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8
詞典
5
分類詞匯
10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108,分8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干支
干支紀(jì)年法
乾支支
干支剌
乾支剌
分類詞匯
干枝
紀(jì)年
花甲
午日
元命
鬼門
十二時
浹日
歲陰
浹辰
《國語辭典》:
干支
拼音:
gān zhī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合稱為「干支」。為計(jì)算時間的單位。如:「舊時,人們習(xí)慣以干支紀(jì)日?!埂陡;萑珪?。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清史稿。卷二四八。孫可望列傳》:「可望遂盡有云南,自號平東王,以干支紀(jì)年,鑄錢曰『興朝通寶』?!?/div>
分類:
干支
天干
干和
地支
《國語辭典》:
干支紀(jì)年法(干支紀(jì)年法)
拼音:
gān zhī jì nián fǎ
利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成為以六十為周期的序數(shù)記錄年歲的方法。依序從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至癸亥,周而復(fù)始。殷代卜辭已用干支紀(jì)日,秦漢以后才用以紀(jì)年、月,并以地支紀(jì)時。
分類:
十天
天干
地支
依次
次相
相配
六十
周期
序數(shù)
記錄
年歲
《國語辭典》:
乾支支
拼音:
gān zhī zhī
乾枯的樣子。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替人憔悴的小塘中乾支支枯老荷,斷人魂魄的樹梢頭昏慘慘野煙微抹?!?/div>
分類:
乾枯
《國語辭典》:
乾支剌
拼音:
gān zhī là
1.乾枯。元。喬吉〈水仙子。紙糊鍬輕〉曲:「紙糊鍬輕吉列枉折尖,肉膘膠乾支剌有甚粘。」也作「乾茨臘」。
2.沒有理由。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急的我心兒跳,好一似熱油澆,為甚么乾支剌吐著舌頭?」也作「乾茨臘」。
分類:
支剌
語助詞
平白無故
干枯
《漢語大詞典》:
乾支剌
亦作“ 乾茨臘 ”。
1.支剌,語助詞。干枯。 元
關(guān)漢卿
《救風(fēng)塵》
第三折:“那好人家將粉撲兒淺淡勻,那里像喒乾茨臘手搶著粉。”
2.支剌,語助詞。平白無故。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
第四折:“為甚么乾支剌吐著舌頭?” 元
楊顯之
《瀟湘雨》
第三折:“可可可,乾支剌送的人活地獄?!?/div>
分類:
支剌
語助詞
平白無故
干枯
《國語辭典》:
乾茨臘(乾茨臘)
拼音:
gān cí là
1.乾枯的樣子。也作「乾支剌」。
2.平白、徒然。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三折:「那好人家將粉撲兒淺淡勻,哪裡像喒乾茨臘手搶著粉?」也作「乾支剌」。
分類:
平白
乾枯
徒然
關(guān)漢卿
《漢語大詞典》:
干枝(幹枝)
干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稱。以“甲、丙、戊、庚、壬”和“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乙、丁、己、辛、癸”和“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成六十組,用以紀(jì)年、月、日,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使用。最初用來紀(jì)日,后多用來紀(jì)年,現(xiàn)農(nóng)歷仍用之。
《
廣雅·釋天
》
:“甲乙為干,干者日之神也;寅卯為枝,枝者月之靈也?!?清
俞樾
《
春在堂隨筆
》
卷七:“竊疑古人以干枝紀(jì)日,不以初一、初二紀(jì)日?!眳⒁姟?干 ”、“ 干支 ”。
分類:
干枝
干支
天干
干和
地支
相配
《國語辭典》:
紀(jì)年(紀(jì)年)
拼音:
jì nián
1.記載年代。如:「我國在過去是以干支紀(jì)年的?!?br />2.依年代先后為記載綱領(lǐng)的編史方法。如:「竹書紀(jì)年」。
分類:
記年
年歲
國史
史書
書體
體裁
過去
干支
年月
紀(jì)年
排列
漢武帝
史實(shí)
《國語辭典》:
花甲
拼音:
huā jiǎ
年滿六十歲。以天干、地支組合,六十年一甲子。因干支錯綜參互,故稱為「花甲」。《西游記》第二○回:「又問:『年壽歲何?』道:『癡長六十一歲。』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弧?/div>
分類:
年紀(jì)
年月
年歲
六十甲子
干支
紀(jì)年
《漢語大詞典》:
午日
(1).端午,即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 晉
周處
《風(fēng)土記》
:“午日烹鶩,又以菰葉裹粽黍,以象陰陽相包裹未分也?!?宋 梅堯臣 有
《午日》
詩。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宜忌》
:“午日冰和土粉曬乾,擦小兒熱疿?!?br />(2).干支逢午的日子。
《
后漢書·陳寵傳
》
“猶用 漢 家祖臘” 李賢 注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
:“ 漢 家火行盛於午,故以午日為祖也?!?宋
曾慥
《
類說·燕北雜記·午日大喊
》
:“番兵每遇午日,如不逢兵,亦須排陣望西大喊七聲,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br />(3).中午。 唐
張籍
《江南行》
:“ 長干 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懸江口?!?/div>
分類:
端午
中午
干支
農(nóng)歷
日子
五月
月初
五日
《國語辭典》:
元命
拼音:
yuán mìng
1.大命、天命?!稌?jīng)。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漢書。卷七五。李尋傳》:「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與天下自新?!?br />2.古以六十歲為一甲子,至六十一歲又逢生年干支,稱為「元命」。
分類:
長壽
六十
大命
干支
紀(jì)年
一甲子
《國語辭典》:
鬼門(鬼門)
拼音:
guǐ mén
傳說中鬼魂出入陰陽兩界的門戶。漢。王充《論衡。訂鬼》:「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div>
分類:
地名
卜筮
陰陽家
迷信
陰陽家語
三門峽
進(jìn)出
鬼門關(guān)
西北
六爻
通往
干支
陰間
五行生克
天門
六親
《國語辭典》:
鬼門關(guān)(鬼門關(guān))
拼音:
guǐ mén guān
1.傳說中陰陽交界的關(guān)口。如:「據(jù)聞農(nóng)歷七月初一日,鬼門關(guān)大開?!购蠖嘤靡灾戈庨g。如:「他已一命嗚呼,進(jìn)了鬼門關(guān)?!?br />2.地名。位于今廣西北流縣西。因多瘴病,十去九不回,故稱為「鬼門關(guān)」。后比喻極為兇險的地方或極難度過的關(guān)頭。如:「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被駕駛?cè)艘暈楣黹T關(guān)?!?/div>
分類:
鬼門關(guān)
迷信
古關(guān)名
險惡
境地
陽間
北流
交界
兩山
對峙
《國語辭典》:
鬼門道(鬼門道)
拼音:
guǐ mén dào
1.舊稱戲臺通往后臺的門。也稱為「古門道」。
2.比喻能靈活運(yùn)用的特殊門路或辦法。如:「他有自己的鬼門道,你別杞人憂天了?!?/div>
分類:
舊稱
戲臺
臺上
《漢語大詞典》:
鬼星石室
傳說群鬼聚居處。
《
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
》
:“東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戶共一門,石牓,題曰‘鬼門’?!?/div>
分類:
聚居
居處
《國語辭典》:
鬼門上占卦(鬼門上占卦)
拼音:
guǐ mén shàng zhān guà
在不吉利的地方卜卦。比喻吃力不討好,白費(fèi)力氣?!毒劳ㄑ浴>砣?。蔣淑真刎頸鴛鴦會》:「豈知本婦已約秉中等了二夜了,可不是鬼門上占卦?」
分類:
不吉
吉利
不成
成功
《國語辭典》:
十二時(十二時)
拼音:
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辰。
2.全天。唐。
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
詩:「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宋史。卷三八五。葛邲傳》:「十二時中,莫欺自己?!?br />3.詞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調(diào)有仄韻、平韻兩體。
分類:
曲牌名
時分
一晝
晝夜
南曲
全天
十二時
商調(diào)
字?jǐn)?shù)
干支
鼓吹
《國語辭典》:
浹日(浹日)
拼音:
jiá rì
古代以干支紀(jì)日,稱甲至癸十日為「浹日」。所以借指十天?!秶Z。楚語下》:「遠(yuǎn)不過三月,近不過浹日?!挂沧鳌笒度铡?。
分類:
干支
一周
十日
《國語辭典》:
歲陰(歲陰)
拼音:
suì yīn
1.古代配合天干、地支以紀(jì)年。其中十二地支稱為「歲陰」?!妒酚?。卷二六。歷書》唐。司馬貞。索隱:「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2.太歲?!妒酚?。卷二七。天官書》:「以攝提格歲:歲陰左行在寅,歲星右轉(zhuǎn)居丑?!?br />3.歲暮、年終。唐。太宗〈
除夜
〉詩:「歲陰窮暮紀(jì),獻(xiàn)節(jié)啟新芳。」
分類:
歲陰
太歲
歲暮
干支
紀(jì)年
十二支
錢大昕
考異
十二月
《國語辭典》:
太歲(太歲)
拼音:
tài suì
1.中國古代天文學(xué)上所假定的歲星。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并分別予以命名,而歲星(即木星)由西向東繞日運(yùn)行,正好十二年一周,因此古人以歲星所在的部分為歲名,但歲星的運(yùn)行方向與將黃道分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為避免不便,古代的天文學(xué)家便設(shè)想出一個與真歲星運(yùn)行方向相反的假歲星,稱之為「太歲」。
2.術(shù)數(shù)用語。指太歲之神,命學(xué)上以太歲為百神之主,尊貴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興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兇。漢。王??《論衡。難歲》:「假令太歲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也稱為「青龍」。
3.比喻兇惡的人。元。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世無對。」《水滸傳》第二六回:「這番蕭墻禍起了!這個太歲歸來,怎肯干休!」
分類:
兇惡
太歲
天文學(xué)
強(qiáng)暴
假設(shè)
人
數(shù)術(shù)
歲星
術(shù)家
歲陰
太陰
《國語辭典》:
浹辰(浹辰)
拼音:
jiá chén
古代以干支紀(jì)日,稱自子至亥十二日為「浹辰」。所以借指十二天?!蹲髠?。成公九年》:「浹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埂读凝S志異。卷三。連瑣》:「醫(yī)師投藥,下惡物如泥,浹辰而愈?!?/div>
分類:
干支
一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