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詩·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毛 傳:“岐,知意也;嶷,識也。”后謂幼年聰慧為“歧嶷”。
《后漢書·馬援傳》:“客卿幼而歧嶷,年六歲能應(yīng)接諸公,專對賓客?!?span id="btfmyro" class="book">《
文選·左思〈吳都賦〉》:“歧嶷繼體,老成弈世?!?劉逵 注:“歧嶷,謂有識知也?!?span id="w1y0o5g" class="book">《
北史·魏彭城王勰傳》:“ 彭城王勰 字 彥和 ,少而歧嶷,姿性不羣?!?br />(2).謂六、七歲。 唐 慧琳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歧嶷﹞亦言六、七歲也?!?王闿運(yùn)
《王仲章碣》:“君天姿雋異,緝熙光明,曾未歧嶷,堂堂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