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4分類詞匯 8
《漢語大詞典》:聲跡(聲跡)
亦作“ 聲跡 ”。
(1).聲望與事跡。后漢書·李法傳:“﹝ 李法 ﹞出為 汝南 太守,政有聲跡?!?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大統(tǒng)寺:“ 蘇秦 時未有佛法,功德者不必是寺,應(yīng)是碑銘之類,頌其聲跡也。”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予平生仕宦,聲跡比比,不曾至 淮 ?!?span id="kiux0fx" class="book">《元典章·臺綱二·體察》:“提刑按察司除聲跡不好者,仰御史臺體察,雖未任滿,許行奏代。” 明 李東陽 《武昌府學重修記》:“ 張公 以春秋舉進士,績學翰林,歷著聲跡?!?span id="axqhkcj"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三十年》:“邊遠見職有聲跡者,使之內(nèi)遷?!?br />(2).猶言音訊行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惡分疏:“ 宋 人 許晝 , 閩 人 黃遘 , 遘 嘗宰 滑州 衛(wèi)南 ,與 畫 聲跡不疎?!?span id="ob6nvnk"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一旦聲跡彰露,親庭罪責,將妾拘繫于內(nèi),郎趕逐于外,在妾便自甘心,卻累了郎之清德,妾罪大矣。”
(3).指用錄音機或語音學儀器記錄下來的聲音。 陳原 《社會語言學》9.1:“由于現(xiàn)代錄像和錄音技術(shù)的發(fā)展,所有聲跡或圖像,都能很方便地錄下來給人研究?!?/div>
《國語辭典》:三機(三機)  拼音:sān jī
1.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
2.電視機、收錄音機、洗衣機。
《國語辭典》:視聽教育(視聽教育)  拼音:shì tīng jiào yù
以各種電化器材,如幻燈機、投影機、放映機、錄音機、閉路電視等加強視聽效果的教學。也稱為「電化教學」。
《國語辭典》:消音  拼音:xiāo yīn
消掉原有的聲音,通常應(yīng)用于錄音機或電視錄音等。
《國語辭典》:多軌錄音(多軌錄音)  拼音:duō guǐ lù yīn
將數(shù)個單軌錄音機并聯(lián),并使用較一般單軌錄音更大型的盤帶做母帶,以一次錄進一軌的方式進行錄音者,稱為「多軌錄音」??勺杂蓴U充至無限軌層面,是相當進步的錄音技巧。有別于以單支麥克風對音源做單向收音的單軌錄音方式。
《國語辭典》:卡帶(卡帶)  拼音:kǎ dài
一種裝在小盒子里的磁帶,多用于錄音機或錄影機。盒內(nèi)有兩個捲輪,卡入機內(nèi)操作時,磁帶由一個捲輪移到另一個捲輪,以產(chǎn)生錄音、錄影或放音、放影的作用。
《國語辭典》:卡式錄音機(卡式錄音機)  拼音:kǎ shì lù yīn jī
使用卡式錄音帶的錄音機。
《國語辭典》:錄音機(錄音機)  拼音:lù yīn jī
一種能將聲音的振動轉(zhuǎn)換成電磁信號,記錄于磁帶或記憶體上,并可將其上的信號轉(zhuǎn)換成聲音播放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