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2—569 【介紹】: 北周高陸河陽人,字永賓,仕北魏至左光祿大夫,封沃陽縣侯。西魏文帝大統(tǒng)初歸宇文泰,除北徐州刺史。從戰(zhàn)有功,進爵為公,賜姓爾綿氏。孝閔帝即位,進爵廣城郡公。武帝天和中官至右二軍總管卒。
伍安貧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安賓。南朝梁武陵人。博雅嗜學。朝廷累辟,皆以疾辭。撰有《武陵圖記》。
高賓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4—571 【介紹】: 北周渤海蓨人。仕東魏,歷官至諫議大夫。東魏孝靜帝興和二年,避讒棄官奔西魏。獨孤信引為僚佐,賜姓獨孤氏。北周初,為咸陽郡守,有政績。親屬雖在齊,見信朝廷,遷儀同三司、散騎常侍。明帝時,歷官御正下大夫、計部中大夫,賜爵武陽縣伯。敏于從政,果敢決斷,官終襄州總管府司錄。
王皇后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05—549 【介紹】: 即王靈賓。南朝梁瑯邪臨沂人。梁簡文帝后。柔明淑德,叔父譽之為女師。梁武帝中大通三年拜太子妃,太清三年卒。簡文帝即位,追謚為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1 【介紹】: 北周河南洛陽人,字賓實。于謹子。西魏時,從宇文泰征戰(zhàn),參與沙苑、河橋、邙山諸役,以軍功封萬年縣子,尋除渭州刺史。破羌東念姐,安定邊境。北周天和中,平郝三郎,除延州刺史,襲爵燕國公,加上柱國,拜大左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8—636 【介紹】: 隋唐時僧。河南洛陽人,俗姓孟。年十五出家,為僧粲弟子。隋時,召住大禪定道場。入唐,太宗貞觀中,預宏文館論義,發(fā)言如流,大為太子所贊賞,遂以為普光寺主。有《十八部論疏》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孟氏。河南洛陽人也。父皓仕隋臨淄令有治聲。隱士西門義以道自高。未嘗于謁。忽求見歸美焉。皓因出紹續(xù)績等諸子。使品目之。義曰。府君六子。皆偉器也。然其三季。必非世俗所可縻縶。蓋指凈土寺曠法師。及岳等也。 稟成論雜心于志念智通二師。復究攝論于道尼師。憚煩因入太白山。投慧安師。研精其指。后住京師明覺寺。閉門五載。無食息暇。自爾無小凝滯矣。至于外義伏文。非疏莫了。三藏所錄。并留南中。仍為賂遺啇賈。使必致之。果于廣州顯明寺得凱師筆跡。三藏口傳。俱沙論本。并十八部論記。顯明即凱師所住寺也。頓愜所懷。尋依安卒業(yè)于太白。安許之共給。綿歷歲敘。無所匱乏。時雖兇歉。德緒益進。俄謝安出山。安留之又二載。隋大業(yè)八年。召住大禪定道場眾時三百馀。皆以岳學無師授。未宜弘闡。有同德沙門法常智首僧辨慧明等。相與引重。而請焉。乃以三藏本疏。判通俱沙?;虺酹q未信。及舉綱頓網(wǎng)。宏密叵測。而諍鋒遽息。 。武德初。臥疾藍谷感化寺巖有乳泉。岳手承之。可得二升而絕曰。吾無以感之耳。方默念誦。輒沸觱間一日可得一升。以資飲食。疾良差。二年以三藏疏本。文句繁多。刊削成部。合二十二卷。減疏本三分之二。以便觀覽。且著十八部論疏。行世。 貞觀初西域波頗三藏至京師詔翻譯。而岳亦有職。其間頗聞岳善俱沙而心疑之曰。此吾西國之極則者。今言其善。謬耳。間問以大義。則岳答如流。頗曰。智慧人智慧人。今上嘗延宗法師于宮集眾。立三宗義。而岳問以八正通局賢圣。宗無對。道士劉進喜創(chuàng)開老子。岳問。以道生一二徵據(jù)前后。道士但瞪目而已。岳戲曰。先生高視前彥。豈謂目擊取通乎。眾大笑。 六年八月。兄曠化。悲悼不自勝?;騽裰靡?。岳??淚曰。同居火宅。共溺愛流。生死未斷。何得不悲。八年秋?;侍蛹T碩德。于弘文館論義。岳慷慨談吐。特拔其類。太子顧曰。此法師為誰。左庶子杜正倫曰。大總持寺道岳法師也??偝謩t隋之禪定。太子曰。于寺何職。答曰。未也。太子乃曰?;实蹫楣讶嗽焖?。正將以收召名德。張大教法。而上人如此。其無職可乎。即屈知寺任允副。虛襟屢辭。不許。徙住普光寺。九年弟明略來省。固留之。略善涅槃。住東洛天宮寺。十年二月疾。太子醫(yī)饋相望。卒于所住寺。壽六十九。喪事取給太子家。令葬郊南杜城西隅。略既送葬歸。疚痛纏結。十二年卒。壽六十七。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三 義解篇九
釋道岳。姓孟氏。河南洛陽人也。家世儒學專門守業(yè)。九歲讀詩易孝經(jīng)。聰敏強識卓異倫伍。父皓仕隋為臨淄令。治聲遠肅。有隱士西門義者。博物疏通肥遁巖谷。前后令召莫能致之。至是步自山阿來儀府舍。謂鈴下吏曰。西門義故謁。遽為吾白。即以事聞。令素仰高風。駭其萃止。延席曰。先生道扇三古德重四民。何能輕舉。義曰。吾自弱歲隱淪。于茲暮齒。誠不欲干游人世。抱誠棄智。頃者吠聲既靜。則良政字民。五褲興謠兩岐成詠。有欣美化。故不以韜隱自私。敢敘斯事。令述其不逮。問其治術。對答若神。情兼明舉。乃命諸子紹續(xù)績曠岳略等。列于義前。令其顧指。義曰。府君六子。誠偉器也。自長而三。州縣之職。保家自若也。已下之三。其志遠其德高。業(yè)心神道求解言外。固非世局之所常談也。曠年十七遂得出家。操行貞固志懷明約。善大論及僧祇。深鏡空有。學徒百數(shù)。禪觀著績物務所高。即洛陽凈土明曠法師是也。岳十五出家。依僧粲法師為弟子。少樂學問經(jīng)論是欣。及具篇禁更宗律部。指途持犯性不議非。而體貌魁美風操高厲。容止儼然不妄交于道俗。后習成論雜心于志念智通二師。備窮根葉辭義斯盡。有九江道尼者。創(chuàng)弘攝論海內(nèi)知名。以開皇十年至自楊都來化京輦。親承真諦業(yè)寄傳芳。岳因從受法。日登深解。以眾聚事?lián)?。惟其廢習。將欲棲形太白服業(yè)倫貫。時太白寺慧安者。倜儻多知世數(shù)闊達。方丈一字方寸千文。醫(yī)術有工經(jīng)道偏練。日行四百相同夸父。世俗所謂長足安是也。岳友而親之。便往投造告所懷曰。毗曇成實學知非好。攝大乘論誠乃清微。而傳自尼公。聽受又鮮。今從物化精益無從。中路徘徊伊何取適。昔天親菩薩作俱舍論。真諦譯之。初傳此土。情寄于此耳。安曰。愿聞其志。岳曰。余前學群部。悉是古德所傳。流味廣周未盡于后。惟以俱舍無解。遂豈結于當來耶。安曰。志之不奪。斯業(yè)成矣。后住京師明覺寺。閉門靜故尋檢論文。自讀其詞仍洞其義。一習五載不出住房。惟除食息初無閑暇。遂得釋然開發(fā)了通弘旨。至于外義伏文。非疏莫了。承三藏本義并錄在南方。思見其言。載勞夢寢。乃重賂遺南道商旅。既憑顧是重。所在追求。果于廣州顯明寺。獲俱舍疏本并十八部記。并是凱師筆跡。親承真諦口傳。顯明即凱公所住寺也。得此疏本欣戴仰懷。諷讀沈思忘于寢食。乃重就太白卒其先志。于即慶吊絕緒尋繹追功??诟怪畚┌补┙o。時谷食不豐菜色相顧。安庶事經(jīng)營令無匱乏。綿歷歲序厥志彌隆。內(nèi)慚諸己。乃謝安曰。岳今至愚為累獨學成譏。輒不量力欲悕非分。一不可也。食為民本名作實賓。茍求虛譽遂勞同志。二不可也。斯過弘矣。誠可退跡浮浮。更勞重累。則不可也。安曰。功業(yè)將成幸無異志。嘉會難再無思別慮。復延兩載方始出山。乃以己所尋知。將開慧業(yè)。游諸講肆清論莫窮。大業(yè)八年被召住大禪定道場。今所謂大總持寺是也。時年三十有四。少齒登器莫匪先之。此時僧眾三百馀人。令聽風規(guī)互相推謝。岳以后至名重學不從師。雖欲播揚未之有許。時有同德沙門法常智首僧辯慧明等。并名稱普聞眾所知識。相為引重創(chuàng)為請主。岳撝謙藏器退辭師授。徒累清言終慚疏略?;勖鞯仍较瘬P言曰。法師何辭耶。吾等情均水乳義結相成。掩德移機恐爽靈鑒。又人世飄寄時不再來幸不相累。岳顧諸意。正乃首登焉。遂以三藏本疏判通俱舍。先學后進潛心異論。皆曰。斯文詞旨宏密學爽師資??v達一朝誠自誣耳。當伺其談敘得喪斯及矣。岳自顧請主虛宗初無怯憚。舉綱頓網(wǎng)大義斯通。雖諍論鋒臨而響應隨遣。眾咸不識其戶牖。故無理頓聯(lián)辭。由是名振學宗法筵繼席。歲舉賢良推師有寄。武德初年。從業(yè)藍谷化感寺側。巖垂乳水。岳往承之可得二升懸渧便絕。乃曰。吾無感也。故水輟流。遂以殘水寫渧下瀅中。一心念誦。日取一升經(jīng)六十日?;紦p方復。又至二年。以三藏本疏文句繁多學人研究難用詳覽。遂以真諦為本。馀則錯綜成篇。十有馀年方勒成部。合二十二卷。減于本疏三分之二。并使周統(tǒng)文旨字去意留。兼著十八部論疏。通行于世。以為口實。又初平鄭國。有宗法師者。神辯英出時所異之?;噬涎尤雰?nèi)宮立三宗義。岳問以八正通局圣賢。后責才施無言以對。坐見其屈。乃告曰。京室學士談衒寔希。三宗之大于何自指。及高祖之世。欲使李道東移被于鳥服。度人授法盛演老宗。會貞觀中廣延兩教。時黃巾劉進喜創(chuàng)開老子。通諸論道。岳乃問以道生一二。徵據(jù)前后。遂杜默焉。岳曰。先生高視前彥。豈謂目擊取通乎。坐眾大笑而退。故岳之深解法相。傳譽京國矣。至六年秋八月。岳兄曠公從化。悲痛纏懷。徒屬慰曰。人皆有死。惟自裁抑。岳捫淚曰。同居火宅共溺愛流。生死未斷何得不悲。聞者議之。以為善居道俗之間也。貞觀初年。有梵僧波頗。在京傳譯。岳為眾舉。預其同例。頗聞善于俱舍。未始重之。謂人曰。此論本國學者之英華浮情。不敢措意。今言善者不有謬耶。因問以大義并諸異論。岳隨其慧解應答如流。頗曰。智慧人智慧人。不言此慧吾與爾矣。自爾情敦道術。厚密加恒。八年秋。皇太子召諸碩德集弘文館講義。岳廣開衢術。延對諸賓。酬接覆卻神旨標被。太子顧曰。何法師。若此之辯也。左庶子杜正倫曰。大總持寺道岳法師也。法門軌躅學觀所宗。太子曰?;实蹫楣讶嗽焖聫V召名德。而此上人猶未受請何耶。倫曰。虞舜存許由之節(jié)。夏禹順伯成之志。彼乃俗流。猶從矯逸。況方外之士。棄名之人。臣輒從其所好耳。乃下令曰。今可屈知寺任。允副虛襟。岳動容辭曰。皇帝深惟固本。歸誠種覺。所以考茲福地建此仁祠。廣召無諍之僧。用樹無疆之業(yè)。貧道識量未弘德行無紀。今蒙知寺任誠所不安。愿垂含恕。敢違恩旨。屢辭不免。遂住普光。以貞觀十年春二月?lián)k疾彌留。諸治無效。春坊中使相望于路。遂卒于住寺。春秋六十九。皇太子令曰。普光寺上座。喪事所資取給家令。庶使豐厚無致匱約。仍贈帛及時服衣等。俄而有敕。復公給葬儀。送于郊南杜城之西隅。岳弟明略。身長七尺三寸。十九出家。志懷遠悟容儀清肅。特善涅槃。學人從集有聲京洛。住東洛天宮寺。貞觀九入年朝奉慰。時四海令達總集帝京。惟岳及略。連支比曜。時共美之。及事緣將了。言歸東夏。岳惘然曰。吾同氣四人。并先即世。唯余與爾相顧猶影。自曠師沒后。心常怏怏??痔偈蠼磺謿H然長逝。異生難會可不思耶。吾行年耄矣。其能久乎。集會又難。爾其且止。因斯便住。恰至明春岳便辭世。略之銜疚。痛鐘纏結帶疾還寺。以十二年卒于所住。春秋六十七矣。
陳君賓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唐時人。南朝陳鄱陽王伯山子。仕隋為襄國通守。高祖武德初封東陽郡公。太宗貞觀初為鄧州刺史。治州有方,不期月,流民皆歸復業(yè)。入為太府少監(jiān)。終虔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1—648 【介紹】: 唐博州茌平人,字賓王。少孤貧,嗜學,善《》、《春秋》,高祖武德中補州助教。后至長安,為中郎將常何家客。太宗貞觀三年詔百官言得失,代何為疏,所論二十余事,皆切于時。何武人不涉學,太宗怪問,何曰:“家客馬周為之?!奔凑僖?,與語,大悅,令直門下省。累拜監(jiān)察御史、中書侍郎,官至中書令。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01—648 字賓王,博州茌平(今山東茌平)人。少孤貧好學,尤精《詩經(jīng)》、《春秋》,然落拓無為。高祖武德中為博州助教。后西游長安,為中郎將常何門客,代為條陳二十余事,皆當世所切。太宗召見,令直門下省,拜為監(jiān)察御史。歷侍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治書侍御史、中書侍郎等職。貞觀十八年(644),遷中書令。太宗征遼,留輔皇太子。及還,以本官攝吏部尚書。二十二年卒,贈幽州都督。高宗即位,追贈尚書右仆射、高唐縣公。生平事跡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新唐書·藝文志四》均著錄有《馬周集》1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武德中補州助教。太宗朝累官至中書侍郎兼太子右庶子。遷中書令。以本官攝吏部尚書。貞觀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高宗立。追贈右仆射高唐縣公。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長水(今河南洛寧西)人。京兆參軍李華之妾。安史亂后與李華離散,另適他人。李華后為江州刺史,遇其女而知其下落,請其復歸,乃答詩卻之。事跡見《侍兒小名錄》引《女舞圖》,或出宋人附會?!?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進士盧東表之妾,容態(tài)詞筆皆可觀。生活年代不詳。事跡見《補侍兒小名錄》引《女舞圖》。《全唐詩》存其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人。玄宗初,為左監(jiān)門衛(wèi)將軍、右威衛(wèi)將軍。二年,從薛訥討契丹,賓客以時屬炎暑,恐難為制勝,訥不從。師至欒河,盡為契丹所覆。諸將皆得罪,賓客獨免。九年,為靈州刺史。十六年,復為河西節(jié)度使蕭嵩副將,與吐蕃戰(zhàn)于祁連城下,大破之。
杜楚賓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四
楚賓應賢良科擢第。官雷鄉(xiāng)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秋浦人。屬文敏速,每飲半酣而后操筆。高宗每令作文,必以金銀杯盛酒飲之,文成輒賜。楚賓終日酣宴,家無所藏,費盡復入待詔,得賜又出。然性慎密,未嘗言禁中事,醉后人或問之,答以他事而已。自殷王文學拜右史、崇賢直學士而卒。
梁朱賓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朱賓。雍州。藍田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徐州彭城人。以俠義著稱。為涇原兵馬將,與段秀實友善。積戰(zhàn)功,兼御史中丞。劉文喜椐涇州叛,海賓子劉光國斬文喜以獻,詔封海賓樂平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