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建康  拼音:jiàn kāng
1.地名。位于今江蘇省江寧縣南。東晉改建業(yè)縣為建康,隋又改稱江寧。
2.東漢順帝的年號。(西元144)
《漢語大詞典》:顧建康(顧建康)
對醇酒的美稱。 南朝 梁 顧憲之 ,性清直。曾為 建康 令,甚得民和,時人因號醇酒曰“顧建康”,言其清且美。梁書·止足傳·顧憲之:“ 宋 元徽 中,為 建康 令……性又清儉,強力為政,甚得民和,故京師飲酒者得醇旨,輒號為‘顧建康’,言醑清且美焉?!?/div>
分類:醇酒
《國語辭典》:江東(江東)  拼音:jiāng dōng
長江至蕪湖與南京間因呈西南──東北流向,故秦漢以來,泛稱長江此河段的南岸地區(qū)為「江東」。
《漢語大詞典》:北京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當時疆土之北,因謂之北京。《文選·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詩》:“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蒞南服也?!?br />(2).指 京口 。在今 江蘇 鎮(zhèn)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發(fā)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稱之為北京。《宋書·文帝紀》:“朕違北京,二十餘載,雖云密邇,瞻途莫從?!?br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東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遷都 洛陽 ,因稱舊都 平城 為北京。《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鄭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span id="6qxpnuw" class="book">《魏書·袁翻傳》:“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繕俢草創(chuàng),以意良多。事移化變,存者無幾,理茍宜革,何必仍舊?!?br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晉源鎮(zhèn)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晉 、 漢 都發(fā)祥于此,因謂之 北京 。 唐 錢起 《送鮑中丞赴太原軍營》詩:“將略過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span id="tvn5pho" class="book">《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劉崇 為 北京 留守?!?br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縣 。因 宋真宗 曾經(jīng)駐蹕于此。宋史·仁宗紀三:“﹝ 慶歷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為 北京 ?!?br />(6). 金 天眷 元年改 遼 上京 臨潢府 為 北京 。故址在今 內(nèi)蒙古 巴林左旗 波羅城 。見金史·熙宗紀。
(7). 金 貞元 元年遷新都于 中都 大興府 (今 北京市 ),以舊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稱 北京 。故址即今 內(nèi)蒙古 寧城縣 西北 大明城 。見金史·海陵紀。
(8). 明 初指 開封府 。即今 河南 開封市 。明史·太祖紀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應天 為 南京 , 開封 為 北京 ?!?br />(9). 明 永樂元年 , 成祖 將他做 燕王 時的封地 北平府 改為 順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樂 十九年,自 應天 (今 江蘇 南京市 )遷都 順天 ,改 北京 為 京師 。 洪熙 元年,擬還都 應天 ,復改 京師 為 北京 。 正統(tǒng) 六年,定 北京 為國都,又改稱 京師 。歷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習慣上自 明 永樂 以后都稱 北京 。參見“ 北京市 ”。
《漢語大詞典》:北京市
簡稱 京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首都,中央直轄市。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在 華北平原 北端,當 東北 和 華北 等地區(qū)聯(lián)系的樞紐。古代稱 薊 , 春秋 、 戰(zhàn)國 時為 燕 國都。 秦 漢 為 右北平郡 地, 晉 隋 為 北平郡 地, 唐 屬 河北道 。 遼 以為陪都,改稱 南京 ,亦稱 燕京 。 金 正式建都于此,稱 中都 。 元 稱 大都 。 明 清 稱 京師 ,通稱 北京 。 民國 初年亦都于此,1928年改為 北平市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建為首都,改設 北京市 。
《國語辭典》:神武  拼音:shén wǔ
英明勇武。《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賴武王神武,拯茲難于四方?!埂度龂萘x》第三○回:「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
《漢語大詞典》:神武門(神武門)
古宮門名。即 南朝 時 建康 皇宮西首之 神虎門 。 唐 初因避 太祖 李虎 諱而改“虎”為“武”或“獸”。相傳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門掛衣冠而上書辭祿。見南史·陶弘景傳。南史·梁紀下·敬帝:“﹝ 太平 元年﹞十一月,起 云龍 、 神武門 ?!卑?,梁書作“神虎門”。宋書·傅亮傳:“ 神武門 外,每旦車常數(shù)百兩?!卑?,南史作“神獸門”。 宋 蘇軾 《再送蔣穎叔》詩之二:“歸來趁別 陶弘景 ,看掛衣冠 神武門 ?!?北京 紫禁城 ( 故宮 )北門也叫“神武門”。
《漢語大詞典》:長干(長干)
(1).古 建康 里巷名。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南。文選·左思〈吳都賦〉:“ 長干 延屬,飛甍舛互。” 劉逵 注:“ 江 東謂山岡閒為‘干’。 建鄴 之南有山,其閒平地,吏民居之,故號為‘干’。中有 大長干 、 小長干 ,皆相屬?!?宋 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十七:“ 長干 是 秣陵縣 東里巷名。 江 東謂山隴之間曰干?!?清 陳維嵩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詞:“ 鐘山 后湖, 長干 夜烏?!?br />(2).借指 南京 。 清 戴名世 《道墟圖詩序》:“今年夏,余讀書 長干 。” 鄭澤 《桃花》詩:“莫問 長干 舊時事,半彎眉月印天涯?!?/div>
《國語辭典》:白門(白門)  拼音:bái mén
1.白色的門。
2.南京的別稱。參見「南京」條。
《國語辭典》:白蓮教(白蓮教)  拼音:bái lián jiào
一種民間宗教信仰。旁附佛教以招攬信眾,元代后攙入大量他教成分,教義更趨復雜,以致派別林立,超過百種。信徒眾多,分布很廣,元、明、清曾發(fā)動政治反抗運動。
《國語辭典》:玄圃  拼音:xuán pǔ
1.神話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在昆崙山頂?!段倪x。張衡。東京賦》:「左瞰旸谷,右睨玄圃。」也作「縣圃」、「懸圃」。
2.太子居處北方的園圃?!读簳?。卷四。簡文帝本紀》:「高祖所制五經(jīng)講疏,嘗于玄圃奉述,聽者傾朝野?!?/div>
《國語辭典》:北府  拼音:běi fǔ
東晉建都建康,軍府位于建康的北方廣陵,故稱軍府為「北府」。后亦泛稱政府軍隊及其所在地為「北府」。《晉書。卷二六。食貨志》:「升平初,荀羨為北府都督,鎮(zhèn)下邳。」明。吳偉業(yè)〈滿江紅。沽酒南徐〉詞:「笑風流北府好談兵,參軍客。」
《漢語大詞典》:神虎
即 神虎門 。 南朝 建康 皇宮西首宮門名。相傳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門掛衣冠而上書辭祿。 宋 李綱 《與程給事書》:“愿掛冠 神虎 ,乞骸骨以歸山林。”參見“ 神武掛冠 ”。
《漢語大詞典》:神武掛冠
南朝 梁 陶弘景 “家貧,求宰縣不遂。 永明 十年,脫朝服掛 神武門 ,上表辭祿”。見《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后以“神武掛冠”指辭官隱居。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故置吾兄於 箕山 吹瓢、 桐江 垂釣之間,而兄不受;置吾兄於 神武 掛冠、 華 頂高眠之間,而兄亦不受?!?/div>
《漢語大詞典》:建章宮
亦省稱“ 建章 ”。 1. 漢 代 長安 宮殿名。三輔黃圖·漢宮:“ 武帝 太初 元年, 柏梁殿 災。 粵 巫 勇之 曰:‘ 粵 俗,有火災即復大起屋,以厭勝之?!垤妒亲?建章宮 ,度為千門萬戶。宮在 未央宮 西, 長安 城外?!?漢 張衡 《西京賦》:“ 柏梁 既災, 越 巫陳方, 建章 是經(jīng),用厭火祥?!?br />(2). 南朝 宋 時以京城 建康 (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北邸為 建章宮 。宋書·前廢帝紀:“﹝ 永光 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為 建章宮 ,南第為 長楊宮 ?!?唐 李白 《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繩。斜低 建章 闕,耿耿對 金陵 ?!?br />(3).泛指宮闕。 唐 王昌齡 《青樓曲》:“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 建章 ?!?宋 蘇軾 《上元侍飲樓上三首呈同列》:“澹月疎星遶 建章 ,仙風吹下御爐香。”
《漢語大詞典》:謝墅(謝墅)
(1). 晉 謝安 在 會稽 東山 及 建康 俱有別墅,后人概稱“謝墅”。借指高門世族的第宅。 唐 李商隱 《彭城公薨后贈杜二十七勝李十七潘二君并與愚同出故尚書安平公門下》詩:“ 謝 墅 庾 樓相弔后,自今岐路各西東?!?br />(2). 謝靈運 在 會稽 的住宅。亦代稱貴族家園。 唐 劉禹錫 《和樂天〈洛城春〉齊梁體八韻》:“ 潘 園觀種植, 謝 墅閲池塘?!?/div>
《漢語大詞典》:神武門(神武門)
古宮門名。即 南朝 時 建康 皇宮西首之 神虎門 。 唐 初因避 太祖 李虎 諱而改“虎”為“武”或“獸”。相傳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門掛衣冠而上書辭祿。見南史·陶弘景傳。南史·梁紀下·敬帝:“﹝ 太平 元年﹞十一月,起 云龍 、 神武門 。”按,梁書作“神虎門”。宋書·傅亮傳:“ 神武門 外,每旦車常數(shù)百兩?!卑?,南史作“神獸門”。 宋 蘇軾 《再送蔣穎叔》詩之二:“歸來趁別 陶弘景 ,看掛衣冠 神武門 ?!?北京 紫禁城 ( 故宮 )北門也叫“神武門”。
《漢語大詞典》:龍亭(龍亭)
(1).即香亭。結彩為亭以盛香爐。也稱香輿、香車。《水滸傳》第八二回:“到第三日清晨, 濟州 裝起香車三座,將御酒另一處龍鳳盒內(nèi)抬著;金銀牌面、紅緑錦段,另一處扛抬;御書丹詔,龍亭內(nèi)安放?!眳㈤?span id="lsl6x5d" class="book">《宋史·禮志二五》。
(2).即龍庭。朝廷。 清 李玉 《清忠譜·書鬧》:“ 徽宗 無道坐龍亭, 宋 室乾坤不太平?!?br />(3). 元 時 建康 鍾山 冶亭 。 文宗 在 金陵 ,因亭離行邸近,常游觀,故稱。 元 薩都剌 《酌桂芳庭》詩:“一帶 鐘山 青未了,碧窗云氣護龍亭。”參閱《游崇禧寺有感》詩 殷孟倫 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