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78,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書帽
銅帽
鬃帽
制帽
帽耳
帽簾
綠帽
蕃帽
摘帽
玉帽
筆帽
復帽
高翅帽
羔帽
戴帽子
《國語辭典》:書帽(書帽)  拼音:shū mào
在演唱快書、大鼓正式節(jié)目前所加唱的小段,主要作為定場之用,內(nèi)容通常與正式節(jié)目無關。
《漢語大詞典》:銅帽(銅帽)
(1).指槍彈。因彈殼系銅制,故名。 清 李鴻章 《覆鮑春霆書》:“所需銅帽,頃已飭撥大小四十萬顆?!?br />(2).潛水員下水操作時戴的帽子,密封不透水,借助玻璃孔進行觀察,通過氣環(huán)口進行呼吸。 胡萬春 《生長在黃浦江邊的人》:“氣泡‘撲撲撲’地從銅帽的氣環(huán)口冒出來,像一大串珠子,往上飛去?!?/div>
《漢語大詞典》:鬃帽
一種用馬鬃或棕、藤編成的帽子,樣子如鐘狀, 元 明 之際很流行。 明 馮夢龍 山歌·修騌帽歌:“修騌帽見子一嚇,洗網(wǎng)巾喫子一驚?!?span id="tcvgop2" class="book">《石點頭·瞿鳳奴情愆死蓋》:“頭戴時新密結不長不短騌帽,身穿秋香夾軟紗道袍?!?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大娘手碎其頭上騌帽,擲之於地。”
分類:馬鬃帽子
《漢語大詞典》:制帽
軍人、干部、學生等戴的有規(guī)定式樣的帽子。 郭沫若 《今津紀游》二:“我又穿的是制服,戴的是制帽?!?/div>
《國語辭典》:帽耳  拼音:mào ěr
帽子邊護耳的部分。
分類:帽子護耳
《國語辭典》:帽簾(帽簾)  拼音:mào lián
帽子的邊緣。
分類:帽子邊緣
《國語辭典》:綠帽(綠帽)  拼音:lǜ mào
妻子有外遇的諷刺象徵。參見「綠頭巾」條。如:「由于不堪妻子讓他戴綠帽,即使已經(jīng)是老夫老妻了,他仍然決定離婚?!?/div>
《國語辭典》:蕃帽  拼音:fān mào
古代西域地區(qū)胡人的帽式。其兩側朝上尖聳,通帽繪有紋飾,耳部有護耳下搭。唐。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詩:「織成蕃帽虛頂尖,細疊岙毛胡衫雙袖小?!?/div>
《漢語大詞典》:摘帽
(1).脫下帽子。 清 陳其元 《庸閑齋筆記·中西禮俗之異點》:“﹝ 法國 ﹞皇帝見眾人之摘帽,亦以手掀其帽,為答禮然?!?br />(2).比喻除去對斗爭對象所給予的定性處理。《花城》1981年第5期:“那個老牧主早就摘帽了?!?/div>
《駢字類編》:玉帽
南史陳暄傳徐陵為吏部尚書精簡人物縉紳之士皆向慕焉暄以玉帽簪插髻紅絲布裹頭袍拂踝靴至膝不陳爵里直上陵坐陵不之識命吏持下暄徐步而出舉止自若竟無怍容
《國語辭典》:筆帽(筆帽)  拼音:bǐ mào
保護筆尖或筆頭的套子。也稱為「筆榻」、「筆套」。
《分類字錦》:復帽(復帽)
晉書劉弘傳為鎮(zhèn)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嘗夜起聞城上持更者嘆聲甚苦遂呼省之兵年過六十羸疾無襦弘憫之乃謫罰主者遂給韋袍復帽轉以相付
分類:
《漢語大詞典》:高翅帽
帽名。帽翅高,故稱。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 安生 與同郡 宗道暉 、 張暉 、 紀顯敬 、 徐遵明 等為祖師。 道暉 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將初臨,輒服以謁見?!?唐 韓翃 《送南少府歸壽春》詩:“孤客小翼舟,諸生高翅帽。”
分類:帽名
《駢字類編》:羔帽
元 柳貫 后灤水秋風詞三首 其二 旋卷木皮斟醴酪,半籠羔帽敵風砂。
《國語辭典》:戴帽子  拼音:dài mào zi
指強加罪名。如:「不要給我亂戴帽子!『公器私用』的罪名,我可擔不起。」
分類:戴帽子
《漢語大詞典》:戴帽
亦作“ 戴帽子 ”。
(1).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宋 戴鼎臣 東原錄:“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云出覆冒其上為雨候?!?br />(2).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 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濟仁 ,是個戴帽富農(nóng)?!?span id="dtcagox"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個日常生活用語,和‘衣服’‘襪子’一樣的‘帽子’竟變成一個使人膽戰(zhàn)心寒的聲音,這是多么古怪的歷史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