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阿阇黎(阿闍黎)
亦作“ 阿闍梨 ”。梵語的譯音。意譯為“軌范師”??沙C正弟子的行為,為其軌則模范,是高僧的敬稱。 唐 顏真卿 《西林寺題名》:“﹝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師,深究清浄毗尼之學,即律祖師 志恩 之上足,余內(nèi)弟 正義 之阿闍黎也?!?五代 齊己 《送譚三藏入京》:“阿闍梨與佛身同,灌頂難施利濟功?!?宋 蘇軾 《十八大阿羅漢頌》:“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突蜄|方,惟有啟明。咨爾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這些規(guī)范,必需經(jīng)阿闍梨(闍音shē,傳法師)傳授?!?奚侗 《辛亥歲暮雜詩》:“八國垂涎舍利子,西來健者又阿闍。天風吹滿羣龍起,奪得魔王佛口鬚?!?/div>
《漢語大詞典》:門童(門童)
年幼未冠的弟子、學生。隸釋·漢泰山都尉孔宙碑陰附文 宋 洪適 釋:“其親受業(yè)則曰弟子,以久次相傳授則曰門生,未冠則曰門童。”
《漢語大詞典》:起蹶
春秋 時, 虢 太子死, 扁鵲 曰:“若太子病,所謂‘尸蹷’者也?!蹦耸沟茏?子陽 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后因以“起蹷”謂使死者復生。 宋 王禹偁 《謝圣惠方表》:“惠過反魂之藥,功深起蹷之鍼?!?/div>
《國語辭典》:筱子(筱子)  拼音:xiǎo zǐ
弟子或后學者。
《漢語大詞典》:宰父
復姓。 孔子 弟子有 宰父黑 。見《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漢語大詞典》:參柴(參柴)
曾參 和 高柴 的并稱。 春秋 時 孔子 弟子。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梁書·許懋傳:“ 鄭玄 有 參 柴 之風。論語:‘ 柴 也愚, 參 也魯?!w譏其愚魯?!?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儻知恩意相生,情理相出,可使家有 參 柴 ,人皆 由 、 損 ?!?/div>
《漢語大詞典》:閔參(閔參)
孔子 弟子 閔子騫 、 曾參 的并稱。兩人以孝行著稱。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子之承親,孝齊 閔 參 ?!?/div>
《漢語大詞典》:壤駟(壤駟)
復姓。 春秋 時有 壤駟赤 , 孔子 弟子。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一說,單姓“壤”, 堯 時壤父之后。見《姓纂》
《漢語大詞典》:賢廡(賢廡)
繪有 孔子 七十二弟子等賢人肖像的廊屋。 元 王惲 《胙城縣廟學記》:“復起 明新堂 於后,其臺門賢廡尚闕?!?/div>
《國語辭典》:喝參(喝參)  拼音:hè cān
禪宗指導弟子參禪時,常大喝一聲以破迷啟悟,故以喝參表示參禪。《景德傳燈錄。卷二六。溫州瑞鹿寺本先禪師》:「僧堂前喝參,僧堂前喝參了?!?/div>
《國語辭典》:四料簡(四料簡)  拼音:sì liào jiǎn
佛教禪宗臨濟宗啟悟弟子的四種方式。即一、奪人不奪境,謂只破我執(zhí),不破法執(zhí);二、奪境不奪人,謂只破法執(zhí),不破我執(zhí);三、人境俱奪,謂我執(zhí)和法執(zhí)一起破除;四、人境俱不奪,謂不破我執(zhí)也不破法執(zhí)?!?a target='_blank'>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一:「法眼下謂之箭鋒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料簡。」也作「四料揀」。
《漢語大詞典》:著籍(著籍)
(1).記姓名于宮門的門籍。 漢 制,門籍有其姓名者,方得入宮。史記·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 入朝…… 梁 之侍中、郎、謁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門,與 漢 宦官無異?!?br />(2).記名于某學者門下為弟子。亦泛指弟子。 宋 蘇轍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試諸生》:“著籍初同 闕里 多,采芹先致 魯 風和?!?br />(3).登記在戶籍上。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荊州 北據(jù) 漢 沔 ,利盡 南海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今 荊州 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span id="vfmzejz" class="book">《清史稿·食貨志一》:“凡民之著籍,其別有四:曰民籍;曰軍籍,亦稱衛(wèi)籍;曰商籍;曰灶籍。其經(jīng)理之也,必察其祖籍?!?br />(4).引申為有名。 唐 賈島 《送雍陶及第歸成都寧親》:“不唯詩著籍,兼又賦知名?!?/div>
《漢語大詞典》:淵損(淵損)
孔子 弟子 顏回 、 閔損 的并稱。二人皆以德行著稱。 宋 曾鞏 《寄王介甫》詩:“行身抗 淵 損 ,及物窺 龍 稷 ?!?/div>
《國語辭典》:蜂門(蜂門)  拼音:fēng mén
古代著名的射手。參見「逢蒙」條。
《國語辭典》:法相宗  拼音:fǎ xiàng zōng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chuàng)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后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xiàn)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xiàn)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焚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