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475—1541 【介紹】: 明陜西武功人,字德涵,號對山、滸西山人、沜東漁父。弘治十五年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與李夢陽等提倡文學復古,為前七子之一。尤工散曲,與王九思并稱大家。正德間,因救李夢陽,往見太監(jiān)劉瑾,夢陽因此得免。瑾敗,竟坐其黨落職。有《對山集》、《沜東樂府》、《中山狼》。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德涵,武功人。弘治壬戌賜進士第一,授翰林脩撰坐累落職有對山集明詩紀事·丁簽·卷三
海字德涵,武功人。弘治壬戌第一人及第,授修撰。以救李夢陽,坐劉瑾黨,落職為民。有《對山集》四十四卷。 (《四庫總目》:海以救李夢陽故失身劉瑾,瑾敗坐廢,遂擦浪自恣,徵歌選妓,于文章不復精思,詩尤頹縱。 《藝苑卮言》:康德涵詩如清康中宰相,非不處貴,恇擾粗率,無大處分。德鹵既罷官,居鄠、杜,葛巾野服,自隱聲酒。時有楊侍郎庭儀者,少師介夫弟,以使事北上過康。康故契分不薄,大喜置酒,至醉,自彈琵琶唱新詞為壽。楊徐謂;「家兄層恒相念君,但得一書,吾為道地史局?!拐Z末畢,康大怒,罵:「若伶入我耶?」手琵琶擊之,格胡床迸碎,楊踉蹌走免。康遂入,口咄咄「蜀子」,更不相見。 《靜志居詩話》:德涵坐援獻吉,遂掛清議。歸田之后,耽心詞曲。其小令云:「真?zhèn)€是,不精不細丑行藏。怪不得,沒頭沒腦受災殃。從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間事事忘。剛方,徯落了膺和滂?;奶疲苄思c康?!拐撜咴湫亩]時家無長物,腰鼓多至三百副。留心風雅之日少,宜其所就止此爾。 田按:對山救空同,豪氣蓋世,同是一時俊人,惜詩文不副盛名耳?!夺躁栯s識》云:「空同與韓貫道草疏,劉瑾切齒,必欲置之死,賴康對山營救而脫。后對小得罪,空同議論稍過嚴,入作《中山狼傳》以詆之。」 考《中山狼傳》,故城馬中錫作,王敬夫《渼陂集》亦有《中山狼》院本,論者疑對山以空同坐累,空同特未營救之耳,未嘗逞兇反噬,如傳所云云也,疑別有所指。馀檢《對山集》有《讀中山狼傳》詩云:「平生愛物未籌量,那計當時救此狼。笑我救狼狼噬我,物情人意各無妨?!雇瑹o庸以后人疑竇,為空刷解釋矣。)維基
康海(1475年—1540年),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滸西山人,陜西武功縣人,明朝狀元、文學家。成化十一年(1475年)六月二十日出生,自幼慧敏,以馮寅為師,弘治七年(1494年)入縣學。弘治十一年(1498年)陜西鄉(xiāng)試第七名。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中式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經(jīng)筵講官?;鹿賱㈣獊y政,愛慕同鄉(xiāng)康海之才,意欲網(wǎng)羅,康海不肯。李夢陽下獄,寫紙條向康海求救??岛S谑前葜]劉瑾,劉瑾大喜,為倒屣迎??岛=鍣C為李夢陽求情,夢陽得釋。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事敗,康海反被李夢陽歸為劉瑾黨,罷黜為民。此后,康海寓居揚州,置女樂,自操琵琶創(chuàng)家樂班子,人稱“康家班社”,“主盟藝苑,垂四十年”,為秦腔之霸主??瞪揭源说妹?。
人物簡介
王紳(1487年—?),字子書,號對川,直隸河間府滄州人,軍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一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三百九名,登第三甲第三十七名進士。授知縣,十二年九月選授福建道試御史,十三年五月實授,十五年巡按陜西,二十年巡按浙江,二十一年掌河南道印,主京察,二十八年七月升光祿寺少卿,三十年十月升順天府府丞,三十一年五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清理淮浙等處鹽法,三十二年四月鹽法屯牧營田都御史等官職被裁革,王紳、王達、王璣俱回籍聽候。
人物簡介
金應奎,字文宿,號對峰,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民籍。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四十二名進士。工部觀政,授行人,三十六年八月選授山東道試御史,十月實授御史,后出為四川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毛孔墀(1511年—?),字茂對,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軍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九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一百九十七名,三甲第二百零九名進士。授江西鄱陽縣知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任曲周縣知縣,擢南京禮部主事,卒于官。
人物簡介
字宗孝,馀姚人。嘉靖癸丑進士,除成都府推官入為禮部主事終行太仆卿維基
姜子羔,原名姜云鴻,字宗孝,號對陽,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民籍。父姜應期受學于王守仁,子羔幼年即在旁聽講,學有所成。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一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四川成都府推官,升禮部主事,歷主客司、精膳司郎中。,四十三年(1564年)七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隆慶二年(1568年)四月升陜西行太仆寺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揚州府泰州人。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平湖知縣。創(chuàng)均徭法以便民。維基
顧廷對,字子俞,直隸揚州府泰州人,民籍,進士出身。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名,后參加會試第九十一名。嘉靖三十八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四名。曾祖父顧行,曾任府經(jīng)歷;祖父顧王??,曾任縣丞;父親顧云鳳,曾任知縣。母徐氏。
人物簡介
沈應時(1521年—1582年),字子易,號對泉,河南河南衛(wèi)人,軍籍。嘉靖二十二年癸卯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一百三十名進士。授翼城知縣,未上任而父喪丁憂,服闋,授長子知縣。升西安府同知,嘉靖三十九年庚申擢升杭州府知府,四十三年甲子,備兵海道副使,不久改易州。隆慶元年丁卯,分守涼州參政。二年戊辰春,拜按察使。尋轉(zhuǎn)山東右布政使,同年冬,擢巡撫寧夏右僉都御史。隆慶五年辛未,轉(zhuǎn)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未行,丁母憂去職。萬歷三年乙亥,復職為山西巡撫。四年,晉升大理寺卿、戶部侍郎、總督倉場,再升南京吏部尚書。
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閩縣人,字貞恒。林庭機長子。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翰林檢討,數(shù)遷為國子祭酒。萬歷初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恪。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貞恒,閩縣人。嘉靖丁未進士,累官南禮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恪有對山集維基
林熑(1524年—1580年),字貞恒,號對山,福建福州府閩縣林浦鄉(xiāng)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聯(lián)捷丁未科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升修撰。之后擔任景恭王講讀,隨后在國子監(jiān)任職,三次升遷,直至祭酒。至此林氏祖孫三代林瀚、林庭機、林熑均擔任祭酒一職,為史上獨有。之后,改為禮部右侍郎,擔任日講官。不久,再遷吏部侍郎,調(diào)任南京,兼署禮部事務。當時魏國公徐鵬欲廢長立幼,林熑持不可。萬歷元年(1573年),升任南京工部尚書,改南京禮部尚書。因母喪離職,服闋,因父老乞歸養(yǎng)。卒贈太子少保,謚文恪。
人物簡介
【生卒】:1532—? 【介紹】: 明河南鄢陵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工部營繕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出為成都知府。侍父母至孝,人稱梁孝子。居官頗廉。仕終陜西按察副使。維基
梁策(1532年—?),字對之,號及泉,河南開封府鄢陵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六十二名進士。都察院觀,四十五年四月授工部主事,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養(yǎng)病。三年五月復除戶部,五年二月升員外,四月升郎中,六年十月升成都知府,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疏告終養(yǎng)。二十二年六月由登州府知府升陜西副使,二十三年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536—1604 【介紹】: 明山西大同山陰人,字忠伯,別號對南。隆慶二年進士。授編修。萬歷初,進修撰,充日講官,帝頗敬之。十二年,以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預機務。在閣中居末,每議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隨。以繼母憂歸。及還朝,神宗已深居不出,家屏一年間僅見帝顏兩次,乞休,不報。十八年,閣臣因冊立太子事,以去就力爭,被切責。申時行等皆乞去,獨家屏在閣,請速決大計。帝諭二十年春舉行,意在搪塞。家屏即宣示外廷,帝意頗恚。次年為首輔。請臨朝,請豫教皇儲,皆不納,引疾罷,柄國僅半年。卒于三十一年歲末。有《王文端奏疏》、《王文端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忠伯,大同山陰人。隆慶戊辰進士,歷官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贈少保謚文瑞有復宿山房集維基
王家屏 (1536年—1603年),字忠伯,號對南,山西大同府應州山陰縣古城人,明朝官員,萬歷年間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謚文端。王家屏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丙申。隆慶二年(1568年)的廷試高中二甲第二名,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預修《世宗實錄》。權(quán)臣高拱之兄高捷時任江都御史,貪贓枉法,民怨沸騰,王家屏不顧老友勸阻,直陳其事。明神宗萬歷元年(1573年),王家屏擔任修撰,充日講官,升侍講學士。神宗以其博學多才和端莊氣質(zhì),譽之為“端人”。王家屏為人正直,還表現(xiàn)在對宰臣張居正的態(tài)度上。張居正從萬歷元年(1573年)到十年(1582年),一直擔任首輔,深得神宗器重,權(quán)傾朝野。誰要想得到高官,必先得居正垂青。就是這樣一位顯赫人物,王家屏也能秉公相待。張居正生病時,朝內(nèi)大臣都去看望,有的還到寺院祈禱,奉迎至極,唯獨王家屏未去。萬歷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后,群臣對他一反常態(tài),倒張的浪潮甚囂塵上,神宗也撤銷了他生前的太師頭銜,籍沒其家產(chǎn),而王家屏又能夠秉公直言,給予張居正公正的評價。萬歷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升任禮部右侍郎,一個月后,升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理朝政,每議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隨。萬歷十七年時,評事雒于仁進四箴諫神宗,神宗大怒并預備把他重重問罪,王家屏上書進言:「人主出入起居之節(jié),耳目心志之娛,庶官不及知、不敢諫者,輔弼之臣得先知而預諫之,故能防欲于微渺。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備位密勿,反緘默茍容,上虧圣明之譽,下陷庶僚蒙不測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神宗聽聞后很不高興,但還是把雒于仁的上書留中不發(fā),從輕發(fā)落,雒于仁故而得以善去。萬歷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內(nèi)閣首輔,但后因立儲之事與萬歷帝鬧翻。王家屏執(zhí)閣六月,時間雖短,但給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貪權(quán)武斷,“推誠秉公,百司事一無所擾”,又“性忠讜,好直諫”,故而頗得朝野贊譽。萬歷二十年(1592年)三月,給事中李獻上疏言國本事,被震怒的神宗罷黜,王家屏不惜封還御批力諫而被責罵,后其為群臣求請的上疏中「若徒犯顏觸忌,抗爭僨事,被譴罷歸,何名之有!」「更使臣棄名不顧,逢迎為悅,阿諛取容,許敬宗、李林甫之奸佞,無不可為,九廟神靈必陰殛臣,豈特得罪于李獻可諸臣已哉!」「言涉至親,不宜有怒。事關(guān)典禮,不宜有怒。臣與諸臣但知為宗社大計,盡言效忠而已,豈意激皇上之怒哉?」等言論屢屢激怒神宗,最終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致仕歸里。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卒,葬于山陰縣河陽堡桑乾河畔。
人物簡介
王基(1538年—1607年),字啟亨,號對滄,山東青州左衛(wèi)軍籍登州府菜陽縣人。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十一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四百名,二甲第二十一名進士。戶部觀政,本年八月授戶部主事,隆慶二年(1568年)八月升員外,三年二月升郎中,五年正月升兩浙運同,六年十一月升大同知府,萬歷五年(1577年)二月升山西副使,八年正月升本省參政。十一年六月復除山西左參政,十三年閏九月升湖廣按察使,管蘇松兵備事,十五年七月升浙江右布政使,十六年正月升本司左布政,七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十八年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十九年九月升左侍郎,二十年以試炮傷了面頰,告病歸。二十六年八月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加授正議大夫、資治尹。三十二年九月升南京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糧儲,三十三年七月以科道拾遺致仕。三十五年十一月卒。
人物簡介
王元賓(1539年—?),字國賢,號對峰,山東兗州府滕縣人,軍籍。參加山東鄉(xiāng)試并考中第五十八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乙丑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一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進士。出任都察院觀政,本年八月出任蠡縣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六月出任大理寺評事,三年二月出任寺副,四年五月出任寺正,十二月出任廣西道御史,六年七月出任承天知府,后來丁憂。萬歷六年(1578年)六月出任鳳翔府知府,十年五月因為駕乘驛馬速度過快而降職為大同府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