“讀祝,太祝東向跪,讀祝訖,俛伏,興?!?span id="lowi1sj" class="book">《清文獻通考·郊社十三》:“讀祝畢,興,奉安?!?/div>
《漢語大詞典》:讀奏(讀奏)
在帝王前宣讀奏本、奏折。漢書·霍光傳:“ 光 與羣臣連名奏王,尚書令讀奏?!?阿英 《明朝的笑話》二十:“而其讀奏之際,必多吃誤?!?/div>
《漢語大詞典》:讀命(讀命)
宣讀冊命。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讀命於庭,出節(jié)少府,朝發(fā)京師,夕至其部。” 方世舉 注引新唐書·百官志:“冊命大臣,則使中書舍人持節(jié)讀冊命?!?/div>
分類:宣讀冊命
《國語辭典》:宣吐  拼音:xuān tǔ
發(fā)表言論?!稌x書。卷三五。裴秀傳》:「楷善宣吐,左右屬目。」
《漢語大詞典》:鶴唱(鶴唱)
宣讀詔命時的唱名。 唐 李庾 《兩都賦·西都賦》:“雞人乃下,鶴唱先聞,千官就日,萬品趨云。”
《漢語大詞典》:押麻
監(jiān)督宣讀詔書。 唐 宋 任命大臣的詔書用黃白麻紙,故以麻為詔書的代稱。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四:“既入朝, 張公 惟祗候宣麻, 呂公 惟準(zhǔn)擬押麻耳。忽有堂吏報 呂公 云:‘相公知 許州 ?!?呂公 大驚,於是 張公 押麻,乃 呂公 除 靜江軍 節(jié)度使、檢校太傅,知 許州 也?!?/div>
《漢語大詞典》:祝讀(祝讀)
祭祀時宣讀(祝辭)。《書·洛誥》“ 逸 祝冊” 唐 孔穎達 疏:“王命有司作策書,乃使史官名 逸 者祝讀此策?!?/div>
《漢語大詞典》:告麻
宣讀麻詞。 唐 宋 時詔書用黃、白麻紙書寫,故稱之為麻詞。新唐書·崔鉉傳:“昕旦告麻,大霧塞廷中,百僚就班脩慶,大風(fēng)雨雹,時謂不祥。”
《漢語大詞典》:讀鞫(讀鞫)
宣讀判決書。周禮·秋官·小司寇“讀書則用灋”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讀書則用法,如今時讀鞫已,乃論之?!?賈公彥 疏:“鞫,謂劾囚之要辭,行刑之時,讀已乃論其罪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