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諸法寂滅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諸法之實相,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謂之寂滅。法華經(jīng)方便品曰:「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褂衷唬骸钢T法從本來,常示寂滅相?!?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諸法的實相,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叫做寂滅相。
禪寂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禪者梵語,譯為靜慮。寂靜思慮之義。俱舍論二十八曰:「依何義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咕S摩經(jīng)方便品曰:「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不動經(jīng)曰:「其心禪寂,常住三昧?!贡R綸詠蒲團(tuán)詩曰:「惟當(dāng)學(xué)禪寂,終身與之俱?!?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修禪以寂靜念慮。
歸寂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曰入寂。歸于寂滅入于寂滅之義。示證果人死之詞。寂滅為涅槃之譯語,原為生死共滅之義。惟今偏于生之一邊而曰歸寂。后遂尊僧侶之死而用之。輔行一之二曰:「圓音教風(fēng),息化歸寂?!贯屖弦[下曰:「釋氏死謂涅槃,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遷化,順世。皆一義也。隨便稱之,蓋異俗也。」
涅槃寂靜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涅槃的境界,滅一切生死之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圓寂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梵語涅槃,華譯圓寂,即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業(yè)。
圓明常寂照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六祖惠能所說。謂心性本來是圓滿光明與真常不變的,雖然是寂靜不動,卻能夠遍照一切法界,雖然是遍照一切法界,卻仍舊還是寂靜無動,此乃是無上涅槃之相。
寂滅(二)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真如自性,唯是寂滅,不可言說,是為寂滅之義也。
一切皆妄,唯真如性,是故應(yīng)了真如性法也。
百劫頂寂定中修諸三昧
【三藏法數(shù)】
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梵語三昧,華言正定。頂寂定者,在眾定之上,故名頂也。謂等覺菩薩住頂寂定,以大愿力,住壽百劫,修一切三昧已,入金剛?cè)?,與一切法性相應(yīng)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覺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剛?cè)琳?,金剛最堅至利,謂入此三昧,則一切諸惑無不斷也。)
萬劫大寂定中學(xué)佛化行
【三藏法數(shù)】
謂等覺菩薩復(fù)住壽萬劫,學(xué)佛教化之行,現(xiàn)諸色相,教化眾生。復(fù)現(xiàn)同諸佛常行中道大樂無為也。
大寂靜樂
【三藏法數(shù)】
謂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以其遠(yuǎn)離一切憒鬧法故,以大寂靜,名為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
說聽雙寂
【三藏法數(shù)】
謂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Z雙亡,則說聽雙寂。故凈名經(jīng)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是也。
【三藏法數(shù)】
謂眾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眾生,則同生非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則佛心中之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之佛無說,是名說聽雙寂。
寂滅德處
【三藏法數(shù)】
謂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故名寂滅德處。
不寂靜過失
【三藏法數(shù)】
謂諸眾生,隨逐根塵,起諸妄想,顛倒散亂,而無禪定之功,不能斷惑證果,是為不寂靜過失。
照寂慧
【三藏法數(shù)】
照即中道之用,寂即中道之體。謂別教等覺菩薩,以中道之觀慧,照中道之理體,故名照寂慧。(等覺者,謂去后妙覺佛位,猶有一等,勝前諸位,得稱為覺也。)
寂靜覺
【三藏法數(shù)】
謂人離眾憒鬧,閒居獨處,厭世纏縛,思滅貪欲之苦本,而能斷除煩惱,寂靜其心,是名寂靜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