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十對
【佛學大辭典】
(名數)華嚴十玄門所攝之十義,即教義理事等十雙,故曰十對。(參見:玄門)
三有對
【佛學大辭典】
(名數)對為礙之義,有障礙之義者,謂之有對。一、障礙有對,如手礙手,石礙石,互礙而被礙者。二、境界有對,六根六識及諸心所,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三、所緣有對,為六識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緣慮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三性對望中道
【佛學大辭典】
(術語)萬有有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三面。配于空假實。故萬有為非有非空,不可不以為離有空之中道結論之。如是三性對望而說萬有之中道也。
五番相對
【佛學大辭典】
(名數)凈土宗判正行與雜行之得失者。選擇本愿念佛集卷上,所謂「正雜二行,有五番相對:一親疏對,二近遠對,三有間無間對,四不回向回向對,五純雜對?!故且?。親疏對者,修正行者,其行體系在彌陀,與彼佛甚親昵,彼此三業(yè),互不舍離,故名為親,修雜行者,其行體不系于彌陀,彼此三業(yè),互相舍離,其關系疏漫,故名為疏。近遠對者,修正行者,愿見彌陀,佛即應念現在目前,與彼佛甚鄰近,故名為近,修雜行者,不愿見佛,佛不現目前,其關系隔遠,故名為遠。無間有間對者,修正行者,常憶念彌陀而無間斷,故名無間,修雜行者,憶念不相續(xù),故名有間。不回向回向者,修正行者,從不別用回向,而以名號之行體,有愿行具足之義,自然為往生之業(yè),故名不回向,修雜行者,必用回向之時。為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則不為往生之因,故名回向。純雜對者,正行純?yōu)闃O樂之行,故名為純,雜行行體,種種雜多,果報亦汎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凈土等,故名為雜。
不可見有對色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種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內之勝義根),與聲香味觸四塵之丸法者,非眼所見,故云不可見。為極微所成,故云有對色。對者,對待障礙之義也。
【三藏法數】
不可見有對色者,即五根、四塵也。謂眼識不可見而能對色,耳識不可見而能對聲,鼻識不可見而能對香,舌識不可見而能對味,身識不可見而能對觸,皆言勝義根也。四塵,即聲香味觸也;此四亦不可見,而有對于耳鼻舌身故也。
不可見無對色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種色之一。色法十一中有無表色之一法,是非眼見,故云不可見,為極微所生之法,而非極微所成之法,故云無對。
【三藏法數】
不可見無對色者,即無表色也。謂意識緣于過去所見之境,名為落謝五塵。雖于意識分別明了,皆不可見,亦無表對故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四種對治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對治)
【三藏法數】
(亦名四道,出阿毗達磨俱舍論)
對即敵對,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藥治之,故名對治。
〔一、厭患對治〕,謂眾生見欲界生死之苦,煩惱惑業(yè)之集,深生厭惡,起大加行,修于圣道,對治苦、集,故名厭患對治。
〔二、斷對治〕,謂眾生知一切煩惱惑業(yè),能招生死之苦,于是修無間道,斷除惑業(yè),故名斷對治。(無間道者,觀道相續(xù)無有間斷也。)
〔三、持對治〕,謂從無間道后,起解脫道,則能攝持所斷煩惱,不令更起,故名持對治。(解脫道者,不系名解,自在名脫,謂解脫一切惑業(yè)之縛也。)
〔四、遠分對治〕,謂從解脫道后,起勝進道,能令所斷之惑,永永遠離,故名遠分對治。(勝進道者,猶增進之意也。)
可見有對色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又曰有見有對色。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無表色之十一種,此中色境之一為可見有對色,眼等五根與聲等四境為不可見有對色。無表色為不可見無對色。眼可見者曰可見,由極微組織而有障礙者曰有對。智度論二十曰:「佛說三種色: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br />【三藏法數】
可見有對色者,即一切色塵也。謂世間之色,眼則可見,有對于眼故也。
死對頭
【佛學大辭典】
(雜語)死路危急之時也。永覺續(xù)寱言曰:「憤然如遇著死對頭,道須滅此而后相食?!?/div>
有對
【佛學大辭典】
(術語)就十八界分別三種之有對:一障礙有對,二境界有對。三所緣有對。對者礙之義。礙有二種:一障礙之義,二拘礙之義。障礙之義者,第一之障礙有對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為體。此十色互相障礙,如手之礙手,石之礙石,故名障礙,障礙即有對也。拘礙之義者,第二之境界有對,與第三之所緣有對也。境界有對者,六根六識之十二界與法界一分之心所法也,此十三界之法為境所拘,故名有對。境界有對也(依主釋)。所緣有對者,六識及境界之七心界與法界之一分心所法也。此八界為所緣之境所拘礙,故名有對,所緣有對之依主釋也。此中境界與所緣之差別有多義,玆言其一義,則以取根及心識之境一邊,名為境界有對,以緣心與所之境一邊,名為所緣有對云。見俱舍論二。梵Sapratigha。
有對觸
【佛學大辭典】
(術語)對于增語觸而言。與前五識相應之觸心所也。隨所依之五根有對而名。俱舍論十所謂:「眼等五觸說名有對,以有對根為所依故,有對觸名從所依」是也。
兩部相對
【佛學大辭典】
(術語)胎藏住于蓮華,以蓮華表理之攝持故。金剛住于月輪,以表智之光照故。又蓮華住于地,月輪居于天,以配于陰陽,以陰陽是理智之異名故。又胎藏之大日,住于曼荼羅之中位,橫表平等之義,金剛之大日,居于一印會之最頂,豎表差別之義,以理為平等,智為差別故。又胎藏之大日,住于法界定印,定為理之異名,金剛之大日,住于智拳印,智之義可知也。見秘藏記鈔三。
所緣有對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有對之一。(參見:有對)
待對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彼此相待,二法相對也。一切因緣生之事物皆然。止觀輔行三曰:「互相因依待對而立。」又曰:「皆是待對可思議?!?/div>
相對
【佛學大辭典】
(術語)對立相違之二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