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楊汪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21 【介紹】: 隋弘農(nóng)華陰人,字元度。少兇強,好與人拳斗;長折節(jié)勤學,精《左傳》,通三《》。初為北周冀王侍讀,問禮于沈重,受《漢書》于劉臻,二人惟許,以是知名。入隋,拜尚書右丞。煬帝時為大理卿,拜國子祭酒。令百官通儒碩學者與之講論,皆不能屈。后王世充推越王楊侗為主,征汪為吏部尚書。唐高祖武德四年世充降唐,汪以逆黨被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48 【介紹】: 唐時回紇酋長。與諸部攻薛延陀,并有其地,自號可汗。太宗貞觀二十年,遣使入貢。太宗幸靈武,為置六府七州,授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后為其侄烏紇所殺。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住并州之石壁寺。平生專以金剛般若經(jīng)。為正脩。貞元之季。有鴿巢于檐間。及春產(chǎn)二雛于內(nèi)寺。晨鬻度每以哺之輒祝曰。乘我誦經(jīng)之力。必使有成也。俄學飛墮地死。旬馀。度夢見二小兒曰。兒本卵生茲蒙上人回向功德。轉(zhuǎn)生人道。自此東去十里。某家者是也。度覺即書之壁。以識之。且以其夢審之往來者。皆以為信。滿十月乃造其家。果率二子因使其母抱之以出呼之鴿兒。遽頷首而笑。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讀誦篇第八之二
釋明度。未知何許人也。經(jīng)論步學三業(yè)恪勤。誦金剛般若。資為凈分。慈濟為心。迨貞觀末有鴿巢于屋楹乳養(yǎng)二雛。度每以馀粥就窠哺之。復咒之曰。乘我經(jīng)力羽翼速成。忽早學飛墮地偕殞。度乃瘞之。旬馀夢二小兒曰。兒等本受卵生小類。蒙上人為養(yǎng)育誦持回向。今轉(zhuǎn)生人道。距此寺東十里間。某家是也。度默志之。至十月滿往訪此家。男婦果孿生二子。入視之。數(shù)日遂呼曰鴿兒。一時回頭應諾。歲馀能言。皆得成長。度未知終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并州文水人,字懷運。武士彟從子。官相州司兵參軍。高宗永徽中,父卒,自徐州被發(fā)徒跣趨喪所,負土筑塋,克盡孝道。高宗下詔褒美。
李洪度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成都人。工畫道釋人物,馳譽當時。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華原人。柳子華子。善攝生,年八十余,步履輕便有力。位止光祿少卿。
張元度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五百十三
元度為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張鎰判官。營將李楚琳作亂。死其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45—719,或646—720 【介紹】: 唐杭州鹽官人,字弘度。幼孤貧,勵志好學,及長精《三禮》、《史記》。擢明經(jīng)第,累遷國子司業(yè)、修文館學士。玄宗為太子,無量兼侍讀,撰《翼善記》以進。及即位,遷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封舒國公。數(shù)上書陳得失。請謄校搜補內(nèi)府圖書,詔無量主其事,不數(shù)年,四庫完治。卒謚文。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無量字宏度。杭州鹽官人。擢明經(jīng)第。累除國子司業(yè)兼修文館學士。元宗即位。遷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封舒國公。為麗正殿直學士。開元八年卒。年七十五。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1 【介紹】: 唐宋州寧陵人,字元度。擢進士,調(diào)河南尉,累進左臺監(jiān)察御史。武周天授中奉詔按來俊臣罪,反為所構(gòu),貶潾水令。俊臣死,召為給事中,轉(zhuǎn)中書舍人。坐善張易之,出為渝州刺史。復入為太仆少卿、修國史,兼修文館學士。官終太子詹事。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1 字元度,宋州寧陵(今河南寧陵)人。弱冠舉進士,授河南尉,累遷左臺監(jiān)察御史。武后天授中,奉詔推按來俊臣罪,反為俊臣構(gòu)陷,貶潾水令。俊臣死,召為給事中,轉(zhuǎn)鳳閣舍人。中宗神龍初(705),自吏部侍郎出為渝州刺史。俄復入為太仆少卿,兼修國史,加修文館學士。睿宗景云初,遷太子詹事,明年卒,贈兗州都督。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劉憲集》3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26首,幾全為應制之作。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憲。宋州寧陵人。第進士。累除鳳閣舍人。神龍初。坐為張易之所引。自吏部侍郎出為渝州刺史。景云初遷太子詹事。卒贈兗州都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3 【介紹】: 唐魏州魏人。擢明經(jīng)。調(diào)丹陵尉、龍崗令。中宗神龍初為河北道巡察,兼支度營田使。后遷司農(nóng)卿。出為陜州刺史。拜太子詹事。玄宗時進為河中尹,徙同州刺史。官終將作大匠、攝御史中丞。所到多修渠漕,頗為后世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1 【介紹】: 唐寧夷州突厥族人,初名窣干,玄宗賜名思明。通六蕃語。與安祿山同鄉(xiāng)里,長相善,俱為捉生將。后遷大將軍。天寶中,以功累授平盧兵馬使。祿山叛,使思明略定河北。安慶緒殺祿山稱帝,思明復并其眾歸于唐,詔為范陽長史、河北節(jié)度使。朝廷恐其變,使烏承恩密圖之,事泄,思明再叛。肅宗乾元二年,僭號稱大圣燕王于魏州,遂進兵援慶緒,解鄴城之圍。尋又殺慶緒等,并其眾。還范陽,稱大燕皇帝。以子史朝義攻陜,兵敗,將誅而釋之,后為朝義與其下所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1 本名窣干,營州(今遼寧朝陽)寧夷州突厥雜種胡人。約生于中宗時。玄宗開元間在幽州,為折沖。天寶初,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十一載(752)遷北平太守。安祿山奏為平盧節(jié)度都知兵馬使。十四載隨安祿山叛,率軍陷河北諸郡。次年,偽授范陽留后。肅宗至德二載(757)降唐,封歸義王、范陽節(jié)度使。次年底復叛。乾元二年(759),潛稱大圣周王。旋殺安慶緒,改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史思明好作詩,但不知押韻?!?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首。另《安祿山事跡》卷下另存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7—791 【介紹】: 唐僧。吳郡人,字恒度。俗姓徐。南朝陳徐陵七世孫。幼依錢塘龍泉道場一公出家。初進具于興大師,通《律鈔》于曇一。后十講《律鈔》,五升壇場。肅宗乾元初為大德,住開元寺講戒律,從學者均一時聞人。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八 攝念科(二)
字恒度。姓徐氏。八代祖。摛。齊景陵王西邸學士。其子陵。梁尚書左仆射。有文章。與庚子山齊名。陳亡佐治吳邑。遂家吳。皓吳產(chǎn)也。姿性耿介。矯矯欲脫俗。尋依錢塘龍泉道場一公。出家。天寶六年。詔精擇脩潔者。每州許度三人。皓獲隸籍包山福愿道場。初從興大師進具。后讀南山律鈔于曇一大師。未幾。復歸隱包山。乾元初。詔以天下二十七寺。各選大德七人。使長講律法。眾請住開元寺。晚年究心圓宗別置西方凈社誦法華經(jīng)九千馀部貞元六年十月疾。至十三月疾亟。顧謂弟子維亮曰。必歸我于洞庭置塔。是夜天無云翳。而星隕如雨。遂卒于開元寺。壽七十五。臘四十三。其窆也。霅晝作碑頌。
宋高僧傳·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釋神皓。字恒度。姓徐氏。八代祖摛齊竟陵王西邸學士。子陵梁尚書左仆射。其文與庚子山齊名。迨陳國亡。因佐吳邑。遂家姑蘇。皓乃為吳郡人也。天性耿潔風韻朗邁。幼負脫俗之姿。尋依錢塘龍泉道場一公出家。天寶六年降版詔精擇真行一州許度三人。皓居薦首。因隸僧籍于包山福愿道場。初進具于興大師。次通律鈔于曇一。后士講律鈔。五升壇場遂乘舟歸包山。使野叟誅茅山童掃石。逍遙棲息旋增修屋宇。乾元元祀有詔天下二十七寺。各奏大德七人長講戒律。因請住開元寺。欲果其愿且懼簡書。遂僶俛從命。奉戒弟子開州刺史陸向前給事中嚴涚服道弟子禮部侍郎劉太真前大理評事張象欽風弟子前廉史亞相李棲筠。請綱任海隅。一邑緇伍三變至于道。末年工于圓宗。別置西方法社。誦法華經(jīng)九千馀部。貞元六年十月開元寺遇疾至十二月顧囑弟子維亮曰。我棄世后可歸洞庭故山置塔。說法而終。是夜琉璃色天星霣如雨。西方兆眹密現(xiàn)于前。春秋七十五。僧臘四十三。門人維亮。有文有道獨步當時。執(zhí)師之喪不以證而廢教也。傳法弟子道超靈俊道浚道棱維讓維誠。皆一時英邁。霅晝?yōu)閴炈灻涝啤?/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3 【介紹】: 唐蘇州人,字季權(quán),一字公度。初以父蔭授左衛(wèi)兵曹參軍,累遷殿中侍御史。肅宗乾元初,華原令盧樅為宦官誣陷,執(zhí)法免其死,因貶撫州司戶參軍。代宗大歷中歷江西、河中觀察使。德宗建中二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盧杞忌其剛直,出為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后為李楚琳所害。有《五經(jīng)微旨》、《孟子音義》。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鎰字季權(quán)。一字公度。蘇州人。以蔭授左衛(wèi)兵曹參軍。累遷殿中侍御史。乾元時遷屯田員外郎。大歷中出歷濠州壽州刺史。建中初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從德宗幸奉天。李楚琳作亂。鎰為所殺。贈太子太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8—815 【介紹】: 唐河南緱氏人,祖籍并州文水。字伯蒼。武平一孫。曾祖武載德,為武則天族弟。德宗建中四年進士。歷官比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憲宗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戶部事。封臨淮郡公,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八年,還朝秉政,力主削藩。十年,裴度用兵淮西討吳元濟,王承宗請赦元濟,元衡叱之。未幾,被李師道所遣刺客刺死。有《臨淮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8—815 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德宗建中四年(783)登進士第。歷監(jiān)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憲宗元和二年(807)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封臨淮郡公。旋出為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入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鎮(zhèn)忌恨,十年六月早朝,為淄青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殺害。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張為《詩人主客圖》奉為“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為“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臨漢隱居詩話》)?!?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
唐詩匯評
武元衡(758-815),字伯蒼,河南緱氏(今河南洛陽東南)人。建中四年(783),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貞元中,歷監(jiān)察御史、華原令、比部員外郎。貞元末,遷御史中丞。永貞中,貶右庶子,復為御史中丞。元和二年正月,自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十月,授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征為相。十年六月,因力主對藩鎮(zhèn)用兵,被藩鎮(zhèn)遣刺客殺害。元衡工五言詩,當世流傳,往往被于管弦。有《武元衡集》十卷,己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二卷。
黃鶴樓志·人物篇
武元衡(758~815) 唐代官員、詩人。字伯蒼,唐代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人,武則天玄侄孫。建中四年(783)進士,歷官御史中丞、戶部侍郎、門下平章事、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為宰相。后遇刺身亡,贈司徒,謚忠憫。《全唐詩》錄其詩197首,有《臨淮集》《武元衡集》。所作七律《送田三端公還鄂州》,“鄂州雜詩碑”錄存。
全唐詩補逸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憲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為盜所害,年五十八。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一
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舉進士。德宗朝遷御史中丞。元和二年由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吏部尚書。充劍南節(jié)度使。封臨淮郡公。八年復知政事。王承宗上疏請赦吳元濟。使人白事中書。元衡叱其悖慢。承宗怒。使盜害之。贈司徒。謚忠憫。

作品評論

詩人主客圖
瑰奇美麗主:武元衡。
舊唐書本傳
元衡工五言詩,好事者傳之,往往被于管弦。
歲寒堂詩話
武元衡律詩勝古詩。
唐才子傳
元衡詩,雖時見雕鐫,不動機構(gòu),要非高斫之所深忌。
《唐詩品》
伯蒼詞鋒艷發(fā),如青萍出匣,所向輒利;意度鮮華,如芳蘭獨秀,采思綿綿。五言長調(diào),當時竟稱絕藝。其在元和諸子,自權(quán)相而下,豐美孤高,此當獨步。
《藝苑卮言》
權(quán)德輿、武元衡、馬戴、劉滄五言,宵鐵中錚錚者。
唐音癸簽
武相宦達后工詩,雖致理未綿,時復露鮮華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