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1
典故
1
詞典
7
分類詞匯
31
其它
2
共31,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陽臺
經(jīng)臺
月臺
沙丘
涼臺
井口
反坫
橋面
祀壇
吊橋
站臺
堂防
洋臺
曬臺
軒寧
《國語辭典》:
陽臺(陽臺)
拼音:
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為男女合歡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聊齋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也稱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分類:
陽臺
樓上
上房
房間
王屋
外面
小平
平臺
男女
歡會
《漢語大詞典》:
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
《
史記·周本紀(jì)
》
:“﹝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br />(2).山名。在 山西省 陽城 、 垣曲 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
《
書·禹貢
》
:“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
:“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清 孔廣森
《轉(zhuǎn)連珠》
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br />(3).相傳 黃帝 曾訪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
詩:“先生何處去? 王屋 訪 茅君 。” 清
宋琬
《祭沉少參岫陽》
詩:“言將歸 王屋 ,終老營菟裘?!?/div>
分類:
山名
王者
所居
黃帝
山西
訪道
陽城
王屋
兩縣
縣之
修道
裴骃
馬融
《漢語大詞典》:
經(jīng)臺(經(jīng)臺)
用于諷誦佛經(jīng)的平臺。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
:“面南嶺,建經(jīng)臺;倚北阜,筑講堂;傍危峰,立禪室;臨浚流,列僧房?!?清
董國華
《憶舊游·秋寺》
詞:“凄然經(jīng)臺靜,嘆蓮花香老,冷到蒲團(tuán)。”
分類:
諷誦
佛經(jīng)
平臺
《國語辭典》:
月臺(月臺)
拼音:
yuè tái
1.露天的平臺,猶如今之陽臺。如:「中秋夜,他們?nèi)以跇巧系脑屡_賞月。」南朝梁。元帝〈南岳衡山九貞?zhàn)^碑〉:「上月臺而遺愛,登景云而忘老。」唐。
杜甫
徐九少尹見過
詩:「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
2.平頂?shù)呐镒?,頂上可以曬晾東西?!督鹌棵贰返谒陌嘶兀骸冈鄄蝗绮m著老爹,廟上買幾根木植來,咱這邊也搭起個月臺來,上面曬醬,下邊不拘做馬坊、做個東凈,也是好處?!?br />3.車站中乘客上下車或裝卸貨物的平臺。如:「往臺北的旅客,請在第一月臺候車?!挂卜Q為「站臺」。
4.正殿、正房前面突出的平臺。
分類:
賞月
正房
站臺
火車站
正殿
露天
天平
突出
平臺
上下
連著
乘客
前階
裝卸
卸貨
貨物
路面
《國語辭典》:
沙丘
拼音:
shā qiū
在風(fēng)力作用下,由沙粒堆積而成的丘狀地形,有時呈孤丘狀,有時可延展如丘陵,最常見于沙漠、海岸或河邊等多沙源的地方。
分類:
沙丘
古地名
地名
風(fēng)力
力作
河北
沙粒
沙堆
西北
大平
平臺
《國語辭典》:
涼臺(涼臺)
拼音:
liáng tái
乘涼的陽臺。三國魏。應(yīng)玚〈與廣川長岑文瑜書〉:「處涼臺而有郁蒸之煩,浴寒水而有灼爛之慘?!埂杜f唐書。卷一七○。列傳。裴度》:「又于午橋創(chuàng)別墅,花木萬株,中起涼臺暑館,名曰綠野堂。」
分類:
陽臺
乘涼
平臺
《漢語大詞典》:
井口
井的上頂。例如:政府對井口天然氣價格的控制。
上端裝卸平臺煤礦的入口和最接近的地區(qū)(例如地面井口罐籠裝卸臺或出車臺等)
分類:
上端
裝卸
平臺
煤礦
入口
井口
接近
地區(qū)
地面
出車
《國語辭典》:
反坫
拼音:
fǎn diàn
宴樂嘉賓時,置空酒杯的設(shè)備,以土制成。《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管仲》:「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分類:
外向
平臺
敬酒
酒后
酒杯
放還
二說
《漢語大詞典》:
橋面
橋梁為車輛所用的部分
橋梁上可供行走或穿行的地面或平臺。例如:橋梁的橋面。
分類:
橋面
橋梁
梁上
車輛
行走
穿行
地面
平臺
《漢語大詞典》:
祀壇(祀壇)
古時祭祀時用土筑的平臺。
《
東觀漢記·章帝紀(jì)
》
:“白鶴三十,從西南來,經(jīng)祀壇上?!?/div>
分類:
時祭
祭祀
平臺
《國語辭典》:
吊橋(弔橋)
拼音:
diào qiáo
設(shè)在城壕邊,隨時可以起落的便橋?!度龂萘x》第一九回:「呂布趕來,玄德急喚城上軍士放下吊橋。」也作「吊橋」。
《國語辭典》:
吊橋(吊橋)
拼音:
diào qiáo
1.架于城壕上,可隨時起落的輕便橋。《水滸傳》第五八回:「知府只聽得呼延灼說了,便叫軍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挂沧鳌傅鯓颉?。
2.以大鋼索為主體,用許多鐵條把橋面吊在鋼索上的橋梁。
分類:
輪船
橋
河上
駕駛
山谷
臺前
橋面
兩根
鋼索
凸出
放下
然后
平臺
《國語辭典》:
站臺(站臺)
拼音:
zhàn tái
1.車站中乘客上下車或裝卸貨物的平臺。也稱為「月臺」。
2.選舉時為候選人助講、制造聲勢,以期吸引更多選民的支持。如:「站臺造勢」、「站臺演講」、「站臺助選」。
3.網(wǎng)路中每一個網(wǎng)站稱為一個站臺。
分類:
站臺
車站
路面
平臺
上下
乘客
裝卸
卸貨
貨物
《國語辭典》:
月臺(月臺)
拼音:
yuè tái
1.露天的平臺,猶如今之陽臺。如:「中秋夜,他們?nèi)以跇巧系脑屡_賞月。」南朝梁。元帝〈南岳衡山九貞?zhàn)^碑〉:「上月臺而遺愛,登景云而忘老?!固?。
杜甫
徐九少尹見過
詩:「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
2.平頂?shù)呐镒?,頂上可以曬晾東西?!督鹌棵贰返谒陌嘶兀骸冈鄄蝗绮m著老爹,廟上買幾根木植來,咱這邊也搭起個月臺來,上面曬醬,下邊不拘做馬坊、做個東凈,也是好處。」
3.車站中乘客上下車或裝卸貨物的平臺。如:「往臺北的旅客,請在第一月臺候車。」也稱為「站臺」。
4.正殿、正房前面突出的平臺。
分類:
賞月
正房
站臺
火車站
正殿
露天
天平
突出
平臺
上下
連著
乘客
前階
裝卸
卸貨
貨物
路面
《漢語大詞典》:
堂防
平臺和堤壩。
《
爾雅·釋山
》
:“山如堂者密,如防者盛?!?郭璞 注:“防,隄。盛,音成。”后以“堂防”形容綿亙之山勢。 清
黃遵憲
《游箱根》
詩之四:“羣山若堂防,依巖各構(gòu)屋?!?/div>
分類:
平臺
堤壩
郭璞
綿亙
山勢
《漢語大詞典》:
洋臺(洋臺)
陽臺。樓房的小平臺,有欄桿,供曬衣服、乘涼等用。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立此存照”(二)》
:“從 杏珍 之箱篋中發(fā)現(xiàn)他人寄與之情書一封,原文云:‘……早晨等在洋臺上,看你開門,我多看見你芳影,很是快活?!?茅盾
《虹》
十:“通到洋臺上的一扇門開著,頎長的一個男子倚在門旁,臉兒向外?!?/div>
分類:
陽臺
樓房
小平
平臺
欄桿
曬衣
衣服
乘涼
《國語辭典》:
曬臺(曬臺)
拼音:
shài tái
1.在露天平臺以竹木、鋼鐵等為支架,供作晾曬衣物的地方。如:「下雨了!快把曬臺上的衣服收進(jìn)來?!?br />2.北方方言。擺脫、擱置不管。如:「這件事有我在,沒人敢曬臺?!?/div>
分類:
建造
屋頂
頂上
上供
曬衣
衣物
露天
小平
平臺
《漢語大詞典》:
軒寧(軒寧)
殿前檐下的平臺和殿上屏門之間。為古代群臣朝見君主之處。借指朝廷。 宋
李綱
《建炎行》
:“時危敢尸祿,抗疏愿引去。涕泗對冕旒,非不戀軒寧?!?/div>
分類:
殿前
前檐
檐下
平臺
殿上
朝見
帝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