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商傅
版巖
巖弼
傅野懷才
筑巖
相關(guān)人物傅說
《史記》卷三〈殷本紀(jì)〉~02~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fù)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于冢宰,以觀國風(fēng)。武丁夜夢得圣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于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筑于傅險。見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圣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舊本作『險』,亦作『巖』也?!固?#183;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傅險即傅說版筑之處,所隱之處窟名圣人窟,在今陜州河北縣北七里,即虞國虢國之界。又有傅說祠。注水經(jīng)云沙?水北出虞山,東南徑傅巖,歷傅說隱室前,俗名圣人窟?!?/span>
《尚書·虞書·益稷謨》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后言?!弧古f題漢·孔安國傳:「我違道,汝當(dāng)以義輔正我。無得面從我違,而退后有言我不可弼?!?/span>
《尚書》卷十〈商書·說命上〉~39~
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作說命三篇。舊題漢·孔安國傳:「盤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號高宗。夢得賢相,其名曰說。」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鐘會傳》
「會嘗論易無互體、才性同異。及會死后,于會家得書二十篇,名曰道論,而實刑名家也,其文似會。初,會弱冠與山陽王弼并知名。弼好論儒道,辭才逸辯,注《易》及《老子》,為尚書郎,年二十馀卒?!鼓铣?#183;裴松之注:「弼字輔嗣。何劭為其傳曰:弼幼而察慧,年十馀,好老氏,……弼天才卓出,當(dāng)其所得,莫能奪也。性和理,樂游宴,解音律,善投壺。其論道傅會文辭,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頗以所長笑人,故時為士君子所疾。弼與鐘會善,會論議以校練為家,然每服弼之高致。何晏以為圣人無喜怒哀樂,其論甚精,鐘會等述之。弼與不同,以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yīng)物,然則圣人之情,應(yīng)物而無累于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fù)應(yīng)物,失之多矣。弼注易,潁川人荀融難弼大衍義。弼答其意,白書以戲之曰:「夫明足以尋極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顏子之量,孔父之所預(yù)在,然遇之不能無樂,喪之不能無哀。又常狹斯人,以為未能以情從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雖已定乎胸懷之內(nèi),然而隔踰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于顏子,可以無大過矣?!瑰鲎⒗献?,為之指略,致有理統(tǒng)。著道略論,注易,往往有高麗言。太原王濟好談,病《老》、《莊》,常云:「見弼易注,所悟者多。」
例句
輔嗣外生還解易,惠連群從總能詩。
輔嗣俄長往,顏生即短辰。
典故富韓文范
相關(guān)人物富弼
文彥博
韓琦
范仲淹
《三朝名臣言行錄》卷一〈韓琦〉
嵎與范公同召拜樞密使副?!鯇幤吣甏骸矍仓惺官n富弼、韓琦、文彥博、曾公亮手詔,問以計策。
《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七〈范仲淹〉
公為參政,與韓、富二樞并命,銳意天下之事。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二〈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二五冊·建炎四年四月〉~484~
建炎四年……浙西制置使韓世忠與完顏宗弼相持于黃天蕩,而貝勒托云為揚州?!瓡r托云軍于北,宗弼軍于南。世忠以海?進(jìn)泊金山下,將戰(zhàn),世忠預(yù)命工鍛鐵相連為長綆,貫一大鉤,以授士之驍捷者。平旦,辭以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為兩道出其背,每縋一綆,則曳一舟而入。辭竟不得濟。乃求與世忠語。世忠酬答如響,時于所佩金鳳瓶傳酒縱飲示之。宗弼見世忠整暇,色益沮,乃求假道甚恭。世忠曰:「是不難,但迎還兩宮,復(fù)舊疆土,歸報明主,足相全也。」……戊子,韓世忠奏捷。
典故何晏神伏
相關(guān)人物何晏(字平叔)
王弼
《世說新語》上卷下《文學(xué)》
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詣王輔嗣。見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與論天人之際矣!」因以所注為道德二論。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六
宋·惠洪《冷齋夜話》佚文:世傳琴曲官聲十小調(diào),皆隋賀若弼所制,最為絕妙。一《不博舍》,二《不換玉》……十亡其名,琴家但名《賀若》而已。
《邵氏聞見錄》卷十~04~
元豐五年,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都,時富韓公以司徒致仕,潞公慕唐白樂天九老會,乃集洛中公卿大夫年德高者為耆英會。以洛中風(fēng)俗尚齒不尚官,就資勝院建大廈曰耆英堂,命閩人鄭奐繪像其中。時富韓公年七十九,文潞公與司封郎中席汝言皆七十七,朝議大夫王尚恭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趙丙、秘書監(jiān)劉幾、衛(wèi)州防御使馮行已皆年七十五,天章閣待制楚建中、朝議大夫王慎言皆七十二,太中大夫張問、龍圖閣直學(xué)士張燾皆年七十。時宣徽使王拱辰留守北京,貽書潞公,愿預(yù)其會,年七十一。獨司馬溫公年未七十,潞公素重其人,用唐九老狄兼?故事,請入會。溫公辭以晚進(jìn),不敢班富、文二公之后。潞公不從,令鄭奐自幕后傳溫公像,又至北京傳王公像,于是預(yù)其會者凡十三人。潞公以地主攜妓樂就富公宅作第一會。至富公會,送羊酒不出;馀皆次為會。洛陽多名園古?,有水竹林亭之勝,諸老須眉皓白,衣冠甚偉,每宴集,都人隨觀之。
《三朝名臣言行錄》后集卷二〈富弼〉
字彥國……拜司徒。
《三朝名臣言行錄》后集卷三〈文彥博〉
字寬夫……以太師致仕。
《歸田錄》卷一~0~
至和初,陳恭公罷相,而并用文、富二公。正衙宣麻之際,上遣小黃門密于百官班中聽其論議,而二公久有人望,一旦復(fù)用,朝士往往相賀。黃門具奏,上大悅。余時為學(xué)士,后數(shù)日,奏事垂拱殿,上問:「新除彥博等,外議如何?」余以朝士相賀為對。上曰:「自古人君用人,或以夢卜,茍不知人,當(dāng)從人望,夢卜豈足憑耶!」故余作文公批答云:「永惟商周之所記,至以夢卜而求賢,孰若用搢紳之公言,從中外之人望」者,具述上語也。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富弼列傳〉~0256~
元豐三年,王堯臣之子同老上言:「故父參知政事時,當(dāng)仁宗服藥,嘗與弼及文彥博議立儲嗣,會翌日有瘳,其事遂寢?!沟垡詥枏┎?,對與同老合,帝始知至和時事。嘉弼不自言,以為司徒。六年八月,薨,年八十。手封遺奏,使其子紹庭上之。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文彥博列傳〉~0263~
紹圣初,章惇秉政,言者論彥博朋附司馬光,詆毀先烈,降太子少保。卒,年九十二。崇寧中,預(yù)元祐黨籍。后特命出籍,追復(fù)太師,謚曰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