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2,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上寺
孤寺
南寺
水寺
臺寺
法寺
寺下
寺宇
寺東
煙寺
江寺
宦寺
金山寺
塔寺
寺塔
《駢字類編》:上寺
唐書李叔明傳:臣請本道定寺為三等,觀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觀道士十四,每等降殺以七,皆擇有行者,馀還為民。德宗善之。
《漢語大詞典》:孤寺
孤立無鄰的寺廟。 唐 張喬 《送人歸江南》詩:“島煙孤寺磬,江月遠(yuǎn)船箏。思苦秋迴日,多應(yīng)吟更清。” 宋 蘇軾 《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詩之二:“過 淮 山漸好,松檜亦蒼然;,藹藹藏孤寺,泠泠出細(xì)泉?!?/div>
分類:孤立寺廟
《駢字類編》:南寺
唐 白居易 遠(yuǎn)師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yuǎn)禪師。
《漢語大詞典》:水寺
臨水寺廟。 唐 皎然 《送履霜上人還金陵西山》詩:“ 湘 宮水寺清秋夜,月落風(fēng)悲松柏多?!?唐 白居易 《晚興》詩:“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div>
分類:寺廟
《駢字類編》:臺寺(臺寺)
唐書李密傳:隋越王侗遣將劉長恭、房崱討密,又令裴仁基統(tǒng)兵出成皋西。密乃為十隊,跨洛水,抗東西二軍,令單雄信、徐世績、王伯當(dāng)騎為左右翼,自引麾下急擊長恭等,破之。東都震恐,眾保太微城,臺寺俱滿。又杜景佺傳:改秋官員外郎,與侍郎陸元方按員外郎侯味虛罪已,推輒釋之。武后怒其不待報,元方大懼,景佺獨曰:陛下明詔,六品、七品官文辨已定,待命于外。今雖罪臣,奈明詔何?宰相曰:詔為司刑設(shè),何預(yù)秋官邪?景佺曰:詔令一布,無臺、寺之異。后以為守法,擢鳳閣舍人。
《漢語大詞典》:法寺
大理寺的別稱。泛指掌管刑獄的官署。 唐 陸贄 《奏請不簿錄竇參莊宅狀》:“須先鞠犯狀,審得實情,憲司察寃,法寺論罪,會府覆奏,掖垣參詳,如是悉無異詞,然后謂之獄成?!?宋 龔鼎臣 東原錄:“法官壞法律者三十年矣。向之入法寺者皆外官,不為上位所薦舉,無田改官?!?span id="ugffkn2"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十二》:“朕每覽法寺奏款,外官占田多踰往制?!?/div>
《駢字類編》:寺下
唐 杜甫 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閣迥添愁。
《漢語大詞典》:寺宇
寺院。《魏書·釋老志》:“自有 漢 以后,置立壇祠,先朝以其至順可歸,用立寺宇?!?span id="vmkln9p" class="book">《宋史·張知白傳》:“ 知白 九歲,其父終 邢州 ,殯于佛寺。及 契丹 寇 河北 ,寺宇多頽廢,殯不可辨?!?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龍井寺:“余於 咸豐 元年重九日往游,寺宇全圮,殘碑?dāng)囗伲绕突牟蓍g?!?/div>
分類:寺院
《駢字類編》:寺東(寺東)
大業(yè)雜記,見臺東下。
《漢語大詞典》:煙寺(煙寺)
煙霧繚繞的寺廟。 宋 陸游 《晚行舍北》詩:“東村隔煙寺,杳杳送鐘聲?!?/div>
《駢字類編》:江寺
唐 皎然 送珍上人還天竺兼寄廣通上人秦山人 江寺名天竺,多居躡遠(yuǎn)蹤。
《漢語大詞典》:宦寺
即宦官?;鹿俟欧Q寺人,故云宦寺。新唐書·李石傳:“方是時,宦寺氣盛,陵暴朝廷?!?宋 陸游 《冬日讀白集作古風(fēng)》詩:“ 漢 禍?zhǔn)纪馄荩?唐 亂基宦寺?!?span id="aons7yx"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紹圣二年》:“﹝ 蔡京 ﹞內(nèi)結(jié)宦寺,外連臺諫,合黨締交,以圖柄任?!?清 方苞 《書〈王氏三烈女傳〉后》:“竊嘗嘆自古亂亡之釁,不過數(shù)端:或以權(quán)姦,或以女寵,或以宦寺?!眳⒁姟?宦官 ”。
分類:宦官寺人
《國語辭典》:宦官  拼音:huàn guān
1.太監(jiān)。舊時宮中侍奉君王及其家屬的官員,由閹割后的男子充任?!逗鬂h書。卷七八?;抡邆?。鄭眾傳》:「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復(fù)雜調(diào)它士?!挂卜Q為「宦者」、「宦侍」。
2.官吏的通稱?!稑犯娂>砥呷?。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誰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div>
《國語辭典》:金山寺  拼音:jīn shān sì
1.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縣西北金山上的佛寺。東晉時創(chuàng)建,自唐起通稱為「金山寺」,向為佛教名寺。
2.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內(nèi)容敘述許仙上金山進(jìn)香未返,白素貞與小青至金山寺求法海放回許仙,法海不允。白素貞于是聚集水族,水漫金山,法海則召天將應(yīng)戰(zhàn)。后因白素貞懷孕,體力不支而敗退。川劇、徽劇、平劇等均有此劇目。或稱為《水漫金山》。
《駢字類編》:塔寺
宋書天竺迦毗黎國傳:元嘉十二年,丹陽尹蕭摹之奏曰:佛化被于中國,已歷四代。形像塔寺,所在千數(shù)。進(jìn)可以擊心,退足以招勸。而自頃以來,情敬浮末,不以精誠為至,更以奢競為重。舊宇頹弛,曾莫之脩。而各務(wù)造新,以相姱尚。甲第顯宅,于茲殆盡。材竹銅?,糜損無極。無關(guān)神祇,有累人事。
又訶羅陁國傳: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伏承圣主信重三寶,興立塔寺,周滿國界,城郭莊嚴(yán),清凈無穢,四衢交通,廣博平坦,臺殿羅列,狀若眾山,莊嚴(yán)微妙,猶如天宮。齊書武帝紀(jì):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為道及起立寺塔以宅為精舍,并嚴(yán)斷之。
《駢字類編》:寺塔
唐書五行志:太和八年六月癸未,暴風(fēng)壞長安縣署及經(jīng)行寺塔。
分類: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