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律學(律學)
(1).古代傳授法律知識的學校。 晉 始置律學博士,轉相教授。 后秦 姚興 設律學于 長安 ,召各郡縣散吏入學,成績優(yōu)良者選任郡縣獄吏。 隋 律學隸大理寺, 唐 宋 律學隸國子監(jiān)。晉書·石勒載記下:“參軍 續(xù)咸 、 庾景 為律學祭酒?!?span id="51pgobt"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三》:“﹝律學﹞律令為顓業(yè),兼習格式法例。 隋 ,律學隸大理寺,博士八人。 武德 初,隸國子監(jiān)。”宋史·選舉志三:“律學。國初置博士,掌授法律。 熙寧 六年,始即國子監(jiān)設學,置教授四員。凡命官、舉人皆得入學,各處一齋。”
(2).法律學科。 南朝 梁 沈約 《援蔡法度廷尉制》:“ 郭恭 以律學通明,仍業(yè)司士?!?/div>
《漢語大詞典》:尉律學(尉律學)
有關尉律的學問。《魏書·江式傳》:“ 漢 興,有尉律學,復教以籀書,又習八體,試之課最,以為尚書史。吏民上書,省字不正,輙舉劾焉?!眳⒁姟?尉律 ”。
分類:學問
《漢語大詞典》:尉律
漢 律令為廷尉所掌管,故稱“尉律”。《說文·敘》:“尉律:學僮十七已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又以八體試之,郡移太史并課,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段玉裁 注:“謂 漢 廷尉所守律令也?!?宋 晁補之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詩:“ 云陽 八體又瓜剖,至使 漢 童訛尉律?!?/div>
《國語辭典》:法律學(法律學)  拼音:fǎ lǜ xué
研究法律現象,探討法律相關經驗的學科。包括法制史學、法社會學、法理學與法律條文含義的認識及其應用。簡稱為「法學」。