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968
典故
44
詞典
776
佛典
82
其它
66
共968,分65頁顯示
上一頁
55
56
57
58
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1
62
63
64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火途對瞋忿
刀途對慳貪
血途對愚癡
苦苦對欲界
壞苦對色界
行苦對無色界
善知病對治
持對治
化樂天對笑成淫
銅寶輪對十住位
銀寶輪對十行位
金寶輪對十回向位
琉璃寶輪對十地位
摩尼寶輪對等覺位
水精寶輪對妙覺位
火途對瞋忿
【三藏法數(shù)】
火途即地獄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常為鑊湯爐炭等熱苦所逼,故四解脫經(jīng)稱為火途。蓋由眾生無慈悲心,常懷瞋忿,致感斯報。故云火途對瞋忿。
刀途對慳貪
【三藏法數(shù)】
刀途即餓鬼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常受刀杖驅(qū)逼等苦,故四解脫經(jīng)稱為刀途,蓋由眾生無惠施心,常懷慳貪,致感斯報。故云刀途對慳貪。
血途對愚癡
【三藏法數(shù)】
血途即畜生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強者伏弱,互相吞啖,飲血食肉。故四解脫經(jīng)稱為血途,蓋因眾生無智慧心,愚癡不了,致感斯報。故云血途對愚癡。
苦苦對欲界
【三藏法數(shù)】
謂三界受生,無非是苦。欲界諸境逼迫,苦中復(fù)苦,故云苦苦對欲界。
壞苦對色界
【三藏法數(shù)】
謂樂壞時,苦名為壞苦。如色界天受禪味之樂,報盡還于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壞苦對色界。(五道者,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行苦對無色界
【三藏法數(shù)】
謂雖無苦樂之境,任運心有生滅,名為行苦。如無色界中,雖無質(zhì)礙之色,而有漏心識自然是苦,故名行苦對無色界。
善知病對治
【三藏法數(shù)】
謂世之良醫(yī),善知對治之方。如患冷病者,則以熱藥對治;患熱病者,則以冷藥對治;患不冷不熱病者,則以溫和之藥對治。藥若對病,病無不愈。以喻如來說法,若眾生多貪欲者,則說不凈之觀治之;多嗔恚者,則說慈悲之觀治之是也。
持對治
【三藏法數(shù)】
謂從無間道后,起解脫道,則能攝持所斷煩惱,不令更起,故名持對治。(解脫道者,不系名解,自在名脫,謂解脫一切惑業(yè)之縛也。)
化樂天對笑成淫
【三藏法數(shù)】
謂此天欲心微薄,亦不執(zhí)手,但對笑也。
銅寶輪對十住位
【三藏法數(shù)】
銅似金色,不具金用。雖無鐵之粗垢,而猶有查滓,若鍊磨攻治,則能成諸器皿,濟用于世。謂十住菩薩,已斷見、思之惑,如離粗垢,于四十一品無明之惑未能盡斷,如銅之猶有查滓?;蠹确?jǐn)?,德亦分顯,故能從體起用,隨類現(xiàn)形,化諸眾生,如器成濟世。故以銅寶輪對十住位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四十一品者,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各一品也。)
銀寶輪對十行位
【三藏法數(shù)】
銀體瑩潔,不受塵垢,雖經(jīng)镕鍊,性恒不變。謂十行菩薩,不加功力,任運分?jǐn)酂o明之惑,顯發(fā)本然清凈之性,如銀之瑩潔,镕鍊不變。故以銀寶輪對十行位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
金寶輪對十回向位
【三藏法數(shù)】
金體貴重,濟用極大,土埋火煆,其色不變。謂十回向菩薩,功行加深,教化亦廣,雖混眾塵而不為塵垢所染,雖居五欲而不為欲火所燒。故以金寶輪對十回向位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琉璃寶輪對十地位
【三藏法數(shù)】
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出須彌山,一切眾寶,皆不能壞。謂十地菩薩,所證真實,不為外魔之所動壞。故以琉璃寶輪對十地位也。(梵語須彌,華言妙高。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燄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摩尼寶輪對等覺位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摩尼,又云末尼,華言離垢。此寶光凈,不為塵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紅黃赤白,亦復(fù)如是。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將盡,位居十地之上,其隨類現(xiàn)形,化用自在。故以摩尼寶輪對等覺位也。(等覺者,望后妙覺,猶有一等,勝前諸位,得稱為覺也。)
水精寶輪對妙覺位
【三藏法數(shù)】
水精內(nèi)外映徹,無物不現(xiàn)。謂妙覺、果佛諸惑凈盡,萬德圓明,常住湛然,有感則應(yīng)。故以水精寶輪對妙覺位也。(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