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4—1528 【介紹】: 明江西寧州人,字公儀,號未軒。弘治六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歷湖廣左布政使,曾平郴州起事。累官南京刑部右侍郎。有《未軒漫稿》。
維基
周季鳳(1464年—1528年),字公儀,號未軒,謚康惠,江西南昌府寧州人。周季麟之弟。江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進(jìn)士,升湖廣左布政使,平郴寇有功。累官南京刑部侍郎,嘉靖七年(1528年)去世,享年六十五,謚康惠。有《未軒漫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5—1538 【介紹】: 明陜西三原人,字天宇,號平川山人。七歲能詩,弱冠著《太極動靜圖說》。父王恕官吏部,令日接賓客,以是周知天下賢才,選用無不當(dāng)。弘治六年進(jìn)士。旋告歸侍父。起授兵科給事中。武宗立,屢遷吏科給事中,以言事忤劉瑾。嘉靖間官南京戶部尚書,清欠賦百七十萬石。
維基
王承裕(1465年—1538年),字天宇,號平川,陜西西安府三原縣人,官籍。弘治癸丑進(jìn)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陜西鄉(xiāng)試第十一名。弘治六年(1493年),登癸丑科廷試二甲二十三名進(jìn)士。其父王恕以尚書致仕,王承裕即告歸侍養(yǎng)。八年四月授兵科給事中,以病告歸。十一年十二月病痊至京,復(fù)除原職,十四年七月奉命往山東、河南清理屯田。升吏科右給事中,十八年三月升刑科左。武宗即位,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升至吏科都給事中。因言事忤逆劉瑾,被罰米輸塞上。尋以父喪去位,服闋,除原官,改戶部郎中,八年正月升太仆寺少卿,十一年八月升寺卿,十二年十二月升南京太常寺卿,十五年丁母憂。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復(fù)除原職,二年四月升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十一月回部管事,六年四月,累官南京戶部尚書,清理當(dāng)?shù)囟愂浙y兩,明世宗手書「清平正直」褒獎。嘉靖八年七月以公事赴京,至天津有疾回籍,為吏科都給事中劉世揚(yáng)所劾,令致仕回鄉(xiāng),嘉靖十七年五月去世。贈太子少保,謚康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東平人,字維綱。弘治三年進(jìn)士。授阜平知縣,改滑縣,召拜御史,巡按蘇松等府,嚴(yán)懲私設(shè)水牢之豪家,一方肅然。累官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撫。嘉靖六年為三邊總制,御吉囊有功,為兵部尚書。會大同兵變,憲設(shè)計平定。在職請立京營分伍操練法,諸將不得借內(nèi)府供事規(guī)營操。前后歷官四十余年,以年滿七十乞休。卒年七十三。
維基
王憲(1467年—1537年),字維綱,號荊山,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弘治庚戌進(jìn)士,官至兵部尚書。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jìn)士。歷任阜平縣、滑縣知縣,九年六月選授江西道試御史,十年八月實授,十二年巡按陜西。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升任大理寺右寺丞,三年五月轉(zhuǎn)左寺丞,十二月再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清理甘肅屯田,改甘肅巡撫。五年入為太仆寺少卿,六月接替王彥奇任右副都御史、遼東巡撫,丁憂歸。服闋,八年十一月改任撫治鄖陽,九年八月關(guān)陜兇荒,饑民流徙,改駐漢中等處,以安撫流民。十一月調(diào)任大同巡撫,后因應(yīng)州抵禦戰(zhàn)功,而蔭子王汝成為錦衣衛(wèi)世襲百戶。十一年(1516年)十月以病乞致仕,不許,尋升為戶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陜西,十二年三月入為兵部左侍郎。十三年五月,兼左僉都御史、提督軍務(wù),與提督太監(jiān)張忠、左都督朱泰率團(tuán)營兵二千人,平定涿州至蘆溝橋近畿盜亂。明武宗南巡時,命其督理軍儲。正德十六年正月代替王瓊為兵部尚書、提督團(tuán)營。明世宗即位,王憲被給事中史道彈劾后,自請去職。嘉靖四年(1525年)十二月,朝廷舉薦鄧璋及王憲為陜西三邊總制兵部尚書,為言官所反對,世宗仍然堅持使用王憲。王憲為部將王宰、史經(jīng)接連擊敗寇亂。此后他又率領(lǐng)總兵官鄭卿、杭雄、趙瑛、都指揮卜云等分據(jù)要害擊退吉囊數(shù)萬騎兵,加太子太保銜。因張孚敬、桂萼排擠,由王瓊接任三邊總制,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嘉靖八年(1529年)八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如故。當(dāng)時朔州告急,十二月朝廷舉薦其擔(dān)任宣大總督,王憲嚴(yán)詞拒絕,而被都給事中夏言、趙廷瑞彈劾罷免歸鄉(xiāng)。嘉靖十年(1531年)十一月,世宗仍然追念其功,召為兵部尚書,并抵禦蒙古入侵。十一年九月加柱國光祿大夫,提督團(tuán)營,其負(fù)責(zé)京營操練,并裁減軍功冒領(lǐng)者。大同發(fā)生兵變,王憲最初主張“首亂當(dāng)誅,馀宜散遣”,而大學(xué)士張孚敬與總督劉源清力主用兵,王憲于是不敢堅持此前議論。但劉源清久攻不下,而北寇又內(nèi)侵,于是請求令派大將抵禦北方寇亂,而自己專以進(jìn)攻大同。王憲批準(zhǔn)其奏,因而招致大量言論反對。此時世宗醒悟大同是重鎮(zhèn),不宜破壞,于是罷兵,叛亂遂平。劉源清得罪離去。幾年后,王憲數(shù)次上疏請求致仕,嘉靖十四年三月被許,令馳驛歸鄉(xiāng)。嘉靖十六年卒于家,十月賜祭葬,贈少保,謚康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7—1541 【介紹】: 明徐州府人,字遜夫,號五華。弘治六年進(jìn)士。嘗巡撫大同、寧夏。綏靖邊陲,為邊鎮(zhèn)各族百姓所擁戴。累官刑部尚書。卒謚康惠。
維基
楊志學(xué)(1467年—1541年),字遜夫,號五華,湖廣長沙府長沙縣(今湖南省長沙縣)人,寄籍直隸彭城衛(wèi)(今屬江蘇省徐州市)。官至刑部尚書。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順天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升郎中,出為山東萊州府知府,升河南參政。歷官大同巡撫、寧夏巡撫。嘉靖十七年(1538年),升任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謚康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1—1538 【介紹】: 明河間府任丘人,字宗易,號序庵,又號松溪。弘治十五年進(jìn)士。授編修。正德中,歷侍讀、右諭德。嘉靖中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以安靜為宗旨,所建諸典禮,皆他人發(fā)端,而時傅會成之。雖無大匡救,而議論恒本忠厚,廷論咸以為賢。屢加少傅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卒謚文康。有《南城召對錄》。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宗易,任丘人。弘治壬戌進(jìn)士,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贈太傅謚文康有藢花堂集
明詩紀(jì)事·丁簽·卷九
時字宗易,任丘人。弘冶壬戌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侍讀、右諭德、侍讀學(xué)士,擢禮部侍郎,改戶部,復(fù)改禮部,進(jìn)本部尚書,改吏部,歷文淵閣、謹(jǐn)身殿、華蓋殿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屢加太子太保、少保、少傅、太子太師。贈太傅,謐文康。有《薇花堂稿《。 (列卿紀(jì):嘉靖十二年,帝幸南內(nèi),召張孚敬、李時、方獻(xiàn)夫、翟鑾同游西苑,制古樂府、七言、五言各二章命和。十三年五月,上幸南內(nèi),召孚敬、時同閱青爵尊,賜扇及酒食。閱宣宗《輿地圖》詩,及禦和詩。十四年三月,召同游南內(nèi),時等各作《奉制記樂賦》以獻(xiàn)。帝亦作一詩,命曰《禦帛記樂同游》,刊示群臣。十五年五月,召時同夏言、郭勛泛舟西苑,命蕩槳近龍舟,被顧問,賜宴無逸殿。翌日時等表謝,以為自宣宗賜蹇義同游萬歲山、楊榮同游西苑后,今僅再見云。 田藝蘅《留青日劄》:嘉靖十二年四月十三日,上演馬南城,召大學(xué)士張孚敬、李時、方獻(xiàn)夫、翟鑾同游環(huán)碧殿、嘉樂館,錫宴重華殿,賜孚敬蟒服,時等飛魚服。上賜律詩二首紀(jì)之,群臣應(yīng)制奉和,張公句云:「環(huán)碧殿前先試馬,蒼龍闕外更觀花?!估罟湓疲骸竷?nèi)苑草茵迎玉輦,行宮花氣襲雕鞍?!沟怨湓疲骸盖杉艟p羅纏寶監(jiān),分題玉篆佩花鬃。」方公句云:「應(yīng)制漸無《天馬賦》,南薰惟誦舜廷歌?!梗?/blockquote>
維基
李時(1471年—1539年),字宗易,號序庵、松溪,直隸河間府任丘縣人,明朝內(nèi)閣首輔,弘治壬戌進(jìn)士,嘉靖年間累官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為內(nèi)閣首輔。父李楘、子李坦,皆進(jìn)士。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正德年間,升翰林院侍讀、右諭德。明世宗繼位后,任講官,升侍讀學(xué)士。嘉靖三年(1524年)升禮部右侍郎,因丁憂離職。服闋,任戶部右侍郎,后復(fù)任禮部右侍郎,代替方獻(xiàn)夫任禮部尚書,為張孚敬、夏言所惡。嘉靖十年(1531年)七月,加太子太保。同年秋,因桂萼去世而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進(jìn)入內(nèi)閣,與翟鑾同時輔政,為人謹(jǐn)慎謙虛,曾經(jīng)論救魏良弼、馮恩等人。累加少傅、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嘉靖十七年十二月(1539年初)卒于任,贈太傅,謚文康。

人物簡介

簡介
直隸興濟(jì)縣(今河北滄縣)人。父親張巒,母親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張氏因姿色出眾、又知書達(dá)理,性格開朗,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被選為太子妃。同年九月,太子朱祐樘登基,即明孝宗。冬十月丙子,立太子妃張氏為皇后。張皇后生下二子一女,即朱厚照、朱厚煒、太康公主。謚號為孝康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圣敬皇后。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乙卯朔丙寅(十二日),弘光帝改謚為孝成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圣敬皇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2—1541 【介紹】: 明福建閩縣人,字利瞻,號小泉。林瀚子。弘治十二年進(jìn)士。授兵部主事,歷郎中,出為蘇州知府。嘉靖中,官至工部尚書。世宗大興土木,庭?規(guī)劃多稱意。后詔建沙河行宮,庭?議加天下田賦,被劾,罷歸。有《小泉錄稿》。
維基
林庭?(1472年—1541年),字利瞻,號小泉,福建福州府閩縣林浦鄉(xiāng)人。林镠之孫,林瀚之子。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二甲第二名進(jìn)士,次年授兵部武庫司主事,督放京衛(wèi)官軍冬衣。之后調(diào)任職方司,清理軍冊于南京,轉(zhuǎn)員外郎,升武庫司郎中,調(diào)任職方司。吏部尚書張?欲改其為監(jiān)察御史,其堅持謝絕,后改為蘇州知府。在任期間恰逢連年水災(zāi),其上書請停止織造、罷黜苛捐雜稅,后得到批準(zhǔn)。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升為云南左參政。正德九年進(jìn)京入覲,因父老乞求歸養(yǎng)。嘉靖年間,父喪丁憂除服后,起為江西右參政,升湖廣右布政使。嘉靖五年(1526年)入覲,次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荊等關(guān),不久罷任歸。嘉靖八年七月起升南京兵部右侍郎,十一年三月入為工部右侍郎,乞求皇帝減少工程持儉約。隨后升工部左侍郎,掌部事,十四年八月升工部尚書,加封太子太保。嘉靖十六年六月被御史桑喬、給事中管見所彈劾。之后乞求致仕,嘉靖二十年八月卒于家,享年七十。贈少保,謚康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3—1540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初名仝,字九和,號未齋。弘治十八年進(jìn)士。授修撰,再遷左諭德,拜禮部右侍郎。世宗好長生術(shù),內(nèi)殿設(shè)齋醮,鼎臣進(jìn)《步虛詞》七章,稱帝意。詞臣以青詞結(jié)主知,自鼎臣始。進(jìn)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尋加少保,太子太傅。曾陳東南賦役失調(diào)之弊,因而有所改正。又建議昆山筑城,后倭亂獲全,鄉(xiāng)人德之。卒于官,贈太保,謚文康。有《未齋集》。
維基
顧鼎臣(1473年—1540年),初名顧仝,字九和,號未齋、味齋,謚文康,直隸昆山縣(今江蘇昆山市)人。明朝狀元、官員、書法家。生于成化九年(1473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辛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六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會試第五十五名,殿試高中一甲第一名進(jìn)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年間,任左諭德。擅長青詞,撰“步虛詞”七章,受到“優(yōu)詔褒答”,得以入閣,歷官禮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禮部尚書,嘉靖十七年(1538年)八月,兼任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不久加少保、太子太傅、進(jìn)武英殿大學(xué)士。時人稱“青詞宰相”。嘉靖十九年(1540年)逝世,享年六十八,追贈太保銜,謚文康。曾擁有《清明上河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3—1531 【介紹】: 明湖廣嘉魚人,字立卿。弘治六年進(jìn)士。授太湖知縣,累遷南昌知府。正德六年,從都御史陳金鎮(zhèn)壓華林軍。超遷浙江按察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時邊備廢弛,城外數(shù)百里皆諸部射獵地。承勛疏請修筑。適世宗即位,發(fā)帑銀。承勛身負(fù)畚鍤先士卒,筑邊墻墩臺,招徠逋逃,廣開屯田。官至兵部尚書。
維基
李承勛(1473年—1531年),字立卿,湖廣嘉魚縣(今湖北)人,弘治癸丑進(jìn)士。官至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父李田,官至順天巡撫。弘治六年(1493年),李承勛登癸丑科進(jìn)士,由太湖縣知縣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歷任南京工部郎中、南昌府知府。正德六年(1511年),贛州賊侵犯新淦,扣押參政趙士賢。各地盜亂,李承勛率部進(jìn)攻,屢次有戰(zhàn)功。都御史陳金檄李承勛討伐,并成功平定。此后升任浙江按察使,歷任陜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巡撫遼東,在任期間防備嫣然。累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書。嘉靖六年(1527年),改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加太子少保。李承勛隨后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專督團(tuán)營,兼掌都察院。因彈劾官吏而被給事中王準(zhǔn)等彈劾,下清法司。兵部尚書胡世寧致仕后,世宗詔李承勛歸還兵部,并代任,仍然兼督團(tuán)營。言官攻擊張璁、桂萼時,言語涉及李承勛,李承勛不得不辭職,世宗仍然溫旨挽留。當(dāng)時大同有警報,朝議派大臣督軍,大家推舉都御史王憲,王憲不肯前行。給事中夏言舉薦李承勛,李承勛也不自請。于是給事中趙廷瑞一并彈劾,恰逢敵寇撤退,此事遂罷。嘉靖十年(1531年),致仕回鄉(xiāng),不久病卒。世宗哀悼,贈少保,謚康惠,特賜白金、?幣、米蔬等。李承勛為官四十年,家無余產(chǎn)。與胡世寧、魏校、余祐善等人并稱“南都四君子”。

人物簡介

維基
康世臣(1474年—?),字良佐,神木衛(wèi)千戶所軍籍,順天府薊州(今天津市薊州區(qū))人。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九名。正德六年(1511年)考中辛未科進(jìn)士第三甲第三十名。后來出任祁門縣知縣、山東濟(jì)寧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5—1541 【介紹】: 明陜西武功人,字德涵,號對山、滸西山人、沜東漁父。弘治十五年進(jìn)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與李夢陽等提倡文學(xué)復(fù)古,為前七子之一。尤工散曲,與王九思并稱大家。正德間,因救李夢陽,往見太監(jiān)劉瑾,夢陽因此得免。瑾敗,竟坐其黨落職。有《對山集》、《沜東樂府》、《中山狼》。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德涵,武功人。弘治壬戌賜進(jìn)士第一,授翰林脩撰坐累落職有對山集
明詩紀(jì)事·丁簽·卷三
海字德涵,武功人。弘治壬戌第一人及第,授修撰。以救李夢陽,坐劉瑾黨,落職為民。有《對山集》四十四卷。 (《四庫總目》:海以救李夢陽故失身劉瑾,瑾敗坐廢,遂擦浪自恣,徵歌選妓,于文章不復(fù)精思,詩尤頹縱。 《藝苑卮言》:康德涵詩如清康中宰相,非不處貴,恇擾粗率,無大處分。德鹵既罷官,居鄠、杜,葛巾野服,自隱聲酒。時有楊侍郎庭儀者,少師介夫弟,以使事北上過康??倒势醴植槐?,大喜置酒,至醉,自彈琵琶唱新詞為壽。楊徐謂;「家兄層恒相念君,但得一書,吾為道地史局?!拐Z末畢,康大怒,罵:「若伶入我耶?」手琵琶擊之,格胡床迸碎,楊踉蹌走免。康遂入,口咄咄「蜀子」,更不相見。 《靜志居詩話》:德涵坐援獻(xiàn)吉,遂掛清議。歸田之后,耽心詞曲。其小令云:「真?zhèn)€是,不精不細(xì)丑行藏。怪不得,沒頭沒腦受災(zāi)殃。從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間事事忘。剛方,徯落了膺和滂。荒唐,周旋了籍與康?!拐撜咴湫亩?。沒時家無長物,腰鼓多至三百副。留心風(fēng)雅之日少,宜其所就止此爾。 田按:對山救空同,豪氣蓋世,同是一時俊人,惜詩文不副盛名耳?!夺躁栯s識》云:「空同與韓貫道草疏,劉瑾切齒,必欲置之死,賴康對山營救而脫。后對小得罪,空同議論稍過嚴(yán),入作《中山狼傳》以詆之。」 考《中山狼傳》,故城馬中錫作,王敬夫《渼陂集》亦有《中山狼》院本,論者疑對山以空同坐累,空同特未營救之耳,未嘗逞兇反噬,如傳所云云也,疑別有所指。馀檢《對山集》有《讀中山狼傳》詩云:「平生愛物未籌量,那計當(dāng)時救此狼。笑我救狼狼噬我,物情人意各無妨?!雇瑹o庸以后人疑竇,為空刷解釋矣。)
維基
康海(1475年—1540年),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滸西山人,陜西武功縣人,明朝狀元、文學(xué)家。成化十一年(1475年)六月二十日出生,自幼慧敏,以馮寅為師,弘治七年(1494年)入縣學(xué)。弘治十一年(1498年)陜西鄉(xiāng)試第七名。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中式一甲第一名進(jìn)士(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經(jīng)筵講官?;鹿賱㈣獊y政,愛慕同鄉(xiāng)康海之才,意欲網(wǎng)羅,康海不肯。李夢陽下獄,寫紙條向康海求救。康海于是拜謁劉瑾,劉瑾大喜,為倒屣迎??岛=鍣C(jī)為李夢陽求情,夢陽得釋。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事敗,康海反被李夢陽歸為劉瑾黨,罷黜為民。此后,康海寓居揚(yáng)州,置女樂,自操琵琶創(chuàng)家樂班子,人稱“康家班社”,“主盟藝苑,垂四十年”,為秦腔之霸主??瞪揭源说妹?/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惟康(1475年—1533年),字叔安,號南陸,河南河南府陜州靈寶縣人,軍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三甲第139名進(jìn)士,丁外艱,服闋,十七年(1504年)選授刑部山西司主事,正德初,歷升署員外郎、署郎中,四年(1509年)七月出為浙江按察司僉事,六年十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奉敕整飭建昌兵備,十一年十月升陜西按察使。世宗即位,十六年五月升山西右布政使,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轉(zhuǎn)左布政,處置宣大三關(guān)糧儲,并宗室祿米。二年調(diào)任貴州,當(dāng)時湖廣、貴州、四川三省聯(lián)合圍剿芒部叛夷,楊惟康負(fù)責(zé)軍餉糧儲后勤事務(wù)。嘉靖三年(1524年)調(diào)云南左布政使,不久母親去世丁憂歸鄉(xiāng)。著有《南陸集》。嘉靖十二年卒,享年五十九。
康浩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康浩(1479年—?),字德充,號南川,陜西西安府乾州武功縣人,民籍。弘治十七年(1504年)陜西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三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七名進(jìn)士。擢戶部主事,官至戶部山西司郎中。

人物簡介

維基
康天爵(1489年—?年),字汝修,山西平陽府臨汾縣人,軍籍。治《禮記》,由國子生中式丁卯科(1507年)山西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年三十五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七名,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進(jìn)士。授陜西鄠縣知縣,擢監(jiān)察御史,遷德安府同知,嘉靖十二年(1533年)五月升山東按察司僉事。官至陜西布政使司參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7 【介紹】: 明浙江仁和人,字思抑,號端峰。正德三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尋以父喪歸,服闋改寧國推官,累遷福建提學(xué)副使,抑浮崇實,士習(xí)為之一變。官至太仆卿,引疾歸。卒謚康僖。有《端峰存稿》。
維基
邵銳(1481年—1535年),字思抑,號端峰,浙江杭州府仁和縣塘棲人,祖籍浙江余姚。明朝官員,詩人。弘治十四年(1501年)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一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戌科會試第一名,二甲二名進(jìn)士,改庶吉士,四年七月授編修。不依附劉瑾,以丁憂去職。正德五年(1510年),反被指為劉瑾同黨,令待服闋調(diào)用。八年四月改寧國府推官,歷升南京吏部主事、南京禮部祠祭司員外郎,告病歸。病愈,十四年十月升江西提學(xué)僉事,嘉靖元年(1522年)十月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提調(diào)學(xué)校,六年六月升湖廣左參政,升河南按察使,八年二月升廣東右布政使,轉(zhuǎn)山東左布政使。十一年九月官至太仆寺卿,嘉靖十三年(1534年)八月引疾乞休,次年(1535年)卒于家。謚康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