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石流
(1).石山中的溪流。 宋 丁椿 《尊經(jīng)閣賦》:“引領(lǐng)羣岫者,山名 白鶴 ;底柱石流者,洲號 印龜 。”
(2).在山岳地區(qū)大小不同的巖塊沿斜坡滑動的現(xiàn)象。通常是由于巖塊下面的粘性土被水浸濕后滑動所引起。
《國語辭典》:山嶺(山嶺)  拼音:shān lǐng
連綿的高山?!端螘?。卷九六。鮮卑吐谷渾傳》:「甘谷嶺北有雀鼠同穴,或在山嶺,或在平地。」
《漢語大詞典》:神岳(神嶽)
亦作“ 神岳 ”。
(1).對山岳的敬稱,言其具有靈異。 三國 魏 曹植 《遠(yuǎn)游篇》:“靈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峨?!?晉 傅玄 《正都賦》:“神岳雙立,岡巖崟崟?!?br />(2). 唐 代 武則天 給 嵩山 的封號。舊唐書·禮儀志四:“﹝ 則天 ﹞又以 嵩山 與 洛水 接近,因改 嵩山 為 神岳 ?!?/div>
《漢語大詞典》:列岳(列嶽)
亦作“ 列岳 ”。
(1).高大的山岳。喻位高名重者。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驃騎上將之元勛,神州儀刑之列岳。” 唐 李陽冰 《唐李翰林〈草堂集〉序》:“王公趍風(fēng),列岳結(jié)軌。”一本岳作“岳”。
(2).謂妻子的伯叔父。 梁章鉅 稱謂錄卷七引 宋 謝維新 《合璧事類》:“今世俗呼人婦翁為令岳,妻之伯叔為列岳。” 清 唐訓(xùn)方 《里語徵實(shí)》卷中之上:“呼妻之伯叔父曰列岳耳?!?/div>
《漢語大詞典》:地文
(1).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貌。莊子·應(yīng)帝王:“鄉(xiāng)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北齊 劉晝 新論·慎言:“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語者人之文也。天文失則有謫蝕之變,地文失必有崩竭之災(zāi),人文失必有傷身之患。” 宋 范成大 《有會而作》詩:“念動即時漂鬼國,心空隨處走魔軍。室中已自空諸有,休負(fù)天機(jī)與地文。”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中國地質(zhì)略論》:“無一幅自製之精密地質(zhì)圖(并地文土性等圖),非文明國?!?br />(2).中藥半夏的別名。見急就篇卷四。
《漢語大詞典》:岳秀
亦作“岳秀”。 山岳秀麗。多用以比喻人物翹秀。 晉 陸云 《吳故丞相陸公誄》:“山林岳秀,天光乃照。” 南朝 梁 沈約 《齊臨川王行狀》:“云虛景曖,岳秀川渟;桂蘭不踰其質(zhì),珪璋未究其美?!?唐 李白 《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詩:“氣清岳秀有如此,郎將一家拖金紫?!?/div>
《漢語大詞典》:岳峻
亦作“岳峻”。 如山岳般高峻。喻指人格高尚。 晉 潘岳 《司空密陵侯鄭袤碑》:“弘操岳峻,宇量深廣。”
《漢語大詞典》:遠(yuǎn)岳(遠(yuǎn)岳)
亦作“ 遠(yuǎn)岳 ”。 遠(yuǎn)方的山岳。 南朝 宋 鮑照 《代升天行》:“從師入遠(yuǎn)岳,結(jié)友事先靈?!?南朝 梁 江淹 《渡西塞望江上諸山》詩:“結(jié)友愛遠(yuǎn)岳,採藥好長生?!?唐 賈島 《留別鄠中友人》詩:“鞭嬴去暮色,遠(yuǎn)岳起煙嵐。”
《漢語大詞典》:云岳(雲(yún)嶽)
亦作“ 云岳 ”。 高聳入云的山岳。 晉 陸云 《贈汲郡太守》詩之五:“朔風(fēng)徽止,鴻漸云岳?!?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慕容白曜傳》:“且於時,國家士馬,屯積京南,跨州連鎮(zhèn),勢侔云岳?!?/div>
《漢語大詞典》:噴山
吹動山岳。喻氣勢盛大。文選·班固〈東都賦〉:“吐爓生風(fēng),欱野歕山。” 李善 注:“歕,吹氣也。” 呂延濟(jì) 注:“欱歕,猶吹吸也。言車騎儀飾之盛,可以吹吸山野之氣?!?/div>
《漢語大詞典》:移岳(移嶽)
動搖山岳。 唐 賈島 《齋中》詩:“所餐類病馬,動影似移岳?!?/div>
分類:動搖山岳
《國語辭典》:海拔  拼音:hǎi bá
以海平面為基準(zhǔn)來度量陸地或山岳等所得的高度,為陸地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如:「玉山高度為海拔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是臺灣第一高峰?!?/div>
《漢語大詞典》:岳停
亦作“岳停”。 如山岳般屹立。 三國 魏 曹植 《承露盤銘》:“岧岧承露,峻極太清。神君礧磈,洪基岳停?!?/div>
《漢語大詞典》:地塊
田地,尤指可耕地或牧場。例如:長地塊。
以斷層或褶皺為邊界,并以整體方式發(fā)生位移而無內(nèi)部變化;一種具山岳地形的巨大斷塊
《漢語大詞典》:覲岳(覲嶽)
見“ 覲岳 ”。
亦作“ 覲岳 ”。 朝拜祭祀山岳。 漢 揚(yáng)雄 《羽獵賦》:“夫古之覲東岳,禪梁基,舍此世也,其誰與哉!”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虞六宗義:“天子出,拜日於東門之外,反祀方明,亦覲岳之禮,而古經(jīng)師無其義。”一本作“ 覲岳 ”。參見“ 封禪 ”。
《國語辭典》:封禪(封禪)  拼音:fēng shàn
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壇祭天稱為「封」;在梁甫山除地祭地稱為「禪」。秦漢時特重此禮?!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jì)》:「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489' target='_blank'>李商隱 〈韓碑〉詩:「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