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師徒(師徒)  拼音:shī tú
1.師生。指師父和徒弟?!俄n非子。說疑》:「言聽事行,則如師徒之勢。」《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師徒皆殺,仇已報矣?!?br />2.士卒、軍隊?!蹲髠鳌O骞哪辍罚骸笌熗讲磺?,甲兵不頓?!固?。元稹《鶯鶯傳》:「姨之孤嫠未亡,提攜幼稚,不幸屬師徒大潰,實不保其身?!?/div>
《國語辭典》:師資(師資)  拼音:shī zī
1.教師。《谷梁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固?。楊士勛。疏:「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顾?。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京講書狀〉:「臣聞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學(xué)校,立師資,陳正道?!?br />2.可以效法或引以為戒的人和事?!豆攘簜?。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晉。范寧。集解:「師資辯說,日用之常義?!埂逗鬂h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廉范》:「以為漢等皆已伏誅,不勝師資之情,罪當(dāng)萬坐?!?/div>
《國語辭典》:師帥(師帥)  拼音:shī shuài
1.一師的統(tǒng)率。周代的軍制,以二千五百人為一師,師帥皆中大夫。見《周禮。夏官。司馬》。
2.表率。《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附裰な?、縣令,民之師帥?!埂缎绿茣>硪弧鹞?。褚遂良傳》:「刺史,民之師帥也。得人,則下安措;失人,則家勞??!?/div>
《國語辭典》:師生(師生)  拼音:shī shēng
老師與學(xué)生的合稱。如:「師生聯(lián)歡」。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喪師衰經(jīng)》:「世道不古久矣!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骨?。李漁《憐香伴》第一九出:「只怕師生名分終輸我,儒巾紗帽也差多,我便奉屈些,須你將奈何?!?/div>
《漢語大詞典》:傳薪(傳薪)
(1).傳火于薪,前薪盡而火又傳于后薪,火種傳續(xù)不絕。語出莊子·養(yǎng)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唐 李子卿 《水螢賦》:“覽於心乃止水之常靜,燭於物靡傳薪之無絶?!?宋 王安石 《擬寒山石得》詩之九:“若未解傳薪,何須學(xué)鉆燧!”
(2).比喻師生遞相授受。 康有為 《蘇村臥病寫懷》詩:“世界開新逢進化,賢師受道愧傳薪?!?/div>
《國語辭典》:校刊  拼音:xiào kān
學(xué)校發(fā)行的刊物。通常由師生共同制作,并由學(xué)校出版,內(nèi)容以報導(dǎo)學(xué)校活動與師生作品為主。
《國語辭典》:校友  拼音:xiào yǒu
同一所學(xué)校畢業(yè)的人。
《漢語大詞典》:席函丈
禮記·曲禮上:“若非飲食之客,則布席,席間函丈。” 孔穎達(dá) 疏:“函,容也。既來講説,則所布兩席中間相去使容一丈之地,足以指畫也。”謂師生間坐位相隔一丈,便于指畫。后用以指講學(xué)。 宋 陸游 《齋中雜興》詩之一:“成童入鄉(xiāng)校,諸老席函丈?!?/div>
《國語辭典》:教材  拼音:jiào cái
教學(xué)上所使用的材料。
《國語辭典》:?;铡 ?span id="9lc9pja" class='label'>拼音:xiào huī
學(xué)?;照碌暮喎Q。代表一校精神、特色的徽章標(biāo)幟。如:「我們把?;談e在外套上。」
《國語辭典》:薪火相傳(薪火相傳)  拼音:xīn huǒ xiāng chuán
比喻師生授受不絕,或種族、血統(tǒng)、文化精神的傳承,綿延不盡。參見「薪盡火傳」條。如:「歷經(jīng)數(shù)代的薪火相傳,該舞團的成就斐然,倍受世人尊崇?!?/div>
《國語辭典》:薪盡火傳(薪盡火傳)  拼音:xīn jìn huǒ chuán
本指柴薪燒盡了,而火種仍可留傳。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购蟊扔鲙熒谑懿唤^、傳承綿延不盡,世代相傳?!度辶滞馐贰返谖逅幕兀骸革L(fēng)流云散,賢豪才色總成空;薪盡火傳,工匠市廛都有韻。」也作「薪火相傳」、「薪傳」。
《國語辭典》:校園倫理(校園倫理)  拼音:xiào yuán lún lǐ
學(xué)校中的人倫規(guī)范。包括師生、教職員、學(xué)生及學(xué)生家長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如:「健全的校園倫理,有助于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
《國語辭典》:大學(xué)城(大學(xué)城)  拼音:dà xué chéng
以大學(xué)為中心發(fā)展起來的社區(qū)。居民原本以該大學(xué)的師生及其眷屬為主,其后逐漸發(fā)展成結(jié)合文化、社會、教育及商業(yè)等機能的城鎮(zhèn)。英國的牛津和劍橋便是典型的大學(xué)城。
《國語辭典》:半師之分(半師之分)  拼音:bàn shī zhī fèn
未正式拜師,但有師生的情分。《紅樓夢》第六三回:「我和他又是貧賤之交,又有半師之分。因我們投親去了,聞得他因不合時宜,權(quán)勢不容,竟投到這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