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詞典 4分類詞匯 17
《漢語大詞典》:起場(起場)
開場;開局。《歧路燈》第五三回:“這 夏逢若 一時財運亨通,正是小人也有得意時,起場時又現(xiàn)贏了八十兩。喜喜歡歡,包裹而歸?!?/div>
分類:開場開局
《漢語大詞典》:中臺(中臺)
(1).內(nèi)臺。古代天子會諸侯時,為諸侯所設(shè)的臺。分內(nèi)外臺,內(nèi)臺比外臺尊貴。逸周書·王會:“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彌士?!?朱右曾 校釋:“中臺即內(nèi)臺,其外則下等也?!?br />(2).即尚書省。 秦 漢 時尚書稱中臺,謁者稱外臺,御史稱憲臺,合稱三臺。 魏 晉 宋 齊 并稱尚書臺, 梁 陳 后魏 北齊 隋 則稱尚書省。 唐 時曾更名中臺,后又改為尚書省。參閱《初學(xué)記·尚書令》《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賜,以旌茂功,以慰劬勞。” 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紅旗照海壓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宋 蘇舜卿 《杜公讓官表》:“尋被峻命,入官中臺?!?br />(3).舊時演戲,例由次要演員先演開場戲,而后才由主要演員演出正本戲,稱為中臺。紅樓夢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賈母 方進來歇息?!?br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次二星,曰中臺。”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東洛移鎮(zhèn)北都云云寄獻以抒下情》詩:“天上中臺正,人間一品高?!痹敗?三臺 ”。
(2). 漢 代以來,以三臺當三公之位,中臺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為司徒或司空的代稱。后漢書·郎顗傳:“白虹貫日,以甲乙見者,則譴在中臺……宜黜司徒,以應(yīng)天意。”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韋昭達墓志銘》:“屬上將之韜光,逢中臺之掩曜?!?唐 王維 《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久踐中臺座,終登上將壇?!?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臺,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綻也那皮開。”
《國語辭典》:三臺(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漢時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總稱為「三臺」?!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br />2.古時天子有靈臺、時臺、囿臺,合稱為「三臺」。唐。徐堅《初學(xué)記。卷二四。臺第六。敘事》:「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br />3.星座名。分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各兩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階級一樣。參見「泰階」條。
《國語辭典》:上場(上場)  拼音:shàng cháng
1.演員或運動員出場。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假面披發(fā)、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豆棚閑話。第八則》:「今日若要我上場,說那整段的書,萬萬不敢?!?br />2.開始進行或有所行動?!冻蹩膛陌阁@奇》卷六:「看見人家有些顏色的婦人,便思勾搭上場,不上手不休?!埂都t樓夢》第四五回:「不如會個夜局,又坐了更,又解了悶,今兒又是我的頭家,如今園門關(guān)了,就該上場了。」
《國語辭典》:開科(開科)  拼音:kāi kē
1.舉行科舉考試?!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赴衙缱悠蕉耍髂瓿⒈囟ㄩ_科,大爺、二爺一齊中了?!?br />2.說開場白?!端疂G傳》第三六回:「那人卻拿起一個盤子來,口里開科道:『小人遠方來的人,投貴地特來就事?!弧?/div>
《國語辭典》:領(lǐng)班(領(lǐng)班)  拼音:lǐng bān
1.舊時戲班的管理人?!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复鬆斨浪莻€領(lǐng)班子的,叫了進來?!?br />2.領(lǐng)導(dǎo)工作隊伍的人。如:「工廠的領(lǐng)班」。
《漢語大詞典》:起殤(起殤)
舊時為祭鬼神而演戲,在開場時召請怨鬼的一種迷信形式。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然而開場的‘起殤’,中間的鬼魂時時出現(xiàn),收場的好人升天,惡人落地獄,是兩者都一樣的……‘起殤’者, 紹興 人現(xiàn)已大抵誤解為‘起喪’,以為就是召鬼,其實是專限于橫死者的?!?/div>
《國語辭典》:序曲  拼音:xù qǔ
1.于歌劇開幕前所奏的管弦樂,用以準備開幕或暗示劇情者。十九世紀后形成單樂章的管弦樂曲,可以獨立演奏,通常為標題音樂。overture中譯名。
2.比喻事件的開端。如:「在主席宣布大會開始后,今年的運動會立即拉開序曲?!?/div>
《國語辭典》:副末  拼音:fù mò
一種宋元時戲劇的角色。常與副凈出現(xiàn),專司開場或制造效果?!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赋耆鲱^,副末執(zhí)著戲單上來點戲?!?/div>
《國語辭典》:悟頭詩(悟頭詩)  拼音:wù tóu shī
說書人在開場時所念的詩。常為七言的四句詩。《平妖傳》第一五回:「瞿瞎子當下打掃喉嚨,將氣拍向桌上一拍,念了四句悟頭詩句,然后說入正傳?!?/div>
《國語辭典》:跳加官  拼音:tiào jiā guān
傳統(tǒng)戲劇開場或喜慶節(jié)日宴會時,必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穿紅袍皂靴,高視闊步,循臺三圈,討個吉祥,以示祝福。若有權(quán)重位高,體面人物光臨,亦須跳加官。手里并拿著「天官賜?!埂ⅰ钢溉崭呱沟茸址?,表示慶賀,并預(yù)?;峦救缫?。也稱為「打加官」。
《國語辭典》:逢場作戲(逢場作戲)  拼音:féng cháng zuò xì
1.藝人遇到合適的場所,就開場表演?!毒暗聜鳠翡洝>砹?。江西道一禪師》:「師云:『石頭路滑。』對云:『竿木隨身,逢場作戲?!槐闳ァ!?br />2.隨事應(yīng)景,偶爾游戲玩耍。《三俠五義》第六○回:「劣兄雖有兩面。也不過逢場作戲,幸喜不失本來面目?!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付ㄝx倒也罷了,不過逢場作戲,華甫到了這金迷粉醉的世界,不覺神魂飄蕩?!挂沧鳌阜陥鲎鳂贰?。
《國語辭典》:參場(參場)  拼音:cān cháng
進謁、拜見長輩或位尊者。亦指喜慶時演唱堂會戲,演員在開場前至臺上向主人家行禮賀喜?!都t樓夢》第七一回:「一時,臺上參了場,臺下一色十二個未留發(fā)的小廝伺候?!挂沧鳌竻⑻谩?。
《國語辭典》:大庭廣眾(大庭廣眾)  拼音:dà tíng guǎng zhòng
人多而公開的場合。如:「他常在大庭廣眾間高談闊論?!埂缎绿茣>硪弧鹚?。張行成傳》:「左右文武誠無將相材,奚用大庭廣眾與之量校,損萬乘之尊,與臣下爭功哉?」也作「廣庭大眾」、「廣眾大庭」。
《漢語大詞典》:墻頭詩(牆頭詩)
一種宣傳性的通俗短詩。多張貼在公開場所墻頭,故稱。
《國語辭典》:前奏曲  拼音:qián zòu qǔ
1.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器樂曲。源于獨奏曲或鍵盤曲的引子。
2.置于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名樂。
3.借指一件事情正式開始前的作為。如:「約會往往是墜入情網(wǎng)的前奏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