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29,分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漢高祖(廟號 太祖、高祖 高皇帝、高帝、漢高帝 世稱 赤帝子、赤龍子、龍準翁 劉邦 別稱 沛公、漢祖 漢王、武安侯 季 )
漢文帝(廟號 太宗 孝文皇帝、孝文帝、文帝、漢孝文帝、漢文帝 劉恒 代王 )
漢武帝(廟號 世宗 孝武皇帝、孝武帝、孝武、武帝、漢孝武帝、漢武帝 世稱 漢武 劉徹 膠東王 )
漢哀帝( 孝哀皇帝、孝哀帝、哀帝、漢孝哀帝、漢哀帝 劉欣 定陶王 尊號 陳圣劉太平皇帝 )
劉衎( 孝平皇帝、孝平帝、平帝、漢孝平帝、漢平帝 劉箕子 中山王 箕子 )
漢順帝(廟號 敬宗 孝順皇帝、孝順帝、順帝、漢孝順帝、漢順帝 劉保 濟陰王 )
漢獻帝( 孝獻皇帝、孝獻帝、獻帝、漢孝獻帝、漢獻帝 劉協(xié) 渤海王、陳留王、山陽公 伯和 )
曹丕(廟號 高祖 文皇帝、文帝 魏王 世稱 魏文 別稱 魏文帝 子桓 )
孫和( 南陽王 子孝 文皇帝 )
孫休( 景皇帝、景帝、吳景帝、景 瑯邪王 子烈 )
曹奐( 元皇帝、元帝 別稱 魏元帝 景明 陳留王 )
拓跋猗盧( 穆皇帝、穆帝 代公、代王 )
晉元帝(廟號 中宗 元皇帝、元帝、晉元帝 司馬睿 景文 瑯邪王、覲爵瑯邪王 )
晉懷帝( 孝懷皇帝、孝懷帝、懷帝、晉孝懷帝、晉懷帝 司馬熾 豐度 豫章王、豫章郡王、會稽公 )
石虎(廟號 太祖 武皇帝、武帝、趙武帝 季龍 中山王、繁陽侯、中山公 別稱 居攝趙天王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256或前247—前195 【介紹】: 即劉邦。沛(今徐州豐縣)人,字季。西漢建立者。秦末為泗水亭長。秦二世元年陳勝起義,邦起兵響應(yīng),稱沛公。初屬項梁,與項羽所部并為反秦主力。漢王元年,攻占咸陽,秦王子嬰降,約法三章,除秦苛法。項羽入關(guān),大封諸侯王,邦為漢王。不久與項羽戰(zhàn),漢王五年戰(zhàn)勝項羽,即皇帝位,建立漢朝。漢承秦制,中央集權(quán)。先后討滅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遷豪強于關(guān)中。重本抑末,發(fā)展農(nóng)業(yè)而抑制商賈。以秦律為依據(jù),制定漢律九章。在位八年。
全漢文·卷一
帝姓劉氏,諱邦,字季,沛豐邑中陽里人。初為泗上亭長,秦二世元年起兵,稱沛公。明年,楚懷王以為碭郡長,封武安侯。以子嬰元年西入關(guān),項羽立為漢王,都南鄭。以漢五年破項羽,即皇帝位,都長安。在位十二年,謚曰高皇帝,廟號太祖,亦曰高祖。有《傳》十三篇。(《漢志》在儒家,本注曰:「高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202—前157 【介紹】: 即劉恒。西漢皇帝。高祖中子。初封代王。呂后死,大臣誅諸呂,迎立為帝。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提倡農(nóng)耕,經(jīng)濟漸次恢復,社會日趨安定。景帝因之,史稱“文景之治”。在位二十三年。
全漢文·卷一
帝諱恒,高帝中子。漢十一年封代王,呂后八年迎立。在位二十三年,謚曰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56—前87 【介紹】: 即劉徹。西漢皇帝。景帝中子。在位期間,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地與子弟為侯,削弱諸侯國勢力。設(shè)十三刺史部以加強控制。征收商賈車船稅,行“告緡令”,征收商賈資產(chǎn)稅,以抑制富商。采桑弘羊議,實行冶鐵、煮鹽、鑄錢官賣。設(shè)平準官、均輸官,官營貿(mào)易與運輸。行“代田法”,興修水利,移民屯田,發(fā)展農(nóng)業(yè)。遣張騫通西域,派唐蒙至夜郎,建立西南七郡。又遣衛(wèi)青、霍去病進擊匈奴,保障北方。用董仲舒策,“獨尊儒術(shù)”,兼用法術(shù)刑名,強化封建統(tǒng)治。行封禪,求神仙,大興土木,徭役繁重,以至農(nóng)民流亡,天漢二年,關(guān)東農(nóng)民紛紛起事,歷經(jīng)數(shù)年。自建元至后元曾改年號十一次,為帝王有年號之始。在位五十四年。
全漢文·卷三
帝諱徹,景帝中子。四年封膠東王,七年立為皇太子,后三年正月即位。改元十一: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后元。在位五十四年,謚曰孝武皇帝,廟號世宗,有集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26—前1 【介紹】: 即劉欣。西漢皇帝。元帝孫。好文辭法律。即位初,削外戚王氏之權(quán),罷王莽、王根大司馬職,免王況為庶人。重用孔光、師丹、何武等,實行限田、限奴婢等。不久起用外戚傅氏、丁氏輔政,聽信方士之言,改號為“陳圣劉太平皇帝”。后又寵幸董賢,賞賜無度,朝政日衰。在位七年。
全漢文·卷九
帝諱欣,元帝庶孫,定陶恭王子。綏和元年徵立為皇太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二:建平、元壽,在位六年,謚曰孝哀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9—5 【介紹】: 西漢皇帝。本名箕子。元帝孫。三歲嗣立為中山王。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氏以王莽為大司馬,立為帝,時年九歲。太皇太后臨朝,莽秉政。及帝壯,以莽隔絕母衛(wèi)太后,不悅,為莽毒死。在位六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144 【介紹】: 即劉保,東漢皇帝。安帝長子。永寧初立為皇太子,延光三年廢為濟陰王。安帝死后,宦官孫程等迎帝即位,年十一。封孫程等十九人為列侯。在位十九年。
全后漢文·卷七
帝諱保,安帝子。永寧元年立為皇太子,延光三年廢為濟陰王明年,安帝崩,征濟北王子北鄉(xiāng)侯懿入啁。尋薨,奉迎以位。改元五:永建、陽嘉、永和、漢安、建康。在位十九年。謚曰孝順皇帝,廟號敬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234 【介紹】: 即劉協(xié)。東漢皇帝。靈帝子。董卓廢少帝而立之,遷都長安,漢政權(quán)已名存實亡。及王允誅卓,帝被李傕所劫。建安元年,曹操迎帝,都于許,自是政歸曹氏。延康元年,操卒,子曹丕代漢稱帝,廢獻帝為山陽公,東漢亡。在位三十一年。
全后漢文·卷八
帝諱協(xié),字伯和,靈帝中子。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七月,徙封陳留王。九月即位。改元五:永漢、初平、興平、建安、延康。在位三十一年。禪于魏,封山陽公。青龍二年薨,年五十四,謚曰孝獻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7—226 【介紹】: 即魏文帝。三國魏皇帝。沛國譙人,字子桓。曹操次子。漢獻帝延康元年,操死,嗣為魏王,繼任丞相。行九品中正制,確立士族門閥政治特權(quán)。尋廢漢獻帝為山陽公,代漢稱帝,改元黃初,建立魏王朝,都洛陽,曾兩次率軍攻吳,無功而返。性好文學,有《魏文帝集》。所作《典論·論文》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重要著作。在位七年。
全三國文·卷四
帝諱丕,字子桓,武帝長子。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嗣魏王位,改建安為延康,十一月受禪,改元黃初。在位七年,謚曰文皇帝,廟號高祖。有《典論》五卷,《列異傳》三卷,集二十三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24—約253 【介紹】: 三國吳吳郡富春人,字子孝。孫權(quán)子。好學下士,兄孫登卒,立為太子。后遭讒譖,被幽閉。孫權(quán)赤烏十三年,廢和立孫亮。太元二年,封南陽王,居長沙,權(quán)卒,和妃舅諸葛恪輔政,孫峻疑恪欲廢亮迎和。誅恪,奪和璽綬,徙新都,賜死。子孫皓入立,追謚文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35—264 【介紹】: 即吳景帝。三國吳皇帝,字子烈。孫權(quán)第六子。初封瑯邪王。孫亮為吳主,徙丹楊,轉(zhuǎn)徙會稽。太平三年,孫綝廢亮,迎立休。不久,殺孫綝,寵任左將軍張布、丞相濮陽興。喜讀書,好射雉。在位時朝政紊亂,賦役繁重。在位七年。卒謚景。
全三國文·卷六十四
帝諱休,字子烈,大帝第六子,以太平三年迎立,改元永安,在位七年。謚曰景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46—302 【介紹】: 即魏元帝。三國魏皇帝,字景明。曹操孫。初封安次縣常道鄉(xiāng)公。高貴鄉(xiāng)公卒,公卿迎立。在位期間,政事決于司馬昭。咸熙二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廢為陳留王。在位六年。
全三國文·卷十二
帝諱奐,字景明,本名璜,武帝孫,燕王宇子,甘露二年封安定縣常道鄉(xiāng)公。五年六月即位,改元二:景元、咸熙。在位六年,禪于晉,封陳留王。大安元年薨,謚曰元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6 【介紹】: 十六國時鮮卑族拓跋部首領(lǐng)。拓跋猗?弟。拓跋祿官時分國人為中、東、西三部,猗盧居定襄之盛樂故城,為西部。猗?、祿官先后病死,猗盧總領(lǐng)三部,控弦騎士四十余萬,以漢人衛(wèi)操、衛(wèi)雄為左右輔。晉末大亂,并州刺史劉琨結(jié)拓跋部以抗劉聰、石勒,請封猗盧為代公。又進封代王。割陘以北馬邑、陰館、樓煩、繁畤、崞五縣之地與之,修平城為南都。死于內(nèi)亂。北魏時追尊為穆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76—322 【介紹】: 即司馬睿。東晉皇帝,字景文。司馬懿曾孫。初襲封瑯邪王。惠帝元康二年,拜員外散騎常侍。懷帝永嘉元年,任平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假節(jié),鎮(zhèn)建鄴。憫帝即位,加左丞相,進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劉曜破長安,憨帝死,西晉亡。乃即位于建康,史稱東晉。時中原大亂,偏安江東。永昌元年,大將軍王敦以討劉隗、刁協(xié)為名,起兵于武昌,攻至石頭城。敦挾制朝政,帝憂憤而卒。在位六年。廟號中宗。
全晉文·卷八
帝諱睿,字景文,宣帝曾孫,惠帝之從弟。元康二年襲父覲爵瑯邪王。太安中加平東將軍,鎮(zhèn)下邳,遷安東將軍。永嘉初鎮(zhèn)建鄴,加鎮(zhèn)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建興初加右丞相,進丞相大都督中外諸軍事承制。以建興五年三月即晉王位,改元建武。明年三月即皇帝位,改元二:太興、永昌。在位五年,謚曰元皇帝,廟號中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84—313 【介紹】: 即司馬熾。晉朝皇帝。字豐度。武帝第二十五子。武帝太康十年,封豫章王?;莸蹠r諸王爭亂,熾閉門自守。趙王司馬倫篡位時曾被囚。永興元年,立為皇太弟。即位后,東海王司馬越專權(quán)。時匈奴劉淵、石勒之兵迭來攻擾。永嘉五年,劉聰破洛陽,帝被俘,遷至平陽。后二年,漢主劉聰宴會,命帝著青衣行酒,晉臣多哭。旋被殺。在位六年。
全晉文·卷七
帝諱熾,字豐度,武帝第二十五子。太熙元年封豫章郡王,永興元年立為皇太弟,光熙元年十一月即位。明年,改元永嘉。在位五年,陷于劉聰,封會稽公,后二年遇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95—349 【介紹】: 十六國時后趙國君,字季龍。石勒侄。羯族。性殘忍,好馳獵,游逸無度。善騎射,勇力冠當時。勒稱帝,為太尉,封中山王。勒卒,擅殺光祿大夫程遐、中書令徐光,脅勒子石弘繼位,而自為丞相,綜攬朝政。旋廢殺弘,自立為大趙天王,遷都于鄴。在位期間,窮兵黷武,大營宮室;刑苛政暴,酷虐荒淫,民人無以為生。季年,戍卒梁犢等聚眾起事于雍城,參加者數(shù)十萬。太寧元年(東晉穆帝永和五年)卒。死后諸子爭權(quán),互相殘殺,后趙亡。
全晉文
虎字季龍,勒從子,拜征虜將軍,署魏郡太守,封繁陽侯,勒稱趙王,遷侍中,封中山公。勒僭號,授太尉,守尚書令,進封中山王。石弘嗣位,拜丞相魏王大單于,加九錫。以晉咸康元年自稱居攝趙天王,改元建武,其三年僭稱大趙天王。以晉永和五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太寧,在位十五年,石遵時謚曰武皇帝,廟號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